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手头有100万元以上“活钱”的投资者,总想尝试购买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也总会遇到这样一幕:私募基金管理机构A公司登记备案为私募管理人,并通过国内期货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手法管理基金产品。由于期货市场杠杆率较高,股票市场波动性大,债市不景气等原因,A公司管理的多只基金产品均因净值跌破基金合同约定条件而被清盘处理。随后,A公司发生股权变更,实际控制人和高级管理人员“金蝉脱壳”,将股份转移给别人,但A公司一直未按规定更新登记备案信息,仍在公司官方网站首页宣传“年化收益30%至50%不再是梦想”,选择性披露其管理基金中盈利的产品收益率,对于被清盘处理的亏损产品只字不提。如此周而复始,接盘的私募管理人前赴后继,投资者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所谓的高收益私募产品蒙蔽。
这一代表性案例中,基金管理人选择性的信息披露让普通投资者很难辨认私募证券基金的优劣,说到底那些“不阳光”的私募产品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危险重重。究竟如何选择私募证券基金呢?阳光私募的优势在哪?
分类,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
阳光私募基金,一般是私募基金公司独立或借助信托公司或券商资管发行的,经过监管机构备案、资金实现第三方银行托管、有定期业绩报告的非公开募集的证券投资基金产品。与所谓的“灰色”私募证券基金相比,阳光私募的优点是规范化和透明化,持有者能够看清基金产品的净值变动、规模变化情况等关键信息。
选择阳光私募基金产品,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合适,即产品本身与投资者风险偏好匹配,投资策略与持有人预期收益匹配,管理人风格与基金规模匹配……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要求投资者首先非常清楚私募市场的产品分类。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8月底,已登记的机构类型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为7943家,管理正在运作的基金3.02万只,管理基金规模2.25万亿元。“这些私募证券基金可分为8个类别,应用10余个截然不同的投资策略,每一个策略相当于一种资产配置或赚钱的观点,投资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的私募投资策略,这一分类选择的过程本质上也是大类资产配置。”格上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晓晴说。
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目前,按照投资标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策略一般分为8类,包括股票策略、宏观策略、相对价值策略、事件驱动策略、管理期货策略、债券策略、组合基金策略以及复合策略。若再细分下去,股票策略又分为股票多头、股票多空、股票量化、股票行业策略以及复合策略等;管理期货策略又可细分为主观趋势、主管套利、系统高频、复合策略等7类;相对价值策略又可细分为股票市场中性、套利策略、复合策略等3种;事件驱动策略又包括并购重组、定向增发、大宗交易、复合策略等4种。
“这些策略与基础市场相呼应,选择购买哪一类策略的产品,实际上相当于持有哪一类资产,因此,投资者在策略选择应该有全局意识和资产配置意识。”杨晓晴说。
定性,七个维度评价好产品
定性分析是为了更好理解基金的投资哲学,更准确地说,是理解超额收益从哪里来的问题。同时,定性分析也可以帮助投资者对那些似是而非的回报和风险来源有一个印象。
通过跟随专家走访调研、净值调查等方式,一些市场化私募研究机构每年对各类阳光私募进行调研,从基金经理的个人风格、核心团队的研究、投资理念、执行能力等几方面对阳光私募产品打分排名,最终得出基金的定性分析排名。定性分析方法一般基于七个维度。
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陈伙铸表示,基金经理是阳光私募的投资者首先要去衡量的指标,因为某种程度上基金经理的学历、研究背景、从业经验、操作风格等直接决定了私募基金的业绩表现。对于私募行业来说,基金经理在操作策略上更加灵活,更需要对风险防范。具体而言,重点需要考察基金经理的背景、基金经理从业经验和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等三项指标。
更为重要的是私募基金的管理团队。管理团队从一个更合规化的维度来衡量私募基金的运作。一只私募基金若想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单靠某些天才基金经理的力量显然不够。一个强大、完善、规范的管理团队往往是私募基金能够获得长期、稳健收益的法宝。而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和团队的规模和稳定度是衡量管理团队的三大方面。
除了人的因素,产品要素也很重要。陈伙铸介绍,所谓产品因素,是指从信托合约基本要素的角度来衡量私募基金的优劣,这其中包括管理托管费率、申赎费率、流动性(产品开放日、封闭期等)以及业绩分成比例。
在某种程度上说,阳光私募产品费率结构是否合理以及合同条款设置是否专业,都是投资者衡量好坏的标准。例如,对于追求较高流动性的投资者来说,一只赎回费率较高但赎回时间较短的阳光私募产品,显然比赎回费率较低但赎回时间漫长的产品好。又如,在历史业绩方面,在前期的定量分析过程中,可能对私募产品的历史业绩有所了解,投资者在筛选合适私募产品中,应更多考察产品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和其持续盈利能力。
不仅如此,投资流程、投资组合、潜在风险等因素也是筛选优质私募产品的重要因素。陈伙铸表示,在投资流程方面,严谨科学有效的投资体系某种程度上是获取超额收益的重要手段,在考察基金管理人时,应重点看投资流程的执行效率以及风险控制体系的完善度,这两大指标是衡量投资流程的重要方向。
在投资组合方面,投资者需要了解私募基金的投资标的、投资集中度以及有无投资限制等。具体涉及投资方向、投资仓位和投资集中度三方面去考察投资组合是否合理;在潜在风险方面,应清楚私募产品规模某种程度上与私募基金的策略挂钩,某些投资策略对规模敏感度很高。例如,对波段操作的私募基金来说,一旦规模做大,其策略的有效性便会受到质疑。
评级,让私募基金有标杆
评级本质上是一种定量研究方法,让市场上大多数私募基金有标杆。“选择阳光私募产品,不能不信评级,但也不能尽信评级。”青骓投资合伙人张健认为,评级机构重点考察的私募基金的绝对收益指标、回撤指标、风格指标等值得投资者借鉴,但对于评级过高的产品,不应过分追捧。
一般的评级过程是综合评价基金的盈利能力(绝对收益指标),风险控制能力(净值最大回撤)和风险调整后收益。同时,对基金的分项指标进行分类评级,如风险等级、收益登记等。此外,评级还通过分析产品对市场的敏感度来定量的划分产品风格。例如,进攻型、防御型、平衡性等。对单只基金来说,通过量化模型进行评级可以动态把握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变化趋势。目前市场上主要评级对象为拥有1年以上的阳光私募产品,评级期间分为1至10年不等。
“在众多指标中,绝对收益指标,即净值增长率,是衡量一段时间内产品投资者持有基金的总收益。这里假设分红再投资,在不考虑税收、费用等情况下,绝对收益是私募基金所追求的最核心目标,体现的是私募基金最直接的盈利能力。”陈伙铸说。
相比较而言,风险指标,即最大回撤,作为一个重要的风险指标,用来衡量一段时间内产品净值从最高点下跌至最低点的变化幅度,其重要性位列次席。通俗地说,对于风险敏感的机构投资者来说,回撤越大越不利,而对于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个人投资者来说,短期回撤较大的私募产品也可以接受。
而风格指标,即上行的捕获率能够反映出在市场上涨时基金对市场的敏感程度,这一指标越高说明市场上升时,对该基金的影响越大。
总体看,目前市场上有较多私募评级、评奖的第三方机构。一般来讲,获评较高星级的私募产品,并不一定在未来继续取得良好业绩,也不等于该投资组合适用于每个投资者,但曾经在绝对收益、最大回撤等指标上有过优异的表现,投资者应慎重看待阳光私募的评级结果。
(责编:徐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