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投资
1月23日,中国银联发布《2018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报告数据来自于34个省级行政区近10万分调查报告,报告分析了2018年移动支付的新趋势、新变化,总结了五大特点,移动支付网也从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U盾、动态密码及数字证书使用率开始上升
回顾2017年的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分析报告,我们可以看到,U盾的使用率相比较2016年下降了2个点,只有20%使用率,且在60后、70后人群中的使用率只有26%和24%,远远低于密码等认证方式的使用率。
让我们再往前回顾,2016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中,U盾等安全设备的使用率由2015年的37%下降至22%,数字证书使用率由2015年的23%下降至8%,可以说是非常惨烈。
但是在2018年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分析报告中,数字证书和U盾、动态密码等的使用率也获得大幅提升,较去年均提升12个点,成为2018年度增幅最大的认证方式。
也就是说,U盾、数字证书的使用率改变了从2015年的下降趋势,开始逆势上扬。
传统验证方式也许不再受人青睐
移动支付网查询了2014年、2015年、2016年的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2014年、2015动态验证码的使用率都在上升,直到2016年,动态验证码的使用率才开始发生下降。
支付密码的使用率在2016年还属于上升态势,而在2017年才发生大幅下降。
回顾2017年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可以发现,密码和动态验证码的使用率发生了大幅下降,下降比例超过了20%。
在《2018年移动支付安全调查报告》中,生物识别方式使用率上升了6个点,达到了54%,而U盾、数字证书等方式则上升了12点。虽然没有给出支付密码和动态验证码的使用率,但是我们可以猜测,支付密码和动态验证码的使用率在今年受到其他验证方式的冲击,依旧发生了下降。
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支付密码和动态验证码已经不再受用户青睐?
技术成熟、不断普及造就了今天的生物识别
生物识别使用率上升的理由很明显,现行市面上发布的几乎所有智能手机全部带有生物识别功能,而且占据市场主流的移动支付软件也全部支持生物识别功能。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征服了无数用户,生物识别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是造成生物识别使用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
支付宝在2018年“双十一”发布的数据可以说明生物识别流行已经大势所趋。IFAA联盟成立三年,支持36款手机品牌,380多款手机型号,覆盖超过12亿台设备,指纹+人脸识别的用户总数近3亿,也可以从侧面在一定程度上证明生物识别的普及率和使用率在今年创下了新高。
是什么改变了U盾、数字证书和动态密码?
U盾、数字证书和动态密码的使用率在2018年得到大幅上升,移动支付网对原因也有一定的猜测。
根据CFCA发布的《2018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网银用户比例达到了53%,较2017年上升2%;手机银行用户比例达到了57%,较2017年上升6%。
转账汇款是网银和手机银行用户的主要业务,使用比例均超过半数,虽然第三方支付在用户办理转账汇款业务具有明显优势,但是手机银行渠道有赶超趋势,且办理大额转账汇款用户仍优先选择网银或手机银行。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2018年网银和手机银行用户数量上升已达至半数,且大额转账为主要需求,因此使U盾、数字证书和动态密码的使用率也随之上升。
另一方面,从政策方面来说,为了保证移动端安全,随着《移动终端支付可信环境技术规范》、《移动终端安全金融盾规范》、146号文的下发,手机盾得到了大力推广和普及,而手机盾作为数字证书应用的一种也带动了数字证书使用率的上升。
根据《2018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数据显示,U盾、动态密码及数字证书的使用在45岁以上人群上升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应出用户群体安全意识的提升。
也就是说,U盾、数字证书和动态密码的使用率上升可以分为三方面原因,一是用户在往移动端迁移,二是为了保证移动端安全推出了新应用,三是用户群体安全意识在不断提升。
总结
从《2018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我们分析可知,生物识别验证方式将逐渐取代密码、验证码成为身份认证的主流方式,而U盾、数字证书和动态密码使用率的上升也说明在未来该种验证方式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总的而言,移动支付的验证方式将在兼顾安全的方式下往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向发展,这无疑将给安全行业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欢迎与作者交流,微信号:Gogol_ling
本文为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移动支付网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未按照规范转载者,移动支付网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