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2019年4月
一、公司简介
(一)法定名称及缩写
1、中文名称: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前海人寿”
2、英文名称:QIAN HAI LIFE INSURANCE CO.,LTD,简称为“QHL”
(二)注册资本
人民币8,500,000,000.00元
(三)注册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临海路59号招商海运9楼909-918房
(四)成立时间
2012年2月8日
(五)经营范围和经营区域
1、经营范围:(1)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2)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3)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保险资金运用业务;(4)代理新疆前海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险业务,代理险种为:机动车辆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工程保险(特殊风险除外)、责任保险、船舶保险、货运保险、短期健康保险、短期意外伤害保险;(5)经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2、经营区域:广东(含深圳)、上海、江苏、四川、湖北、山东
(六)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张金顺
(七)客服及投诉电话
400-889-6333
(八)各分支机构营业场所和联系电话
■
二、财务会计信息
(以下金额单位若未特别注明者均为人民币元)
(一)合并资产负债表
■
(一)合并资产负债表(续)
■
(二)合并利润表
■
(三)合并现金流量表
■
(四)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五)会计报表附注
1、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公司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各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及其他相关规定(以下合称“企业会计准则”)的披露规定编制财务报表。
2、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的说明
(1)会计期间
自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
(2)记账本位币
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货币为人民币。本公司及子公司选定记账本位币的依据是主要业务收支的计价和结算币种。
(3)金融资产的分类及核算方法
完整内容参见公司互联网网站披露的年度信息披露报告,网站地址:https://www.foresealife.com。
3、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
报告期内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完整内容参见公司互联网网站披露的年度信息披露报告,网站地址:https://www.foresealife.com。
4、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表外业务说明
报告期内无需披露的重大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表外业务。
5、企业合并、分立的说明
6、财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明细
(六)审计报告的主要意见
公司聘请了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担任公司审计机构。公司2018年度财务报表已经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审计机构认为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公司2018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18年度的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
三、保险责任准备金信息
(一)未来现金流假设、主要精算假设方法及其结果
1、保险合同准备金
本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计量保险合同准备金。保险合同准备金分为寿险保险合同准备金和非寿险保险合同准备金。在本财务报表中,寿险保险合同准备金以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列报,分别由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组成;非寿险保险合同准备金以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列报。
本公司将具有同质保险风险的保险合同组合作为一个计量单元,以保险人履行保险合同相关义务所需支出的合理估计金额为基础进行计量。
履行保险合同相关义务所需支出指由保险合同产生的预期未来现金流出与预期未来现金流入的差额,即预期未来净现金流出。其中,预期未来现金流出指本公司为履行保险合同相关义务所必需的合理现金流出,主要包括:根据保险合同承诺的保证利益,包括死亡给付、残疾给付、疾病给付、生存给付、满期给付等;保险合同的非保证利益,包括保单红利给付等;管理保险合同或处理相关赔付必需的合理费用,包括保单维持费用、理赔费用等。预期未来现金流入指本公司为承担保险合同相关义务而获得的现金流入,包括保险费和其他收费。本公司以资产负债表日可获取的当前信息为基础确定预期未来净现金流出的合理估计金额。
本公司在确定保险合同准备金时考虑边际因素并单独计量,在保险期间内将边际计入各期损益。本公司在保险合同初始确认日不确认首日利得,如有首日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边际因素包括风险边际和剩余边际。风险边际是指为应对预期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而提取的准备金;剩余边际是为了不确认首日利得而确认的边际准备金,于保险合同初始确认日确定,在整个保险期间内摊销。剩余边际的后续计量与预计未来现金流合理估计相关的准备金和风险边际相对独立,有关假设变化不影响利润摊销因子,但影响剩余边际后续计量。
本公司在确定保险合同准备金时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的,本公司对相关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本公司以资产负债表日可获取的当前信息为基础确定计量货币时间价值所采用的折现率。
本公司以资产负债表日可获取的当前信息为基础确定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量的各种假设。
①对于未来保险利益不受对应资产组合投资收益影响的保险合同,本公司根据与负债现金流出期限和风险相当的市场利率确定用于计算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折现率。对于未来保险利益随对应资产组合投资收益变化的保险合同,本公司根据对应资产组合预期产生的未来投资收益率确定用于计算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折现率。
②本公司根据行业信息和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确定合理估计值,分别作出如死亡发生率、疾病发生率、伤残率等保险事故发生率假设、退保率假设和费用假设。未来费用水平对通货膨胀反应敏感的,本公司在确定费用假设时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③本公司根据分红保险账户的预期投资收益率和红利政策、保单持有人的合理预期等因素确定合理估计值,作为保单红利假设。
本公司在计量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时预测未来净现金流出的期间为整个保险期间。
未决赔款准备金包括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和理赔费用准备金等。
对于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采用逐案估计法,以最终赔付的合理估计金额为基础,同时考虑边际因素后进行计提。
对于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采用链梯法及B-F方法进行评估,并选取评估结果的最大值加上风险边际后确定最终评估值;对于长期险,本公司采用如下方法进行评估:
IBNR=Max(过去12个日历月的赔款*比例(健康险比例是10%,非健康比例是4%)*(1-准备金/有效保额),风险保额*选择生命表*选择因子(评估假设)*(首个保单年度已经过时间的比例(首个保单年度),1(其他保单年度)))*(1+风险边际)
本公司在评估保险合同准备金时,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可获取的当前信息为基础确定充足性,如有不足,将调整相关保险合同准备金。
保险合同提前解除的,本公司转销相关各项保险合同准备金余额,计入当期损益。
2、再保险合同
本公司目前只有分出业务,即作为再保险分出人与再保险接受人订立再保险合同,根据合同规定的再保险安排,在日常业务运作中对所涉及的本公司保险业务分出其保险风险。
本公司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计算确定分出保费及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分保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在提取原保险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的当期,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相应分保准备金,确认为相应的应收分保准备金资产;在确定支付赔付款项金额或实际发生理赔费用而冲减原保险合同相应准备金的当期,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赔付成本,计入当期损益,同时,本公司冲减相应的应收分保准备金余额;在原保险合同提前解除的当期,本公司按照相关再保险合同的约定,计算确定分出保费、摊回分保费用的调整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冲减相应的应收分保准备金余额。
(a)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
摊回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包括摊回分保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和理赔费用准备金,分别按照最终再保险摊回赔付的合理估计金额或未来必需发生的再保险摊回理赔费用的合理估计金额加上边际因素提取。
(b)摊回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摊回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比照非寿险原保险合同的方法计提,按照扣除再保佣金后的净分出再保保费采用1/12法提取。
(c)摊回分保寿险责任准备金
采用年度可续保定期分保方式分出的产品,按照扣除再保佣金后的净分出再保保费再采用1/12法提取;
采用共保方式分出的产品,其对应的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量方法与原保险合同保持一致。
(d)摊回分保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作为再保险分出人,本公司将再保险合同形成的资产与有关原保险合同形成的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分别列示,不相互抵销;将再保险合同形成的收入或费用与有关原保险合同形成的收入或费用在利润表中也分别列示,不相互抵销。
3、计量保险合同准备金使用的重大假设及其来源
1)折现率
对于未来保险利益受对应资产组合投资收益影响的保险合同,本公司以对应资产组合未来预期投资收益率为折现率假设,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对准备金的影响。
在确定折现率假设时,本公司考虑以往投资经验、目前和未来投资组合及收益率趋势。折现率假设反映了对未来经济状况和公司投资策略的预期。
对于未来保险利益不受对应资产组合投资收益影响的保险合同,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明确保险合同负债评估新折现率曲线执行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会部函〔2017〕637号)的要求,其折现率由基础利率曲线加综合溢价组成,且在每季度末进行更新调整。
2)死亡率
本公司根据中国人寿保险业2000-2003年经验生命表确定死亡率假设,并作适当调整以反映未来死亡率趋势。寿险合同死亡率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流行病以及生活方式的广泛改变,这些都会导致未来死亡经验恶化,进而导致负债不足。与此相类似,医疗保健和社会条件的持续改进会带来寿命的延长也对本公司的年金保险带来长寿风险。
本公司使用的死亡率假设考虑了风险边际。
3)发病率
本公司主要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人身保险行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确定发病率假设,并作适当调整以反映未来率趋势。发病率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两方面。首先,生活方式的改变会导致未来发病率经验恶化。其次,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保单持有人享有的医疗设施覆盖率的提高会提前重大疾病的确诊时间,导致重大疾病的给付提前。如果当期的发病率假设没有适当反映这些长期趋势,这两方面最终都会导致负债不足。
本公司使用的发病率假设考虑了风险边际。
4)退保及失效的假设
退保率和其他假设受未来宏观经济、可替代金融工具、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本公司未考虑风险边际因素,根据行业信息、当前状况和对未来的预期,以资产负债表日可获取的当前信息为基础确定。
5)费用率
费用率假设基于预计保单单位成本,并考虑风险边际。单位成本是基于行业信息和未来的预期。费用假设受未来通货膨胀、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本公司考虑风险边际因素,以资产负债表日可获取的当前信息为基础确定费用率假设。
6)保单红利
本公司分红险目前的红利分配基础均含死差和利差,部分产品还包含费差。保单红利假设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本公司分配给保单持有人的分红比例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70%。
4、影响重大假设的不确定性事项及其影响程度
1)贴现率
影响贴现率的不确定事项对于分红、万能产品主要为账户的资产配置组合以及各资产类别预期产生的未来投资收益率;对于其他产品主要为由于市场波动导致的国债到期收益率曲线。
2)死亡率和疾病发生率
影响此类假设的不确定性事项主要包括最近的实际理赔经验的变化情况。本公司目前主要根据行业经验制定了本期的死亡率和疾病发生率的假设。
3)退保和失效的假设
影响此类假设的不确定性事项主要包括最近的实际退保率经验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展望的变化情况。
4)费用率
影响此类假设的不确定性事项主要包括最近以及预期的实际费用结构以及超支情况。根据最近的费用超支预测分析结果,本公司设定了本期的费用假设。
5、计量保险合同准备金所使用的重大假设与可观察到的市场参数或其他公开信息的关系
1)贴现率
贴现率直接来自市场参数,因此完全符合公开信息。
2)死亡率
主要根据《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00-2003)》进行调整,与行业水平接近。
3)重大疾病发生率
主要根据中国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人身保险行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进行调整,与行业水平接近。
4)其他重大假设
其他重大假设包括了除死亡率和重大疾病发生率以外的其他损失发生率、退保率、费用率等运营假设,目前尚无足够可观测到的公开市场信息,同业一般是综合考虑定价假设、自身最近的实际经验水平,以及对未来趋势的合理展望审慎制定,这与本公司在确定保险合同准备金评估相关假设上的总体原则和流程基本一致。
6、计量保险合同准备金所使用方法与重大假设的变更情况
不适用。
(二)保险公司应当按照准备金的类别列示准备金评估结果以及与前一年度评估结果的对比分析
1、保险合同准备金增减变动情况:
■
2、保险合同准备金未到期期限情况:
■
3、原保险合同未决赔款准备金情况:
■
4、提取原保险合同保险责任准备金情况:
■
5、提取原保险合同未决赔款准备金按构成内容分析:
■
四、风险管理状况信息
(一)风险评估
1、风险综合评级
经监管评估,公司2018年四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监管评价结果均为B类,公司风险状况整体可控。
2、市场风险
资产端,通过对各类资产市场风险的有效监控,2018年,市场风险未对公司偿付能力产生重大影响。但极端情形下,权益类资产及投资性不动产的市值波动将对我司偿付能力造成较大影响,需持续加强市场风险监控与有效应对。负债端,利率变化对公司认可负债和偿付能力影响较大。2018年市场利率呈上行趋势,利率持续上升可能导致利率风险发生不利变化,影响公司偿付能力,需加强利率风险监控与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3、信用风险
公司从国内金融业的信用风险管理状况和公司自身情况出发,建立了基于公司内部评级基础上的标准化信用评估体系,通过信用风险评估和授信管理,有效控制投资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信用风险。
2018年,公司所持固定收益类资产中,银行存款主体信用评级均为AA+以上,其中AAA级占比65.03%;除少量无需评级的超短融债券外,企业债券(含铁道债,不含委托投资)信用评级均为AA以上,其中AAA级占比76.52%,无需评级的债券占比1.59%,发行主体评级以AAA为主;债权投资计划信用级别均为AAA级,且主要由大型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发行人所属省份大型国有企业、房地产行业龙头企业提供担保;固定收益类信托计划信用级别主要为AA、AA-级,且均设置了增信措施,涵盖股票质押、股权质押、实际控制人担保等,增信作用非常明显。整体来看,目前公司所持固定收益类资产面临的信用风险较小,风险可控。
4、保险风险
2018年,公司积极践行“保险姓保”理念,顺应市场形势,推动业务转型,发展长期保障型业务和长期储蓄型业务。全年公司存量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逐渐下降,保险风险资本结构也随业务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其中,损失发生风险最低资本同比增长约19%、退保风险最低资本同比下降约25%。保险风险资本结构的优化对改善公司整体风险管理状况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5、流动性风险
2018年,公司继续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持续开展流动性监控,全年未发生流动性风险事件。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性资产市值为326.63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为15.44%,符合保监会关于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流动性监管要求。
公司未来一年以内的综合流动比率和流动性覆盖率较好,且2019年开门红业务发展超预期,整体来看,目前公司整体流动性状况较好,流动性风险可控。但受到万能险业务停售以及业务结构转型影响,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仍是公司当前风险管理的重点。后续公司将继续优化资产配置比例,完善流动性风险监测机制,确保公司保持适度的流动性,将流动性风险控制在公司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6、操作风险
2018年,公司持续推动操作风险管理的精细化、科技化水平,完善操作风险管理的制度基础,有效运用内控自我评估、损失数据管理、关键风险指标等管理工具,加强总分公司相关单位对操作风险的整改提升力度,不断强化操作风险识别与评估、监测与报告、控制与缓释机制。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操作风险管理能力水平稳步提升。
2018年各季度操作风险综合评级自评分分别为90.2分、89.6分、89.6分、90.9分,较上年取得明显提升,操作风险指标总体表现良好。
7、声誉风险
2018年,公司对内健全声誉风险防范、识别、评估、预案、分级分类处置、考核、声誉修复的全流程机制,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大力培育声誉风险管理文化,引导全员牢固树立声誉风险意识和责任;对外进行针对性舆情监测、媒体引导、舆情优化,积极防控声誉风险苗头。
公司加强正面宣传,积极树立正面形象,加强与媒体的沟通,积极维护良好的媒体关系。2018年公司声誉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
8、战略风险
2018年,为加强对业务规划的执行和落实、推动可持续健康发展,公司结合宏观经济形势、金融行业政策、自身经营状况,对2017-2019三年规划进行了调整,滚动制定了《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8-2020三年发展规划报告》。规划继续坚持“保险姓保”的政策导向,把转型升级、回归保险主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通过有序稳妥协调业务与转型,降低业务发展的要求,全力优化业务结构,实现业务和资产稳定。
公司业务在2018年重回增长轨道。全年共实现总规模保费501.2亿元,同比增长59%,新单保费规模422.8亿元,同比增长36%。原保险保费收入在整个寿险市场排名第十二位,在行业原保费收入已基本停止增长的背景下实现逆势增长,显示公司业务规划的有效性明显提升。
(二)风险控制
1、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2018年,为更好地适应偿二代监管政策,公司制定《偿付能力风险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了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建立了偿付能力风险管理执行部门小组,完善了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管理层等各级组织的职责分工,公司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得到进一步完善。
董事会是公司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审批公司风险管理政策和目标,对风险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公司在董事会下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审议公司风险管理政策和目标,评估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的风险和重大偿付能力风险事件解决方案。
公司管理层根据董事会的授权,负责组织实施风险管理工作。公司设置首席风险管官,牵头协调公司管理层组织实施风险管理工作。
公司建立风险管理执行部门小组工作机制,风险管理部牵头组织开展公司风险管理工作并牵头组织操作风险管理;企划精算中心牵头组织保险风险、战略风险和再保险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资产管理中心牵头组织开展投资市场风险和投资信用风险管理;计划财务中心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和其他应收款项信用风险管理;品牌宣传部牵头组织开展声誉风险管理;保费部牵头组织开展应收保费信用风险管理;人力资源部负责落实公司风险管理绩效考核;董事会办公室负责牵头组织开展偿付能力信息公开披露;审计部负责对风险管理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公司各部门、分支机构积极配合风险管理执行部门实施风险管理工作。
2、风险管理总体策略及其执行情况
公司现已搭建了较为完善的偿二代下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偏好体系、风险管理制度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风险管理配套机制,基本形成了目标、管理、监控和监督考核的闭环,有效提升了风险管理水平和效果。
(1)风险偏好体系
公司风险偏好体系由上至下包括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及风险限额三个层级,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将公司总体风险偏好目标传导分解至风险容忍度和具体风险限额指标并定期监控,实现对公司风险的全方位监控与落地式管理。公司每年年初根据风险偏好体系运行情况和运行效果,定期评估风险偏好体系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更新。
2018年,公司对风险偏好体系进行了年度评估与优化更新,结合SARMRA监管评估反馈意见与内部管理要求,基于偿二代风险计量评价框架,对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限额体系进行了全面优化,精准有效地实现了风险偏好总体目标的传导分解, 形成2018年风险偏好体系。
2018年,公司定期开展风险限额指标监测、预警、分析和超限处置工作。整体来看,全年风险容忍度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以内,公司整体风险状况符合风险偏好,公司限额管理基本有效。
(2)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公司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将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公司已建立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各项制度全面覆盖偿二代风险管理工作的监管要求,明确了公司风险管理目标与原则、风险管理机制与程序以及风险管理工具应用要求等。同时,公司建立了风险管理制度优化机制,每年根据SARMRA自评估和监管评估进行持续重检、更新、完善,不断提升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健全性。
2018年,公司根据“偿二代”要求以及SARMRA评估结果,开展了风险管理制度的全面梳理与修订工作,从制度的符合性、可操作性、有效性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制度差距并予以优化。全年共完成46项制度的修订或新制定工作,进一步提升公司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健全性,为风险管理工作有效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3)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公司自2013年开始,一直积极开展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经过五年来对系统功能的不断开发与持续优化,至今已基本搭建了集风险计量、监测、预警、整改、报告等风险管理关键环节于一体的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大幅提升了公司风险管理效率和效果。
2018年,公司结合监管要求和内部管理需要开展了新一期的风险管理系统优化项目。截至报告日,该项目已正式上线试运行,新增风险管理报告、压力测试、移动端监控等功能,同时,对风险仪表盘、损失数据管理、整改计划管理等功能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并整合搭建了集风险监测、预警、分析、整改、报告于一体的风险监控体系,全面满足了监管要求,提升了管理效率,将有效推动风险管理精细化。
(4)风险管理配套机制
公司风险管理配套机制包括风险管理绩效考核、风险管理专项审计和风险管理培训。
风险管理绩效考核方面,公司每年根据监管要求和风险管理目标,将风险管理绩效考核纳入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强化风险管理的目标管理。2018年,公司以总体风险偏好为核心,建立了层层分解、立体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并在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中予以应用,确保风险管理绩效考核覆盖落实到总公司各个部门以及各分支机构。
风险管理专项审计方面,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每年开展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和运行效果的检查和评估,并向董事会报告,强化风险管理监督。2018年,公司开展了偿二代风险管理内部专项审计项目,并落实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
风险管理培训方面,公司风险管理部门每年统筹开展风险管理相关培训,通过在公司全系统内举办风险管理专项培训和宣导,增强公司员工的风险管理责任和意识,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内部环境,培育风险管理文化。2018年,公司开展了风险管理现场专题讲座、风险管理知识竞赛、风控文化季刊发布等培训活动。
五、保险产品经营信息
公司2018年度原保险保费收入前五名保险产品信息:
单位:万元
■
公司2018年度保户储金及投资款新增交费前三名保险产品信息:
注:保户储金及投资款本年新增交费为续期保费.
六、偿付能力信息
本公司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1号-第17号)》计算和披露实际资本、最低资本及偿付能力充足率。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本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符合监管要求,具体信息如下:
单位:万元、%
■
七、其他信息
无。
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