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文/中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肖斐斐、向启、冉宇航
媒体报道称银监会已在2014年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新版本要点包括:(1)拟对银行理财业务区分综合类和基础类,其中基础类不得投资非标和权益类资产;(2)非标投资不得对接资管计划,只能对接信托计划,且不允许多层通道嵌套,并鼓励银行理财发行一对一非标产品(无期限错配);(3)拟禁止银行发行分级理财产品等。
因为目前尚无正式公告,我们建议现阶段仅需把握监管思路的方向。目前媒体流传的是征求意见稿,很可能跟正式版本有差别,因此建议不用过于关注监管细节,更应该把握监管思路。2015年末银行理财规模达到23.5万亿,预计2016年中期已超26万亿,规范性监管势在必行,尤其是理财这一存在监管真空的领域,最值得关注的变化是四大方向,即(1)通道业务、(2)产品设计(多层套嵌、分级)、(3)权益市场、(4)风险准备金计提。
理财监管核心:规范通道和产品投向,建立风险应对机制
(1)理财分类:提出将银行理财分为综合类和基础类,其中基础类不能投资非标和权益类资产,该条规定属首次提出,或将对中小型银行有影响,但从行业整体看影响不大。2015年底有披露数据的12家上市银行(中行、交行、浦发和南京未披露)理财余额约14万亿,占全行业约60%,而上市银行中规模最小的宁波银行资本净额588亿,远高于综合类银行50亿的门槛,因此推测基础类银行在理财市场的份额很小。
(2)分级产品:禁止银行发行分级理财产品,而2014年征求意见稿则仅禁止分级产品投资非标资产。分级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按照本金和收益受偿顺序的不同,将理财产品划分为不同等级的份额,不同等级份额的收益分配不按份额比例计算,而是由合同另行约定、按照优先与劣后份额安排。
(3)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要求银行按季度从净利润中计提风险准备金,较2014年征求意见稿严格的部分在于扩大了计提范围,即将“项目融资类产品”拓展到 “净值型理财产品”。新规中提到“除结构性理财产品外的预期收益率型产品,按其产品管理费收入的 50%计提”“净值型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和其他理财产品,按其产品管理费收入的 10%计提”,预计将微幅影响利润表。
(4)非标资产投资通道:提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特定目的载体的,所投资的特定目的载体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符合银监会关于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相关监管规定的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投资计划除外”,或可理解为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将只能通过信托计划。
(5)权益类资产投资:《21世纪经济报道》提出将设置和非标投资相类似的投资比例限制,然而《一财》详细版仅提出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股票及其受益权(除高净值、私人银行、机构等客户除外)。2015年底理财产品权益类投资的占比为7.84%,若新规从严实施,预计理财资金以优先级参与定增、股权投资等业务或将受到小幅限制。
监管存在较大的松紧空间,最终影响程度取决于监管力度
当前理财通道分为信托、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其中在分业监管模式下,信托通道早在2011-2013年已经被银监会规范监管,但后两者属于证监会监管范畴、并不在银监会监管范围内。我们认为:
(1)存在监管的极大必要性,券商和基金子公司通道规模合计超过25万亿,监管真空导致结构性风险时有发生,2015年底股市波动与银行杠杆资金存在相关性;
(2)但要避免监管激进引发的冲击,原因就在于通道三尺非一日之寒,背后隐含的基础资产主要是信用类融资,如果较快较充分的挤出存在流动性风险,需要更加审慎的监管细则。
另外,风险准备金计提要求自2014年版规定中即存在,但当时计提基础是“项目类融资”,而目前的最新规定是“净值类产品”,推测监管思路是扩大风险应对的产品范围。
“市场”与“监管”总在博弈,对短长期风险的平衡是理财业务监管的核心
影子银行体系由于弱监管,稳定发展格局一直存在隐忧,而日益庞大的规模导致风险不仅没有被分散反而更加系统性和集中,因此在“市场”和“监管”间一直存在博弈。监管可能导致短期波动、不监管可能引发长期风险,两者之间如何平衡一直在考量监管当局。
作为高杠杆经营的企业,商业银行尤其需要关注风险指标,尤其需要规范下稳定发展;以史为鉴,2010年银监会曾对于资本和拨备两方面提出了很高的监管要求,市场短期反对声音巨大,但正是由于提前夯实资本和拨备,大幅度提升了商业银行体系应对风险的能力。
从市场估值来看,上市银行的长期配置价值显著,短期表现依靠新股和中报催化,板块性机会则关注政策面和基本面的乐观可能。强化监管将有利于银行理财业务阳光化透明化发展、有利于表外业务风险的长效化解,但如果监管过严可能对市场流动性带来短时压力,因此推测正式版本也许将通过设计过渡期、新老划断等方式来缓和,降低对市场短期的影响。
在银行股投资角度上,后续行情演绎路径如下:自下而上的交易机会来自催化剂,受益中报业绩增长和江苏银行上市催化,板块阶段性行情可持续;自上而下的板块性行情来自政策端及基本面,这是行业机会的内在基础,关注未来金融政策可能超预期的方向,我们判断最重要的两个政策变量是(1)金融监管方向及其确立的金融机构经营模式、(2)解决债务问题进而对债务风险的化解路径,推测上述变量逐渐趋向乐观。
本文编辑/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