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在对财务的规划中,为了保障资金的购买力,一些朋友会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属性,把短期不用的钱配置在长期能够抵御通胀的资产里,以实现保值增值。
那么那些短期要用的钱,也就是我们说的流动性账户里的钱,是否就不投资了呢,如果要投资,具体可以配置那些产品呢?答案是一些低风险、无风险的理财产品。
低风险、无风险的投资品种在家庭投资架构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短期要用的钱,也就是我们流动性账户的钱,普通家庭需要准备6个月的家庭基本支出加上未来两三年中要用的钱;另一个是在资产配置中的无风险资产。此类资产的主要投资品种包括了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国债等等。
1.银行存款和大额保单
银行存款包括了活期,定期。前者当然流动性最好,随时可取,但收益率显然最低,基本上在0.3-0.35%之间,几乎相当于没有什么利息。传统的定期存款的期限包括了三个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等等。
金融市场的规律在此也是有迹可循,流动性越好的品种,收益越低(比如2年期的存款利率通常会高于1年期的利率),而存款周期越长的品种,相比之下,收益就会越高。通常是大银行的利率会偏低一点,而小银行的利率偏高一点;为什么?大银行出现极端风险的概率低啊,安全性高啊;而小银行则希望通过偏高一点的收益来增加自身的竞争力。
活期存款几乎没什么利息,定期存款利率也好不到那里去,当前1年期以及一年期以下的定期存款利率基本上在2%以下,两年期的在2.25%至2.4%期间,三年五年期的在2.75%至3.2%期间。
为了增加本行的竞争力,银行针对土豪们还推出了大额存单。大额存单要求20万元或30万元起购。利率比定存高,比如三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可达3.85%以上,秒杀同时期很多银行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期限从1个月到5年都有。相对灵活,大额存单可转让、提前赎回和支取,而损失则相对比较小,不像定期存款如果要提前支取,就只能按活期利率来算利息了。
银行存款和大额存单都可以被认为是无风险的资产。所以,如果要做存款的话,确实可以选择利率高的银行进行存款。
有一些我身边的朋友,对储蓄存款利率并不是很敏感。觉得利率多那么一点点,在不同的银行跑来跑去,麻烦!但更注重自己的财务规划。比如,两年后有换购车的计划,到时希望自己能够再添加15万元换购一辆新车。那么如果两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为2.4%,那么可以用15万去除以(1+2.4%)的平方,得到的结果是14.3051万元,以这个额度存入银行,到期就可以得到15万元来满足自己的规划。当然这里的重点在于计算的方式,至于是换车规划还是其他规划就看大家自己的需求了。
2、银行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
在过去十年中,这些低风险的产品中最耀眼的明星产品,当属银行理财产品。大多数的理财产品期限不足一年,有些仅为数周甚至数天;收益率普遍高于储蓄利率数倍。虽然根据监管单位的要求,这些产品也是有保本和不保本之分,但在刚性兑付文化盛行的年代,银行理财产品不管保本或者不保本,基本上还是以所谓的“预期报酬率”进行本息兑付的。
早在2012年,当时的中国银行董事长肖刚在《中国日报》上的署名文章就指出,银行发行的“资金池”运作的理财产品,由于期限错配,要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兑付,本质上是“庞氏”;短期融资被投入长期项目,就只能通过新发行的理财产品来偿还到期产品;一旦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或资金链断裂,这种击鼓传花就没法继续下去。
所以,在2017年资管新规明确要求禁止刚性兑付,禁止嵌套,禁止搞资金池和期限错配,这些都是银行理财产品以往用的套路。以往一直以“完全兑付”面貌出现的银行理财产品在资管新规的监管压力下,资管规模已经呈现出萎缩的态势。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底银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余额为22.17万亿元,2018年6月末余额为21万亿元。
答案是推结构性存款。
所谓结构性存款是一种结合了固定收益产品与选择权组合形式的产品交易。通常是在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嵌入某种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是各类期权),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等的波动挂钩,使得结构性产品的投资报酬连接到标的关联资产的价格波动,可以达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本金或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的功能。具体的做法,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比如你买了1万元的结构性产品,假如银行愿意支付的负债利率为5%,其中也许有9425元是投向了无风险的资产,那么一年下来后,这9425元乘以(1+5%),正好就变成了100元,这就是你的保本资金。那么另外476元做了什么呢?投资期权,股票指数也好,汇率期权也好,大家也知道期权交易只需缴纳保证金或者期权金,其中有很大的杠杆,如果投资失败的话,那么这些钱是回不来的。但对于结构性存款而言,如果期权投资成功,那么你的收益率就会在本金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收益,而如果失败的话,那么你就拿回本金。这是基本原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更复杂一点。
当大家在银行购买结构性存款时,一定要搞清楚资金具体的投向,尤其是和什么资产挂钩,并向银行的理财经理了解一下产品具体的风险点在哪里。
结构性产品十几年以前就有,当时这类产品最大的诟病之处在于它的复杂性。
最近,我去研究了一下美国的CD产品,也就是Certificate Deposit,可以算是是国内结构性存款的海外对标产品。一个摩根大通银行发行的指数挂钩CD产品的Term Sheet (也就是投资条款协议),整整20页。对具体的产品投向、投资的收益的计算、风险揭示,甚至在不同情况下的收益情况的例子,投资者可能会有的风险,产品是否属于银行保险保障范围之内等等,都有非常详尽的书面介绍。虽然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这些内容真的有点复杂,但所谓卖者尽职,买责自负,不就是要这样吗?如果卖者没有在信息披露等方面有尽职,那么何来投资者的买责自负呢?所以,在买结构性存款时,如果太复杂,搞不清楚,那么很简单,就不投。毕竟它和以前的老理财产品还不是一个性质的产品。
保证流动性的短期理财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财务管理,既获得了收益,又保证了突发状况下能有足够的现金。短期理财产品里比较受欢迎的还有国债、债券基金等,这些我们以后再和大家详细分享。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听夏文庆老师的家庭理财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