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投资
良渚古城的申遗,将使华夏文明的起源时代,被全球学术界公认为从中原殷墟的3500年前,重新定位为江南良渚的5300年前。如果华夏文明体系中最早的国都为良渚,那么,华夏民族最早的帝王、最早的宗族、最早的宗教和最早的国学,就一定会顺理成章地是从江南起源的。本案的考证与论述,就是为了证明和说明这一点。而“丹阳”在良渚文化圈的座标与位置,至少在典籍、文物与遗址的映照中,是最为亮眼的。
据西南多地的文献记载,尤其是《湖南省会同县畲族史诗》中吟唱的“波索冈(白龙冈)上居盘古,狗皮县界(犬戎国里)有城煌;伏羲打坐镇江庙(北固亭),神农守踞莲花塘(莲花洞)。这就是说,镇江的北固山有盘古墓,南山莲花洞有镇江人。从盘古,到伏羲,再到神农,都是从镇江起源的。为“鳳凰丹穴”与“丹凤朝阳”的“丹阳”最早在镇江的缘起,提供了最有益的据证。
由于多地对“最早丹阳”和“最正宗丹阳”的争执,把丹阳的隐士性格,弄得越来孤僻、越来越强烈,由于各地的偏执者都不能拿出“屁股决定脑袋”以外的证据,“丹阳学”的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今天,本案脱离出“丹阳是4000年前的‘楚之先’”的唯一命题,还原到更早的5000年前的“丹凤朝阳”的原教旨,从“认识论”上拔掉瓶塞,再以“王耿勘史系统论”中“十维证据考证法”的“方法论”,来解决学界千百年来沿袭不变的“二维证据勘证法”无法认证的专业难题,终于找到了堪为标榜的路径。
本案根据目前可资、可凭和可据的典籍、史乘、方志、谱牒、遗址、文物、风物、物产、地名和传说等“十大要素”的“十维证据勘证法”的史实系统和证史体系的解析与疏述,和对上古时期的方国、部落、氏族、家族和世家的始祖、封土、图腾、地望、地名、风物、方位、血统、族名、功过、世系和迁徙等项指数的统计与勘论,终于以无可辩驳的语境与实证,完成了对“最早丹阳”和“最正宗丹阳”在良渚文化圈源头的认证。
在确立了“最早丹阳”和“最正宗丹阳”就是苏浙皖边区的镇江丹阳后,在镇江丹阳等良渚文化辐射区创建“世界华人寻根公园”的专业论述,就是一项顺理成章且迫在眉睫的大事。在面临课题开题的思考时,我们认为丹阳的凤凰山和镇江的南山与北固山等地都是无可替代的绝佳备考地。如果我们不能在良渚申遗的节奏中,抓住时机用立体与流动的课题靶像,完成对华夏百姓始祖和文明起源时代的还原与追述,就将痛失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与使命。
1、鳳凰之“丹”穴与丹凤之朝“阳”,就是“丹阳”
《周易说卦传》言:“帝出乎震”。唐李鼎柞《周易集解》引崔憬云:“帝者,天之王”。帝出乎震,就是指帝王在东方登极升殿。《山海經》“鳳凰產于丹穴”,故“丹穴之阳”既为丹阳地名的由来。丹,红色。2013年8月22日的《丹阳日报》说:丹阳古称曲阿,取“丹凤朝阳”之意而得名。《山海经·南次三经》中记载“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彩而文,名曰凤凰”。本案考,丹穴山既今丹阳凤凰山。
震,在易经里为震卦,方位为东。《易·震》曰:“象曰:‘洊雷,震”。洊,重复。谓连续打雷,乃为威震。《诗·小雅·十月之交》:“烨烨震电”。震,特指雷。《春秋》。孔颖达疏:“何休云:震,雷也。电,霆也”。雷、霆,太湖陨石的爆炸声,与扬子鳄的吼声。《淮南子·天文训》说:太阳“至于曲阿,是谓旦明”。曲阿就是镇江的丹阳。震位(指东宫,即“太子之宫”);震宫(太子所住的宫殿);震业(帝王的事业);震储(皇储,太子) 。《易·说卦》讲:“震,东方也”。东方,从江苏到福建的东海沿岸。
《山海经·大荒西经》曰:“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按:“所谓五采鸟,皆凤凰属之鸟”等,讲了凤凰的学科分类。《说文》言:“凤,神鸟也”。《瑞应图》道:“凤凰,仁鸟也”。《诗》训:“凤凰灵鸟”。《史记》中记载“凤凰来翔,天下明德”等,讲了凤凰的神圣情操。《大荒西经》讲:“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证类本草》云:“诸(稽)天国食凤卵,如此土人食鸡卵也”等,讲了凤凰的生存属性。
看来,“天国食凤卵”和“土人食鸡卵”所食之卵并无不同。这些凤凰或凤鸟,虽然灵魂是天上的圣物,而肉体却是今江南古诸稽国土人饲养的鸡鸭鹅等禽鸟之类。而这个“诸(稽)天国”既“江南古诸稽国”,就是所说的《山海經》“鳳凰產于丹穴”。而今江苏镇江下辖的县级市“丹阳”,既为在《山海经》中多处有证言的“丹穴”,也就是本文所述的“丹穴之阳”。那么,这个史前的震旦国具体发源于当今中国的什么地方呢?
丹,指南方。古代五行说以五色配五方,南方属火,火色丹,故称。《云笈七签》卷六三:“丹者,南方之异名”,可参见“丹冥”、“丹野”。《楼炭经》说:“葱河(岭)以东名震旦。以日初出。耀於东隅。故得名也”。《大雅》讲“昊天曰旦”。震旦(Cathay),是西域一带称呼中国(Cna Sthna)的名称。这就是说:南方的史前文明古国震旦国起源的地方就是震旦。那么,这个史前的震旦国具体发源于当今中国的什么地方呢?
丹的书法、沿革与出处
2、震湖即太湖,良渚和丹阳,都在环太湖域
震,震旦、震泽、雷泽、震湖,震湖即太湖 。 《云笈七签》卷三引《灵宝略纪》:孔子“…良久乃言曰:‘丘闻童谣云:吴王出游观震湖,龙威丈人(东)山隐居,北上包(羲)山入灵墟,乃入洞庭窃《禹书》’”。看,孔子在这里说了:伏羲、黄帝、群仙、大禹和吴王都是太湖的居民。震,冲击,震动。太湖成因于陨石撞击说,由已故地质学家彭志忠于1970年代提出。1993年,南大教授王尔康等在太湖厥山岛发现震裂锥,并于2001年公布了太湖可能是冲击压力卸载的产物。丹阳地区的“镇江”与太湖互通,乃震湖之邻,实名则应为“震江”也。
2003年7月,苏州地震局沈自励在《地球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发现并确证太湖诸岛火山口(冲击坑)的存在。2009年12月第15卷第4期《高校地质学报》王鹤年丶谢志军丶钱汉东等教授发表了《太湖冲击坑溅射物的发现及其意义》,确定石湖石棍为陨石,太湖为陨石冲击坑。苏州市地学会专家及王来金丶王家超提供了重要帮助。
《风俗通》说:自“伏羲之后。帝(皆)出于震,以主东方,子孙因氏也” 。震即震泽,太湖也。良渚和丹阳就在环太湖的核心。《山海经.大荒南经》写道:“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这里的“东南海”和“羲和”都在良渚和丹阳为首府的长江下游的华夏东南。羲和是包羲氏既伏羲家族的后裔,伏羲族也是有史可查、有谱可依、有遗址和文物可证、世界上最早的帝王一族。
《潜夫论》云:“大人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其相日角,世号太皞”。《世本/帝系篇》说:“伏羲乐曰《扶来》”。注:“扶来,一作扶犁,也即凤来”。故,此“扶来”实即“凫鶆”。伏羲既凫徯,凫,野鸭。徯,驯养者。伏羲或凫徯,太湖野鸭驯化者。《辞海》注:“鶆,即鶆鸠。名见《尔雅〈释鸟〉》:鹰的一种”。鹰通凤,亦既太昊伏羲族的图腾,《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曰:我高祖少暤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山海经〈中山经〉》曰:“…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名曰凫徯,其鸣自叫也,见则有兵”。此“凫徯”即“凫鸃”,“凫徯”为本字,与“伏羲”为同音通假字。其“徯”字即“鸡(鸡)”的异体字,指以饲养鸡鸭鹅鸟为生的专业土人。是此,可知“凤、鹰、鶆、犁、鸟”等五字,和“羲、鸃、奚、徯、鸡”等五字均同义,都是“鸡”或“凤”,都是太昊伏羲族的图腾的出处。
关于太昊伏羲族,曾有《简易道德经》介绍说:“世物,唯日光明,世人,唯羲磊落。齐奉(伏)羲如天上之日,始之号(太)昊”。以太昊伏羲氏为代表的炎帝神农体系,曾被是华夏传说时代的历史人物,距离现在大约在7000年至5000年以前,活跃于新石器的中期。以良渚为代表的环太湖流域与长江流域,就有大量的迄今7000年至迄今5000年的史前部落与城邦联盟的遗址出土,可以证明他们的存在是真实的。
3、史前华夏的“真丹”和“震旦”也出自“丹阳”
真丹,是古印度对我国的称谓,与振旦、震旦、神旦同为Cnisthna的译音。《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元嘉五年,国王月爱遣使奉表曰:‘圣贤承业,如日月天,於彼真丹,最为殊胜’”。这个古印度帝王口中的真丹既震旦,就是《山海經》“丹穴”既“丹阳”的出处,在5000年前的那个时期,正是良渚文化圈文明活动方兴未艾的爆发时期。
《山海经·南山经》:“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看来,氏族图腾出于“鳳凰產于丹穴”和“丹凤朝阳”的“丹”、“阳”之国,5000多年前就是一个执着于“德义礼仁信”的文明城邦。
历史上的丹阳曾有曲阿、云阳、凤美、润州、丹徒、宛陵、谷阳、丹杨县、丹阳郡、朱方国、会稽府、扬州府等同域地名。长江下游的太湖、巢湖、笤溪、梅溪、横山、茅山、涂山、钟山、霍山、黄山、九华山和会稽山等史前著名的文明座标和人文地标,均长期稳定地在其域内。
丹阳地区是华夏民族史前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她在典藉、方志、神话、传说和族谱中曾名“震、震泽、真丹、震旦、神旦、神州、申州、神戎、补隧、天虞、有虞、余暨、祝余、诸稽、句容、句丹、句吴、姑胥、姑苏、区吴、具曲、荆楚、荆杨、荆吴、吴越、丹穴、丹阳、云阳、阳城、阳州、昜谷、楊州与扬州”等。
2014年5月4日的《丹阳新闻网》说:丹阳为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建置始于战国。新石器时代,曲阿境内就有人类活动。有古文化遗址多处,并从中发掘大量历史文物,其中有6000多年马家浜文化的腰沿釜、5000多年良渚文化的黑陶弧腹罐、5000多年新石器晚期的黑陶宽把盖杯、4000多年湖熟文化的陶鬲、近3000年前的西周青铜凤纹尊等。故有“江南文物之邦”的美称。
4、“真丹”和“震旦”既“丹阳”的境域
建元二年(前141年),汉武帝更秦鄣郡为丹阳郡,郡以境内丹阳县而名,治宛陵(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区),辖今安徽宣城市、池州市、铜陵市、芜湖市、马鞍山市、黄山市;江苏南京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浙江杭州市、绍兴市、湖州市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华夏第一城的良渚和天下第一州的扬州,都曾在她的域内。
丹阳凤凰山遗址中第八层出土了腰沿釜、鸭足鼎、鸡冠耳盆、素面鬲等300多件属于马家浜晚期和良渚新石器晚期的文物,距今已有5000至6000多年的历史。这应是江苏镇江、安徽当涂、湖北秭归、湖北枝江、河南淅川、湖北南漳和韩国忠清北道等七处“丹阳郡”或“丹阳县” 中,最早有人类文明活动的物证,也是丹阳地区与良渚地区文明同源的出处。“东方”和“东南”的“震旦”,就是“天上的陨石,震出了地在丹阳的太湖”的史前释意。
丹徒建县前的隶属,据现存最早的宋、元镇江志考诸传记,春秋时属吴,名朱方。吴亡属越,越亡属楚,更名谷阳。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润州改称丹阳郡;同年,曲阿县改称丹阳县。到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丹阳郡仍改称润州。但丹阳县名未改。至此,丹阳就基本定格在今天的格局。而上述安徽当涂、湖北秭归、湖北枝江、河南淅川、湖北南漳和韩国忠清北道等六处“丹阳郡”或“丹阳县”,无一有“东方”和“东南”的“震旦”同期的考古学基础与文史学证据。
据《丹徒县志/建置篇》第一章 行政建置载:曲阿建置始于战国时期,初为云阳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实行郡县制,改云阳邑置云阳县。不久又更名为曲阿县。新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曲阿县为凤美县。直到唐代贞观元年(627年),小丹阳县才被撤县并入当涂县正名为丹阳镇,并不再改新名。
丹阳一名云阳,云阳一名谷阳。《诗·陈风·东门之枌》:“‘谷’旦于差(选择),南方之原”。又如:“谷”日(吉日;良辰);谷士(善士;佳士);谷旦(良晨)。穀,从谷从壳。禾,今嘉兴市的简称。谷为禾,《说文》曰:禾,木也。木王而生,从木从省,象其穗。《韵会》竹沟曰“谷”。《前汉·律历志》黄帝使伶伦取竹之解“谷”。《尔雅·释天》“东风谓之‘谷’风”。
5、再论“丹阳”的“震旦九州”和“赤县神州”
荣西是日本最大的寺庙清水寺等古建的策建人与监造人,曾多次赴台州等地深造汉学与佛学。当时曾经有人嘲笑他:“汝有辩才,惜身貌矮丑”。荣西答说:“虞舜王于赤县,晏婴相于齐国,未闻身长也”。他的这句诘辞,简直让对方再也无言以怼。
《古今通论》言:"昆仑东南方五千里谓之神州,州中有和羹乡方三千里,五岳之域,帝王之宅,圣人所生也";《混元圣纪说》:"昔在神州,以神仙之道教化天下,上自三皇,次及五帝,修之皆得神仙"。那么,赤县和神州与丹阳是什么关?神州与丹阳的地望到底在哪里呢?
宋陆游《仁和县重修先圣庙记》:“学校之设,方自两赤县始”。宋吴自牧《梦粱录·两赤县市镇》:“杭州有县者九,独钱塘、仁和附郭名曰赤县”。《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等同神州。天虞最后一代的帝王舜族西迁前后,常州市、合肥市、重庆市、巴中市等地先后又有赤县之名。
赤,即朱、丹、红,大火为赤,《易·说卦》乾为大赤,《疏》取其盛阳之色也;赤色象征喜庆、吉祥、温暖、生命力。赤,古文烾,从炎、土。赤为南方色,南方神赤帝以火德王;县本指天子所治之地,即王畿,又引申为广义地方;赤县即炎帝统领之地。
赤县 ,指华夏、中国、中土。 在五行学术中,南方为火,其色赤。而“县”在古代可通假于“悬”。所以赤县就是南方悬在半空中的区域。相传古代炎帝统辖的土地称赤县,黄帝统辖的土地称神州,后来统一起来称为"神州赤县"或者"赤县神州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按《洞玄灵宝诸天世界造化经》:“其黄曾天下,凡有九州,皆以小海环之,流通昆仑大海。我今教化之处,名曰赤县小洲,中为九州,法彼大洲者也”;即天下共有九大洲,神州为九大洲中的一个洲,名为赤县,赤县又分为九个州。赤县之九州即禹之序九州。赤县神州名同九州中国出此也。
6、“震旦九州”和“赤县神州”的“丹阳”之证
赤县即炎帝统领之地。相传古代炎帝统辖的土地称赤县,黄帝统辖的土地称神州,后来统一起来称为“神州赤县”或者“赤县神州”。《易·困卦》:“困于赤绂”。郑注:“朱深曰赤”。赤帝,神话中的南方之神,代指炎帝、蚩尤等。丹阳和良渚,自古就是赤县与神州的发源地,其证据和论述约略如下:
(1)宋吴自牧《梦粱录·两赤县市镇》:“杭州有县者九,独钱塘、仁和附郭名曰赤县”。
(2)宋陆游《仁和县重修先圣庙记》:“学校之设,方自两赤县始”。
(3)《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等同神州。此外,重庆市、常州市、合肥市、巴中市等,皆有赤县。
(4)《古今通论》:“昆仑东南方五千里谓之神州,州中有和羹乡方三千里,五岳之域,帝王之宅,圣人所生也”
(5)《混元圣纪》:“昔在神州,以神仙之道教化天下,上自三皇,次及五帝,修之皆得神仙”
(6)《太清金液神丹经》:“但古圣人以中国神州,以九州岛配八卦,上当辰极,下正地心,故九州岛在此耳”
(7)《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
(8)《淮南子·墬形训》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
(9)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邹衍九州考》:“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者”。
(10)《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第五》中国于四海内则在(华夏)东南。
(11)《论衡·谈天篇·第三十一》:邹衍之书言天下有九州,《禹贡》之上所谓九州也;《禹贡》九州,所谓一州也,若《禹贡》以上者九焉。《禹贡》九州,方今天下九州也,在东南隅,名曰赤县神州。
今天,本案脱离出“丹阳是4000年前的‘楚之先’”的唯一命题,还原到更早的5000年前的原教旨,而上述安徽当涂、湖北秭归、湖北枝江、河南淅川、湖北南漳和韩国忠清北道等六处“丹阳郡”或“丹阳县”,无一有“东方”和“东南”的“震旦”,和“鳳凰丹穴”与“丹凤朝阳”就是“丹阳”同期的考古学基础与文史学证据。因此,唯有江苏镇江的丹阳有此双证可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