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投资
人民网上海2月23日电 (邬迪)如今,通过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获得收益是不少投资者的主要理财方式。而银行也往往会打出“高收益”的广告宣传来吸引投资者。然而今天上午,在一份上海市消保委联合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共同发布的针对上海市场商业银行发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调查研究中却显示,这样的所谓“高收益”往往很难实现,是名副其实的“水中月,镜中花”。
据悉,这项研究的样本囊括了17家银行2016年上半年到期的627只产品,包括了8种挂钩标的。在经过了一年的业界访谈、专家论证后,于今日正式公布。
研究报告显示,在全部627只结构性理财产品中,1/3的实际收益率仅为最低预期收益率,超过96%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实际收益低于平均预期最高收益5.8%。而上海市消保委在2016年通过对2011名老年人的消费支出调查中发现,约有11.30%的老年人购买过理财产品,其中有22.80%的老年人会购买银行推荐的结构化理财产品。购买结构化理财产品的老年人中,约有76.90%的人认为结构化理财产品风险较低。
在研究报告中,公布了部分实际收益率偏低的产品名单。其中,恒生银行、华侨银行、平安银行、星展银行和广发银行在这份“榜单”中“名列前茅”。研究人员表示:“这种产品的结构复杂,普通投资者很难理解。尤其是老年投资者,可能在购买时只记住了15%的超高收益率,但购买后对收益率的实际感受却可能只有2-3%。”
上海市消保委表示,产品预期收益率容易导致投资者误解,投资的管理过程不够透明,公开信息披露不够规范,是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而结构性理财产品投资的管理过程不透明,主要体现在不公布交易对手的信息、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不够明确,相关费用的信息披露不充分等方面。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茆训诚表示,银行能否成为金融市场有效性的主导者,取决于信息是否对称,交易行为是否公正透明,但很多银行心存侥幸,想多攫取利润,因此“主动性不对称”。银行的产品不能伤害消费者,要保证消费者最低收益,不能仅有预期区间,却没有概率。他建议,银行加大力度培养理财产品设计师,设计产品时应开展压力测试,尽可能做到信息公正。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提醒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时应仔细辨别,不要迷信银行的广告宣传。银行在设计相 关产品时也应少玩点技术,多讲点良心,对消费者负责。他直言:“不讲概率的,只宣传所谓的预期收益率、最高收益率,就是对消费者耍流氓。实际上,从真实的统计下来,这些所谓的收益率可能就像你扔一个硬币,你竖起来的那种概率。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对消费者是不诚信、不靠谱的。”
(责编:邬迪、轩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