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金融新闻
紫光突破封装技术关键一棋!“存储教父”高启全掌舵武汉新芯,或缔造“紫光系”最快挂牌上市公司| 独家
现任中芯国际独立董事、台积电前营运长蒋尚义曾一针见血的提醒:国内要在半导体领域追赶至世界水平,着力于封装技术才是“解药”。
而紫光集团旗下的武汉新芯近期高层大变动,由两岸存储教父高启全接下 CEO 一职,就是要以 3D IC 封装技术为利器,帮助公司大改造,力拼在三年内挂牌上市,使其成为紫光在国内孵化的另一家全新上市公司。
(来源:武汉新芯官网)
紫光集团的战略部署“从芯到云”涵盖互联网、存储、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包括展鋭、新华三、长江存储、紫光国芯、紫光存储等,从通讯芯片、 3D NAND 存储芯片、 DRAM 芯片设计、 服务器、闪存模组、 SSD 模组、 eMMC 模组等产业一条龙策略布局,更肩负打造国家存储基地的任务。
武汉新芯曾被视为国家存储基地,后被长江存储光芒盖过
在紫光集团广大的布局蓝图中,武汉新芯是一个曾经“消失”的名字,然而现在,它却可能是紫光集团众多转投资公司中,最快挂牌上市的企业!
当年,国内在遴选国家存储基地时,武汉打败众多一线大城市,拿下国家存储基地项目,一夕之间,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武汉新芯身上。当时,各界曾以为国家最重要的存储基地会在武汉新芯底下动起来。
谁知道,随后紫光集团入主武汉新芯,2016 年 7 月“长江存储”这家全新的公司横空出世,由紫光集团、大基金、湖北政府三方出资成立,长江存储更将武汉新芯纳入旗下 100 % 持股的子公司,从此,肩负起国家存储基地的重要任务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长江存储,武汉新芯依附在长江存储下面,沉默了多年。
武汉新芯是一家老牌的半导体公司,2006 年由湖北省和武汉市进军集成电路制造领域所成立,之后几年,武汉新芯与中芯国际进入了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史”。
武汉新芯曾是“世家贵公子”,无奈身世坎坷且历尽沧桑
武汉新芯成立后,湖北省和武汉市把该公司委托给中芯国际代管,一度成为中芯国际的“武汉厂”,主要以从事以 12 寸晶圆厂生产 NOR Flash 芯片和 CMOS 图像传感器芯片的代工制造,帮美商 NOR Flash 大厂飞索(后被 Cypress 并购),以及传感器大厂豪威(OmniVision)做代工。
后来因为大客户飞索声请破产,中芯也因为自身营运自顾不暇而无力管辖武汉新芯,当时业界更一度传出美商美光(Micron)、豪威(OmniVision)都十分觊觎武汉新芯,有意入主,该消息更引来豪威在当时的最大晶圆代工来源台积电“隔海震怒”,认为豪威才刚刚与台积电签署新的代工协议,转身却想和武汉新芯发展另一段“崭新的关系”,差一点全面封杀豪威。
(来源:武汉新芯官网)
身为曾经是湖北最著名的集成电路基地,又与中芯纠缠数年,更一度引来众多外商觊觎,武汉新芯就像是个含着金汤匙出身的富家子弟,却尝尽家道中落之苦,身世是历经沧桑。
当众人以为武汉新芯即将时来运转,摇身一变成为国家存储基地大本营之际,长江存储的横空出世,似乎又让武汉新芯准备绽放的光芒,立刻暗淡下去。细数国内众多老牌半导体大厂的身世,武汉新芯算得上是最命运多舛的代表。
存储教父高启全掌舵武汉新芯,进行大改造计划
近期,武汉新芯在紫光集团内部正在悄悄进行“大变身计划”,这个流浪多年的世家贵公子要紧抓机会,再次重返荣耀。
有两岸存储教父之称的紫光集团执行副总裁、长江存储代行董事长高启全,近期又悄悄多了一个新的头衔,他正式接下武汉新芯执行长一职,着手进行全面改造。
高启全掌舵之下的长江存储,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存储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更实现 3D NAND 技术的开发和量产,打破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美光(Micron)、东芝(Toshiba)、西部数据等大厂筑起的 NAND Flash 技术籓篱,明年更要挑战 64 层 3D NAND 技术,大幅缩短与国际大厂之间的距离。
这次,高启全再度接下武汉新芯 CEO 一职,要再度改造武汉新芯,让这个老牌半导体厂摇身一变成为紫光集团旗下,即将破茧而出的新面貌企业。
武汉新芯副总裁孙鹏为 DT 君阐述武汉新芯营运重新定位后的三大方向,其中一个方向,是最近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红透的“3D IC”技术,武汉新芯已经准备好了!
不追逐高端工艺技术,要以独门秘技走不一样的路
武汉新芯的重新出发,定位颇为“睿智”。国内这一波半导体热潮都聚焦在高端工艺技术,追逐 28nm、 14nm、 7nm,甚至是关键的存储 DRAM 和 3D NAND 技术,武汉新芯避开了人潮群聚的地方,不争高端技术的头衔和资源,独自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门秘径,同时从晶圆代工厂,转型为 IDM 厂。
武汉新芯设立三大营运方向,分别为 3D IC 技术、自有品牌 NOR Flash 、 MCU 三大块。
3D IC 技术是近来半导体产业极为火红的名词,武汉新芯的技术是来自于帮豪威代工传感器而来,目前已经开始量产,算是国内最早量产 3D IC 的企业。同时,该技术与前阵子轰动国内存储市场的长江存储“Xtacking”技术,是系出同门。
(来源:DT君)
孙鹏告诉 DT 君,3D IC 技术是 wafer-on-wafer 的接合技术,可以把不同性质和作用的芯片整合在一起,其三维集成技术平台的三片晶圆堆叠技术研发成功,该技术初期是用来帮传感器大客户代工,堆叠 Sensor 和 Logic 芯片,未来可以将不同的半导体元件堆叠在一起,如存储器、处理器、传感器、 3D NAND 芯片等。
孙鹏进一步解释,3D IC 与传统的 2.5D 芯片堆叠技术相比,晶圆级的三维集成技术能同时带宽增加,降低延时,并且有更高的性能与更低的功耗,武汉新芯 2013 年投入该技术时,发展类似技术的半导体厂不多,但现在该技术已是全球半导体产业趋势。
(来源:DT君)
武汉新芯是从 2012 年投入该技术的研发,2013 年成功将 3D IC 技术应用于背照式影像传感器,随后陆续开发硅通孔(TSV)堆叠技术、混合键合(Hybrid Bonding)技术和多片晶圆堆叠技术,而现在,3D IC 技术已经成功能为武汉新芯在 NOR Flash 、 MCU 之外的第三大技术平台。
孙鹏表示,3D IC 技术非常适合用在 AI 领域,可能是结合运算和存储芯片,或是各种客制化的需求,将存储和逻辑模块分开加工后再整合,难处在于一片晶圆上可能有一百万个连结点,技术难度十分高。
(来源:DT君)
NOR Flash 存储芯片重新定位,发展自有品牌
武汉新芯的第二条主轴是 NOR Flash 产品,过往都是做代工,但这一、二年公司策略转变,转型为部分经营自有品牌,部分开放代工,过往一些 NOR Flash 客户如北京兆易创新(GigaDevice)等,也因为武汉新芯的策略转变,转到中芯国际投单。
目前武汉新芯在 NOR Flash 产品上,消费类的产品以自己品牌为主,避免存储市场起落过大,要自己掌握适合的通路和客户,维持生意稳定度。再者,一些高端的车规客户如 Cypress 、 ISSI 等仍是采用代工模式。
第三条产品线是采用低功耗嵌入式闪存技术 embedded Flash MCU,技术来源是基于 SST 的嵌入式闪存工艺,双方合作始于 2015 年左右,目前也进入 55/50 纳米工艺,应用于物联网、智能卡等产品上,未来会是公司旗下很重要的产品线。
(来源:武汉新芯官网)
有句话是“人多的地方不要去”,现在放在国内发展半导体策略上,也十分值得借鉴。现在国际间都紧盯着国内半导体企业发展的一举一动,无论是知识产权的取得,以及技术来源是否合法合规,都被用放大镜检视着。
武汉新芯选择一条特殊的路径前进,无论是现在最火红的 3D IC 技术,或是既有的 NOR Flashe 和 embedded Flash,透过存储和逻辑双技术通吃,代工与 IDM 策略并行,以扎实的技术根基,以及广泛与国际大厂技术合作的背景,要走出一条迥异于其他半导体厂的主流之路。
更重要的是,武汉新芯这个历经风霜、身世坎坷的旧时世家贵公子,要藉由这次的大变身来重返荣耀,公司已经连续两年获利,最新目标要力拼成为紫光集团旗下下一个挂牌上市的转投资公司,进一步找回属于自己的荣耀,不用再被长江存储的“万丈光芒”掩盖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