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投资
金融界基金04月02日讯 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汇添富医疗服务混合,代码001417)04月01日净值上涨1.82%,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0640元,累计净值为1.0640元。
汇添富医疗服务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6.61%,今年以来收益25.03%,近一月收益8.46%,近一年收益1.04%,近三年收益29.91%。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刘江,自2015年06月18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6.61%。
最新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乐普医疗(持仓比例7.27%)、智飞生物(持仓比例6.91%)、爱尔眼科(持仓比例6.49%)、益丰药房(持仓比例5.99%)、安图生物(持仓比例4.74%)、美年健康(持仓比例3.45%)、片仔癀(持仓比例3.17%)、恒瑞医药(持仓比例2.73%)、中国国旅(持仓比例1.60%)、泰格医药(持仓比例1.55%)。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回顾18年全年,A股医药板块先涨后跌,整体波动较大。申万医药板块全年下跌-27.67%,虽然跌幅与沪深300相当,但医药指数年内高点向下最高回撤接近-40%。??在上半年,由于医药板块相对不受宏观经济波动和贸易冲突的影响,在板块配置中防御价值凸显。同时,医药行业的基本面也相对表现突出,在辅助用药受压制、创新药械加速审评的行业背景下,优质医药上市公司总体经营业绩普遍相好。内外双重因素叠加,使得整个上半年,A股的投资资金不断向医药板块聚集,带来了一波非常不错的医药独立行情。??但下半年,从某电影上映开始,群众的舆论被引导开始普遍关注医药行业,长生生物的疫苗质量事件恰巧在此时引爆,之后又发生了华海药业缬沙坦召回事件等等,接二连三爆发的医药黑天鹅事件不断发酵,直至最终蔓延带来社会对所有国产医药公司的质疑,这在客观上引发了对医药白马股投资的信心动摇。随后在三季度,新成立的医保局以较快的执行速度推出了4+7仿制药带量采购政策,其单一货源带量、最低价中标的游戏规则,最终实现了最高高达90%的仿制药降价招标结果。??医药行业的诸多事件发生了连锁反应,最终在产业界的一片悲观氛围之下,击溃了投资者最后的心理防线,引发了医药板块在四季度出现了大幅回撤。单看四季度,A股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在单季度回撤了-17.99%,而恒生医药保健指数更是回撤了-25.38%。一个季度将全年的盈利完全抹杀。??群体性事件经各类媒体充分发酵之后,与政府政策产生相互作用,各种非理性因素进行了化学反应,并在较短时间内,引发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巨大调整,在18年展现了活生生的案例,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深刻反省。对此,我们团队也做了深刻检讨,带量采购政策执行结果在资本市场上并非只带来了仿制药企的估值崩盘,而是引发了对优质医药股的全面杀跌,这种情况确实是我们始料未及。我们基金虽然一直以来都执行了结构性“轻配仿制药”的决策,也并不能在本季度的两次快速杀跌中,带来足够的超额表现。市场对带量采购政策的解读,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直接相关的化学仿制药领域。
截至本报告期末汇添富医疗服务混合基金份额净值为0.851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8.4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7.22%。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目前,从各行各业的微观情况综合来看,19年的宏观经济,应该不大可能很快出现奇迹般的全面改善,向下恶化的风险也并非没有。但是证券市场存在领先宏观经济基本面而提前见底的可能性,毕竟有较低的估值基础,外资在放开进入,而中国家庭的股票配置比例也呈现为近年的低值。当下的资本市场变量众多,特别需要谨慎对待。??对于A股医药板块,我们认为,医保局毕竟去年新组建成立,其部门的政策导向与行事方式,医药产业也好,资本市场也好,可能也都需要有个适应过程。客观来看,虽然中国制药工业目前与海外巨头相比,整体上依旧非常弱小,中国创新药企的现金流来源,也不外乎销售化学仿制药与资本市场融资两个渠道,但是,仅仅通过本次4+7城市的带量采购结果,就断言中国制药工业面临生死关头,应该属于过度悲观恐慌的预测,现实应不至于此。这场政策密集推出,只是加速了原本已经正在进行的产业优劣调整,再考虑到国外药企一线高端创新药也在同时加速进入中国市场,整体产业环境将倒逼资源向优质创新药更快转移。??从我们数据库跟踪情况来看,在过去一年时间里,手握高端新药的外资药企巨头,通过招标谈判、通过快速审评,在中国市场普遍实现了超常规的高速发展,并且其增长势头有增无减。这场内外交困的倒逼,到底是会带来优秀国产制药公司背水一战的逆转奇迹?还是成为绞杀优质国产药企成长空间的双重绞索?我们会密切跟踪政策的风向,密切跟踪优质公司的经营动向,希望尽快找出答案。??不过毕竟医药已经成长成为一个较大的产业,除了制药工业以外,大量优质非制药领域的公司,相对不那么依赖基本医保的企业,本次也被市场进行了各种政策的悲观联想,引发了各种公司的股价崩盘,应属于市场极度恐慌情绪的宣泄,很多被联想的政策,实际执行效力,一定远远不如通过了一致性评价的化学仿制药板块。??从商业原理上讲,在医保支付领域,单一强势大买方的形成,本就压抑了卖方持续获取超额收益的潜力。至于其用什么方式来实现,只是个殊途同归的问题。我们在医药领域的投资布局,需要进一步往更丰富的支付体系做配置,才能有望摆脱仿制药企互相厮杀的囚徒困境。??除此之外,唯有持续的创新能力才是解决之道。我们会更加关注创新类资产。在中国传统制药成长模型遭遇空前挑战之时,创新药服务的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求和成长动能,只会增加而不会缩减,这也会成为我们继续加强配置的方向。??从来我们就相信,在医药投资中,“危”“机”共存。在盛夏我们试着谨慎一些,在寒冬我们试着更乐观一点。中国医药产业丰富广阔的市场需求,是优质企业成长的基石。本季度的几次快速下跌,制造了中国优质医药公司极为便宜的19年估值起点,一旦有优质公司证实了其抗政策风险的能力,证实了其创新能力,相信新的投资机会一定会在某个时间点呼之欲出。(点击查看更多基金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