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理财投资 > 秦穆公:善用客卿的西方霸主-拾财贷

秦穆公:善用客卿的西方霸主-拾财贷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日期:

返回目录:理财投资

最新资讯《秦穆公:善用客卿的西方霸主-拾财贷》主要内容是拾财贷,究其原因,一个是因为秦国地处西北,与戎狄杂居既久,难免染上胡风;二是秦国一直以养马为业,至秦。至于说,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2016-09-08 陈华 时拾史事

众所周知,秦国人的出身不好,在那些中原诸侯眼中,他们与戎狄无异。究其原因,一个是因为秦国地处西北,与戎狄杂居既久,难免染上胡风;二是秦国一直以养马为业,至秦襄公时才因为护佑周平王有功晋级诸侯,自然让那些出身高贵的中原老诸侯看不上眼。这种不入流诸侯的地位直到秦穆公时才有了重大改变。

秦穆公:善用客卿的西方霸主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一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他是缪氏先祖,也就是蔺相如最早的主子缪贤的先祖,更是春秋五霸之一,当之无愧地成为改变秦国门风的第一人。

秦穆公是秦德公的小儿子,他的两个哥哥秦宣公、秦成公都是秦国国君,这两个哥哥分别有九个儿子、七个儿子,却没有将政权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不约而同地传给了自己的小弟,这不能不说,在嫡长子继承制日益深入人心的周代,秦人有些另类。当然事实证明,两个哥哥虽然牺牲了小家,却成全了秦的大家,因为秦穆公确实给秦人长脸了。至于,他们在君权传续中是否心甘情愿?史籍阙如,早已难窥真相了。

有一点可以肯定,秦穆公上台后,对于自己两个哥哥的后代,总要做出一起补偿的,于是,宣、成公族成员的势力很可能水涨船高,难免会影响穆公的统治。千万别说这些公子王孙对秦公那张位子都没想法,他们不可能都像自己的父亲那样对待自己的叔叔,那还是野蛮好斗的秦人吗?由此可见,穆公的统治先天不足。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秦穆公必须设法压制公族的力量。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入外人制衡公族。当然,秦穆公为借力打力引用的外人,也很给力,他们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让秦穆公由起先的被迫用外人进而变成自觉用外人。毕竟此时的秦国与中原各国相比差距还是蛮大的。

秦穆公:善用客卿的西方霸主

秦穆公用的外人有百里奚、蹇叔、由余、丕豹及公孙枝等人。其中,丕豹、公孙枝是晋臣,由于晋国内乱,被迫亡秦,难能可贵的是,晋文公当政后,曾召他们回国,二人却感激秦穆公的恩德,自愿留秦不归,与晋臣士会在秦晋间穿梭大相径庭,这恰好说明穆公的人格魅力胜过自己的继任者。

穆公所用外人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就是百里奚。此公年轻时不得志,一大把年纪了才在虞国混了个官做,本来想尽人臣之义,劝说虞侯不要中了晋人的假途伐虢之计,可偏偏贪心的虞侯根本不听,而他也有点恋栈。结果还没捂热官位就和虞侯一起做了晋人的俘虏。痛定思痛,成了阶下囚的百里奚终于明白了好友蹇叔当年劝自己早些离开虞国的苦心,也更加明白了自己的满腹才华只有遇上明主才会有用武之地。

本来百里奚很快就能见到秦穆公了。因为秦穆公娶了晋献公大女儿伯姬(因嫁给穆公,又称穆姬)为后,百里奚属于陪嫁的奴仆。看来,有人注意到了百里奚的不凡,想将他弄到秦国去,要不然,一个恁般年岁的大叔,远赴秦国做啥子?可惜,百里奚不领情,中途溜了号,赶上大喜的日子也没人计较。想来也是,一个老仆人,有他不多,无他不少,丢了就丢了吧。无家可归的百里奚逃到楚国,被楚国边防军所获,老家伙谎称自己是养牛专家,想技术性移民。楚人就让他养牛了。别说,百里奚养牛还真是有一套,牛的存栏量飙增,而且骠肥体壮。

眼看着百里奚就要在楚国发挥余热,将他的养牛事业进行到底了。偏偏秦穆公与客卿公孙枝偶尔聊起百里奚来,公孙枝在晋国时就很了解百里奚,知道他是明珠暗投了,本来晋献公就曾想用他,但他恼恨献公用诡计灭了自己的祖国,不肯为晋效力。现在听说楚国有个善养牛的老头子就叫百里奚,如果真是他的话,希望穆公能用其所长。穆公听后心动了,觉得自己老丈人失算了,他用不了的人,自己一定要用!

穆公准备派入入楚礼聘。公孙枝忙劝谏说,楚王不知道百里奚的本领,如果礼聘百里奚的话,不是告诉楚王了吗?一心称霸的楚王绝对会截和的。只有用赎买奴隶的方法才能要回百里奚。穆公醒悟,就派人拿了五张黑羊皮(羖)去楚国,说穆公夫人的奴仆逃到楚国,夫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要将百里奚抓回去治罪,送给楚人五张羊皮权当百里奚在楚国的花销。楚国人失去个捡来的牛倌,却白得几张羊皮,自然乐得放人。

“五羖大夫”百里奚终于苦尽甘来。秦穆公恭恭敬敬地将百里奚迎入国中,就要委以重用。哪知道老百里心里惦着老友蹇叔,就向穆公夸蹇叔有先见之明,虽然比自己还老些,但依然中用。秦穆公没想到世上有这么多的老狐狸,忙命人去宋国请蹇叔出山。从此,秦国多了两个厉害的老头子担任左右庶长,主持国政,“谋无不当,举必有功”,眼看着列国就要遭殃了。这两个老头子吃过多年的苦,连带着自己的儿子们也饱尝了生活的艰辛,锻炼出了过人的意志和品质,全没有官二代的傲娇之气。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白乙丙、西乞术(一说不是蹇叔之子),都成为秦军杰出的统帅。这是一笔买一赠五的大买卖,秦穆公赚大发了。

至于由余,也让穆公很费了番心机。由余本是西戎部落的谋士,奉命出使秦国。穆公发现他很有本事,就想据为己用。于是,他一面推三阻四地不让由余回部落复命,一面让人给由余所在部落首领送去美女财货,让其沉溺怠政,时不时再说几句由余的坏话,等到时机成熟了,才让由余回部落。此时,部落首领对由余已不再信任,反而百般挑剔,由余见事不可为,这才重新投入穆公怀抱。由余久在西戎,对戎狄的底细门清,有他当带路党,或者说戎奸,秦国秒杀西戎十二国,辟地千里,遂霸西土。周天子忙赐下金鼓,让秦穆公当了西伯。当然,这是后话。

秦穆公称霸的路其实挺艰辛的。他最大的障碍就来自于姻亲晋国。当时,天下的中心随着周王室东迁,再次回到了中原地区。中原于秦国来说是东方,所以,野心勃勃的秦人在完成国力积淀后就准备向东发展,与中原诸侯一较短长。哪成想,同样兴起于黄土高原的晋国也蓄势待发,而且他们手里的底牌比秦人好。晋献公首先玩了个假途伐虢的把戏,把虞虢两国抢到手,顺势关上了秦人东进的大门。秦人要想进中原,只能通过地势险峻的崤山,极不方便。历史上总爱把晋献公描写成一个昏愦的君主,实在有失公允。

秦国硬撼晋人有些扎手,就玩和亲,结秦晋之好,希望从中取利。晋人也不想做事太绝,和这个足以匹敌自己的强邻死磕,就答应了和亲,这才有了百里奚的隆情登场。

秦穆公:善用客卿的西方霸主

秦晋之好维持了一段时间,穆公总不好刚娶了人家女儿,转身就和老岳父厮杀不休吧。然而随着献公暮年,骊姬擅政,诸子内斗,秦公东出的机会来了。

献公的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有可能成为新一任晋侯。他们都希望姐夫穆公援手。穆公自然待价而沽,想看看兄弟俩哪个出手更大方,总不能让自己这个姐夫赔本赚吆喝吧。可惜,穆公千算万算,居然还是被表面大方实则吝啬的夷吾给忽悠了。不仅没有拿到夷吾许诺的一寸土地,还和新鲜出炉的晋惠公姬夷吾在韩原(今陕西韩城)兵戎相见。

秦穆公虽然在道义上无比高尚,但是在战场却险情不断。晋惠公虽然不得晋人之心,但晋军毕竟是即将登上霸主舞台的强军,打仗可不含糊,眼看就要将秦穆公拿下,突然杀出一伙不要命的强人,冲散了即将得手的晋军。这不得不说是秦穆公好人有好报。

原来,这伙强人是一些剽悍的山民,他们曾经落魄得没饭吃,就偷了穆公的马充饥。这在古代可是了不得的罪,简直是老寿星上吊――找死。哪知穆公知道了,并没在意,而是赦免了他们,还给他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在那个淳朴的时代,这些人能不报恩吗?而他们听说秦晋交兵,就想着帮秦穆公打仗,刚好碰上穆公有难,就斜刺里杀出冲乱晋军队伍救下穆公。

转危为安的秦军乘势反击,晋军大败,惠公也有幸成了晋国历史上第一位被俘的国君。夷吾的姐姐伯姬听说弟弟被俘,觉得弟弟很丢娘家的脸,更担心秦晋之间的仇恨越结越深。就力劝穆公放了惠公,示好晋国。穆公也知道,这次是险胜,晋国实力犹在,即使杀了惠公,晋人也不会屈服,反而成为死敌。于是,不仅放了自己的小舅子,还与他结为儿女亲家,让女儿怀赢嫁给了惠公的太子圉,前提是圉要在秦国当上门女婿,其实就是质子。惠公为了自己的小命只得答应。

惠公内心深处其实也觉得挺窝囊的,再加上晋国人都对他另眼相看,没多久就去见他的列祖列宗去了。这下,质子圉可着急了,他面临着人生的重大选择,要么继续留在秦国做驸马,要么回国做晋侯,显然,后者更有诱惑力。但是,他却等不及老丈人的安排(他知道如果让老丈人安排的话,一是必须有高额回报,二是时间拖久了万一晋国立了新君怎么办),他毅然抛下怀赢逃回晋国抢夺君权,刚才还在争吵的晋国大臣们看到太子回来了,尽管大家对夷吾父子都不感冒,不过人家毕竟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大家只得捏着鼻子认了。

怀公知道自己不能服众,特别是自己的伯父重耳还在外面漂着,而且重耳在列国间的人缘特别好,辅佐的人都很有才,所以就逼着那些追随重耳的臣子的家族召回自己的亲人。哪成想,怀公碰上了个硬钉子,重耳的外祖父狐突宁死也不召回自己的两个儿子狐偃、狐毛。怀公杀了在晋国德高望重的狐突,不仅使自己的威望一落千丈,更让自己的老丈人穆公彻底失望了。这毛脚女婿太不靠谱了,自己的女儿说不要就不要了,给他当岳父岂不让人齿冷,秦国也甭想从晋国分一杯羹。

秦穆公对夷吾父子伤透了心,觉得还是重耳厚道,虽然重耳从不说能给自己多少土地财货,但却说,自己有了好处绝不吃独食。于是,穆公决定捧重耳上位。为了拢住重耳,同时也不让自己的女儿守活寡,干脆将女儿再嫁给重耳。几经权衡后,事业为重的重耳还是娶了怀嬴,让她变成了文嬴,重耳则变成了穆公的小舅子兼女婿,也不知道他平时怎么称呼穆公及其夫人?反正目的达到了,佳人在怀,称呼什么也无所谓了。

在穆公的帮助下,重耳杀死了自己的侄子怀公,成为中原霸主。重耳倒没失言,几次打群架,都想着穆公,分肥的时候,好歹也给秦国些余沥,秦晋之好也确实风光了些时日。

后来,秦晋合伙找郑国的麻烦。不想郑国人烛之武却乘机离间秦晋,说郑国离秦国远,即使打下来,秦国也占不了什么便宜,不如私下结盟,让秦国派兵帮助郑国拒晋。穆公给自己女婿当了几年小弟后觉得郑人上道儿,就同意了。穆公见秦郑合好,无机可乘,又不想和老丈人翻脸,只好退兵。自此之后,秦晋之好成为明日黄花。

晋文公不幸地薨在了自己的姐夫兼老丈人前面。晋国新君襄公即位,国内重新洗牌,着实乱了一阵。而在郑国做打手的秦军士兵却不甘寂寞,乘机建议穆公偷袭郑都,逐鹿中原。这可是一个天大的馅饼,让秦穆公直吞口水,决定不计后果地奔袭郑国。

老谋深算的蹇叔见到穆公左倾盲动,很是着急,可又劝不住利令智昏的穆公,只好生气地对儿子白乙丙说:“你们不听我的话,非要去送死。我只能到时候去给你们收尸啦,希望你们好自为之吧!”

果然,轻敌冒进的秦军还没进入郑国,就被一个商人弦高用几头羊给忽悠了,以为郑国有备,不敢劳师袭远,只是灭了一个姬姓小国滑国(今河南偃师),抢了些滑国的宝物准备回国交差。

哪曾想,晋国虽是新君初立,但执政的都是跟随过重耳的老江湖,他们时刻关注着秦人的动静,早就想修理一下秦人咯。上次在郑国时下不了手,是因为文公还记得以前秦人的恩德。现在到好,文公新丧,穆公不仅不派重臣吊唁,反而进攻郑国与晋争利,这还了得!晋军统帅先轸力劝襄公带孝出征,将穆公的争霸野心扼杀在摇篮里(晋人用的理由是秦人“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真是霸道,难道只允许晋国征伐同姓的郑国吗?)。

刚在滑国攻其不备捡了个漏的秦军,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果实,就被以逸待劳的晋军捡了漏,晋军在崤山险隘处伏击了秦军,秦军大部战死,三帅被俘。真是报应立现。

三帅丧师辱国,要换别的国君,或者顾忌旧日功勋宽贷一死,准其提前退休了事。如果那样的话,穆公就不是穆公了,而三帅则要为穆公的好大喜功埋单。靠着文嬴的照顾,三帅得以回到秦国,正准备以血衅鼓,当穆公遮羞的替罪羊。哪知穆公全然没有怪罪三帅,仍旧叫他们掌握兵权。孟明视等人十分感激,决心立功赎罪。他们操练士卒,演习阵法,为报仇做着不懈的努力。又过了一年,孟明视认为秦国军队已具备打败晋军的实力了,就向秦穆公请示,率兵攻伐晋国。得到穆公同意后,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帅带领四百辆兵车渡河进击晋国。

哪知晋国早料到秦国不会甘心失败,时刻备战,见秦国来攻就派出大军迎战。两军厮杀一场,秦军再败。乘兴而来的孟明视原以为这次可以报仇,哪想还是操之过急了,现在败衄而归,觉得没脸见秦穆公了。万没想到,秦穆公依旧没有责备他,还让他继续执掌兵权,这使他对穆公感恩不已。

连遭两次惨败,孟明视开始从自身找原因。他认识到自己的指挥才能不够,训练军队和作战的方法也有缺陷。于是,他变卖家财,抚恤伤亡将士家属,和士兵朝久相处,同甘共苦。就在他正紧张训练军队的时候,晋襄公命大将先且居(先轸之子),率领晋、宋、陈、郑四国联军攻入秦国。面对士气高昂的联军,孟明视认为秦军尚未做好充分准备,不可浪战,就命令紧闭城门,加紧训练。许多秦人都认为孟明视输怕了,成了胆小鬼,建议解除他的兵权。秦穆公却说:“孟明视知耻而后勇,肯定能打败晋军,你们等着瞧吧。”

秦穆公:善用客卿的西方霸主

秦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秦军经过孟明视的严格训练,已蜕变成一支英勇顽强的军队了。孟明视认为伐晋复仇的时候到了,他请求秦穆公亲自挂帅出征,并且还发誓说:“假如这次出征不能获胜,我决不回国见家乡父老。”秦穆公命令给出征的军队五百辆兵车、装备精良的兵器和充足的粮食,又拨给出征士兵家属粮食和钱财,以解士兵后顾之忧。经过充分的准备,秦穆公、孟明视统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奔晋国。

秦军渡过了黄河,孟明视下令烧毁渡船,以示不获胜利绝不生还。孟明视亲任先锋,带着秦军一路上势如破竹,没几天就把过去被晋军攻占的城池收复了。消息传至晋都,晋臣见秦军如此凶悍,都建议不要和秦军作战,就连大将先且居也不敢迎战。晋襄公无法,只得命令晋军坚守,不得与秦军交战。

秦军在晋国的土地上往来驰骋,如入无人之境。秦穆公见失地已经收复,也挫了晋国的威风,憋了三年的气总算出了,就带领大军来到崤山,把上次阵亡的秦军将士的尸骨掩埋好,并亲自祭奠一番。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帅跪在坟前,大哭不止,将士们看了都很感动。秦国在西面与晋的战事到此为止了。秦晋间的恩怨情仇也因为国力匹敌,彼此乐得见好就收。

秦穆公之所以善用客卿,其实还得益于他从伯乐、九方皋那里学来的相马之术,他深谙九方皋“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的相马之法,知道对于千里马要看中它的精妙,而忘记它的粗糙之处;明悉它的内在天赋,而忘记它的外表。对于人才来说,就要懂得只看所需要看的,不看他所不需要看的;只考察他所需要考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考察的。这样才能用人所长,才能用人不疑,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那些客卿的能量。如果穆公不是以此术驭人的话,如何能够激发孟明视的潜能,最终战胜强大的晋国,接续霸主的地位呢?

晚年的秦穆公有一女叫弄玉,喜欢的不得了,不想让她再做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希望为她找个厮守一生的好女婿。结果天上掉下个萧哥哥,玉面丹唇,风流倜傥,正是女儿良配。穆公将女儿嫁给了萧史,还为小夫妻盖了座凤楼。萧史在楼上教弄玉吹箫,感动凤凰也来听箫,结果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妻俩双双仙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乘龙快婿的由来。没想到慓悍勇武的秦人也弄出少有的温柔腔调,似乎暗示着穆公也很有人情味,不是个只知道国不知道家的无情君父。当然,再勇武的秦人在一份真爱面前,百炼钢也会化作绕指柔的,否则《诗经•秦风》中就不会出现《蒹葭》这样的爱情诗篇了。

霸业成就,向平愿了,秦穆公的人生也将华丽谢幕。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葬于雍(今陕西凤翔),殉葬的人数达177人。《左传》曾这样记载:“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子奄息、仲行、鍼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此时的中原,已经废除了人殉,穆公临了却让这么多人陪死,自然不会落好。其实,秦国人愿意殉葬,死多少人与中原各国有半毛钱关系,穆公他爸死了有人殉,他儿子死了同样没废止人殉,为啥穆公这样被关注呢?还不是因为穆公已成为列国瞩目的政治明星,而这个明星身上还散发着浓浓的土豪味道,很让中原诸侯看不惯。至于说“孔子西游不到秦”就有些矫情了,恐怕还是因为孔子的儒学在秦国不被认可,更不会得到客卿的优待,于是就拿人殉说事罢了。

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想看轻松有趣的历史?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想知道历史中的各种稀奇古怪?关注我就对了。

投稿:historytalking@outlook.com

读者群号 535858375

时拾史事是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