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近日,不少网友晒出广西北海“指望传销致富 生活没有出路”的反传销标语,并指出由于标语是竖排,所以从左从右读会产生歧义。有网友调侃,这到底是反传销标语还是鼓励传销标语?1月31日,北海市相关部门联合发布通报称,由于标语采用了竖式排版,造成阅读时产生歧义,对此深表歉意。现已将此宣传标语版式进行了整改,并对辖区其他宣传内容进行全面检查。
要么是错别字,要么是有语病或者造成歧义,要么是粗鄙化,这些年被曝光的公共标语问题,不在少数。作为一种“公共语言”,标语的规范性要求其实比一般的表达要高得多。可以说,一个合格的标语,一方面是要能够准确传递说原本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另一方面则要体现创新,考虑传播度与受众的接受度。可一些标语连语句表达都存在歧义,显然不仅未能实现标语应有的价值,反倒徒增笑料。
应该看到,标语一旦出错或者说“不得体”,不仅消解了标语本身的公共价值,也是相关公共部门公信力的一种自我降格;另一方面,屡屡出现“问题标语”现象,也反应一些公共部门对于标语的创作和使用,不够“走心”,可能很大程度上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现实生活中,但凡开展某项治理行动,标语先行几乎成为惯例。在当前的互联网语境下,适度、得体的标语也能够起到增加氛围的作用,并且有助于传播相应的治理理念。但是,随着人们接受信息方式的变化,以及社会话语方式的变革,标语如果继续沿用以往的“口吻”和话语方式,即便说不算错误,它也依然可能是不得体的,对应的传播效果和传播价值就可想而知。
因此,面对这则左右读意思表达完全相反的奇葩标语,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它的“歧义”。如何让标语制作变得更“走心”,让标语创作跟得上社会的审美和话语变化步骤,不再空洞和形式化,才是更值得正视的大问题。它需要公共部门重新看待标语的公共价值,也告别在社会治理上对标语的过度依赖。
(来源: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