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人物名片】
王伯元,江苏苏州人,台湾大学物理系毕业,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物理博士,曾在IBM工作20年,同时在美国硅谷参与推动玉山科技协会的成立,1989年回台从事创投,成立怡和创投集团,曾管理10亿美元资金,投资260多家公司,协助多家企业成功发展和上市。王伯元曾担任过两届、长达七年的台湾创投公会(TVCA)理事长,带领台湾创投业走向国际,走向大陆,是台湾的创投大佬。
投资秘笈
●不做插花式投资
如果评估是好的,那就扮演主导投资者角色,充分发挥附加价值的功能,协助被投资企业成功发展。
●勿分散、宜专注。
不论是台湾地区还是大陆的创投,规模都没有美国的创投大,所以看项目时不可以太过分散。就像开餐厅,如果一个餐馆既做沪菜,又做川菜,还做北京菜,那么一定不好吃。
文/图 本报记者 陈泥
被誉为中国台湾创投界“教父级人物”的台湾玉山科技协会理事长王伯元,昨日现身“第七届海峡论坛·2015海峡科技专家论坛”主会场。
面对两岸各路记者的长枪短炮和镜头、话筒,他笑言自己只是一名从业近30年,台湾创投业的“老兵”,但确实是台湾创投界“最老的一个人”。
对于时下两岸都高度关注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热门话题,这位投资大师也坦率地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建议有创业意愿的年轻人,毕业后可以先在大公司实践一两年,积累一些经验后再自立门户。
谈创业创新
想当老板不是创业理由
“创新、创业,这两个词成为时下的热词,原因很简单。”王伯元说,过去两岸产业大部分都以制造业为主,但随着人力成本上涨等外部因素的改变,制造业竞争力逐步衰退;与此同时,世界的大潮流也从制造业逐渐转向服务业。“产业转型给创业者带来很多新机遇。而此时创新就显得格外重要。”他说,因为只有创新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
台湾方面,当局为鼓励创业创新也做了很多政策上的调整,比如在法律上适度松绑,成立各种创投基金,在学校成立“育成中心”培养年轻人的创新力和创业热情等。但王伯元认为,创业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也不是每个年轻人都适合创业。
“比如,只是想当大老板,创业就不一定是个好选项。”他说。调查显示,通过创业成为大公司老板的几率,实际上远远低过在企业内部“往上爬”的几率 ——光光在台湾,每年就有10万家新创企业被设立,最后能够变成上市公司的,通常不到30家。更重要的是,大公司的老板或许有你不知道的苦,但至少真的拥有发号施令的权力。
“其实年轻人要创业,不一定要直接自己开公司。在一些大公司里同样可以学习创业。”王伯元说,比如IBM个人电脑,最早就是从一家大公司的一个小小的独立部门做起来的。他建议有创业意愿的年轻人,毕业后可以先在大公司实践一两年,积累一些经验后再自立门户,这样将来或许可以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谈投资原则
投资项目不宜太过分散
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两岸其实已有很多合作,最近扩展到了金融服务业。王伯元说,台湾很多银行近几年都在大陆设立了办事处。2013年,台湾“金管会”放宽了金融企业来大陆。目前,大陆商业银行体系已经发展的非常周全,本土银行与外资银行很多,布局开始慢慢成熟。
个人从事风险投资20多年,王伯元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强两岸创投合作。“台湾在创投有很多经验和人才,可以供大陆学习和借鉴。”他说,近几年,大陆的创投有很好的发展,一些政府还成立了相关机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不做插花式投资,是王伯元的一个投资原则,化被动投资为主动投资,即每个项目的投资比例占高一点。“如果评估是好的,那就扮演主导投资者角色,充分发挥附加价值的功能,协助被投资企业成功发展。”
“勿分散、宜专注。”这是王伯元投资的又一个原则。“不论是台湾地区还是大陆的创投,规模都没有美国的创投大,所以看项目时不可以太过分散。就像开餐厅,如果一个餐馆既做沪菜,又做川菜,还做北京菜,那么一定不好吃。” 投资亦然。
两岸除了在商业银行合作之外,怎么在风险投资或私募资金加强合作?王伯元说,两岸应该利用各自资源,整合双方人才,资金,会有很大收获。希望整合两岸力量,成立全球性的创投公司,市场不局限于大陆和台湾。两岸合作,走向全球,形成一种新型金融投资模式,为两岸投资创造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