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投资
■本报记者 闫晶滢
上周,上海信托发布公告称,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义利用虚假APP进行诈骗。而据《证券日报》记者观察,近期类似的诈骗手法层出不穷。
某北京市法律界人士指出,现代金融诈骗往往披着网络化、高端化、“合法”化等特征,且往往规模巨大,通常会形成“黑色产业链”环环相扣。对此,投资者在投资时应“擦亮眼”,在发现诈骗行为后第一时间进行举报,避免更多的财产损失。
虚假APP引投资者“入套”
“近期,有不法分子冒用‘上海信托’名义在微信群进行宣传,发布虚假金融产品,并诱使网民下载虚假APP进行金融诈骗。”近日,上海信托一则《关于不法分子冒用我司名义利用虚假APP进行诈骗的严正声明》吸引了《证券日报》记者的注意。
通过虚假APP诈骗是怎样的套路?投资者如何避免上当受骗?《证券日报》记者第一时间致电上海信托,了解具体情况。
对此,上海信托相关业务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期有客户向公司反映,有人打着上海信托的名义宣传虚假理财,目前已有投资者被骗。在客户反馈后,上海信托在第一时间出具公告,并通过律师事务所发送律师函、向公安部门报警等方式进行维权,避免造成投资者损失。
据该业务人员介绍,该冒名者的诈骗套路如下:诈骗者在盗用了上海信托的官方APP并冒用其名称、logo后,将其发布至某App托管服务分发平台(系某电子商务公司)之上,并非官方应用商店。该骗子在微信群中发布二维码,投资者在扫描后页面跳转至该平台,即会下载到以假乱真的“上海信托APP”,殊不知正中了诈骗者的圈套。
对此,上海信托提示称,以上行为是不法分子冒用上海信托名义,与上海信托无任何关系。请广大用户提高警惕,选择上海信托提供的合法投资渠道(包括:客户经理、官方网站、APP),以免造成财产损失;提醒广大用户注意核对信息,仔细辨别谨防受骗。
诈骗手段线下转线上
事实上,此前不法分子冒充信托公司工作人员之名行欺诈之实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不少信托公司曾为此而头疼。此前,湖南信托官网也曾挂出“严正声明”,称有不法单位或个人假借其员工名义以电话、短信等方式对外推介、宣传或销售非湖南信托发行的理财产品。不过,此次打着上海信托名义诱骗投资者的不法分子将欺诈手段自线下转到了线上。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近期此类金融诈骗频频发生。上月,招商证券的“智远一户通”APP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招商证券各地营业部近期纷纷发布严正声明,称有不法单位和个人假冒招商证券网站及“智远一户通”APP进行金融诈骗。而从情况说明来看,其诈骗手段与上海信托投资者的遭遇如出一辙:冒充公司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群发布“同款”软件,诱骗投资者进行投资。
对此,招商证券表示,“欢迎社会各界及广大投资者共同监督、举报假冒我司及‘智远一户通’名义的诈骗行为。我司恳请广大投资者注意防范、认真鉴别,并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不法单位和个人的诈骗行为,主动配合执法机构对此类恶意诈骗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上述法律界人士指出,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投资者投资的方式也越发多样、便捷,不法分子因此铤而走险。现代金融诈骗往往披着网络化、高端化、“合法”化等特征,且往往规模巨大,通常会形成“黑色产业链”环环相扣。对此,除了投资者在投资时应“擦亮眼”外,监管部门及金融机构也应加强投资者教育活动,帮助投资者提高鉴别能力。在发现诈骗行为后,应当第一时间进行举报,避免发生更多的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