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区别,小咖一直认为,价格是一种体现。发达其中一个重要的含义,就是居民收入和日常支出之间的差比较大(收入>支出),从而造成居民收入结余可以保存的较多,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远远看他们,这应该是一种幸福生活的重要标志。
我们考虑价格,思路是不能是比相对价格,而是绝对价格。所谓的相对价格就是拿不同国家的商品的价格换算成本币,继而进行的比较。绝对价格是指就是那个价格数字,比如:2元就是2元,不要管这个2元是美元还是人民币,不能换成其他形式的数字。
这里有个有趣的比较,去过美国的朋友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就是美国的物价怎么这么便宜,有些东西便宜的令人惊叹,令我们感觉一种绝望。同样来我们中国的美国人,他们也会惊讶发现中国物价便宜的要命,白天夜晚生活也都精彩纷呈,搞的最后乐不思蜀,不要回国了。
大家注意,我们去美国觉得物价便宜,你看到的是美元计价的商品,而不是人民币。大部分的情况应该是这样:你会将美元算成人民币,你的感受立刻是:天啊,美国的东西,真贵啊!新闻果然是真的啊!(其实很多东西算成人民币也便宜)所以有些中国的游客就判断:美国的物价不便宜,因为你看算成人民币多贵啊!而且同时,你看美国人到中国来旅游,他们也觉得中国物价便宜啊!我们几十元上百元的东西变成美元,那不只有美元的几元,几十元么,当然便宜了!美国人民必然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关于发达和发展中的问题,这个不用说。那么,只能是你的感觉错了。那么,造成这样的问题原因是什么呢?
实际上,不同国家的人们相互比价格,一定有个换算成自己货币的过程。惯性是其中一个原因(如果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试试,你就逐渐不会这么做了,惯性消失了),换算成自己的货币你内心不自然就有了一种感受,我把这种感受称为:货币换算痛苦指数。很简单的理解:换算了以后你觉得痛苦程度很低,花起钱来,甚至是一种愉悦,那么,你相对于这个商品来说,就是高收入者;相反,如果换成了本币以后仍然感觉痛苦,那么,相对于这个商品,你就是低收入者。
其实,换算成本国货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你在家里天天上班挣的是什么货币,你的劳动换来的是什么货币,根本决定了你必然进行换算,而且还存在着换算过程中的痛苦感受。这就是所谓的挣人民币,花美元,不划算。
因此,想想刚才的例子,是不是对中美人民对物价的理解就有了更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美国人到中国来旅游,或者其他发达国家来中国旅游,大多这种痛苦指数是不高的,甚至是欢欣鼓舞。而相反,即便有机会去美国旅游,或者就在家里的电脑上看美国的物价,都觉得痛苦不堪的,比较多的是我们的人民。
这就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区别:人民的收入和支出不成比例导致的结果。这种收入支出比例失衡的另一个感受就是:不用做不同国家物价的比价,就做自己国家的物价比较,你都会觉得这种感受很深:价格真贵啊!(实际上,发达国家来的游客他还会说,不贵啊,真的挺便宜啊!)
但是要注意的是,小咖刚才说了,相对物价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会造成不同人民换算过程中的一种“幻觉”,继而对物价差距理论产生理解的错误。所以,要想进行合理的物价比较,比较合理方法是:比较绝对价格。就是说你挣什么钱用什么钱,不要想着比成其他货币。这样比较起来既简单又容易理解。
(以上属于理论环节。因为每次争论物价问题的时候,不同的人总是纠结什么价格更合理。我这里做一个约束,下面的价格都是基于绝对价格)
那么好,在这样的理解基础上,我们来看看中美物价到底什么情况。
我们先做个假设,假设小明在美国洛杉矶工作,月薪4000刀;小熊在中国上海工作,月薪也是4000元;
走吧,我们去买点肉菜,要生活啊!
蔬菜:
洛杉矶包菜:0.691B(磅=0.4535公斤) 上海:3.5元
洛杉矶大白菜:1.691B,上海:2.5元
洛杉矶小青菜:2.991B,上海:3.00元
洛杉矶小葱:0.791B,上海:基本白送
洛杉矶胡萝卜:1.791B,上海:3.50元
水果:
洛杉矶各类:大致0.5--3 1B,上海:你得看你买啥,反正上不封顶。最便宜在2-3元
肉类:
洛杉矶瘦猪肉:3 1B, 上海:19元
洛杉矶牛肉:4.69 1B,上海:45元
洛杉矶猪小排:2.79 1B,上海:31元
洛杉矶鸡蛋:1.44 一打,上海:洋鸡蛋/土鸡蛋/草鸡蛋 500G 从5.00--15:00不等
在美国一个家庭如果不下馆子,每天自己在家做做饭,其乐融融,一个三口之家,基本上1500元已经属于各种营养搭配,食品非常丰富了。
走吧,去消费一下,餐厅,咖啡吧,电影院
加油,美国汽油大概1刀1升,30--50元加满油箱; 中国大概6-7元一升,300-400元加满一升
咖啡,星巴克的咖啡约1-2刀一杯;中国大概25-40元不等
电影,各大电影院约8-15元不等;中国大概30-80元不等
汉堡,麦当劳肯德基的汉堡套餐约6-8元不等;中国大概40-60元不等
(在不同国家的货币购买能力的比较中,有个叫购买力平价的概念,是说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这么理论,不如找个有趣的例子来说明:巨无霸指数。将麦当劳的在各国的分店中卖的巨无霸汉堡包的价格进行了比较。如果一个巨无霸在美国的价格是4美元,而在英国是3英镑,那么美元与英镑的购买力平价汇率就是3英镑=4美元。假如在这个例子中美元和英镑的汇率是4比3。这就是相对价格的来源)
走吧,去消费一下,商场里逛一圈:
LEVIS:就是那个牛仔裤,基本款在美国30-80刀之间,中国,基本上在600-800元上下了;(反正小咖已经好几年没敢进大商场买衣服了,都是十年左右的老衣裳);
倩碧:就是女性同胞们擦脸的那东西。美国价格在大宝的价格上下;中国是准奢侈品之一;
怎么样,去买辆车:
沃尔沃:美国:约24.88万起(4.065万刀)中国:49.99万起
奔驰G63 AMG:美国售价:82.24万起(13.43万刀)中国售价:229.8万起
路虎揽胜运动版:美国售价:48.96万起(7.9995万刀)中国售价:198万起
宝马760Li:美国售价:86.47万起(14.12万刀)中国售价:256.35万起
保时捷911 Turbo S:美国售价:110.9万起(18.11万刀)中国售价:297.4万起
法拉利458 spider:美国售价:157.44万起(25.7412万刀)中国售价:443.88万起
我们今天来比较一下中美物价,从而来理解物价的差距。进而,我们来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我们如何提升,或者有没有提升的空间。
买一栋房子住住吧:
不太好直接用价格比。美国的房子都是以独立屋为主,或者城市里的公寓。中国的房子以公寓为主。基本上用中国主要城市的公寓可以买好几套美国的硕大前院后院的一般独立屋。中国的独立别墅,一般是不可能买得起,不论在哪个城市都是这种状态。
够了,通过这样的一个比较,我们大致了解了小明和小熊谁的生活水平会高,谁的生活水平低一些了。这就是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个直接的印象。
但我们仍然要知道的是,为什么发达国家的销售价格这么便宜,而收入又能相对于售价这么高?原因在哪里?
要分析价格,就必须要考虑价格背后的两个因素:成本和利润
在一个竞争下的市场环境下(不一定是充分竞争,但大致满足竞争环境),利润一般是一种社会平均化的利润,很不容易出现超额利润,因此,构成价格的主要因素高低,就是成本问题了。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企业的人工工资相对于美国不高啊,也没有美国挺厉害的工会组织,怎么会带来成本问题呢?看来,构成成本的因素,我们除了分析人工成本,要分析分析其他原因了。
第一,税。
没有办法,税是第一个问题。中国税收特点:在中国现行的税制格局下,70%以上的税收来自于增值税、消费税等流转环节,剩下不足30%的税收来自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能够进入到商品和服务价格中的税收一般是流转税或间接税。因此我国税收收入总量的70%都有可能进入价格,而在一些国家,可能只有30%。由此可见,我国的税收对价格形成的影响无疑巨大。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哪国制造,只要流入中国就将背负上这些处于流转环节的间接税。
而且,相比于美国的商品价格往往会标明价外税,(美国的税收特点可以搜索《咖啡财经说》关于美国税收的前文)中国的商品实行价内税的方式,换言之,消费者只能看得到最终价格,却看不到价格中有多少隐身却逃不掉的间接税。在中国目前税制设置下,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承担了沉重的税负。
有统计表明,中国税收占消费品价格的比重竟然高达64%,而商品本身的比重只有36%,中国老百姓每购买100元的商品中就包含有64元的税收,超过商品本身近1.8倍。如此惊人的高额税收加到商品价格里面,自然会造成物价高高在上。
第二,流通环节
我们经常发现一些问题,就是MADE IN CHINA的东西到了美国怎么价格无论绝对还是相对价格更便宜?有意思的是甚至很多到美国的游客就是要买在国内看好的却在国内更贵的商品。
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我们必须知道就是流通环节带来的物价上涨。
在商品运输环节,物流成本畸高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其最有说服力的是“全世界70%的收费公路在中国”。一个中国制造的产品,尽管不需要承担远渡重洋的交通成本,却要在国内一路承担重重收费甚至罚款。一个统计数字显示,1千克货物从上海运到纽约只需1.5元,而从上海运到贵州却需要6~8元。过了公路关卡,面临着高昂的进场费。商品无论进入商场还是超市,就面临着上架费、月返费、广告费、促销费、年节费、毛利补差、条码费、端头费等等,另外还有促销活动中的条幅、花篮、空飘、地贴、墙贴、灯箱、DM特别广告、人员管理等费用。每一项针对商品和商家的乱收费、乱罚款最终都会摊进商品价格,由消费者承担。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有些物价高于美国,绝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它还与整个社会的法治大环境有关。
小咖在这个上面有着明确的感受。在国外曾经有一次买家具,同样的外形的产品,中国产的比本地产的更便宜。我问了一下销售人员,销售人员说一是成本,中国人工便宜,运输便宜,来了自然价格便宜;而本地虽然运输便宜,但是抵不住人工的畸贵,所以中国产的产品远隔重洋依旧便宜。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这么收费,形成中国物流的特色呢?
欧美国家建造高速公路,由当地政府财政支出,很少向银行贷款,所以美国人完全可以一踩油门将商品送达目的地,于是商品在流转时的成本大大降低。
而中国就不同了,中国的公路采用的是“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经营模式,现今高速公路债务余额已高达2.32万亿元。显然,拥有巨额债务的中国收费公路是不可能像美国公路那样全部免费的。
第三,渠道漫长
想想为什么某宝能大行其道?根本就是通过渠道的改变,改变了最终的销售价格,从而让互联网上的同类商品价格更具竞争性。其实,即便某宝的价格比最初出厂价已经加价2.5倍,也比真实实体店的售价便宜了不少。
曾经有人做了一个比较:
生猪
美国:农场+屠宰+存储-----地方协会+许可-----超市
中国:生产---收购----许可----品牌或者仓储-----代销----分销-----超市卖场+运费以及其他运费
用四个字形容国内的中间环节:层层盘剥。
通过这种社会无处不在的黄牛,二道贩子,将中间的冗余环节越转越大,物价到了最后,能不被涨起来么?
第四,通货膨胀
其实,通货膨胀就是价格的理论表现。准确的说,是我们物价高的结论,不是原因。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的通货膨胀高呢?
货币的超发。
一组数据是:自1990年到2018年,美国几乎实现“零通胀”,自2000年至2010年,其CPI一直在2%上下浮动,2010-2018年美国搞了多少次QE(量化宽松),也没有形成有效的通胀。换言之,在经济高速发展、个人收入逐年提高的同时,“低通胀”始终存在。
另一组数据是,近30年来,中国经历了1988年、1994年、2007年和2010年的4轮通胀,通胀高峰CPI的涨幅分别为18%、21.9%、8.7%和6.5%,这意味着货币的购买力在不断下降。
究其原因,一个被广泛提出的观点是: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投资导致的货币超发,而相应投资渠道相对狭窄。过多的购买力需要寻找出路,但以往投资首选的房地产处于调控阶段,股市处于低迷状态,其他投资领域的限制总体上尚未打开,因此资金大量集中在消费和投机上。加上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及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致使一些游资将触角伸向部分小市值农产品,操纵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舆论导向,造成生产和消费两端的供需价格错觉,拉大供需价差牟利。
第五,人工效率。这是为什么中国相对工资收入低的根本原因。
这里引用2016年国家统计局的一个文件,公布数据显示,中国单位劳动产出(劳动生产率)仍然较低。2015年,中国单位劳动产出只有7318美元,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8487美元。与美国的98990美元相比,差距更大。大概就是美国的7.39%。
这实在太可怕了,也就是说这意味着一个美国人干活顶十几个中国人,想想也够惊悚。它说明美国劳动力素质高,更说明美国在近两个世纪的工业化过程中,积攒了比中国人均数量更多的先进机器和操作经验(以及丰富的资源),所以他们才能以一敌四,凭3.2亿人口称雄世界。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一位在美国承包农场的中国人,在视频里放眼几百公顷的土地的苜蓿(一种牛饲料,向中国出口),他说,这个农场只有一个农民干活,无论是开飞机还是开拖拉机,还是维修设备,都是这个人。而同样的这个面积的土地,大概需要288个中国农民才能干完(这是以一敌百啊)。
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人更贵,但贵不过中国因为劳动力效率低下带来的贵啊!我们现在都在说以一个萝卜十个坑,恐怕就是这样的意思:如何提升我们的效率吧!
(我会专门撰文,就更多深层次因素进行分析)
恰好,小咖正在写本文的时候,朋友圈里有朋友恰好发了一篇有关比较英镑和日元的动态。我们甚至皆可以深刻感知,日本为什么是发达国家中的第二了。
物价比较问题,是个说复杂不复杂,说简单不简单的问题。其实,简单是感受,复杂是原因。中国的发展,研究如何避免所谓的中等国家“收入陷阱”的重大课题的时候,物价就是那个陷阱之一。如果单纯的靠提升收入,不解决商品交换中的成本问题,这个困局是打不开的。
正是因为面对这个问题的挑战,前几天税收部门在减税的大环境下,总税收仍然提升了17%,非常值得关注。
相关阅读
中国物价和美国物价_美国物价低的原因
- 百色金融新闻网经济新闻
- 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区别,小咖一直认为,价格是一种体现。发达其中一个重要的含义,就是居民收入和日常支出之间的差比较大(收入支出),从而造成居民收入结余可以保存的
蚂蚁借呗日利率换算成年利率 利息高出银行2倍多-银行年利率
- 百色金融新闻网理财保险
- 银行年利率,据央行统计,2015年末中国居民部门消费信贷余额18.9万亿元,同比增长23.3%,是一般贷款增速的1.6倍,且近几个季度呈加速上升趋势。消费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
哪些垄断行业拿走了整个居民收入的7%?-行业垄断
- 百色金融新闻网金融新闻
- 行业垄断,“整个居民收入7.73%被垄断行业拿走,如果没有垄断人们收入应该增加7.73%”。岳希明研究发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