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全面进入新的改革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既带来了新挑战,也提供了新机遇。作为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含农商行,简称吉林农信)将从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重点围绕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大力发展“六大金融”,打造助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
突出发展主题,弥补地方金融“短板”。发展是第一要务,吉林农信作为我省地方性金融机构,将立足吉林、扎根吉林、深耕吉林,通过发展弥补地方金融“短板”。未来三年,吉林农信资产总额力争突破5000亿元,各项存款达到3200亿元,各项贷款突破2300亿元,三年累计实现利润170亿元,累计贡献税收70亿元,完成50家县级行社改制工作,持续增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一是坚持做深“三农”。重点支持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生物质高端化企业等新型市场主体和农贸批发市场、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型绿色种养业、安全畜禽生产基地建设。深入落实省政府出台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不断巩固扩大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工程成果,努力打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二是坚持做活小微。深入开展“链式”金融服务,重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对有市场、有技术、有效益、成长性好的小微企业给予专项信贷支持,发挥“短、频、快”优势,致力于做小微企业的贴心成长伙伴。三是坚持做精社区。充分利用点多面广的优势,积极向城市社区、农村屯组延伸触角,与政府部门、社区合作,积极拓展代收、代付、代理等便民增值业务。根据城乡居民的差异需求,注重服务方式由“柜台式”向“离柜式”、“离行式”、“在线式”转变,打造吉林农信特色电子商城和缴费平台,形成多渠道、全覆盖、立体化的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家门口”服务。四是坚持做强县域。紧贴建设“长吉图”经济带的金融需求,抢抓长春、吉林、延边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有利契机,全面深化与扩权强县试点公主岭、梅河口市政府的战略合作,重点扶持县域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工业园区、城镇化建设项目等,大力发展“城镇土地金融”、“基础设施金融”和“个人消费金融”。
深化“两项改革”,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一是积极探索省联社改革模式。在借鉴外省成功经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探索组建省级金融控股公司,向股份制、集团化方向发展,通过股权链接,构建省、县新型产权关系,做强省级“航母”平台,增强整体服务合力。二是稳妥推进农商行改制。吉林农信仍然存在着高风险社较多、不良贷款占比较高、历史包袱较为沉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需要继续坚定股份制改革方向,通过资金支持、结对帮扶、委托管理,稳步推进市场化改造,坚持实事求是,达标一家、改制一家,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社社变商行”改革目标。积极鼓励、扶持长春、九台等农商行发行优先股和二级资本债,具备条件的争取在“新三板”市场上市交易,全力保障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六大金融”,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四化同步”发展趋势,积极发展“六大金融”,着力解决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是普惠金融。以“农户综合贷”为主打产品,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财产权为基础,整体综合授信,“一次授信、随用随贷、循环使用、守信奖励”,转变抵押担保方式,着力解决“三农”贷款难题。围绕“三农”服务需求,有效融合传统业务与互联网,将更多的线下产品和服务转移到线上,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打造具有吉林农信特色的网络服务新模式。二是全民创业金融。紧跟“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趋势和“万名创业者、万名小老板”项目,扩大小微企业“缴税贷”产品试点范围,继续加强与税务部门合作,以小微企业近三年缴税记录为授信依据,单户最高发放信用贷款300万元,在14个县(市、区)试点,全年计划发放100亿元,重点支持现代服务型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兴业主发展。三是县域特色金融。立足县域产业特色,按照“一县一策”的思路,细分市场客户,研发特色信贷产品,逐步打造“一县一品”,为地方经济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保驾护航。四是农业现代化金融。鼓励扶持县级行社设立金融租赁公司,以“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为主打产品,实现农村金融与农业、农机的有机结合,为加快我省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五是城镇化金融。以“农民工服务保障卡”为主打产品,与省人社厅加强合作,探索建立农民工工资卡直接支付方式,既方便农民工异地存取款、结算授信,又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鼓励农业转移人员外出务工、创业、消费,促进农民工在城镇安居乐业。六是生态金融。坚持绿色信贷理念,围绕节水、环保、观光、生态农业和节能减排等环保项目研发新产品,逐步降低“三高”行业信贷投放,用信贷政策引导化解过剩产能,降低环境污染,为建设“美丽吉林”贡献力量。
守住风险底线,推动规范经营持续发展。风险防控是银行业的永恒主题。吉林农信将切实强化措施,加强风险识别和应对,维护金融稳定。一是强化风险意识。农村信用社县级机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需要进一步树立底线思维,积极应对存款保险制度出台和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影响,增强对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和市场退出风险的敏感性和前瞻性,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二是落实防范措施。推进风险管理关口前移,加快由注重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处置相结合转变。提高流动资金占比,压缩杠杆,完善内部救助和帮扶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定期演练,防范各类风险。探索资产证券化和资产管理公司转让等形式进行转让清收,加快存量风险缓释、化解。三是打造法治农信。提升法治能力,组建吉林农信百人法律顾问团队,切实加强行业自律规则和制度体系建设,规范员工执业操守行为,依法经营、管理和决策,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法治氛围。
(作者系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