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经济新闻 > 茭白里面有黑点点是什么原因_茭白心有黑色

茭白里面有黑点点是什么原因_茭白心有黑色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日期:

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最近,朋友圈又出现这样一条帖子:

“喜欢吃茭白的至亲好友知道吗?茭白也有公母之分,母的好吃哦!这是一个农科院技术员说的。他说,母的好吃,嫩、纤维少。”

茭白也分公母?下次看到茭白里有小黑点还是扔了吧

微信截图

果真如此?

茭白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水生蔬菜,江南“水八仙”之一,盛产于江南水乡。

虽然常见,但茭白历史悠久,原产我国,是个非常有故事的“主”。

茭白的故事既有源于自身的,也有因它而起的。

源于自身的有不少,比如它并不是天生是蔬菜、并不是所有茭白都能吃……

因它而起的典故、传说内容就更多了,只能放文章后面去说,先来说重点:茭白的公母问题。

茭白也分公母?下次看到茭白里有小黑点还是扔了吧

(图源/网络)

公母问题,在这里等同于繁殖问题。

繁殖问题自古就是大问题,关乎种群延续、民生发展。

我们先来回顾下初中生物课关于植物繁殖的内容。

简单来说,植物繁殖的方式主要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压条、扦插、嫁接、组织培养都是我们熟知的被子植物无性繁殖的方式。

有性繁殖又叫种子繁殖,是指植物授粉后结成果形成种子进行繁殖。

植物的花有雌蕊、雄蕊,分为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

雌雄同株是指一株植物的花有雌蕊,也有雄蕊。

又分两种情况:

雌蕊与雄蕊分别在两种(朵)花上,叫单性花,像南瓜、丝瓜、黄瓜、玉米。

雌蕊与雄蕊都在一朵花上,叫两性花,像小麦、桃花。

雌雄异株指在具有单性花的种子植物中,雌花与雄花分别生长在不同的植株体上,如桑、银杏。

也有将植物繁殖方式描述为营养繁殖、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等。

叽里呱啦那么多,茭白到底是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

正常情况下,茭白植株不会开花!

不开花的植物你说它是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

当然只能是无性繁殖喽。

有人说:不对,我在茭白地里亲眼见过茭白开花。

茭白也分公母?下次看到茭白里有小黑点还是扔了吧

(图源/网络)

那是雄茭,不长茭白。

雄茭?那还有雌茭吧?

呵呵,想多了。没有。

其实,茭白不是“正常”的蔬菜。

茭白长在一种名叫“菰(读音:孤)”的古老植物的花茎基部。

这个正常,不正常的是菰只有感染了菰黑粉菌,才会长出茭白。

没错,茭白是菰生了“菰黑粉菌病”的产物!

菰黑粉菌是一种真菌。

茭白也分公母?下次看到茭白里有小黑点还是扔了吧

感染菰的黑穗菌,也叫菰黑粉菌(图源/网络)

正常情况下,菰黑粉菌以菌丝体形式大量繁殖,分泌名叫“吲哚乙酸”的激素(生长素)刺激寄主菰茎薄壁组织的生长。

薄壁组织是植物体内的活跃细胞组织,它们虽然已经成熟,但具有潜在的细胞分裂能力,在一定的外界因素刺激下,细胞能发生反分化,恢复分生能力。

菰黑粉菌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它刺激薄壁细胞无限制分裂,形成肥大的营养体来聚集营养和水分供真菌生长。

真菌生长成熟,它还会促使这些肥大组织破裂来释放其黑色的孢子,从而可以感染其他植物。

这种共生关系的结果,就是菰的茎部逐渐膨大形成笋状嫩茎,即食用的茭白。

经过“孕茭”生成的茭白植物学称之为正常茭。

茭白也分公母?下次看到茭白里有小黑点还是扔了吧

(图源/网络)

瞧见了吗?这白白胖胖的茭白可是菰生了病才有的哦,菰要是健健康康不生病咱们就没茭白吃!

听上去有些“残忍”而别扭。

茭白肥大白嫩,又有了茭瓜、茭笋、水笋、菰笋、菰手等众多不同而形象的名字。

江南自古方言多而杂,有的地方说要吃“脚白笋”“高笋”,你可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等到菜上桌你才会将之与茭白挂上钩。

至于雄茭,也叫强茭,是茭白分蘖期母茎中黑粉菌菌丝未能同步侵入新生分蘖芽,茭茎不会膨大形成茭白,而到夏秋花茎伸长抽薹开花,甚至结实的植株。

注意“分蘖”这个词,后面还会提到它。

简单说,雄茭就是只开花不结茭会结籽的那种,是茭白群里洁身自好特立独行的异类,不生黑粉菌病、“没毛病”的少数派。

有时我们偶尔买到的茭白,在茭肉横切面会出现多个小黑点,农民伯伯把它们叫作芝麻茭,认为尚能食用,也就是弱灰茭。

灰茭是黑粉菌的潜育期比正常茭短,在肉质茎膨大初期就产生厚垣孢子堆的植株,茭肉呈褐色。

弱灰茭是其中一种,即产生的厚垣孢子堆较少。

茭白也分公母?下次看到茭白里有小黑点还是扔了吧

(图源/网络)

另一种是整个茭肉充满厚垣孢子堆,形成一包黑灰,称为全灰茭或黑灰茭,农民伯伯称之为“黑心”,已经失去了食用价值。

茭白也分公母?下次看到茭白里有小黑点还是扔了吧

(图源/网络)

研究表明,茭白黑粉菌分为2种株系,正常茭白中的菰黑粉菌多以菌丝型(M-T型)存在,灰茭中的菰黑粉菌为T型,有学者认为误食灰茭容易引起肺炎。

消费者区别正常茭和灰茭的方法也很简单,正常茭肉呈白色,而灰茭肉呈褐色,并不一定要等到切开茭面看到小黑点才能确定。

了解这一点能十分方便地挑选购买茭白。

生产者还可以从生长形态,如叶片状况等来鉴别灰茭。

保险起见,下次看到茭肉呈褐色或茭白里有小黑点还是扔了吧,不吃为妙。

需要指出的是,灰茭在孕茭的早期就已形成,并非正常茭白晚采收或不采收而引起。

尽管正常茭在肉质茎膨大后期也会形成孢子堆,在茭肉里出现黑点。

从植物学的角度看,茭白是一种变态肉质茎、“病态茎”。

是不是很神奇?

虽然我们吃的茭白是一种“生了病”的蔬菜,但总体而言它益处多多。

看来,有时候“变态”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这种想法本身是不是很变态?

茭白也分公母?下次看到茭白里有小黑点还是扔了吧

(图源/网络)

其实,菰黑粉菌寄生在茭白体内并不是个别现象。

自然界的黑粉菌种类繁多,它们喜欢寄生在禾本科、莎草科等植物体内。

最常见的除了寄生在菰草中的菰黑粉菌,还有寄生在高粱花穗上的高粱黑粉菌、玉米植株上的玉米黑粉菌、玉米丝黑穗病,以及小麦散黑穗病、谷子黑粉病等等。

被黑粉菌感染的玉米,有“玉米松露”之称,俗称“乌米”,同样也可以食用。

茭白也分公母?下次看到茭白里有小黑点还是扔了吧

被黑粉菌感染的玉米(图源/网络)

但大部分植物黑粉菌病对植株都带来了或多或少的伤害,像菰黑粉菌病这样给人类送来了茭白这一珍馔还真的是罕见。

茭白植株既然不会开花,栽培一般就以分蘖和分株来进行无性繁殖,即以根状茎来繁殖,分秋产单季和秋夏双季两类。

事实上,即使是开花结实的菰的繁殖一般也这样进行,当然它也可以通过菰种子进行有性繁殖。

分株好理解,什么是分蘖?

分蘖就是禾本科等植物在地面以下或近地面处所发生的分枝,通过分蘖,其结果是一株植物会形成许多丛生在一起的分枝。比如水稻、小麦等。

喜欢养花的朋友都知道,兰花这些植物在花盆里分蘖长满后,都可以分株、分盆。

茭白也分公母?下次看到茭白里有小黑点还是扔了吧

(图源/网络)

若用灰菰、雄菰的种墩或分株做种,第2年还是灰菰和雄菰,绝不会成为正常菰。

所谓茭的孩子是茭,雄茭的孩子还是那个雄茭!

为了保持茭白的优良种性,生产上强调必须年年季季不断选种。

总之,茭白繁殖、选种绝对是个技术活。

细心人可能会发现,怎么一会说菰一会说茭,一会说雄菰一会说雄茭?

从植物学的角度看,产茭的植株叫菰,茭白是菰感染菰黑粉菌后长出的变态肉质茎,说雄菰绝对没错,很严谨;说雄茭、灰茭似乎很通俗。

考虑到通俗习惯,文中两者混用了。

综上所述,所谓茭白分公母纯属娱乐大众。

茭白也分公母?下次看到茭白里有小黑点还是扔了吧

(图源/网络)

茭白长相不同与生长环境、生长时间、菰黑粉菌多少、品种等等有关,与雌雄没半毛钱关系。

除了茭白,莲藕、萝卜、苹果、桔子、梨等等不少蔬果也被宣称过有“公母”之分,都是八卦。

至于说蔬果的形状与口感会有一些关联,但不构成本质联系。歪瓜裂枣不一定就是甜!

回想当年下乡插队时集体收茭白,在集合过程中,机灵的小伙伴会提前下到水田里,拔来鲜嫩的茭白,相互传递着先尝起鲜来。

我也是那是才知道茭白还能生吃!爽口甜滑,口感比黄瓜好多了。

所以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呵呵。

茭白也分公母?下次看到茭白里有小黑点还是扔了吧

(图源/网络)

至于茭之得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菰》有这样的诠释:“江南人呼菰为茭,以其根交结也。”

茭白作为蔬菜食用最早见于《尔雅•释草》:“出隧,蘧蔬”。蘧,音义都同蕖,也就是芙蕖,即荷花。

蘧蔬的字面意思可以简单理解为“像荷花一样的蔬菜”。

出隧、蘧蔬算是茭白最初的正式称谓了。

《尔雅》成书于战国与两汉之间,可见,茭白两汉以前就有了。

那时的古人就已经发现了菰产茭白的秘密,并把它广泛栽种收割成为人们常吃的一种蔬菜,所以《尔雅》才会称其为蔬。

屈指算来,中国人吃茭白已经有2千年的历史。

而菰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周代以前,并且那时它不是作为蔬菜来栽种,而是谷物。

限于篇幅,这个话题得另文来说。

东晋著名学者郭璞《尔雅注》中对茭白作了更具体地解释:“蘧蔬,似土菌,生菰草中。今江东啖之,甜滑。”

土菌,一种蕈类,《本草纲目•菜部•土菌》释名:杜蕈、地蕈、菇子、地鸡、獐头。甘、寒、有毒。

用它来比喻茭白,很形象。

茭白也分公母?下次看到茭白里有小黑点还是扔了吧

背土菌(大白菇)(图源/网络)

而江东所指区域一般为长江下游江南一带。

所以,那时有幸能吃到茭白的中国人多在江南一带,因为那是菰和茭白的主产地。

有一个说法,世界上把茭白作为蔬菜栽培的,据说只有中国和越南。

越南产茭不奇怪。

熟悉历史的朋友肯定了解,从秦汉时期一直到唐朝前后,越南作为百越之地一直是中国的直属领土,到了北宋宋太祖时期,越南(交趾)才成为藩属国而不再由中国直接统辖。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经济文化的融通自不必说,加上百越之地本身就是菰和茭白的产地,越南也像中国南方大部一样把茭白作为蔬菜来栽培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茭白的生长区域绝对不止上述这2处。

日本、印度、缅甸等地都有野生茭以及对茭白的研究,俄罗斯、美国等地也有分布。

至于他们的茭白栽培和食用习俗如何,有了解的朋友请留言交流。

前面说到,因茭白而起的典故、传说有很多,这里单说一则,叫“莼鲈之思”,而且会“颠覆”此前不少人对它的演绎。

茭白也分公母?下次看到茭白里有小黑点还是扔了吧

(图源/网络)

西晋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张翰,字季鹰,是江苏吴江人。

《晋书•文苑列传•张翰》和《世说新语》记载,张翰为人纵任不拘,在洛阳为官时,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便对左右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竟然命驾归故里。

后人宋代诗人许景迂《咏茭》詩云:翠叶森森剑有棱,柔条松润比轻冰。江湖若借秋风便,好与莼鲈伴季鹰。

仿佛张翰只是思念故乡的“吴中三大美食”贪图口腹之欲而宁愿弃官而归以圆“莼鲈之思”。


茭白也分公母?下次看到茭白里有小黑点还是扔了吧

(图源/网络)

很有些文人情怀,被不少文人墨客传颂至今。

殊不知张翰弃官归故里,“莼鲈之思”只是托词,不想被放大至今,险成笑谈。

《晋书•文苑列传•张翰》的大致原意是,齐王司马冏(八王之乱之一王)征召张翰授予大司马东曹掾的官职。冏当时执掌大权,张翰曾对同乡顾荣说:“天下纷乱,祸难不断。到盛名享誉四海之时,急流勇退恐怕会相当困难。我本来就是与世无争之人,对时势不感兴趣。”后张翰见秋风刮起,就思念起吴地的菰菜、莼羹、鲈鱼脍这些家乡美味,于是说到:“人生可贵的是舒适自得,怎么能在几千里之外束缚为官来谋取功名爵位呢!”于是命人驾车回归故里。没过多时,齐王冏兵败,人们都称张翰能看准形势,善于灵活应对……

可见,张翰看似任随心意,其实深谙厚黑之学。 “莼鲈之思”一时兴起只是表,深思熟虑急流勇退怕是里。

这就像雄茭明处开花只是表,菰草暗里孕茭才是实!

“莼鲈之思”的典故还告诉我们,文章看全是个好习惯,断章取义就会出洋相。

文︱俞惠星,科普作者,著有《活着要懂添加剂》

参考资料:

①董琳.菰植物的简要概述[J].河北农机,2017,10:29

②张治平,耿园,戴海博,缪旻珉.茭白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2):45-48

③曹乾超,张雅芬,崔海峰,叶子弘.菰黑粉菌的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16,6:25-29

附:《晋书•文苑列传•张翰》

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父张俨,吴大鸿胪。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中弹琴。翰初不相识,乃就循言谭,便大相钦悦。问循,知其入洛,翰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齐王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冏时执权,翰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荣执其手,怆然曰:“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耳。”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著《首丘赋》,文多不载。俄而冏败,人皆谓之见机。然府以其辄去,除吏名。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性至孝,遭母忧,哀毁过礼。年五十七卒。其文笔数十篇行于世。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