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金融新闻
近年来,机器人的应用日趋广泛和深入,业界普遍认为,“机器人革命”已经来临,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不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也将深刻地改变全球制造业的分工格局。12月16日,清华大学与碧桂园旗下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共建的机器人联合研究院在广东顺德正式揭牌,这是碧桂园转型进军机器人领域的最新动作。按照规划,未来五年内,将在机器人领域投入至少800亿元,其中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投入和横向合作,将成为抢占行业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建筑自动化前沿应用进入快速发展期
近年来,全球机器人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15%以上,2017年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已超过250亿美元,增长20.3%。而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密度(台/万人)平均为80,其中韩国为728,日本为344,美国为342,而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仅为72,显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建筑业历来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工人是公认的最繁重并且最危险的职业之一,如今愿意从事这一职业的人越来越少。无论是考虑成本、效率还是安全性,机器人都是不二选择。从事同样的工作,机器人的准确性和质量也大大高于人力。
在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一些建筑工地上,已经使用机器人来从事焊接、安装天花板、搬砖、读图定位等工作。
在过去几年中,建筑行业在自动化领域的探索实践,已经见证了云计算、无人机、机器人、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物联网、BIM、预制施工等技术在建筑业的快速应用。从行业发展变革趋势看,新技术与建筑业的融合还将继续加速。而在以自动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技术变革之下,建筑业在未来对人类劳动力的需求量将大幅下降。
来自Unearth Technologies的内容策划师Nick Hertzman对这一趋势进行了预测,并认为在未来不到十年的时间里,随着自动化的深入,人工智能与自动化装备将逐步接管施工现场,并带来一个高度自治的建筑业新时代。
尽管目前以自动化机器为导向的建设活动目前还处于雏形阶段,相关报告预测,至2025年,有了无人机充当天空中的眼睛,传感器充当地面上的眼睛,自动导向机器充当手臂,人工智能将把建筑工地变为终极自治实体,并以更快的速度和精确度来进行建造工作,承包商将用机器员工来替代人类完成项目监控。
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市场空间广阔
目前,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如今已经在医疗健康、金融、教育、安防等多个垂直领域得到应用。清华大学发布的《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37亿元,预计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增速将达到75%。
中国建筑行业的自动化探索,正由龙头地产开发企业领衔推进,并受到业界注目。在16日举行的清华大学-博智林机器人联合研究院揭牌仪式上,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再度表明了进军机器人产业的坚定决心。“科技让国家更强大,能帮助人们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未来很多工作都将被机器人取代,今天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正是时候,如果再不努力的话就落后了。”他说,“我梦想着在这10平方公里建成一个机器人谷。5年投800亿在这里,我们要投入足够的力量做这件事。”
根据规划,未来博智林机器人将通过研发生产及合作共创的方式搭建核心技术、网络平台等业务体系,产品涉及建筑、装修、机器人餐厅、智慧家居、现代农业、医疗、智能制造、仓储物流等应用领域。
无论是建筑机器人还是服务机器人,碧桂园所开拓的新业务仍然是依托于原有地产主业,都是围绕业主和全生命周期应用场景构成完整的产业链闭环,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与解决方案。这也与碧桂园“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的企业使命一脉相承。
这意味着,未来在那些人们不愿意或者不能够直接介入的应用领域,尤其是繁重、重复、危险的工作场景里,机器人都将有更多用武之地。
目前,碧桂园地产板块拥有超过300万户业主,在建筑机器之外,服务机器人也有巨大的潜在需求。比如安防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自动化烹饪设备、家庭清洁机器人,一旦成为现代家庭的标配,将有强大的市场消化能力。
按照碧桂园的规划,未来五年内,将在机器人领域投入至少800亿元,其中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投入和横向合作,将成为抢占行业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记者】李广军
【作者】 李广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