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理财投资
有的活期产品因为搞了期限错配,对债权细节往往就没办法完全公开,信息披露严重不足,如果平台本身不靠谱,一样要面临平台老板携款跑路的巨大风险。
经过了2015年史无前例的疯狂股灾,进入2016年以后,面对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的股市,许多投资者的内心都很纠结:
一方面,被伤了一次又一次的千万股民基民们现在已经不敢继续重仓在股市里玩耍了,因为这个神经病股市老是不好好和我们愉快地玩耍;
但另一方面,去年股市实在是赔得太惨了,因为迟迟没有回本,所以许多人打死也不甘心就此认输离场,告别股市,把钱全部拿去买期限固定,一买就是1年甚至更长时间不能动的银行理财产品、券商理财产品或者万能险。
这类固定收益产品虽然风险很低,但收益也高不到哪里去。尤其是我们现在还处于降息周期,市场整体收益率一直在下降,对激进型投资者来说,吸引力就不够。所以许多人现在还是选择现金为王,把钱都放在证券账户里猫着,会理财的,则把钱放在余额宝这样的货币基金里面,可以随时拿出来,这样未来才有机会随时重新进入股市搏击,把2015年亏掉的钱再给赚回来。
然而对于真正懂理财的老手来说,活期储蓄的收益自然完全看不上,但余额宝现在的收益,啧啧啧啧,依然看不上。
失宠的余额宝:
记得2013年余额宝像孙悟空一样碰一下横空出世的时候,真的是惊艳全场,给中国理财市场带来了一场大地震。
那个时候余额宝的年化收益最高达到过7%,所以当时余额宝的宣传口号就是有活期储蓄一样的灵活性,但收益却是活期储蓄的15倍,你看牛不牛!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花无百日红,风水轮流转。今天余额宝虽然规模依然很大,但收益率已经下滑到了3%以下,就算在整个货币基金家族中,余额宝的收益率也已经泯然众人,失宠已成定局。不过话说回来,就算其他再牛逼的货币基金,现在的年化收益也只有3%略多,不到4%,对投资者依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更悲催的是,因为余额宝的名气实在太响了,所以现在社交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再见,余额宝”之类的文章,不点开看一下,还以为说是不是马云突然把余额宝给关了呢。
实际上,这样的标题100%是P2P公司的广告,尤其是P2P活期理财产品的广告。现在这类产品也在学余额宝,要不就是赎回当天资金可以到账,要不就是只需要1天到2天时间资金就可以到账,看齐货币基金。而这些P2P活期理财产品现在的宣传口号,就是拥有余额宝一样的流动性,但收益却是余额宝的2-3倍,所以它才敢号召广大投资者告别余额宝。
但是这类动不动年化收益就高达8%以上的升级版余额宝,亲,您真的敢碰吗?
升级的“宝宝”?:
还是那句老话,天上不会掉馅饼,风险收益成正比。收益是余额宝的2-3倍,还宣称风险和余额宝一样低,那打死我也不相信。
2P活期理财产品本质上就是一个定期P2P产品和货币基金共同组成的一个资金池,更通俗的说,就是一个P2P产品和货币基金杂交的产品。
如果你看到有某家公司说他们家的XX宝的收益可以达到5%、6%,还有超过10%甚至更高,而且也和余额宝一样可以随时赎回,那么请放心,这货一定是货币基金和P2P债权类资产杂交的后裔。而且约定回报越高,那货币基金比例一定越低,P2P债权资产比重一定越高,投资风险也一定越大!
那么问题来了:
都说现在P2P市场风险那么高,3000多家P2P平台已经有1000多家跑路了,整个市场风声鹤唳,但这类活期理财产品的高流动性又非常贴合我的理财需求,而它的高收益性则秒杀了余额宝,那我到底要不要来点呢?
要知道,这类P2P活期理财产品和我们过去所知道的以招财宝为代表的可以随时变现的P2P产品还不一样,后者属于债转类变相活期产品,本质上还是个定期产品。一旦要变现,就要把这个债权提前转让出去,并且需要为此承担变现利率风险和变现手续费成本,和货币基金这种流动性管理类的活期产品性质上完全不同。
正是由于市场意识到了投资者对高流动性产品的巨大需求,导致现在P2P市场上出现了一大批只做活期产品的平台。力哥本身对这类产品有比较大的投资需求,所以一直以来也一直很关注这类平台的发展变化。
活期P2P风险在哪里?
那这类产品到底有什么风险呢?
1信用风险 :
首先是所有互联网债权类理财平台都存在的风险,就是借款项目本身的信用风险,如果风控不严,借出去的钱一大半到期后都收不回来了,甭管活期定期,都得完蛋。
2流动性风险 :
其次是由于短时间内遭遇大面积赎回而产生的流动性风险,也就是所谓的“挤兑效应”。这个风险是非常可怕的,挤兑效应可以把一个好端端的银行硬是给挤破产了。
3政策风险
再次是政策风险或者叫合规性风险。把钱借出去的人希望自己啥时候要用钱了马上这钱就能收回来,而借了钱的人往往是为了某个特定用途。如果你说好借给人家一年的钱,过了两个月突然要人家还钱,人家说这钱都变成机器设备了,产品还没生产出来呢,你让我咋还呢?
为了解决这个供求不匹配的矛盾,这类活期产品一定把一部分资金拿去放长期债权以提高收益率,另一部分资金放在货币基金里,应对投资者随时可能出现的赎回申请。
这么一来,这类产品就很难做到债权一一对应,也就是说不得不像银行那样做一个资金池,搞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错配。而根据最新的P2P行业监管规定,P2P是不能做资金池,不能搞期限错配的。
再说,这类活期产品因为搞了期限错配,对债权细节往往就没办法完全公开,到底有多少钱拿去放贷了,期限有多长,坏账率有多高,借款人是谁,我们投资者是一问三不知,信息披露严重不足,如果平台本身不靠谱,一样要面临平台老板携款跑路的巨大风险。
收益这么高,买点压压惊?
那是不是有这三个风险在,就一定不能碰呢?
我的回答是,这类产品未必就是洪水猛兽。
但是你在碰这类产品之前,一定要做好以下功课。
1你要做好自己的资产配置 :
流动性管理只是你投资规划中的一部分,你的资产篮子里,还应该考虑配置其他各类理财产品,不可能全是活期产品吧,这样你的风险就分散了。
而流动性管理的工具也有很多,除了货币基金,银行、券商也都有自己的类货币基金产品,风险也和货币基金差不多低,你都可以考虑配一点,具体的产品我就不介绍了,免费的广告力哥是不做滴。另外还有所谓的场内余额宝,也就是场内ETF货币基金,还有国债逆回购等等都是流动性管理工具,我就不一一展开了。所以,高收益的P2P活期理财产品只是你流动性管理工具篮子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而P2P活期理财产品,你也别死心眼就买一家的,可以把资金分散到好几家去。力哥自己划定的底线是,任何一家P2P平台的投资金额都不能超过你可投资金融资产的10%;而单一P2P活期产品投资金额都绝对不能超过你可投资金融资产的5%。
问题又来了。就算我们把投资进行了分散,每一家活期产品中的资金都不多,哪怕这钱只占了我资产的1%,可再少的钱那也是我从牙齿缝里省下来的血汗钱啊,任何一家平台突然一夜之间变成了E租宝第二,我投在里面的钱打水漂了,那我心里也一样会很不爽啊。怎么破?
2需要精选平台 :
针对上面说的信用风险,其实有很多维度可以考察。比如说考察企业资质和团队实力,看看这家企业是不是有完整合规的营业执照,营业范围是不是包含了金融服务,网站是否有ICP备案。
比如说在一些知名第三方P2P门户网站比如网贷之家网贷天眼等搜索该平台的相关信息、评级和用户口碑,尤其是看看有没有负面信息。正所谓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如果这个平台真的很烂很危险,往往网上多少都会有类似传闻的,你得多关心多了解。
再比如说有条件的话最好登门拜访这家P2P平台的办公地址,看看网上宣传的是不是都是真的,如果不方便现场调查,也可以给这家平台的客服打电话,从客服水平上也能看出这家平台的实力和管理水平到底怎样。还有像资金有没有进行第三方托管,有没有引入风险准备金制度等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了解平台标的的真实性和坏账率,最怕的就是E租宝那样涉嫌自融资的虚假标的,这钱到底流向哪里就完全不知道了,这才是最危险的。总之,如何识别一个P2P平台是不是靠谱,需要考察的维度非常多。
而针对上面说的流动性风险,我们有两个办法来尽可能规避。
首先是优选那些规模比较大的平台。
这个道理和我们挑选指数基金一样,规模越大的指数基金,管理成本越低,申购赎回对指数跟踪误差造成的影响越小,就越容易成为一个优秀的指数基金。一样的道理,规模越大的活期产品,遭遇到流动性风险的几率就越低。
要注意的是,如果这个P2P活期产品不但规模很大,而且严格限制用户每天的购买和提现金额,比如说限定每天最多只能够买5万元,最多提现1万元,你不要觉得这个条款太苛刻了。有这样的规定,说明平台控制流动性风险的要求比较高,宁可得罪用户,让用户觉得用起来不爽,也要降低挤兑风险。而那些完全不对购买和提现进行限制的P2P活期产品,你才要特别当心。
其次是规避那些约定收益过高的产品。
根据力哥长期观察比较,约定收益率在8%以内的P2P活期理财产品,相对流动性风险较低。而约定回报率超过8%甚至超过10%的P2P活期产品,长期债权类资产的占比就有些偏高了,为数不多的现金资产应付突如其来的大额赎回,可能就会有些勉为其难,尤其是在股市突然走牛的时候,风险就更高了。
而上面说的政策风险,这是整个行业都没办法规避。但力哥相信就算将来政策收紧,这类产品逐渐从市场上消失,你放在里面的钱也还是安全的,不会因为政策原因就打水漂了。
话已至此,力哥把活期P2P理财产品的风险和应对策略都说清楚了。至于是不是要把一部分余额宝里的钱搞到活期P2P产品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提高一点收益水平,每个人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不一样,这个说到底,还得您自个看着办。
力哥理财物语
分散投资是规避P2P投资风险的最佳办法
思考
那么问题来了:你敢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