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金融新闻
体育产业生态圈——www.ecosports.cn
2017年7月5日,从去年11月就开始寻求控股转让的国家体育总局旗下的惟一上市公司中体产业,终于公开了一家意向方——中国奥园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创奥林匹克公园模式的港股地产公司。
意外杀出的黑马也正是老熟人,目前看来,中体产业股权转让的大戏还会继续,但似乎距离水落石出不那么遥远了。
文/ 董武英、郭阳
日光底下并无新事。说起中体产业股权转让,已经足够体育人写出一部皇皇巨著《旧事重提》。
自去年11月启动的中体产业大股东股权转让,在占尽长达半年的体育头条之后,最终筛选出的四个意向方竟然全部不符合条件,造成这件体育圈最关注的盛事最终以流拍告终。
延伸阅读:中体产业转让流标,4家竞购方悉数出局 | 重磅
而在流拍之后的不到一个月后的5月18日,中体产业再次停牌,停牌原因还是大股东股权转让,不过这一次却的确有一些不同。
与上一次停牌之后上午开盘一路走低截然不同,这一次资本市场表现也十分积极,5号复牌,到了下午就直接涨停,相当给面子。说到底,虽然事件中心的公司是哪一个还并不知道,但在体育总局改革的热潮下,投资者已经直接表现出了对中体产业股权转让的看好。
5月27日,中体产业中标乌鲁木齐奥体中心PPP项目,当时的海报中很高调的使用了“中国体育产业的国家队”这样的字样
终于,到了6月21日,中体产业发布公告称,财政部原则上同意体育总局基金中心以公开征集的方式协议转让所持中体产业股份,公开征集期为10个工作日,从6月22日到7月5日。这一次的公开征集,再一次将中体产业推上风口浪尖,当日股票再次大涨。
其实,自从中体产业股转的消息出来之后,众说纷纭的小道消息已经将中体产业股转搞得满城风雨。众多先知先觉者最早宣传的受让方有万达体育、腾讯体育和阿里体育这些背靠巨头的体育行业大鳄,也包括第二大股东、中国奥委会控股的体育产业企业集团华体集团有限公司。
然而,之后公布出来的四家受让方——北京翔明体育、新理益集团、天津乐体安鸿与深圳鹏星船务,并没有出现上面的Big Name,委实让市场失望了一把。虽然之后大家很快挖出天津乐体安鸿为乐视体育旗下公司,深圳鹏星船务背后为地产巨头佳兆业,但这四家公司的竞标下,中体产业的上一轮转让依然流产了。
在新的一轮股权转让之外,这些消息灵通的传播者又传出中体内部出现分歧,最终可能导致此次股转流拍,这一次似乎他们的确说对了;在中体产业官方确认股转流拍之后,又有传言说中体产业内部属意首钢,首钢可能最终成功接盘中体产业……
在这一连串的肥皂剧之后,却突然风平浪静,市面上关于中体产业的消息少的可怜,连猜测都不见了踪影,只有股吧中的少量散户还在苦苦张望着。
终于,在此次公开征集的最后一天,中体产业仿佛吊人胃口那样,一直拖到傍晚时分才发布公告,公布了他们目前征集到的公开受让方——中国奥园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月5日中体产业的公告
对于中体产业的潜在接盘方,市场今日的反响似乎比较冷淡,7月5日中体产业开盘大跌8%,最终收盘跌幅也逾7%,不甚理想。
今日中体产业股价跌幅超7%,似乎体现了市场对于接盘方会出现巨头的信心不足
而最终受让方,从旁杀出的黑马广东奥园,也让人感到颇为好奇。
公开资料显示,此次转让的公开受让方中国奥园地产集团创立于1998年,于2007年10月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上市(股票代号3883),2013年进入百亿俱乐部行列。
该集团持有的房地产项目主要分布于广东省、北京、沈阳,其余为重庆、广西及江西等,目前已在全国打造100多个精品项目,构建了“地产、商业、奥买家、文旅、国际投资”五大集团,形成了“地产开发、商业运营、健康养生、文化旅游、跨境电商、物管服务”六大核心业务。
其官网首页写着“构筑健康生活”,并且展示了一座高尔夫场
整理以上资料并且划重点,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港股,一个是地产公司。
回想上轮四家受让方,鹏星船务背后的佳兆业同样是港股上市房地产,并且在今年刚刚复盘。
从市值上看,奥园集团目前的市值为76.14亿元,而佳兆业的市值为129.46亿元,佳兆业的实力还要更强劲一些。那么,佳兆业没有做到的事,奥园集团能够成功做到吗?
延伸阅读:港股复盘暴涨!年销售额近300亿的地产巨头,为何被认为有望接盘中体产业?
此前在分析佳兆业接盘逻辑时,我们曾写道:佳兆业最有力的两个资本是场馆资源+内容布局。
在2016年中体产业的年报中,房地产业务和体育业务几乎各占一半,而佳兆业本身就是一家优秀的地产商,在2012年开始涉足体育业务,拥有充分的赛事运营和场馆运营经验。
在这一点上,奥园也不逞多让。
首先,奥园集团的营收能力很强。7月4日刚刚披露的中国奥园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审核合同销售表现上看,其在2017年1月至6月,未经审核合同销售额累计约人民币165.2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约57%。这一点,或许可以符合国家体育总局和财政部的要求。
此外,奥园集团的最早作为复合型地产进军市场,恰恰是始于体育与奥运,也是体育总局的老熟人。资料显示,1988年8月,通过中国奥园地产的创始人郭梓文与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的伍绍祖的深度交流之后,顺利助推奥园地产取得官方授权,在中国范围内的房地产领域独家使用“奥林匹克”的名称和徽标,开启了奥园地产之路,也被业内标榜为复合型地产开发的起势。
当年,中体产业与广东金业集团共同开发广州奥林匹克花园项目,并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全国主要城市进行复制,2002年7月,广东金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广东奥园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到2004年,房地产收入已经占到整个公司收入的六成以上。
事实上,而在官方资料方面,奥园集团也有着一连串光辉的记录——
2000年4月,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为广州奥园题词,向广州奥园的开发建设者表示祝贺。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先生考察广州奥园,给予高度评价。
2001年09月,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为奥园题词。
2001年11月中国奥委会主席袁伟民先生莅临南国奥园考察并题词。
……
如果把奥园的名称盖上,你或许会认为,这根本就是一家体育馆的名字。体育,尤其是奥林匹克一脉的资源方面,奥园集团可谓十分雄厚。
2012年5月,作为奥园集团特邀大使、羽毛球世界冠军谢杏芳,出席南沙奥园活动,可以视为奥园集团体育营销方面的动作
而在理念方面,奥园地产集团也表示,他们会秉承“构筑健康生活”的品牌理念,引领城市健康生活,把低碳、运动、养生的健康生活概念带入居住社区,反复强调着运动、健康的概念。
因此,在第一次转让流标的情况下,奥园集团这个名字,又一次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成为了目前唯一的公开受让方,也很有可能可以通过尽调和审查,顺利入主中体产业。
那么,这桩股转交易,是否已经板上钉钉了呢?是否会对中国体育产业起到助推作用呢?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中体产业的业务。
作为国家体育总局控股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中体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3月,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基金管理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等共同发起组建的中国体育产业规模最大的股份制企业。
▼中体产业集团股东情况(来源:和讯网)
在成立初期,中体产业因为体育总局等背景,主推体育相关业务发展。作为上市公司的他们拥有着雄厚资金支持,在起初一片荒芜的体育产业土地上,率先开始了一项又一项新的尝试。
随着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奥运概念的升温,中体产业开始推广开发奥林匹克花园住宅等地产项目。
当时,中体产业房地产主要分两种模式,一种为收购项目公司股权参与项目开发建设,一种为奥林匹克花园品牌与地产项目进行合作分成,其中中体地产和各地方地产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投资业务,中体奥林匹克花园管理集团主要从事品牌管理和信息服务。这类型业务成为中体产业最大的收入来源之一,也是其多年最为热衷的一项业务,然而这却被人诟病没有真正与体育场馆开发结合,更多的房地产项目仅仅是提供一个“奥林匹克花园”的概念。
而在2014年那份被专家称为“开启体育产业元年”的46号文件发布后,中体产业也进行了业务重心调整,逐步向更体育的角度回归,去年11月大股东国家体育总局基金管理中心也承诺将在3年内转让所持所有股份,也似乎在印证着这一趋势。而在2016年中体产业的年报中,房地产业务和体育业务几乎各占一半。
然而,频频拥抱体育产业的乐视体育和佳兆业相继失手,而最终很可能将要拥抱他们的老熟人——奥园集团,这似乎意味着在中体产业的盘子里,地产依然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2017年这个体育小年里,体育产业的创投也被广泛认为进入了寒冬时期。而中体产业最终归属的年终大戏,似乎没能因为“国退民进”的戏码而对体育产业市场进行太多的提振,反而又回归了房地产的传统套路中去。
随着体育小镇的概念在2017陡然走红,“体育+地产”的概念似乎成为了“46号文”里那份5万亿蓝图的济世良药。在1000家特色小镇政策的引领下,无论是曾经在体育产业大潮中冲锋在前的乐视体育,还是A股上市公司莱茵体育、棕榈股份,亦或是嗨球科技和电竞领域的多家创业公司,都纷纷打起了体育小镇的概念。
↓第一批127所特色小镇的分布
延伸阅读:第二批300家特色小镇名单即将公布,但别忘了体育小镇的王牌还是体育
如同从“北京中信国安”到“北京国安乐视”再到“北京中赫国安”的名称改变显示的那样,兜兜转转一整圈,即便是国家队的阵营萌生去意,体育产业公司也没能顺利接盘。无论是中体产业,还是众多曾经贵为先锋的体育产业公司,都纷纷拥抱传统行业,回归了房地产的阵营中去。
这样的故事,似曾相识。
官网、微信、微博:体育产业生态圈,聚合体育产业优质内容与人群的平台,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