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经济新闻 > 现在90后的状况_90后怎么了

现在90后的状况_90后怎么了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日期:

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四年前,90后创业者被资本推到了台前,在全民创业的热潮中,享受着半壁属于他们的舞台。聚光灯下,有人凭借自我营销的好本事一炮而红,也有人看上去是要真的做一番大事业。2014年前后的两年,是90后创业者集体对外展示的黄金时代。

天下熙熙攘攘,皆利来利往,这群所谓的创业明星在90后得到以真格、IDG为首的年轻基金的关注,很多资本开始寻求和押注90后创业者的未来,他们甚至不关心产品或者商业模式。

90后创业者到底和前辈有什么不同?网络普及带来的多元思想、物质丰富带来的自我中心和拜金主义,这些曾一度贴在80后身上的标签又一次贴在了90后身上。若要让90后创业者自己描述,他们最首要的特征,大概就是对贴标签这种行为的厌恶。但在商业世界里,无论他们怎样辩解,怎样试图脱离“90后”,所有资本和大公司仍然迫切渴望了解他们,给他们下定义,因为他们代表着未来。

2014年9月,我当时所在的杂志《财经天下》周刊以“生于1990s”为主题,采访了13位90后CEO,与他们进行了非常自由而深刻的交谈。

他们性格各异,有一点却出奇一致:敢于挑战规则并对自己充满信心。这份张狂很难说是优点还是缺点,只能说十分难得。

一年后,“90后CEO ”的标签不再特殊了。以王凯歆和马佳佳为代表的90后CEO,陆续走进关门、资金链断裂、商业模式轰塌等困境当中。

这些故事已经不稀奇了。

最近,ofo创始人戴威也陷入同样的困境当中。有媒体特意指出了他“90后”的身份。我突然想起来了当年采访的这13位90后,我想知道,四年过去了,在即将告别2018的这个寒冬之中,他们的公司活得怎么样了?

于是我翻出了当年的报道。并且查询了一下这些人的公司如今发展得怎么样了。一点也不出乎意料,大多数公司已经倒闭,或者处于股权质押状态。因为当年创业时很多人还是学生身份,所以他们当中幸运一点的,绕过了这段“探险之旅”,继续求学,毕业工作。其中的北大毕业生向仁楷目前是Google的一名工程师。

其中的少部分人还维持着公司的运转。但就现在来看,这些公司创造出的需求并不像当年看上去的那么必要。更多的人“消失”了,公司已经注销,媒体的报道中也没了他们的身影。这些年轻人们曾经激起的浪花,很快地消失在时代的波澜壮阔中。

四年后,回头去看他们当年的“豪言壮语”(节选),感慨万千。

马佳佳 我们是没被阉割的一群“正常人”

原名张孟宁,1990年出生,2008年云南省高考语文状元

2012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2012年6月,化名马佳佳,意为“马甲”,在中国传媒大学附近开了情趣用品店“泡否”

2013年4月,参加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泡否公司第一次出现在主流媒体的视线中

2014年2月,赴深圳万科演讲,抛出“90后不买房”观点

消失的 90 后 CEO


Q:你怎么看“不了解90后就会被时代抛弃焦虑症”?

A:这事我稍微科普一下。先搞懂新生代有哪些类型,才能提炼出类型化的痛苦,才有类型化的战役,才有得可聊……比如屌丝的合理化(小米干的事,便宜→年轻),比如女生对传统男权的解构和漠视(不乖→个性),比如同志人群代表的性别多元化(禁忌→接纳→潮流),比如二代对上一辈控制的挣脱与重建(附属→自我),或者文艺逼的环球向往(生活与职业的重新定义),等等等等。这些人群的需求和目标很多时候还是互斥的,一锅端迟早要打起来。

xx后这个词,你看我现在都没法讲出来,怕雷到,一个词被说多了就会显得土,就说新生代吧,新生代是这块土地上唯一的天然的样本,他们是自由的、是全球化的、是没有经历过阉割的一群“正常人”。“正常”这个词真的挺宝贵的,现在之所以刮起这些风潮,全都是因为以前那个时代不够正常,或者说很不正常。

我最近参加的中欧创业营也有这个感觉。这里实行的是淘汰机制,只有两个90后。但有人说了,淘汰谁也不能淘汰90后,淘汰90后我们来这干嘛?你们这帮人我们随时能够见得到,我们来这干嘛?我们有这样的功能,就是帮助了解这个世界,就像我们拿着这个世界的钥匙一样。这个时代在创造一种新的东西,每个新生代都有这样的便宜可占。

这是时代红利。现在有一块要沉的大陆和一艘船。所有新生代都生在这艘船上,不管你的父辈在那块大陆上都有啥,在这个世界,评价体系、游戏规则、人员构成都和大陆不一样。很多工业社会的人就想往船上跑,因为他们意识到工业社会的红利被吃完了。也就是说,现在再挤入工业社会的体系,不会再有什么大的前途。

在船上待着的,就别往下跳了。二代赶紧利用资源和能力给你爸占个好座,屌丝就更别没眼力见的看着陆地大就往外跑,有船票可能是你人生中唯一一张牌。地上的人到了船上,不知道船上的人怎么生活,就要一点点观察、学习、模仿。所以,经常逮到一个原住民就像逮到宝一样。船上会充满着原住民、游客、卖票的、卖黄牛票的……

所谓的互联网原住民语境,大抵可以看作是互联网亚文化语境。多看看《万万没想到》、《屌丝男士》和即将推出的知名直男马佳佳导演的《暂时保密》什么的,当成学外语一样看。

Q:创业算是你顺应“时代红利”的选择吗?

A:几乎是本能的反应吧。鱼离不开水,哪有水一定自然会游向哪。我见过很多创业者,他们在创业之前大抵都经历过价值观的崩坏和重组。年少得志的人可能在十三四岁就重组过一次。总需要那么一个时间点,让你意识到传统规则和传统教育的很多原则是反常识的。我大学选了一个无聊专业,每天研究一些《红楼梦》里的鞋底是什么材质之类,这应该是让我提前反思大学知识传承意义和价值重组的一个契机。中文系学那些玩意对当下都没有意义,我很崩溃。这些关我毛事,我要去创造价值。大二的时候我决定干点别的,开始接触互联网圈,商业社会是蛮有契约精神的,你行你上,你牛你壕。和那种需要花十几年去等待一个被宠幸的机会的体系完全不同。

Q:怎么看最近针对你的各种争议?

A:我都有点不知道怎么回答了,因为它们带来的话题红利,让我们过上了更加牛X美好的生活,以至于开心得都忘了他们的存在。非常感谢,笑纳了。

我既认为这是好事,又觉得有些遗憾。大部分的争议,不管是挺的还是黑的,由于传播的扭曲和失误,都有点牛头不对马嘴,没法针尖对麦芒的打一仗。黑到死,人们记住的只是有人在黑黄太吉和马佳佳,却没人记住是谁在黑?他们不好,那谁好?好演员就那么几个,很难创造一个更加强烈的形象去盖过他。雕爷去搞烤串了,黄太吉去开火锅了,马佳佳都成直男了,他们却还没有上位成功,当事人却享受着话题红利幸福又滋润。这句话是我微博粉丝说的:作恶是道德问题,损人不利己就是智力有问题。只有正推力的人生就像坐上了绿皮火车,但一旦拥有了正负相抵的力,就像坐上了磁悬浮。我从来不敢给别人挖坑,鬼知道会不会变成对方的跳板。互联网时代,哪有什么负能量。

Q:你在营销上的敏感来自什么地方?

A:营销?一切产业皆媒体,一切内容皆广告,罗永浩在营销么?他是最最最牛X的相声演员,这些东西早就不是市场营销的范畴了。至于敏感来自于什么地方,如果要说实话,那就是天赋。我会说话的时候就懂押韵,2岁识字,4岁自由阅读,8岁发表文章,十三四岁就很深刻,十八九就能写现在看起来也超靠谱的恋爱宝典,高考还能靠研究试卷把主观题答满分了,这就是我拿的一手牌,也就是天赋。再基于天赋去技能化,把技能商业化。不看手牌就研究打法蛮可怕的吧……其实绝大多数人都在这样干。有极强的同理心,能感知到别人在想什么,然后有能力把语言组织出来,那就是一个能写踩G点的作家,不见得要写文学作品,可以是写了一个人,写了一家店……是不是太飞了,呵呵。

如果要聊敏感度的问题,互联网时代的人才,最大的软实力就是sense,可以是感知力、审美力等。

Q:对你来说,100分是什么?

A:有人说我没有产品。这个事儿我不回应。我只能说我们在做产品了,只是还没对外说。我当然知道要有产品,但当你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一个路人甲90后,去做一个品牌不现实。你要先成为明星,起一个时代性的范儿,你才有足够的资源让你去调配,去做时代性的事。

我创业也进入过误区,觉得就应该做情趣用品这个行业,这个想法是一个大坑。直到去年6月,我的投资人杨宁对我说,你不要care你的数字和营收,只要照着你的方向,把你们这种强大的、独特的世界观发扬光大,就会到达一个很高的高度,但不要透支你的人和你的关系。

现在,我确信我们商业的本质是创意,跟情趣用品行业无关。之前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做电商,也有很多人push我,帮我做电商网站。但我根本就不想做,我本能地排斥这件事。我们是牛逼的创意团队,为什么要去仓库里做这些活儿?我应该写文章,而不是快递单。我不是要立足情趣用品行业,而是要立足我们的价值主张,去每个行业做点事儿。

套用一下李善友颠覆式创新的理论,在颠覆式创新里,本要从a点要到b点,走到一半哐当扭头了,到了c点,从c点出发哐当又扭头了,到了d点,从d点再出发,到最后可能碰到f点,也可能是g点。我们想过做社区、做导购、做商城、做解决方案,我电脑里还放着一大堆没采用的UI。天知道明年会发生什么。当然,目前看来,社群最有价值。羊毛出在猪身上,用户就是资产。我们的模式很简单利落,鲜明的价值主张+垂直的社群+极致单品,媒体、产品、意见领袖的品牌闭环。小米模式的升级,这是阿里的总参谋长曾鸣教授说的,哈哈。

Q:这跟陌陌一度靠“约炮神器”积累用户,但后来撇清噱头搞升级类似吗?

A:约炮就是一个假大饼罢了。另外陌陌是一个很有情怀的公司,就像有情怀的文艺男青年,要懂电影懂音乐懂女人,陌陌也能约饭约茶约炮啊。一旦不是人人都有情怀,就会遭遇其他诡异视角的解构。饥渴屌丝和道德婊都一拥而上,破坏了原来美好滴情愫。这事另一个层面,就是约炮是没有错的,单身男女你情我愿,又不伤害别人,做什么都是个人自由。这件事的问题出现在“撇清”和“洗白”之后。认为这事脏,才是真输了。我不是很欣赏柳岩那样的做法,在得到性感红利之后一翻脸说自己不性感,很辛苦。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不是一个性感女神该干的事儿。她完全可以把性感合理化,说性感是自发的无须审判的,把故事讲全,这些能把她推到一个真偶像的高度。小米把“屌丝合理化”的故事讲全了,把便宜变成了年轻。把不合理合理化,就是一场战役。战役能得到社群。社群是新时代商业的本质。

Q:对上一代年轻人如春树上《时代》封面怎么看?

A:挺好的,我觉得有一天我也会上的,像春树、韩寒一样。

高阳 屌丝逆袭有太多工具

生于1990年

SegmentFault社区 创始人兼CEO

创业年份:2012年 2018年:公司已完成A轮融资

我最早接触电脑是在小学三年级,但真正把我跟世界联结起来的是社交网络,2007年我在《电脑报》上看到关于王兴的报道,我以为校内网还是他的,就注册了‘校内’和‘饭否’两个账号。那时我18岁,读高三,还没想明白自己想干什么,也很抵触高压的学习环境。我开始尝试着用社交网络去结交一些我生活中原本认识不了的人。我把认识的人想成一个一个的点,人跟人之间会产生很多联系,组成一张网。一旦加入社交网络,认识陌生人其实是很快的。

在传统行业,你就是一颗钉子钉在那儿了,在互联网上你会有更多主导权。国内外很多传奇的例子发生在互联网上,扎克伯格、王兴、许朝军等,这些角色会让你产生联想,刺激着不少人的心弦。

最开始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向很多程序员主动发私信,问一些现在看来很二的问题。在刚开始的社交网络上,大家很开放,愿意帮你。这是一个正循环的开始,看到共同好友越多,就有越多的人加我。后来我开始写博客,研究一些互联网产品,慢慢学会使用各种工具。一开始是有什么不懂马上去问别人,之后就是大量利用搜索引擎,搜索、筛选、鉴别,这对我来说是个完整的探索和学习的过程。

2008年,我高考没考好,找了份物流公司坐办公室的工作,不为别的,这份工作可以让我一整天对着电脑。我用一年多的时间,花了很多心思在网上认识朋友。当时Facebook、Twitter还没有被封,我在那上面认识了很多程序员、公知、留学生。网络的好处是让每个人变得平等,哪怕我的知识和地位在现实生活中不足于跟他们对话。在社交网络上,我通过搜索引擎快速消化知识,然后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等到后来我工作、创业时,这帮朋友差不多都已经是各自领域里的小高管,我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帮助。

之后两份工作就都与互联网相关,两家公司的老板分别通过人人网和LinkedIn找到我。我在两家公司待的时间都不到一年半,但积累了很多方式方法和人脉关系。创业的想法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清晰的。从2008年开始,我就在关注那些跟我同年龄段、比较能折腾的人,有微信以后拉了个微信群,叫“丧心病狂的90后”,到现在积累了七八十个人,遍布各个行业,这群人会促进你不断学习,跟他们在一起我感觉我更像80后,但是在创业这件事上,我几乎没有什么包袱。2012年两个合伙人决定去杭州开公司,我打包了几个行李就一起过去了,就这么简单。

我们办的网站叫SegmentFault,定位为中文开发者的问答社区。开发者是中国最有创造力的人群,中国真正在编程的人群可能在百万量级。在SF之前,开发者社区有很多,大部分产品在我看来比较滞后。年轻一代有年轻一代的交流习惯,技术问答社区会更适合年轻开发者的习惯。

从技术做起,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力,甚至改变互联网。最好的例子是我们2012年“世界末日”前一周组织的黑客马拉松。那时候我们团队只有3个人,要办一个全国性的黑客盛事是很难想象的。幸好当时我在圈子里的人脉比较广,很多朋友都相信我能做好,舍得为我牵线大公司,最后我们找到了百度合作。那是百度第一次跟我们这种创业小公司合作做一个超大规模的活动。还是印证我之前的观点,大公司开放给小公司一些机会,才能打造出互联网的生态链。这也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看得到抓得住的机会。

王璐 丑的东西没必要存在

生于1990年

Diana Wang高级定制时装创始人;Diana Mylike Club CEO

创业年份:2009年 2018:活跃在媒体通稿中,感觉现在的定位是一个网红、富二代名媛、微商


消失的 90 后 CEO


“每个人都需要对自我有个定位,我就是一个特别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我从来没想过给别人打工,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过不了公司人的生活。

都说90后创业潮,在我看来90后创业都没能赶上大时代,中国人口红利和改革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成为互联网巨头的时代也已经过去。现在中国人的吃穿用行都进入转型期,只有做生活方式是一片蓝海,而我最擅长的就是生活方式。

丑的东西没有存在的必要性,这是我从小坚定的理念。我不反对消费价格昂贵的物质,物质可以让你变得更美。我到伦敦城市女子学校读书,第一个原因是它的校服很漂亮,像我小时候看的电影《哈里·波特》里的校服;第二个原因是它是精英女校,会通过各种各样的课程把学生培养成上流社会淑女,懂得审美。审美的东西能够创造出生活力。

说句实话,我的时装客户里有很多都是土豪,年纪比我大很多。他们开着奔驰宝马,资产过亿的不在少数,但是他们不懂得怎么生活。我优秀的教育背景能够天然地吸引他们,我会英文和法文,学了十几年钢琴和舞蹈,我的穿着谈吐也很精致,他们首先会因为我的外在认可我。我的品牌和那些到处开着门店的奢侈品大牌不一样,我和客户首先会成为朋友,其次我才能对别人的时尚品位、生活方式给出建议。我卖的不仅是衣服,还是我个人的价值。

我的客户大都来自我的社交圈子,而我社交圈子的起点是我15岁时去英国读书。那里的学费不便宜,不过对我来说完全值得。在英国的年轻留学生里,根据生活方式也分一个个小圈子,我在那几年认识了一批90后富二代。大家都是同龄人,青春期一起长大,也都不太清楚自己未来会做什么,交往主要凭意气相投。但等我回国开始创业,那时候打下的人脉基础帮助我做成了很多事情。19岁那年我在搜狐做了一档超跑节目,当时打的算盘是新媒体门槛低,比电视台容易合作。情况确实如此,合作谈成了,不过跟搜狐这样大的平台一起做事,必须得提供他们没有的资源。

我的能耐是能够为每期节目借来名贵跑车,对其他人来说这可能很难,对我来说,就是跟那些富二代同学打声招呼的事儿。

问题是,那时候大家还小,心思单纯,借用资源不会有心理负担。等到我在生意场上待得越来越久,我必须想着我能够回报人家什么东西,人脉在我看来是最大的资源。我的每一个项目都会成为我积累人脉的蓄水池。它们给我带来一个个身份,以这些身份,我的社交圈子越来越扩大。

社交就跟谈恋爱一样,要付出精力、时间,我并不否认我目前的成功主要是因为社交能力,我设计的时装作品跟国际上那些大品牌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好在我还年轻,还可以不断进步,重点是,要在社交圈子和学习能力中掌握一个最佳平衡。

换句话说,一定要认识真正对自己有意义、有价值的人。一段时间里,我联系很热络的朋友不会超过15个,我喜欢跟那些真正能教我东西的人在一起。他们都在生意场上混迹多年,有一肚子人生经验,喜欢以前辈的姿态教导身边的年轻人。我会把我对品牌的规划想法告诉他们,他们也会很直接地告诉我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这些人中有我的客户,也有我在其他活动中认识的人。我会参加黑马营的活动,会去长江商学院进修,这些都能帮助我认识到厉害人物。

把社交跟生意结合在一起是有一点累。商业行为遍布我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你可以看看我微信朋友圈里发的内容:都是在展示自己的资源,对别人说“我能为你做什么”这件事。我不会发特别个人情绪的东西,要想成为一个成功人士,经营自己要像经营品牌一样。

杨柏寒 我知道三线城市的所有潜规则

生于1990年

上海安炫传媒区域总经理/泉州咖啡馆店主

创业年份:2013年 2018年:公司已倒闭

Q:为什么创业?

A:男人应该有自己的事业,我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的。

Q:泉州有很多公司二代年纪跟你差不多,你做生意跟他们打交道多吗?

A:正相反,我的工作是跟一代打交道比较多,现在泉州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创始人在掌管。他们不会觉得我属于太年轻的年龄层,因为我说话做事比较稳重,不是他们理解中的90后。

Q:觉得你所处的创业环境怎么样?

A:泉州属于三线城市,很多东西已经饱和,对一些新颖的东西泉州人还没有那么开放的接受。只有服务业,比如餐饮会好一些,这点比一二线城市差很多。但我觉得资源和机会是平衡的,对于小城市来说,它有它的好处。很多东西都在培育,你能够坚持做新的东西,到后面大家都会找你。

Q:你觉得自己现在做得怎么样?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A:咖啡馆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错,大家都喜欢,广告公司我在尽力,这个行业还在培育期。核心竞争力的话大概是我的态度吧,做咖啡馆和做广告我都强调有态度。

Q:创业过程中你最害怕什么?

A:所有计划外的事情。我是一个做事情之前要花好几天把能想到的意外都考虑进去的人,最害怕比最坏更坏的状况。这种情况当然有遇到过,好在有些东西逼到绝路上总会有办法解决的。

Q:怎么看买房这件事?

A:买车比买房重要。买车可以把你的生活圈扩大,带来更多生活上的情趣,对生意来说,买车还能撑门面,让你赚更多钱。

Q:如果这次创业失败了你会怎样?

A:收拾收拾柴禾,看怎么东山再起呗。

向仁楷 把货卖给00后

生于1992年

长颈鹿科技创始人、CEO

创业年份:2013年 2018:创业失败后出国留学,现在Google 工作

Q:创业结果偏离你的预期怎么办?

A:我思考过各种情况,各种情况之下都觉得这是个好东西。它很酷,很有用,经过市场的考量,大家都很迫切需要。为什么会偏离预期?

Q:创业过程中你认为自己做的最牛的一件事?

A:从对Mac一窍不通到独立完成了iOS客户端的制作。

Q:你觉得90后创业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劣势呢?

A:优势是敢于想象,不会瞻前顾后,也没有太多负担,学东西快,干劲十足。劣势是所掌握的资源较少,市场经验不足,对于潜在风险评估不准确。

Q:怎么看待物质?

A:很重要,是很多事物的基础,但决定不了它们的高度。

邓超 十年后我一定是互联网大佬

生于1992年

茶山刘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

创业年份:2013年 2018:营业执照已吊销

Q:想象一下五年后、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A:我们现在是互联网“新锐”,十年后一定会是互联网“大佬”。

 

Q:如果这次创业失败了你会怎么样?

A:有可能继续创业,也有可能会先到大公司里面锻炼几年,等迅速成长起来了之后再出来创业。反正折腾的人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余佳文 员工让我“滚出去”

生于1990年

“超级课程表”创始人、广州周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

创业年份:2009年 2018:公司完成B轮融资,但部分股权处于出质状态

之后的言论曾被舆论包围,36氪对他做过回访,他说“沉默两年,过去我像个跳梁小丑”(链接这里https://https://36kr.com/p/5088578.html)

消失的 90 后 CEO


Q:公司的团队构成和下一步发展是怎样的?

A:刚开始组建团队的时候是7个人,负责运营、产品和技术。都是大一认识的朋友,大多是90后。现在团队有50多人了,有很多人年龄比我大。

我们很早就拿到了周鸿祎的投资。去年5月又拿到了红杉、策源和徐小平的投资。现在的用户差不多是900万,覆盖了超过3000多所高校。今年上半年应该能达到1000万的用户,实现由南向北的扩张计划。

Q:有媒体说你是“中国的扎克伯格”?

A:这很无聊啊。我觉得一个小朋友去做了一些事你可以给予鼓励,但是没必要把他推上风口浪尖。这样的评价一出来,就一定会有支持和反对的声音,这对我个人的成长来说是一道坎儿。我只不过是一个创业者。我们的产品在大环境中活下来了很幸运,扎克伯格也有他成功的道理,我不是他,而且我认为中国的这种土壤里培养不出扎克伯格。

Q:创业对你意味着什么?

A:不是理想,不是赚钱,是一种责任感。如果说创业是为了我自己,那我可以放纵。但我背后有很多投资人,有同事,有用户,我要考虑给他们的回报。

Q:怎么看待创业的90后?你们有什么特质吗?

A:我认为你这个观点是错的。大家喜欢给人贴标签,喜欢区分90后、80后,但是我的观点非常直接,人与人没有年龄的差别,差在性格。如果真要说90后的特质,那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因为很多东西他没有接触过,所以他敢去做。90后没有经验,也就没有思维上的枷锁。我们的理念是只要我喜欢的东西我就去做,存在即合理。

Q:怎么看待现在的创业环境?

A:现在的大环境对创业者来说并不好。创业机会到处都有,并不是因为互联网的到来才有机会。今年互联网大环境下大家都烧钱融资,讲很多虚的概念,导致年轻的创业者很浮躁。创业时时刻刻都有,并不是所有的创业都要有故事、都要去融资、都要抓住互联网的浪潮。你看马佳佳去中欧(商学院)、去见很多大佬、搞营销,有意思吗?一点没意思。我觉得只要把产品最好了,自然有人关注你。

Q:谁是你的商业偶像吗?

A:我以前会有偶像情结,那时候喜欢周鸿祎。但到后来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身上的特质,都有优点和缺点。每个人都是可以做别人的导师,所以我就不会再把谁当偶像了。

Q: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期望吗?

A:我可能不是一个专业的产品经理,也没有什么战略思维,最真实的想法就是把自己的用户服务好。我觉得一个伟大的CEO是做到让他公司所有的员工都是百万富翁。

Q:想象一下十年后的自己什么样?

A:我从小读佛经,看得挺透的。十年之后,如果财务自由了,我的责任也基本完成了,我应该找个人少的地方过一种不被打扰的生活。我想逃离。


由前21世纪经济报道、极客公园、界面、36Kr、好奇心日报的 5 位资深记者联合出品

乐于生产商业故事,提供有价值的观点

目标是:创造价值,戳破泡沫。如果你喜欢,可以后台联系转载

或者 点个赞再走 :-D


相关阅读

  • 现在90后的状况_90后怎么了

  • 百色金融新闻网经济新闻
  • 四年前,90后创业者被资本推到了台前,在全民创业的热潮中,享受着半壁属于他们的舞台。聚光灯下,有人凭借自我营销的好本事一炮而红,也有人看上去是要真的做一番大事业。2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