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投资
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的当下,北大博雅方略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雅金融”)却有着一种截然不同的气质。
这家流淌着国内知名学府——北京大学DNA基因的金融企业,以一种既快又慢、既开放又谨慎的双重矛盾步调,使其稳步地徜徉于互联网金融的蓝海中。
房地产是永恒的主题
齐耳短发、黑色OL套裙,一条鲜亮的橙红色丝巾颇有韵味地斜搭在肩膀上,庄重中透着雅致,亦如陈晔给人的第一印象。作为博雅金融的执行董事,陈晔所执掌的博雅金融横跨地产基金、财富管理、互联网金融等多个板块,公司市值不菲。
就在我们的采访前不久,陈晔刚刚随着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代表团结束了在欧洲多个国家的金融考察。这位看上去极富知性的女士告诉我们,博雅金融有计划在世界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英国伦敦开设分支机构,借助国际市场的丰富经验及中国迅速发展的巨大市场,促进博雅金融海外事业的直线对接与有效运作。
在此次欧洲金融考察线路中,陈晔在英国时拜会了伦敦金融城,同时也受到了汇丰集团伦敦总部高层的接待。作为全球最著名的金融巨鳄,汇丰集团曾在金融危机时期,低价出让其位于上海外滩标志性建筑——汇丰大厦。“即便是汇丰银行这样的老牌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地经历全球金融危机或者波动,对于中国而言,无论是金融还是房地产金融,未来成长的路都还很远。”
陈晔认为,经过全球经济大波潮之后,无论是崛起的大国,还是正在发展的商业大国,房地产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不可忽视的国家支柱产业。“虽然目前来看,国内房地产行业处于冰冻期,但是我们也能明显地观察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蓬勃,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的资本运作其实已经进入更大众、更普及的年代。”
从咨询顾问企业起家
时代造就了机遇,也让博雅金融看到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维度。
发展早期,博雅金融仅仅只是母公司北大博雅方略咨询集团旗下一家负责上海市场的全资子公司。作为一家国内的咨询公司,博雅金融更像是一名咨询顾问,着眼于国内旅游文化地产领域的发展。但公司发展至今,当初那家小小的咨询公司不但发展了自己的金融服务平台,还将业务触角蔓延至股权投资基金、资产财富管理、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庞大的业务板块。
短短两年,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金融矩阵,并非易事。陈晔认为,博雅金融发展至今实则秉承了北大的校园风格。“博雅金融源自北大,而北大是一个具有思想开放、言论自由的大学。在博雅金融内部,我们延续了这样的风格,求学、勤奋、严谨,但同时也开放、务实、创新。”在陈晔看来,这些就是北大的DNA。从她进入博雅金融开始,这些要素就一直盘旋在她的脑海中,并执行于博雅金融体系之内,从来没有改变过。
在进入博雅金融之前,陈晔曾就读于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专攻项目管理。“在那个年代,相比北大其他传统的学院、学派,我们的专业已经有一些创新的要素。”陈晔自述,就是因为秉承着开放、严谨的学院派风格,博雅金融也在这种矛盾体中,既快速又缓慢地推进发展。
“既快又慢”的崛起
陈晔口中的“快速”,体现于公司业务规模的发展快速。从最初的咨询顾问出身,短短2年时间,转型至金融服务领域,并围绕金融服务这一核心,发展出股权基金、财富管理、互联网金融等板块。除此之外,博雅金融还拥有独立的研究院。
为顺应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成立了投资旅游文化产业的母基金,专门投资和运营各地区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从日趋旺盛的旅游需求上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陈晔透露,就在今年公司收购了长江经济带常熟滨江新区旅游产业项目。该项目涵盖游艇会所、游艇码头、度假酒店以及3300亩的湿地公园等联动主体,在融入诸多泛户外项目的同时,这一项目还以一种全新的旅游度假休闲模式,打造出多功能并举的现代化旅游度假4A景区。与此同时,公司还直接购买了上海其他文化项目的相关物业。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2年的快速扩张实则充满了激进的步调。但陈晔却告诉我们,在博雅金融直接投资的项目中,80%的项目均以固定资产为主。博雅金融所继承的北大稳健、严谨的风格,由此可见一斑。
所谓的“缓慢”则体现在不急不躁的全球战略布局层面。陈晔将博雅金融定义为——一家专门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当然,你也可以按照它的业务涉足范围,将其称为财富管理公司或互联网金融平台。但是如果横向将博雅金融与其他同行企业相比,其发展速度明显缓于众多同纬度企业。
以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例,陈晔坦言,在很多同行业者中,无论是他们的线上规模还是线下营业点或办公点的开设速度,博雅金融都无法从数字上占据优势。以财富管理业务板块为例,一般的财富管理公司很可能在两三年内完成全国布点。“我所知道的很多财富公司,一年开门店或者开办公室的速度,不是以个为单位,而是以十为单位。对比之下,博雅比它们肯定是慢的、保守的。”
虽然扩张速度缓慢,但博雅金融的国际化视野和步伐,却要比同行者更快速。截至目前,博雅金融已经在香港开设办事处。而不久前的欧洲考察,也让陈晔打算在伦敦或者卢森堡设立欧洲办公室,专门对接海外资本或者项目端。
“对于线下的扩张,我们希望能够始终保持稳扎稳打,起码在上海领域内做精做深。当然,跟诺亚、宜信会有所差异,但我们希望在人才的储备、专业化程度上,能超越他们。”陈晔的这一感触,来源自对人性管理的透彻洞悉。“当一个企业规模更大以后,我自认为最难管理的就是人。”
“对于金融这个行业,它更多的是依赖人这一要素。当我们所需要的那些人才所具有的人力属性、价值观属性还没有跟我们完全融合、扎根的时候,我认为盲目扩张门店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隐形风险。”陈晔非常认同德国工业4.0的初衷,宁愿用更多的机械化,以此替代人力的运用。在她看来,金融领域,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