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金融新闻
人民网南宁11月6日电 (记者庞革平)近日,广西在南宁正式启动“企业开办3天办结”制度,使企业开办时间大幅压缩。近年来,广西工商部门立足工商职能,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商事制度改革、降低企业准入门槛、激发民间投资创业热情为工作重心,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执法效能,有力推动全区民营企业的发展。截至2018年9月底,广西全区私营企业共有65.55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3.73%;个体工商户实有183.57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 13.01%;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有52729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6.73%。
广西博白县江宁镇长江村残疾人刘入源发展养羊产业不久,就由于缺乏资金,经营出现了困难,刚好这时政府出台了微型企业补助政策,但因身体原因,他在办证办照方面有诸多不便,工商所所长黎猛多次主动上门服务 ,整理、报关申报材料,帮助他顺利得到了补助金,解决了燃眉之急。2014年,该企业升级为广西桂源农牧有限公司,黎猛又指导刘入源进行商标注册,并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帮助其发展壮大。目前,该公司已在博白全县9个乡镇11个行政村带动500多户参与山羊养殖,其中贫困户300多户,养殖户年增收2万元以上,成为全县扶贫领域的领头羊。刘入源2017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民营企业是广西经济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促进广西民营企业的发展,广西工商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
一是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着力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广西全面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使企业开办时间大幅压缩,到2017年由原来的法定50多天压缩到8.75天。今年以来,围绕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的广西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3个工作日的目标,扎实推进相关工作,于10月31日在南宁正式启动“企业开办3天办结”制度。不断深化“多证合一”改革,助推企业“一照走天下”。在全国统一实施“二十四证”的基础上,坚持“国家规定动作” “广西自选动作”相融合,整合了39项涉企事项,形成了独具广西特色的“多证合一”改革模式,进一步减少了企业办事的制度性成本。深入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对现有全程电子化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登记数据的标准化程度,使登记信息在跨系统跨部门的应用更加便利。截至2018年9月底,广西已发出公示版电子营业执照304万份。扩大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改革试点范围。不断扩大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改革试点范围。截至2018年9月底,广西全区试点市适用简易注销程序办理注销登记77544户,其中依申请简易注销34460户,依职能注销43084户。扩大商事登记同城化范围。将北部湾商事登记同城化范围由原来的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扩大推广到玉林、崇左等市,增加“审核合一、一人通办”登记制度改革内容,“简化了程序,优化了流程”,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
二是强化服务经济发展意识,努力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2018年1月4日,广西在南宁组织召开全区先进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评选表彰大会,对全区160名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先进代表进行了表彰,使全区个体私营企业主深受鼓舞,对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不断完善小微企业名录建设。通过小微企业名录系统为小微企业开办和成长“点对点”提供政策、信息、法律等服务,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开展非公经济宣传月活动。每年4月份,以举办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宣传月活动为契机,通过多种方式内容来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及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自主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认真清理不合理证明,便利群众办事。目前,广西全区工商部门保留的证明材料只有4种,使广西的市场主体准入只有“门”,没有“坎”。
三是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努力营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民间投资环境。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监管制度,广西先后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企业信用黑名单管理制度(试行)》等规范性文件。与原自治区国税局、原自治区地税局、安监局等多个部门签订联合惩戒备忘录,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为实施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了制度保障。积极推动信用约束和部门联动联合惩戒机制的建立。广西积极建立信用监管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工商系统内部约束与外部信用约束机制,与多部门实施联合惩戒,“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格局逐步建立。截至2018年9月底,广西全区累计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标记异常)的存续状态的市场主体共508290户(企业8871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522户,个体工商户414051户)。积极推动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广西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在完善政策配套基础上,实现了双随机监管事项的全覆盖,“抽查一小片,震慑一大片,规范全行业”效果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