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投资
如果有人问我,在“资产配置”这个专业内,哪大类资产最难配置,对理财规划师挑战最大?我会说是“保险”。我自己也是在大类资产这个维度,对保险下的功夫最多,做的研究和思考最多,它需要综合对人性、法律、税收、传承等多方面的研究。
我所观察到的是:对于行业的从业者来说,这个科目是极具挑战的。行业内既能从“不同人生维度”思考客户痛点,又能“熟悉各国保险具体解决方案优劣势”,并且能结合CRS、FATCA等规定考虑到“税收筹划”维度的保险配置逻辑的人才,少之又少。
这也是我为什么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希望对行业从业者,对每一个人有保险需求的人,都有所帮助。
相比知识和经验分享,思维分享最珍贵。有了正确的思维,再补充知识和经验,就更容易深刻并且正确。
宜信财富北京区域总经理、全球资产配置专家王蕾女士
保险守护人生的“幸福感”
一次,坐飞机与同事从美国回北京,飞机颠簸对于经常飞来飞去的我们来说早就习以为常,丝毫没有打断我们聊天的兴致。可是,飞机越颠越严重,没完没了,身体已经有瞬间离开座椅,体会到了失重的感觉。
那个过程是那么漫长,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沉默,各有所思。我也低下头,脑子里却电闪雷鸣。当颠簸过去,机长安抚结束后,几个都从事财富管理的同事们不约而同的在问,保险买够了吗?
其实,不得不承认,我在那一刹,也快速回忆了自己究竟买了多少保险,受益人分别是谁,儿子、父母、爱人,额度分配是否合适。这个过程,很考验人性。颠簸后,眼睛有些湿润,不是因为害怕,是因为担心还有遗憾。
我自己每回签署保单的时候,无论是国内保险还是海外保险,落笔的时刻,都是增添幸福感的时刻,生活的美满往往也是由一个又一个“幸福”拼凑组成。
我经常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财富管理的基础?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见到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景里,我对这个答案会用不同的语言描述。
美国第一个登月器还有早期美国总统座驾所用轮胎,都是固特异这个牌子,其特殊在于固特异是最早具有“零胎压续航技术”的一家公司。
它能让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车,车胎突然爆胎的情况下以80公里每小时行驶80公里。这80公里是车可以高速行驶的基础,是生命的延长线。
同样,财富管理的基础也应该是“可以让车高速行驶”的“零胎压续航技术”。那是什么?是保险。
我听过很多大师级老师讲过保险的理念,在“为什么无论是谁都需要配置保险”这方面,可以听到很多成熟的理念。
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令人欣慰的一幕,在招商银行—贝恩《2015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中,高净值人群财富目标排序中,“财富保障”和“财富传承”分别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这是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管理理念趋于成熟的标志。
相比2011年,在同样的报告中,“创造更多的财富”还是当年高净值人群财富目标排序的第一位。但是,在“究竟如何配置保险”这方面,却几乎见不到十分体系化的、让人一目了然的方法论。在这方面,我一直试图找到一个方法论,让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保险配置“三维论”
有一段时间,我十分享受《三体》所带来的思维重塑的感受。一天,我突然豁然开朗,保险对于人生,是解决长期的、重大的事情。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阶段,需要站在的保险维度是不一样的。于是有了“王蕾—保险配置三维论”,我希望它可以成为“配置保险方法论”中的“牛顿理论”。
人生从“财富满足度”角度来讲:
01 第一维,如果人生还处于“今天还为明天的面包打拼”阶段,家里最值得保障的就是人。
对于这个阶段的人来说,做好“重疾保险”还有“意外保险”即可。其他更多的钱投资自己,让自己更优秀、有能力创造更多的财富。
02 第二维,有足够的财富积累,如果自己这一辈子的现金流被合理规划的话,可以一生衣食无忧。这个时候,要增加“确定性”的安排。
此处“确定性”应该有“法律的”具体解释,它应该属于“法律”资产,例如保险。也就是说《公司法》、《合同法》、《税法》、《婚姻法》、《保险法》关于保险是有明确的法条解释的,确保了它是具有确定性的“法律性资产”,规定了保险在“税”、“债”、“婚产明晰”、“个企分离”、“有效传承”等方面的作用。
保险是最古老的对冲工具之一,它的对冲原理是,既然人有生老病死,就要让“年轻的自己”去照顾“白发苍苍的自己”,可以用保险养老。
既然人生有潮起潮落,那就要用“潮起”时的自己去照顾“潮落”时的自己,可以用保险抵抗企业、婚姻等风险。
既然人生现金收入能力和现金支付能力有各种波动,就要用科学的金融工具——保险去熨平现金流收入支出的不必要波动。
让自己将意识到的风险,都以一种“确定性”的方式对冲掉。这种确定性的安排会极大增加人生幸福感。具体包括:孩子教育金的安排、自己以及父母养老金的安排、在能力范围之内安排孩子的婚嫁金和创业准备金等。
03 第三维,通过创富和财富管理,已经积累了超过此生自己所需现金流的财富,传承是一个需要被重点关注的话题。
一谈及传承,就涉及到跨境税务筹划等一系列安排。传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内容,但只是站在第三维去看保险,除了传承、税务筹划之外,个企分离、婚产明晰以及避税避债等也是需要被重点关注的。
这部分内容比较多,也是我这篇文章重点阐述的内容,人们往往会相互祝福“一切顺利”,实际上,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跌宕起伏的,途中会遇到各种场景,包括“债务风险”、“婚姻风险”、“企业经营风险”、“税务风险”、“传承风险”等,对此会分几个段落详细展开论述。
人生会面临哪些风险
01 债务风险。
这十分容易理解,“连带责任担保人”是在签署借款合同中,是常被用到的增信措施,一旦债务方没有能力偿还,连带责任担保人将直接承担债务风险。这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包括企业经营中直接的债务风险对于家庭财富的穿透等,此处不赘述。
02 婚姻风险。
王宝强案让我们一度聚焦于婚姻风险导致的财产分割,昔日的福布斯排行第71位,年收入2600万的宝强,借钱打官司,有财产的控制权,却没有现金流。
实际上,除了关注整个事件的始末,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
1)宝强在婚内做的关于“公司股权的变更”对于财产起到保全的作用了吗?
2)宝强向法院提起的关于要求分割名包等物品,是否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3)中国目前的婚姻法及司法解释是如何界定“婚姻内共同财富”的?
4)如果离婚,例如房产、股权、保险等各大类资产究竟如何分割?
我相信,以上问题能回答得十分完整、准确的人,寥寥无几。正确的答案,整理如下图.
其中上述问题答案一目了然:
1)宝强婚内公司股权变更对于财产无任何保全的作用;
2)宝强关于对名包分割的要求,按《婚姻法》规定,未必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3)按照图标举的分类来看,归个人所有的只有“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还有“指定身故受益人”为夫妻一方的保险利益,其他均为“共同所有”;
4)在各大类资产,离婚后如何分割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就是保险的特殊功用。
实际上,宝强事件只是千千万万个婚姻家庭的缩影,生活中类似案例屡见不鲜,并且国内外长久一来一直如此。
国外有一个关于传承中婚姻风险描述的漫画,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企业家指着远处的厂房和住宅对儿子说:“儿子,你看见了吗?那都是我们家的财富,未来,这将都是你的前妻的”。
国外是这样,国内情况丝毫不弱,根据民政局统计数据,2016年上半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168.3万对,比上年增长11%。2015年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84.1万对,比2014年增长5.6%。80后成为离婚大潮中的主力军,结婚3年办理离婚的占比40%。90后的离婚更加任性,24-26岁的离婚人士呈上升趋势。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北上深是全国离婚率最高的三个城市,其中北京39%,上海38%,深圳36.25%。并且,有说法称IT新贵离婚率高达50%。
就以IT新贵举例,假设一位IT新贵的结婚对象在财富上并不对等,那么,当配偶变成前配偶,因婚姻关系的变化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财富总量的变化。
所以,在我实际接触的案例当中,对于婚产明晰进行安排的人越来越多。
例如,高净值人士采用婚前财产公证的比例越来越多;还有,当父母送女儿嫁妆的时候,保险也成为一种智慧的选择,不用送车、送房、送现金,而是送保险,将财富属人化,无论未来孩子的婚姻变化如何,财富只属于自己子女,与配偶无直接法律关系。
当然,也屡见为了离婚,提前二年就开始筹划的,也因此出现了很多知名专打“著名离婚案”的律师。
但是,如同名医扁鹊所说“兄长医术最高一样”,“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
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
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在财富管理和传承过程当中,并没有因真正的“医祖”“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而受到尊敬和奖励,这也暂时是行业的悲哀。
保险对于婚内财产保全方面有着“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的作用,越来越多有智慧的人在使用它。
03 企业经营风险。
传统中国企业家和美国企业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传统中国企业家把企业当儿子养,美国企业家把企业当猪养。
在中国,儿子再差,不能抛弃,所以中国企业家就会发生“辱母案”这种现象。在美国,猪养大了,就可以卖了,像埃隆•马斯克一样,Paypal、特斯拉、SpaceX,他从来不需要从一而终。
这样问题就来了,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是多长?
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2000年以来全国内资企业生存时间分析报告中显示:以2000年以来新设立的企业为研究对象,企业成立后的第五年累计存活率为68.9%,已经退出市场的企业达到31.1%;第九年企业的累计存活率为49.6%,即仅有约半数的企业能存活8年以上。
从2008年初至2012年底,五年内全国累计退出市场的企业共394.22万户,平均寿命(某一时段内退出市场的企业寿命总和/退出市场的企业数量总和)为6.09年。
美国《财富》杂志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五年,只有2%的企业能存活50年。
日本《日经实业》的调查显示,日本企业平均寿命为30年;《日本百强企业》一书记录了日本百年间的企业变迁史。在百年中,始终列入百强的企业只有一家。
贝塔斯曼等人通过对 10 个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数据分析发现,20%-40% 的企业在最初两年之内就会退出市场,40%-50% 的企业可生存七年以上。
通常,在一个给定的市场,在一年之内大约有5%-10% 的企业离开市场。总的来看,我国企业的生存规律与这些国家相近,但企业存活率要高于发达国家,这与发达国家的企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有关。
美国最长寿公司——知音公司,建立于1623年(394岁),经营的业务是制作和销售打击乐器,产品包括铙钹和鼓槌,与现在经营的内容完全不同。
对于一个家族来说,最长可以存在多久呢?
日本的金刚组是一个存在了上千年的家族,经历了很多家族产业变迁,从最开始修寺庙,到中途换其他产业,到现在又在修寺庙。
金刚组创办于公元578年,是世上现存最古老的家族,1955年转以有限公司方式经营。2006年1月,新金刚组放弃地产建设的业务,转回老本行,建设寺庙,已经传到第40代传人。
金刚组的家族家训是,一定有一部分钱是“埋在地底下的”,此处“埋在地下”就是类似于保险这样的安排,从而实现“个人和企业资产分离”。
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往往因为把企业当儿子养,要经历完整的企业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包括: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衰退期四个周期。
初创期,也叫输血期,这个时期企业经营风险包括注册资金未实缴的隐患、将家庭资产放入公司的隐患等;
成长期,也叫造血期,这个时期企业经营风险包括公司借贷、个人及家庭资产担保、个人借款给公司使用等;
持续发展期,也叫储血期,这个时期企业经营风险包括融资对赌、用个人资产担保股权回购等;
稳定及衰退期,也叫流血期,这个时期企业经营风险包括股东纷争、股东挪用公司资产、虚构账面利益、获得个人利益、公司账面做亏、抽逃资金、高利贷导致的资金断裂等。
总而言之,一旦企业发生危机时个人资产未被合法隔离,则所有个人资产将无条件地用于承担企业的债务和风险(此处研究得益于罗兴律师的相关分享,特此感谢)。
三、四年前,有时会出现这样让人挫败的一幕,当我十分真诚的提出我对某企业家客户的个企分离建议的时候,某企业家自信满满的说:“我就是我家里最大的保障。”或者说:“没事,所有的财富都没了,还可以从头再来。”
对于第一种企业家,是“自信过头”的表现,变成自负,盲目自负是一种匮乏智慧的表现。对于第二种企业家,我认为是“匮乏自信”的表现,不相信自己可以通过科学的、被长期证实有效的方式合理规避风险,做到基业长青,家族兴旺。
相反,比一般企业家更有智慧的企业家是做如下思考的,例如,李嘉诚用90%的时间在考虑失败;比尔•盖茨,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任正非,“华为总会有冬天,准备好棉衣,比不准备好。”
04 传承风险。
中国绝大多数的高净值人群在“传承”这个问题上都是零基础。
为什么是零基础?因为特别高比例的高净值、超高净值人群都是富一代,富一代没有在自己的父母处学习到如何传承,自己也没有实际传承的经验。
但是,在未来5-10年当中,中国将有300万企业家需要面临传承问题。这是一个需要加快学习步伐的群体。
希望财富给予被传承子女怎样的价值和生活?这是一个关乎传承顶层设计的问题,也是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往往需要传承人思考很久。每一个人对这个问题答案未必一致,但是,一定有一些共性的智慧。
有一次,我见一位从外地赶来的客户(因为需要保护当事人隐私,隐去所有敏感信息),老来得子,与第二任妻子生有一子,见我面时,十分焦虑。实际上,像他这样几十亿身价的客人,焦虑的不在少数,很多超高净值人群幸福感实际上很弱。
他之前做外贸生意,对汇率波动十分敏感,见他之时恰逢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跳水)之后那段时间。他将尽50岁,孩子不到1岁,又是老夫少妻家庭。他当时财富的三分之二与国有性质单位合资,他想退出,可钱撤不出来,并且看起来遥遥无期,他采取上访的方式。
事业上,他因全球经济情况、汇率波动变化,对未来难免担忧,又恰逢合资企业股东纠纷,他处于弱势。婚姻上,老夫少妻,老来得子,等儿子30岁,他已是耄耋之年,“婚内财产保全”和“保护孩子的继承利益”变得十分突出。
幸运的是,这位客户对于传承儿子怎样的价值和生活有十分清晰并且令人尊重的思路,他说:“我最在乎的人是儿子,希望他不因为财富继承丧失奋斗权,在他30岁之前,不要见到大钱,但是,有风来,有雨来,要有牛奶和面包吃。”
子女在年幼时被迫接受一笔遗产巨款,是福是祸?无数事实经验告诉我们这是祸。
阿斯特家族一度是全美最富裕的家族,阿斯特四世时,阿斯特家族的财富占全美国生产总值的一百零七分之一。而这位约翰•雅各布•阿斯特1848年去世时,是全美首富。
阿斯特四世在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中遇难,是“泰坦尼克”号最有名的遇难者之一,留下按现在的市值来算高达102.2亿美元的遗产(119.2亿美元,2011年)。
阿斯特四世身后留下1.5亿美元遗产(按当时的市值),依照遗嘱,其中7200万美元留给了长子文森特,对于20岁的年轻继承人来说这是一个灾难。因为自己不具有管理能力,变卖了当时不断升值的纽约土地,做了一系列错误的投资,导致资产大幅度缩水。
阿斯特五世的婚姻也让家族继续衰败,他娶的妻子是大慈善家,不过不是养金鸡下金蛋,捐金蛋的慈善家,而是把金鸡都捐出去的慈善家。至此,阿斯特家族的故事,在年幼被迫继承巨额财富的第五代画上了一个句号。
过早转移可变现资产后被传承子女出现身故,钱是谁的?我非常尊敬的苏颖老师曾经讲过这样一个她亲身经历的案例,让我记忆犹新。
一位坚强的女企业家在被丈夫抛弃后,独自照顾女儿,并且创立自己的事业。因为自己的不幸,她特别希望女儿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于是在女儿找了一个并不门当户对的女婿的时候,她即便不认可,但还是选择支持女儿,并且给了女儿大量的嫁妆,提前传承自己的财富给女儿。
女儿和女婿在高速公路上驾车出现车祸,女儿当场身亡,女婿是她花了100多万抢救回来。
最后,从继承角度来讲,发生的一幕是,女儿生父(当初抛弃了该女企业家的前夫),女儿的丈夫(她花了百万救回来的女婿),以及她自己,都是女儿名下她当初提前给女儿的资产(后来变成遗产)的法定继承人。
这是一个极端的案例,生活中,因为过早传承,导致的事与愿违也比比皆是。过早传承涉及到,子女是否有能力合理管理财富,子女婚姻关系变化带来的风险,子女是否孝顺,提前传承财富后,是否尽心照顾父母等。
婚前传承房产、现金一定安全吗?
很多人说,我很懂《婚姻法》,婚前传承房产和现金就可以解决婚产明晰的问题。如果做了公证会好一些。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现金是不记名的,又比如,婚前传承的房产在婚内有相当的概率更换为更大面积的房子、学区房或者别墅。这样一来,婚前财产就产生了婚内财产混同的情况。
遗产税出台后将资产和房产转移给子女靠谱吗?
中国式小聪明让少部分人寄希望于,如果遗产税出台后,那个时候,再把资产和房产转移给子女。
事实上,遗产税往往同其姊妹税“赠与税”一起出现。并且按照现在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经过两会多次审议的《遗产税草案》,追溯期是5年,也是世界上追溯期最长的《遗产税草案》,也就是说,赌《遗产税》什么时候推出是没有意义的。
您辛苦打拼的财富姓谁的姓?
如果给大家两个选择,一个2000万,一个1000万,问你选哪一个?大家应该都会选2000万。如果给大家两个选择,一个是2000万是别人的,另一个是1000万是你自己的,问你选哪一个?大家应该都会选1000万。
很多时候,研究“财富是谁的,比财富是多少”更有意义。
以上所涉及的这几个对传承来说重要的话题,在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当中,都会用到保险作为具体落地的工具。
根据福布斯发布的《2015中国高净值人群寿险市场白皮书》,2015年底,中国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在114.5万亿元左右,而可投资资产1千万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规模超过110万人,这其中95%左右是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到1亿的群体。
中国人越来越有钱,对财富的关注焦点也从财富创造转移到财富保全上来。尽管超过6成的受访高净值人群表示考虑将超过一半的财富留给下一代,但已做出妥善安排的仅占7%。
美国富兰克林曾经说过:“除了死亡和税收以外,没有可以肯定的事。”从以下一系列经济政策大事件来看,综合税制改革箭在弦上。
2000年4月,全国存款实名制;2008年,央行开通个人征信系统;2010年,全国房屋登记联网;2010年底,部分城市车辆限购;2015年,土地财政告急!人口红利消失!2015年3月,国务院颁布《不动产登记条例》;2015年8月,房产税纳入12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对于征收《遗产税》来说,一方面,以上涉及到的技术条件和外部条件均已成熟。另一方面,涉及到的实际征收意义成熟,中国财富人群,以企业主举例,其中有300万的企业主面临接下来的5-10年需要传承。
当然,从国家的财政需求的角度来看,遗产税是补足因国家调控房市而导致土地财政收入减少最好良方。
FATCA和CRS对保险配置的影响
以上就是我的“保险三维理论”的具体分享。接下来,说一说FATCA和CRS。
根据《海外账户纳税法案》,所有的美国税务居民和外国金融机构必须向美国国税局报告其美国客户的账户信息,不合作的金融机构若有源自美国的任何收入,包括获得投资处置收入和来源于美国资产的利息、股息收入,将会被惩罚性扣缴30%的预提所得税。
《海外账户纳税法案》,即“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简称FATCA。2010该《法案》由美国国会通过。法案目的是美国推出《海外账户纳税法案》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击美国公民和绿卡持有者离岸逃税行为,此项法案于2010年通过。
该法案规定,符合条件的美国公民和美国绿卡持有者,在国外银行存款达5万美元以上者、企业户资产在25万美元以上要美国国税局申报。(百度百科)
CRS是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的英文缩写,中文翻译为“统一报告标准”。它的提出者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就是OECD(经合组织)。
两年前,OECD在澳大利亚提出用于指导参与司法管辖区定期对税收居民金融账户信息进行交换的准则,旨在通过加强全球税收合作提高税收透明度,打击利用跨境金融账户逃避税行为。
举个简单例子,比如我们中国人有一天去了英国,出现了一笔钱,而且很可观,那么英国的银行就有义务把中国人存款的信息金额披露给中国税务总局,这就是信息交换。
最早在这个星球上想做信息交换的国家,其实是美国,美国在2010年就开始推行信息交换原则,就是他的《海外账户纳税法案》(FATCA),台湾人给他翻译成肥猫法案。
美国推得很辛苦,但是很有成效,比如说美国一开始找到瑞士,瑞士就把所有的美国人的存款信息都披露给美国,帮助美国征得了大量的税款,于是美国就要求所有市面上的国家都跟他签订信息交换规则。美国做的很好,OECD成员国也开始效仿。
《共同申报准则》旨在推动国与国之间税务信息自动交换,目前正循序渐进地在各国实施,有望在2018年完全覆盖所有的成员国。虽然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范本,但发起CRS的组织OECD提倡各成员国应按照要求,签署公民信息交换的协议。(百度百科)
关于这两个法案和协议的具体细节内容,并不是我要说的重点。但是,现在给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的时候,因为CRS和FATCA,新增加了一个不得不去思考的重要维度。
CRS和FATCA这两个法案和准则,本身适用对象、适用内容、适用地域、适用方式、适用目的都千差万别。但是,一致的却是在这两个框架下,除了在美国的金融账户和金融资产之外,其他190个左右的国家,各国“税务居民”都将逐步面临海外金融账户信息被自动交换回本国。
被交换,也不意味着一定要收税,CRS不是新税法,它是保证税法被顺利实施的措施,防止各国政府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税款流失。而FATCA并非是一个互惠并且带有严厉惩罚措施的单向向美国政府披露信息的法案。
所以,以上会造成很多政策下的选择。
比如,很多中国的税务居民,不希望自己的资产在CRS下变得透明,不希望账户信息被交换回中国,会更大比例的投资美国,当然,这种现象背后,也很大程度的考虑了本国的政治、经济等风险,以及本身美国的金融资产就几乎占全球的半壁江山。
还出现一种现象,就是在CRS项下,房产是不属于金融账户,实物房产投资的相关信息是不需要被交换的,所以,这将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投资人对于房产的投资。
还有一种特别大的趋势,就是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保障类的保险以达到合理避税、延税的作用。
这里为什么说到科学、合理,就是因为这种配置要求的技术门槛很高,不光要懂保险本身的专业性,还要懂涉及到的相关国家的具体法律规定,需要资产配置专家和财税专家通力合作。
CRS框架下如何配置保险?
专家建议:
01 在对待保障这方面,尊重自然规律。
每一个人都会老、会病、会离开人世,有什么比在这种场景出现之时,一个“确定”性安排更好的呢?怀着一颗对幸福构建的信仰去理解这件事情,不用一些不必要的自信去赌“自己一定是那个最健康、最幸运、最有能力,甚至最无所谓的”人。李嘉诚很有自信的资本,也有智慧,但他没有“没有必要的自信”。
让黑头发的自己将白头发的自己的生活质量底线锁住,这是好的安排。让年富力强的自己将需要自己照顾的人的固定性现金流支出(例如孩子教育金)做一个确定性安排,这是让自己减负前行的智慧。
在企业处于巅峰时刻,考虑埋一笔不时之需的与企业资产隔离的钱是极其有必要的。家族的幸福是需要管理的,婚姻经营,财富传承都是需要管理和约束的,合理的约束往往是得到自由的唯一途径。
无需税务唯大,但也不可不予以关注,这个科目太复杂,交给可信赖的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是特别需要的。
不需要拿保险和投资比较收益,那不公平也凸显人类的贪婪,因为保险它的特有功能理财不具有。并且,“有底线的贪婪”才是正确的贪婪,保险就是那个“底线”。
02 保险通常周期长,短则覆盖人生重要阶段例如教育金,长则覆盖几代人的生命周期,如用于传承的安排。
保险覆盖的主题意义都极其深刻,关于教育、养老、企业经营、婚姻经营、财富传承、债务防火墙、税务规划,都是人生头等重要大事,都是大坐标,不像投资一个产品那样相对简单。这些重要大事,值得花时间深入动态研究。
深入的方法包括,自己收集材料,更重要的是找专业人士、专业机构去学习,这些智慧学成是自己的,是搭建幸福的武器。
动态的意思是要与时俱进,过去对的事情,有一些现在未必对。因为政策变化,市场变化等等原因。人生第二职业就是“财富管理”,值得花时间、花精力、花热情。
如何配置保险?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首先,对于高净值人群,需要全球配置保险。
理由和全球资产配置一个道理,除了资产配置需要大类资产的分散以外,也同样需要区域和币种的分散。并且,在CRS和FATCA法案下,不同的地区的保险信息被交换的情况也不同。
更为重要的是,不同国家的保险公司,投资标的限制不同,资产管理能力不同,法律限制不同,最后导致保险利益相差很多,体现在同一个人,同样的保额,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公司保费相差很多。
其次,配置保险需要找大而强的公司。
这些公司通常都是财富500强,通常都是经历了一战、二战这样的百年老店,因为它需要管理者投资人一代甚至几代的财富。
当然,经历时间检验是最好的证明。同时,也要关注细节,比如动态的排名变化,有没有申请过破产,“赔付偿付率”等涉及到偿付能力的指标如何。
再次,选择保险产品。
至于买什么险种,买哪些家的具体产品,这是一个极其专业的话题,普通投资人通常是没有这个时间和能力去全部掌握,但是有一些原则可以提示:
1、一个科学的保障配置需要一个组合完成,可能要用到不同公司的不同产品。
2、保险配置需动态调整。
投资人一想到教育金、养老、传承可能就觉得负担好重,一次性没有能力解决全部问题。实际上,这是需要有先后顺序去解决的,并且即便一个问题,也要动态地考虑。
例如养老,你可以十分清楚的知道自己老的时候要什么样的生活,大概每年费用多少,通货膨胀有一个合理的预估,以上让你相对精确计算出你需要多少保额,但是,也未必一次行全部解决,上面提到了,动态调整永远让自己的保障配置趋于完善。
3、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保险的特别之处对自己配置的价值。
例如,香港保险,有“保单持有人”,这在大陆保险中是没有的。保单持有人可以决定保单的退保、贷款、转让、指定改变身故受益人,以上均无需受保人同意。年金、分红的保单所有权归保单持有人。
4、配置途径。
建议在一个可以综合配置的平台上配置,这样不容易“产品导向”,这是有别于保险公司销售的“产品导向”。可以用到多个国家,多个公司,多个产品等工具。
另外,找专业的理财规划师配置,中国这方面人才不多,我们往往在配置的时候,是为了一个目的去的,比如说“税务”,但是不是“税务唯大”呢?
未必,也许有更重要的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也许需要考虑好几个维度上的平衡,找到“最优解”。这个需要专业硬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