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金融新闻
自从10月1日率先享受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的减税红利后,不少人开始关心,按照新修订的个税法在起征点和“三险一金”等扣除外,用于子女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赡养老人等等支出,到底能在多大程度获得个税减免。
10月20日,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终于揭开面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限为两周时间。《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后将依法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 到底能减税多少?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到底能减轻纳税人多少负担呢?
以小明举例,在北京工作的小明为独生子女,儿子正在上小学,父母已满60岁,在北京没有购买住房,只是和小明夫人租房居住。而小明自己正在攻读在职研究生学历,那么小明一家可以享受多少专项附加扣除?每月到手的钱有什么变化呢?一起给小明算笔账。
假设小明月工资为2万元,在不考虑“三险一金”情况下,个税改革前按每月3500元基本减除费用标准计算,每月应缴纳个税3120元;今年10月1日以后取得工资,按每月5000元扣除计算,应缴纳个税为1590元,税负水平降低近50%。
在此基础上,2019年1月1日后取得工资,小明就可以享受专项附加扣除了,其中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400元,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12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2000元,共计扣除4600元。
那么,小明每月应缴纳的税款降为830元,比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前少缴纳税款760元,税负水平降低47.80%;比按照2018年10月1日以前每月3500元基本减除费用标准计算的税款少缴纳2290元,税负水平降低73.40%。
具体是如何少缴呢?你能少缴多少税呢?我们为您算笔账↓↓
@所有人:6项附加扣除如何规定
这六大专项扣除可谓@了所有人,分别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
1、子女教育方面
征求意见稿规定: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万元,也就是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由子女的父母等法定监护人扣除。其中,“学前教育”为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学历教育”则覆盖小学到博士研究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1000元是按照“每个孩子”的标准执行的。意见稿中提到,这一项父母双方可分别按每个孩子每月500元扣除,也可由一方按每个孩子每月1000元扣除。
2、独生子女每年2.4万元标准定额扣除
本次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在赡养老人方面,也有详细规定。
征求意见稿规定: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的赡养支出,可按以下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年2.4万元(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如果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年2.4万元的扣除额度。
对此,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怡认为,将被赡养老人规定为60岁(含)以上老年人,与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规定以及当前退休年龄一致,社会易于接受。而值得关注的是,如果老人子女已经去世,其孙子女、外孙子女实际承担对老人的赡养义务,也可获得赡养老人扣除。
3、学历教育按每年4800元专项扣除
除了子女的教育,纳税人本人如果正在接受继续教育,那么这部分支出同样可以在个税中定额扣除。
意见稿规定:在学历教育期间按照每年4800元,也就是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如果纳税人接受的是非学历教育,也就是技能职业资格等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则按照每年3600元定额扣除。
对此,专家也表示继续教育概念比较宽泛,所以个人兴趣爱好的培训暂不纳入此次扣除范围。
4、大病医疗支出每年6万元标准限额"据实扣除"
除了教育领域,大病医疗也纳入了此次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由个人负担超过1.5万元的医药费用支出部分,为大病医疗支出,可以按照每年6万元标准限额“据实扣除”。
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支付的起付线主要集中在5000元至2万元,而且我国已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医保体系,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报销后,个人实际负担比例和数额较低。所以,此次在个税专项扣除上,将大病医疗扣除限额定为6万元,是基本可以覆盖这方面支出的。
5、首套房贷还贷期按每年12000元专项扣除
本次意见稿还对纳税人的住房支出做专项抵扣。不过只针对两类情况,一类是“首套房 贷款利息”,另一类是“无房者 住房租金”。
如果本人或配偶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发生个人住房贷款的,并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的,在还贷款期可按每年12000元,相当于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并经夫妻双方约定,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
而对于纳税人本人及配偶没有住房的,则按每年9600元到1.44万元标准定额扣除。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首套房贷款利息”和“无房者住房租金”专项扣除不可同时享受。
快算算你能省多少?
(信息来自: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