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文/曹占涛 编辑/刘洋
银行即使尚不能称为弱势群体,也正逐渐从“高富帅”走向平凡。而在转型实践中也面临众多约束,很难一蹴而就、立竿见影。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行业很可能继续“沉沦”。
今年两会期间,建行行长说了一句“银行也是弱势群体”,引得现场一片笑声。而事实上,最近银行的日子确实不好过,经营困难、增长乏力成为行业普遍现象。从最直观的净利润看,今年前三季度国有大行基本为零增长,股份制银行也普遍降到个位数,银行即使尚不能称为弱势群体,也正逐渐从“高富帅”走向平凡。面对这种局面,众多银行谋求变革转型,但在实践中发现,转型也面临众多约束,很难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行业很可能继续“沉沦”。问题是,如果银行真成为“弱势群体”,我们高兴得起来吗?
高增长已成往事
银行的快速发展似乎还是昨天的事情。根据银监会的数据,2004至2012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年均复合增长19.75%,总负债年均复合增长19.36%,一批优秀的商业银行,如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在此期间获得更快的成长。但2012年后,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银行业总资产和总负债的年度增速都明显下降到13%-14%左右的水平,与此同时,息差保护逐渐消失,资产质量不断下降,规模大、增速高可能带来更多负担和问题,而不是更多价值,银行之前“以大为美”的审美观慢慢消解。2015年,银行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增无减,行业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举例来看:
1.存款增长乏力。银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末,银行总负债同比增长15.19%,属于近两年来较高增速,主要应为年内货币宽松所致。不过,受存款向理财转换、资产投放速度下降带来存款派生能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存款增长依然乏力。今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银行存款仅同比增长7.89%,甚至有银行出现三季度环比负增长的情况,不得不通过增加结构性存款等方式对冲一般性存款的衰退,“存款立行”的根基受到很大影响。另外,今年央行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在竞争压力下,即使在降息的环境中,存款成本也没有有效下降。
2.“资产荒”问题凸显。今年下半年后,“资产荒”席卷金融市场,银行自营和代客资金也都普遍缺乏收益可观、风险可控的资产。表面上看,“资产荒”问题源自流动性宽松,但对银行来说,还有几个具体成因:一是今年以来央行实施五次降息,各类资产收益率跟随基准利率显著下降;二是今年开发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在稳增长中的作用明显增强,因其资金成本更低,对资产收益的要求相对宽松,从而带动社会融资特别是政府项目、大项目融资利率水平下行;三是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依然不能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面对各类高收益资产,如小微企业、新兴产业、资本市场提供的高收益资产机会,有心无力。“资产荒”与负债增长困难,使传统银行的功能显著弱化。
3.“不良”仍不见底。根据银监会的报告,至今年三季度末,我国银行账面不良贷款余额进一步增至1.19万亿元,不良率升至1.59%,显示出银行业风险仍在蔓延。实际上,如果还原核销及转让损失,银行业的实际不良率很可能在2.5%以上水平。与此同时,银行关注类贷款持续增加,三季度末关注类贷款占比达3.77%,其中一部分很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转化为不良。另一方面,银行拨备覆盖率却在不断下降,三季度末已经降到190.79%,抵御风险能力有所弱化。资产质量下降直接侵蚀利润,而且根据监管规定,不良贷款增加与拨备增加的差额还会全额消耗存量资本,使资本约束更加紧张。可以说,管控资产质量已成为很多银行的头等大事。
4.案件风险频发。今年多家银行爆出“飞单”、“存款失踪”、“员工卷款潜逃”等事件,给银行的正常经营带来很多困扰。从原因看,很多案件发生的原因在于,银行员工特别是基层员工不满足于正常所得,在外部诱惑下行为异化。这给效益不佳、员工收入不高的银行施加了更多压力。
5.人才不断流失。据媒体统计,今年已有几十位银行高管离职,说明银行“光环逐渐消褪”。而更值得关注的是,每一位银行高管的再出发,基本上都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带领一个团队出走。另外,银行骨干人才的自行离职,也越来越多。人才流失很大程度上是银行体制僵化的注脚,虽然目前可能尚未造成全局影响,但长时间“劣币驱逐良币”,就可能使银行进一步陷入平庸。
回望过去一年银行业面临的困局,不免让人生出“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的感慨,传统银行处境艰难了。
转型并不容易
为避免成为明日黄花,近几年,众多银行制定和实施新的发展战略,谋求转型变革。部分大中型银行的转型思路可以概括为几个要点:在业务布局上,顺应经济结构调整和普惠金融需要,更好服务新兴产业,开展小微金融;在服务体系上,形成金融集团,多市场运作,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在服务方式和渠道上,探索新科技、新业态的应用,减少机构和人员的低效扩张;在组织流程上,实现快速反应、机智灵活;在体制机制上,奖优汰劣,激发人的潜能。为推动银行的改革转型,今年以来,监管层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逐步扩大乃至取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以利率市场化刺激银行转变发展模式;推动民营银行开业运营,增加市场竞争;取消存贷比指标,推出CD等新型负债工具,促进银行资产负债运营的多元化、市场化;鼓励银行对部分业务进行专营部门或子公司制改革;支持银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但从实际情况看,银行的转型并不容易。其中出现的四个突出的问题值得关注:
1.转型方向同质化。很多银行从个体理性出发,自认为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路”,但其实很可能与其他银行并无二致,从而导致竞争加剧,最终形成“红海”。据平安银行行长邵平总结,目前银行新的发展战略又一次高度趋同,“基本可以用国际化、集约化、综合金融、互联网金融、小微金融、智慧经营等来概括”。没有差异化,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转型效果也就不会过于乐观。
2.风险管理不匹配。银行本质上是经营风险的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银行能走多远。从近期情况看,在经济上升期形成的银行风险管理观念、体制和技术,在经济下行期遭受了严重挫折。只要这种风险管理没有有效改进,转型就难以很好落地。一个突出例子是,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今年多家银行的小微融资业务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反而,银行有进一步依赖政府信用、垒大户的趋势,这与重心下沉的转型要求南辕北辙。
3.监管改革跟不上。随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金融机构发现,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不仅能够有效增加客户黏性,而且有助于节约成本,更好控制风险,混业经营渐成趋势。但总体上说,我国已实行了十多年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系仍没有实质性改变,造成银行转型面临诸多限制,特别是在权益类业务方面,不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另外,在银行允许民间资本进入、股权激励、子公司制改革等方面,监管实际推进的步伐也较慢。
4.社会环境待完善。它包括:征信体系覆盖主体的扩充,各类信息来源的互联互通、开放使用;企业和地方政府按照市场原则办事,更加遵守契约精神;司法机关公正、高效执法,使银行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舆论更加全面认识商业银行的困难处境与合理诉求等。
明天会更好吗
按照现有趋势预测,2016年,银行面临较为困难的局面概率仍然较大。货币宽松可能暂告段落,利率有所回升,在此环境下,银行总资产和总负债增速都可能降到13%以下,一般性存款同比增速可能不超过5%。在竞争压力下,负债成本将不断抬升,同时,随着部分资产,如按揭贷款重定价,资产收益率可能进一步下行,银行的息差水平会变得更薄。银行理财、资管产品代销、投资银行等业务可能继续保持较高增速,但由于属于“薄利”业务,很难对冲传统业务收入增速的下滑。
同时,随着信用风险的持续暴露,2016年,行业账面不良率可能超过2%,拨备不得不大幅增加,这将对净利润造成较大影响。今年三季度,已有国有大行单季净利润负增长,这种边际趋势可能预示着国有行明年全年的情形,相比之下,股份制银行情况可能稍好,但能保持利润正增长也并不容易。
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银行员工的薪酬将向社会平均薪酬水平不断回归,也许其他行业由此将获得心理安慰。
在经营压力下,个别银行可能过分追求高收益、高风险资产,蕴藏风险;内控合规类案件可能不断增多,一单大额损失也许就足以毁掉一家银行;银行的客户基础可能缩小,部分企业的融资贵、融资难问题在流动性宽松的环境中奇异而顽强地存在;新兴产业、“双创”活动能够获得的金融支持力度远远不足;在宏观意义上,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收缩将扭曲货币传导机制,影响稳增长的效力,继而形成恶性循环……这些危险的后果可能伴随银行成为“弱势群体”一并到来。
要改变这种局面,银行要切实推进转型,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切实了解消费者需求。同时,也要求包括金融消费者、监管机构、政府和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群策群力,为银行的顺利转型创造更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