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理财投资 > 【市场前沿】 区块链技术如何助力银行跨境支付系统平台的构建?-招商银行金卡

【市场前沿】 区块链技术如何助力银行跨境支付系统平台的构建?-招商银行金卡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日期:

返回目录:理财投资

最新资讯《【市场前沿】 区块链技术如何助力银行跨境支付系统平台的构建?-招商银行金卡》主要内容是招商银行金卡,跨境支付规模逐步扩大。采用委托代理的运行方式,存在资金清算流程长、到账时间慢、费用高等问题,已逐渐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跨境支付需要。,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市场前沿】 区块链技术如何助力银行跨境支付系统平台的构建?

《金卡生活》杂志

中国银联 主管主办

理论研究 实务探讨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市场前沿】 区块链技术如何助力银行跨境支付系统平台的构建?

作者 | 王玉刚 刘静 卢宗亚

作者供职于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

编辑 | 葛辛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跨境贸易稳步发展,跨境支付规模逐步扩大。以SWIFT汇款为主导的传统银行跨境支付体系,采用委托代理的运行方式,存在资金清算流程长、到账时间慢、费用高等问题,已逐渐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跨境支付需要。区块链技术的崛起,将推动跨境支付能力的升级。

01

全球跨境支付的现状与新机遇

麦肯锡咨询公司研究指出,在全球跨境支付收入构成上,B2B支付占比92%,且B2B 支付中有90% 是通过银行系统实现,银行是跨境支付的主要渠道。据埃森哲咨询公司统计,银行跨境支付年交易笔数逾100亿笔,交易规模在25万亿至30万亿元之间,年均创造收入约4000亿美元,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是,传统银行支付基础设施更新换代速度慢,跨境支付服务普遍存在的中间环节多、清算周期长、中转费用高等突出问题,饱受客户诟病。近年来,非银行支付机构、专业汇款公司在支付技术手段上不断创新升级,提供的跨境支付服务在质量、效率、成本等多个维度上,已超越传统银行跨境支付模式,并逐渐吞噬瓜分跨境支付市场份额。面对上述不利局面,银行迫切需要依靠新理念新技术,创新支付系统,改进支付方式,提升支付能力,维护自身在跨境支付领域的领先地位。

当前,互联网金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为各行各业尤其金融领域的突破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其中,由日本学者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提出的区块链技术,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区块链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以分布式账本、分布式数据储存、“点对点”传输、建立共识机制、采用加密算法等为核心的新兴应用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化、可溯源和信息无法篡改等特点。学术界和金融机构不断探索和尝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征信、审计、教育等领域。在跨境支付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于应用前景分析和区块链单一场景运用研究等,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立足传统银行跨境支付痛点问题,提出基于联盟区块链技术的银行跨境支付系统平台构建设想。该平台运用了区块链的核心技术,不改变银行在跨境支付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通过建立一个开放式、一体化、交互式的跨境支付系统模型,为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领域应用提供研究思路和借鉴参考。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运用情况

研究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领域应用的研究文献不多,主要集中于对区块链技术特点的探讨,以及分析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领域中的可行性与前景,部分研究文献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路径。

应用前景分析。Friedrich Holotiuk(2017)等人研究了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领域应用的可行性,指出区块链技术通过建立去中心化的支付框架,直接进行“点对点”交易,改进了P2P交易、跨境交易和跨货币交易的支付方式。Nguyen(2016)等人指出利用区块链的技术特点降低支付成本,使交易支付过程完全透明化,提高交易支付的执行速度和效率。工信部(2016)在《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中分析了区块链的应用前景,指出支付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尤其是在跨境支付方面,它可以帮助金融机构降低对账成本和争议解决成本,从而有效提高跨境支付业务的处理效率。蔡然(2017)分析指出区块链技术能够减少跨境支付与结算业务流程环节,提升流程运作效率,降低跨境交易成本,同时,区块链“点对点”的拓扑结构保障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具体实施路径。缪锦春(2017)研究指出如果区块链技术在全球信用体系建立上取得突破,则银行间跨境金融交易将能够实现“点对点”对接,进而实现不同国家、不同币种T+0的跨境实时清算。姚国章、吴春虎、余星(2016)指出银行正逐步寻找到区块链技术与支付领域融合发展的思路,通过在一定范围内建立私有链体系,打造统一的账本和结算系统,在小额及跨境支付领域率先尝试,提升支付服务水平。巴洁如(2016)研究发现,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领域应用具有很大潜力,并提出了技术运用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在非银行系统间转账、支付、外币线上跨境汇兑等第三方支付交易领域;第二阶段为探索将标准化智能合约应用于金融资产方面;第三阶段为实现区块链技术全面应用于跨境支付领域,并充分创造价值。姚翔、朱涛(2017)进一步提出了区块链技术运用于跨境支付领域的路径,短期内,区块链不会成为跨境支付核心技术,但能够针对部分场景开发出相应产品;中长期看,区块链可能会改变传统跨境支付体系的底层架构,但是在上层应用形态方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技术应用现状

区块链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2015年区块链联盟R3推出的Corda平台,该平台借助区块链技术打造全球金融机构网络,用于处理复杂交易,如证券、金融衍生品及支付交易。近年来,各大专业支付机构及商业银行投入了大量资源,研究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支付机构方面。Ripple构建了一个没有中央节点的分布式数字支付网络,采用了一种类似于比特币(瑞波币XRP)的分布式身份认证和交易技术,通过该网络银行客户能够实现跨境实时支付,且支持不同货币转换,Ripple网络大幅降低了跨境支付的时间和成本。

Circle致力于社交移动支付,以虚拟货币比特币为支柱,支持用户通过Circle手机App在无需缴纳手续费的情况下,能够以类似于发送短信和社交媒体方式体验即收即付支付服务,Circle代表着引领未来的创新型支付方式之一。

Oklink专注于跨境小额支付业务,以OK- dollar代币作为支付中介,主要面向各国小金融公司、小银行客户群体,通过区块链技术为小型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跨境小额支付服务。

国内互金机构蚂蚁金服正在研究提供区块链跨境支付服务,最初将主要面向香港和菲律宾之间的跨境实时汇款业务,并研究将港版支付宝AlipayHK服务与总部位于菲律宾的移动支付服务GCash进行整合,实现去中心化的支付服务功能。

商业银行方面。摩根大通银行正在研究推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银行间支付平台(银行信息网络IIN),IIN项目运用以太坊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客户体验,降低支付所需的时间量和成本,解决跨境支付延迟问题。

澳新银行和富国银行创建了一种私有、共享和分布式的账本平台,在两家银行之间搭建了一条无中心化基础设施的支付链,从支付创建到资金转移均实时完成,提升了跨境支付的确认速度,并且使交易的审计和保密工作更加便捷。

招商银行实施了“招行直联支付区块链平台”,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全球现金管理(Global Cash Management)领域的跨境直联清算、全球账户统一视图以及跨境资金归集等三大场景,并率先在其核心系统应用私有链技术,计划在总行、香港分行和永隆银行两岸三地间实现跨境直联清算商用服务。

中国银行自主研发投产了区块链跨境支付系统,在区块链平台上快速完成参与方之间支付交易信息的可信共享,在数秒内完成客户款项解付,同时,银行可以实时销账,实时获知账户头寸信息等,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完成了河北雄安与韩国首尔两地间客户的美元跨境清算业务。

另外,从学术界和应用界研究现状看,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领域应用具有技术可行性和实践价值,对于提升跨境支付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行业内,许多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已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跨境支付领域,并成功解决了部分问题,创造出了市场价值。但现有研究成果或限于仅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跨境支付提出设想,或限于将区块链单一技术特点用于实际,或限于在局部区域构建区块链跨境支平台,尚缺乏体系化研究和系统化构想。因此,本文基于传统银行跨境支付服务弊端,旨在利用区块链的技术优势,构建银行主导的跨境支付系统模型,为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领域应用提供新思路。

03

传统银行跨境支付痛点

传统银行跨境支付流程。传统银行跨境支付主要依托SWIFT系统(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通过在银行之间开立清算账户,实现支付信息与资金头寸的转移(图1)。SWIFT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支付报文系统,迄今为止已运行40余年,接入金融机构超过8100家,遍布全球200多个国家,是当前全球跨境支付主要渠道。2017年,SWIFT推出升级版本GPI(全球支付创新平台),在不改变委托代理的基本模式下,创新引进SLA(银行间多边服务水平协议),进一步提升了跨境支付速度和透明度。

图1 基于SWIFT系统的传统银行跨境支付流程图

【市场前沿】 区块链技术如何助力银行跨境支付系统平台的构建?

第一,提交汇款指令。付款人在银行开立账户,备付充足资金,通过银行柜面或自助渠道发起汇款申请,提供境外收款人完整信息。

第二,受理发送指令。付款人开户银行审核汇款信息,执行客户尽职调查,编写SWIFT标准化支付报文,选择支付路径,发送支付报文,完成监管信息报送。同时,完成账务处理,借记客户账,贷记支付报文接收银行账户或授权支付报文接收银行借记本银行账户。

第三,转发支付报文。如付款人开户银行与收款人开户银行之间未建立账户关系,需选择一家共同账户行作为中转银行,完成支付报文转发及资金流转。如无共同账户行,则需依次选择多家中转银行。

第四,解付入账。收款人开户银行审核汇款信息,验证客户身份,按支付报文指令,执行资金解付入账,并完成监管信息报送等。

第五、六、七,反馈入账通知。在SWIFT升级版GPI跨境支付体系中,增加了信息自动反馈功能,在支付指令流转过程中,所有参与银行在执行支付指令后,会向上一个节点银行反馈支付业务处理进程,并在资金入账以后,将入账信息沿着汇款路径层层反馈至原始付款人。

传统银行跨境支付痛点。SWIFT跨境支付体系为推动全球贸易发展、资金流动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金融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及个人对跨境支付提出了更高要求,SWIFT传统银行跨境支付服务内容已不能有效满足实际需要。

本文从客户视角出发,面向银行跨境汇款客户群体开展问卷调查工作,收集对传统银行跨境支付服务质量的评价。调查问卷立足客户跨境支付体验,对跨境汇款速度、费用、安全性及合规性、透明度、便捷性及覆盖范围等六个主要方面进行评价打分。此次,向江苏地区12个地市(不含苏州),共40余家中国银行网点跨境汇款客户,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83份(图2)。

图2 基于SWIFT系统的传统银行跨境支付客户评价

【市场前沿】 区块链技术如何助力银行跨境支付系统平台的构建?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安全性及合规性”“覆盖范围”两个维度得分较高,主要源于SWIFT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全球银行的参与度。

结合客户体验情况,传统银行跨境支付的痛点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是汇款速度慢。一笔跨境支付业务不仅需要经过至少两家银行,即付款银行和收款银行,往往还需经过至少一家中转银行,每家银行均拥有一套独立的账务处理系统,支付资金需在多家银行账户之间完成清算与记账,整个汇款流程一般需要2-3天才能完成。

二是汇款费用高。从国内主要商业银行跨境汇款收费标准看,客户需支付手续费和电报费,手续费通常为汇款金额的0.1%(一般最低50元,最高260元),电报费为80元(港澳台地区)或150元(港澳台地区外),如涉及中转银行,还需支付10-20美元的中转费用,此外,还可能会涉及现钞兑换费等,整体费用较高。

三是透明度低。SWIFT跨境支付涉及多个国家或地区,需要多家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共同参与,每家银行均有独立的内部核心系统,支付报文以串行方式逐层传递,可追溯性差,导致信息沟通反馈不畅,付款人及付款银行无法及时掌握汇款处理进展情况。GPI项目提升了汇款透明度,但实施效果取决于参与银行履约情况和执行能力。

四是隐私性差。在SWIFT跨境支付中,客户将本人账户及交易等私人信息完全提供给汇款路径上所有参与银行,任一环节出现问题,均有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或被银行工作人员窃取非法使用。

五是资金占用率高。SWIFT跨境支付需要参与银行之间开立账户,银行为了构建分布广泛的清算网络,往往在多家境外银行开立多个币种账户,如中国银行已与全球180个国家超过1600家银行建立账户关系。为满足日常清算需要,每个账户均需备付一定资金量。

04

基于联盟链技术的银行跨境支付系统平台构建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和高信任度的分布式数据库账本技术,能够实现“点对点”交易,并对一段时间内交易数据的记账权达成一致共识,独立存储和集体维护。该技术利用非对称加密技术保证数据安全可信,并借助时间戳技术实现数据的可溯源性和可验证性,通过分布式存储使得数据公开透明。

区块链是指由一段时间内所有包含交易信息的区块按照时间顺序连接形成的链条,由单个带有版本号的区块(包括区块头和交易模块)组成,其中,区块头包含了前一区块的哈希值,用于实现区块之间的连接。每一个区块构成账本的一页,这些区块一经确认,即无法修改,随着交易不断发生,逐渐形成了一套分布式账本结构(图3)。

图3 区块链结构示意图

【市场前沿】 区块链技术如何助力银行跨境支付系统平台的构建?

根据现有技术,区块链的类型可分为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表1)。其中,公有链是一种开放系统,任何个人和组织都能成为区块链上的节点,并平等享有发起交易、获取链上全部信息、参与记账、进行系统维护等权利,其代表是比特币和以太坊。私有链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属于公司或个人所有,因此参与节点需要经过组织认可、系统认证后方能加入区块链,其代表是Overstock。联盟链特征介于公有链和私有链之间,只有经过特定规则筛选出的部分节点才有权进行记账,其他节点可以参与交易,但不过问记账环节,其代表是R3VEV。

表1 三类区块链特征对比

【市场前沿】 区块链技术如何助力银行跨境支付系统平台的构建?

通过对比分析,公有链作为一个完全开放且匿名的网络,并不适宜当前强监管制度要求,且运算速度慢;私有链过于封闭,且维持中心化特征;而联盟链是区块链迈向实际应用的重要技术形态,通过在特定参与者之间形成联盟,局部发挥区块链价值,进而扩大应用规模,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因此,构建基于联盟链技术的银行跨境支付系统平台更符合现实需要,且能够有效解决传统银行跨境支付痛点问题。

跨境支付系统平台概念模型

本文利用联盟区块链技术特点,以银行账户为基础,重塑传统银行跨境支付体系,尝试构建连接客户、银行机构和监管部门的跨境支付系统平台,经授权进入平台的客户,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相互之间能够“点对点”进行交易,实现信息共享,交易信息同步发送监管部门,接受交易合规检查。通过预先设定的智能合约,实现资金实时清算、信息智能交互、监管高效实施,形成一个去中心化的信息流与资金流有序高效流转的联盟链跨境支付体系(图4)。

图4 联盟链跨境支付系统平台概念模型

【市场前沿】 区块链技术如何助力银行跨境支付系统平台的构建?

平台参与主体。一是客户群体。客户是跨境支付系统平台的发起者,也是主要服务对象,包括企业客户与个人客户,任何满足条件的客户可申请加入系统平台,经准入后,正式成为联盟链中的一个节点。在交易层面,客户能够通过平台App自助编辑支付指令,向联盟链中其他任一节点客户“点对点”发起跨境汇款业务,平台通过智能合约,实时处理汇款交易,并在线同步反馈汇款处理情况,确保交易的及时性与可溯性,同时,支付交易信息在流转过程中,采用数字签名和非对称加密算法,仅汇款人、监管部门及指定收款人持有密钥,有效保障了信息安全性。在账户层面,客户能够在系统平台中与各开户银行进行互动,实时掌握账户交易明细及余额信息,为统筹安排资金头寸提供有力抓手。

二是银行联盟。在区块链跨境支付系统平台中,银行是平台牵头者,也是交易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但银行不再从事支付报文处理工作,其职能主要是联盟链的系统规划,包括合约设定、平台准入、权限管控等,以及为客户群体提供账户管理、客户授信、存款理财等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在交易层面,客户发起汇款时,可选择其在某个银行开立的账户出账,平台自动触发该账户银行参与到交易中,在汇款信息发至收款人时,平台同步执行账务处理。该运行模式下,银行之间无需对开账户,资金清算不再通过银行间账户进行,利用智能合约,通过汇款人与收款人在银行开立的账户进行“点对点”销账,省去银行内外部账户对转环节,同时,对于具有一定资信的客户,在发起跨境汇款时,银行可提供适当额度的授信服务。在合约层面,银行联盟成员共同决定拟实施智能合约类型,新增、修改、删除智能合约操作,可由某个参与银行发起申请,平台将申请信息发布至链上所有银行,经半数以上银行同意后生效。此外,银行还能够一并为客户提供存款理财等其他传统金融增值服务。

三是监管部门。在传统银行跨境支付体系中,客户委托银行发起跨境汇款,银行处理交易时,需主动执行客户尽职调查及反洗钱合规检查等工作,同时还需通过本国或本地区监管部门指定的系统报送监管信息,同样在跨境汇款中转环节及收款端,中转银行与收款银行也需按照所在地区监管部门要求,履行相关业务合规检查及信息报送职责,因此监管机构对跨境支付信息掌握,完全依赖银行的执行情况及自律程度,导致监管成本高、处理效率低、信息质量差、合规压力大等问题。联盟链跨境支付系统平台将各国或地区央行、外汇管理部门等监管机构纳入其中,作为参与主体之一,并向监管部门开放特定信息调阅权限,平台通过智能合约,将监管要求及黑名单写入区块链中,使得平台只接受那些符合准入要求的交易。同时,在跨境汇款发生时,平台自动将相关信息推送至汇款人与收款人所在地监管机构,实现监管机构动态监测信息流与资金流。

四是平台维护机构。联盟链跨境支付系统平台由银行牵头,但需委托专业技术公司负责平台日常运维,并提供参数维护、技术支持、系统建设等区块链技术维护服务。平台维护机构由联盟链中银行参与主体共同决定,其作为联盟链技术服务提供者,不参与交易环节,无交易信息访问权限,只能调阅处理系统配置数据,以及加密后的交易、合约信息等,极大地降低了支付交易信息泄露、被窃取的风险。

平台运行机制。在联盟链跨境支付系统平台中,每笔跨境支付交易均会触发一个由汇款人、汇款人开户银行、汇出地监管部门、货币当局监管部门、汇入地监管部门、收款人、收款人开户银行等组成的联盟链,平台以广播形式,将每个节点产生的区块数据同步发布至链上其他节点,实现交易信息在各参与节点之间的自由交互,且在各个操作环节,每个节点将被赋予不同权限,包括交易处理权限和信息调阅权限。

平台主要功能模块的运行机制如下(图5):

图5 联盟链跨境支付系统平台主要功能模块

【市场前沿】 区块链技术如何助力银行跨境支付系统平台的构建?

其一,合规检查。在跨境支付信息流转过程中,平台根据汇款涉及到的所有国家或地区(包括汇出地、货币当局、汇入地)监管政策要求,在客户操作界面提示所需交易背景信息,并自动分步骤监测汇款信息是否满足流经各地监管及反洗钱合规要求,以判定交易是否能够成功执行,如交易信息不符合相关合规条款要求,平台将在交易发起时予以拒绝,并反馈拒绝原因。此外,对于由收款人退回的跨境汇出汇款,由退汇智能合约判定,无需监管机构再审核,直接退回原汇款人账户,同时向相关参与节点发布退汇信息。

其二,账务处理。联盟链跨境支付系统平台仍以银行账户作为资金清算的主要出口与入口。客户持有账户均为多币种“一本通”账户,满足各种货币清算需求,如客户与开户银行无透支约定,客户在发起跨境汇款时,需确保账户资金充足。目前,诸多机构在研究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跨境支付领域时,提出建立电子货币中介,如Ripple运用“瑞波币”作为跨境支付中介,但考虑当前全球金融业发展现状,电子货币官方化、全球化并非朝夕之事,因此,本文在系统层面提出无支付中介设想,即平台与参与银行行内系统直连,建立虚拟核心系统,在交易发生时,平台直接操作银行内部客户账户,借记汇款人账户,贷记收款人账户,相应地,汇款人开户银行总负债减少,收款人开户银行总负债增加,表现为银行双方的分布式记账,避免银行之间相互对开多个币种账户,减少了资金占用及流转环节。

其三,智能合约。联盟链的高效运行与既定目标的实现均需依靠智能合约的设定,智能合约是区块链的重要组件。银行联盟共同商定跨境支付相关合约内容和触发机制,以代码形式写入平台,一旦交易满足触发条件,合约将自动执行,外部因素无法干扰。基于联盟链的跨境支付系统平台涉及智能合约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在支付发起端,有自动扣款合约,汇款信息经审核无误后,平台自动扣划汇款人账户;二是在支付审核端,所有交易均自动触发监管政策智能合约,只有满足监管要求的交易,才会被允许执行下去;三是在支付接收端,有自动入账合约,在交易信息被传递至收款人时,平台自动作入账操作。此外,平台还会涉及银行准入智能合约、客户准入智能合约、自动透支智能合约、退汇智能合约、理财托管智能合约、银行权限分配智能合约、客户权限分配智能合约、违规处罚智能合约等。

其四,平台准入。平台准入包括银行准入和客户准入两个层面,通过准入智能合约,将准入标准和要求写入平台。银行机构申请加入时,平台根据银行资质、评级、规模及声誉等因素,考量是否予以准入,并依据银行权限分配智能合约,对银行进行评价分类,据此分配适当权限,如可叙做货币种类,可受理业务类型等。客户申请加入平台时,平台结合客户所在地政策法规要求,分析客户及其业务背景信息,考量是否予以准入,并依据客户权限分配智能合约,对客户进行评价分类,据此分配适当权限,划定可叙做业务范围。同时,平台定期对参与银行和客户启动重检程序,对重大违规行为,启动退出程序。

其五,数据存储。联盟链采用HASH算法传输数据,在跨境支付交易执行过程中,所有参与节点均自动保存交易信息,每一个参与节点发出的区块数据在发向下一节点的同时,也会同步反馈至先前所有相关节点,交易完成后,各参与节点最终将保留最长的一条区块链数据,且完整的区块链一旦形成,任一参与节点都无法单独修改所有区块数据,除非链上一半以上节点同意方可实现。

支付流程。围绕平台概念模型及运行机制,本文以一笔由大陆地区中国银行汇往德国德意志银行的美元跨境汇款业务为例,演示基于联盟链的银行跨境支付平台工作流程(图6)。

图6 联盟链跨境支付系统平台工作流程

【市场前沿】 区块链技术如何助力银行跨境支付系统平台的构建?

一是客户发起汇款。付款人发起交易时,产生一个加密的跨境支付原始区块数据,放入联盟链中,平台将原始区块数据同步发送收款人、付款人开户银行、收款人开户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及外管局等、美联储及司法部等、德联邦金融监管局等,此时,仅中国人民银行及外管局等部门有权限操作区块数据,其他节点根据各自持有的私钥,在权限范围内调阅支付信息。

二是汇出地监管部门合规检查。经审核无误后,中国人民银行及外管局等部门在区块数据中增加审核记录,产生一个新的区块数据,放入联盟链中,平台再次将区块数据同步发送至各个参与节点,同时,人行及外管局根据我国外汇监管政策要求,自动收集该笔跨境支付信息,此时,仅美联储及司法部等部门有权限操作区块数据,其他节点根据各自持有的私钥,在权限范围内调阅支付信息。

三是货币当局监管部门合规检查。经审核无误后,美联储及司法部等部门在区块数据中增加审核记录,再次产生一个新的区块数据,放入联盟链中,平台再次将区块数据同步发送至各个参与节点,并根据美国当局全球美元资金流向监测要求,自动收集该笔交易信息。此时,仅德联邦金融监管局等部门有权限操作区块数据,其他节点根据各自持有的私钥,在权限范围内调阅支付信息。

四是汇入地监管部门合规检查。经审核无误后,德联邦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在区块数据中增加审核记录,再次产生一个新的区块数据,放入联盟链中,平台再次将区块数据同步发送至各个参与节点,并根据德国跨境支付交易政策要求,自动收集该笔交易信息。此时,仅收款人有权限操作区块数据,其他节点根据各自持有的私钥,在权限范围内调阅支付信息。

五是完成账务处理。德联邦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审核后,平台同步完成对收款人的入账操作,收款人账户余额增加时,将自动触发收款人端在区块数据中增加汇款已完成记录,产生一个新的区块数据,放入联盟链中,平台再次将区块数据同步发送至各个参与节点,由各节点更新存储数据,保存最后一条状态为“完成”的区块链。

05

基于联盟链技术的银行跨境支付优势

与传统SWIFT银行跨境支付相比,本文构建的联盟链跨境支付体系摒弃了代理行模式,实现去中心化的“点对点”跨境支付,减少流程环节,在货币层面,提出了建立“一本通”账户,支持各币种资金支付功能;在信息流层面,提出了通过广播方式发布交易区块数据,促进信息共享,同时确保数据准确及不可篡改;在资金流层面,提出了各参与银行内部核心系统与平台直连的设想,在联盟链上构建了一个虚拟“核心系统”,实现账务实时处理及分布式记账。联盟链跨境支付体系在交易成本、效率、安全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第一,支付费用低廉化。根据麦肯锡测算,区块链技术能够帮助跨境支付参与方节省约42%的交易费用,从每笔平均26美元降低到15美元,在减少了11美元中,中转行的转汇费占到73%,其余为合规及其他运营成本等,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

第二,资金清算快捷化。在构建的虚拟核心系统中,“点对点”的账务处理方式具有类似于各银行行内汇款的处理效率,加上交易审核及合规检查时间,基本可以实现资金几分钟内汇达收款人账户,进一步促进跨境资金的流动效率及全球贸易的快速发展。

第三,头寸管控高效化。该平台引入多币种“一本通”账户体系,采用分布式记账,无需银行之间互开账户,改变了当前为满足多币种支付清算需要,在各账户备付大量资金的现状,有效减少了银行资金占用,提升了头寸管控效率,降低了银行资金运营成本。

第四,信息交互动态化。平台改变了当前传统银行跨境汇款交易信息“串行”的逐级处理方式,在区块链形成的整个过程中,采用广播方式发布交易区块数据,确保跨境支付交易相关参与方及时掌握交易信息及处理进程,有效促进了数据共享和信息交互。

第五,客户信息保密化。在当前跨境支付体系中,客户交易信息完全暴漏给汇款涉及的所有银行,客户信息隐私性较差,在联盟链跨境支付平台,参与银行不参与交易处理工作,仅有限访问客户交易信息,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客户信息的保护机制。

第六,审核监管智能化。传统银行跨境支付模式下,银行在为客户办理跨境汇款业务时,需主动审核客户身份,并报送交易信息,该平台将监管部门作为参与主体之一纳入其中,将监管要求以智能合约方式嵌入平台,在信息交互过程中,自动开展审核监管各项工作。

第七,数据存储安全化。集中存储容易带来数据丢失篡改的安全隐患,在联盟链跨境支付体系中,交易数据以区块链的形式分布存储在各参与节点,任一节点数据丢失不影响其他节点数据存储,且修改区块链数据,需经过一半以上参与节点同意方可,数据存储更安全。

06

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展望

区块链等新型技术不断涌现,将推动跨境支付向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未来的跨境支付将更加便捷、快速、安全和低成本。本文针对传统银行跨境支付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不透明等痛点,结合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优势,提出了基于联盟链技术的银行跨境支付系统平台构想,将客户、银行与监管部门有效连接在一起,建立了一体化的跨境支付服务体系,研究表明,该平台能够利用区块链的核心技术解决当前银行跨境支付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而构建出更为安全高效的跨境支付体系。然而,区块链技术本身发展还不成熟,且在跨境支付领域应用上也还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可行性、国别壁垒、法律框架、技术标准等难题,需要学术界和研究机构持之以恒地探索。伴随这些难题在实践中不断被攻克,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领域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从而为跨境贸易融通及经济全球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