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现在的欺诈信息做的太逼真了,根本看不出真假来。”昨天,家住芝罘区开源社区的周女士向记者反映,自己险些落入骗子的积分欺诈陷阱。
据周女士介绍,今年12月20日,她的手机接到一条显示来自“10086”的短信。周女士本以为这是中国移动发来的宣传信息,打算看完就删掉,可是当她打开短信后就改变了注意。原来,这条短信的大概意思是,周女士今年办理各种移动业务积累数千积分,但这些积分到2016年就作废了,现在可以兑换现金礼包。短信里面还附带了一个网址,看起来就是移动的手机营业厅。
既然是白给的钱,为啥不要?周女士马上点击这个网址,果然出现了一个移动营业厅的页面。按着页面上的提示,周女士一步步地操作下去,到最后一步停了下来:这个网站要求自己填写银行卡的账号和支付密码。周女士顿时觉得其中有诈,马上上网搜索了一下,发现竟然真的是骗局。“我银行卡里还有将近两万元,这要是真把密码输进去了,肯定就被骗子把钱取走了,好险好险。”周女士说。
针对周女士遇到的情况,记者拨打了移动客服10086电话进行咨询。移动客服人员介绍,这是不法分子利用软件和伪基站冒充“10086”给市民发送的欺诈短信,意图通过短信中的钓鱼网址来骗取市民的个人信息,从而盗取银行卡密码。另外,现在只要是通过消费获得的移动积分,年底是不会清零的,市民完全不必急于兑换。
商家不应擅自清零积分
虽说通过办卡、通信消费产生的积分其实值不了多少钱,可若是就这么白白浪费掉,多少还是令人觉得有些可惜。
“落入这种积分欺诈陷阱的消费者还是极少数的,消费者反映更为集中的问题,是商家没有通知或公告就擅自将积分清零。”市消协副秘书长姜黎明认为,消费者是享有知情权的。比方说,办卡的时候商家就应该明明白白的告诉消费者,办卡产生的积分是永久使用还是会清零?清零的条件又是什么?消费者如果对此表示不认可,那么可以拒绝办理该商家的消费卡。同理,对于银行、通信等行业也是一样的,消费者的知情权不容侵犯。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多数上规模的商场、超市对于积分清零的做法是比较人性化的,基本上不会一声不吭地就给清零。位于南大街的一家大型超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会员卡积分快到期的时候,超市就会给所有的会员发短信提醒,多数会员还是比较认可的。
“所以,办会员卡的时候就要和商家落实好,积分清不清零?何时清零?以怎样的方式通知?这些问题尽量以书面形式写清楚,一旦商家违约,消费者就可以向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维权了。”市消协工作人员说。
积分换商品也要确保质量
除了积分欺诈、清零不通知外,用积分兑换的商品质量不佳也让一些消费者恼火。
“换积分,我个人感觉换一些网站的会员资格比较划算。”家住高新区的市民邓先生说,前两天他刚刚用手机兑换1000分的电信积分,换来了时效为3个月的迅雷会员资格。
根据《消法》规定,不管是赠品还是礼品,无论是不是用积分换的,只要不是处理品,商家都必须依法“三包”。市消协提醒消费者,如发现积分换来的是有瑕疵的商品,可及时拨打12315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