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金融新闻 >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真的是孔孟的想法吗?-君要臣死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真的是孔孟的想法吗?-君要臣死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日期:

返回目录:金融新闻

最新资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真的是孔孟的想法吗?-君要臣死》主要内容是君要臣死,罗曼罗兰说:“没有人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我们今天读儒家经典,不再像古人是为了求取功名,而是为了学习前人的智慧,是为了关照内心,验证自我。,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真的是孔孟的想法吗?

罗曼罗兰说:“没有人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我们今天读儒家经典,不再像古人是为了求取功名,而是为了学习前人的智慧,是为了关照内心,验证自我。

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对于儒家学说,有两派完全相反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儒家是国学,只有精华没有糟粕,有的人则认为,儒家是吃人的礼教,要打倒孔家店。

有一句话说,有争辩是因为有所不见。我觉得,不如先放下自己的成见,去了解一下真正的儒家思想都讲了什么,去听听别人的观点是否也有几分道理,再来反思自己的看法是不是狭隘、有偏。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真的是孔孟的想法吗?

《先秦儒家哲学》是傅佩荣教授在台湾大学哲学系的授课讲稿首次成书出版。傅佩荣教授在宗教哲学、中国哲学方面研究颇深,他年轻时受西方哲学影响,后来将西方哲学和逻辑分析的视角引入中国传统经典。

为了解读《论语》,他看遍了四百多家注解,在《先秦儒家哲学》中傅佩荣教授从哲学的角度,以全新的视角阐述了儒家经典:《论语》、《孟子》、《易经》、《大学》、《中庸》,鞭辟入里,值得一读。

这本书为什么要强调“先秦”?因为傅佩荣教授认为,先秦时期的儒家哲学,和秦汉以后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家是两种不同的思想。

前者以孔孟为核心,强调的是社会中“适当的人际关系”,讲究的是由内而外的“修身养性”,持有的是人性向善的“动力论”哲学视角。而后者则是“外儒内法”的外衣,是加强帝王专制的武器,是将人性固化为善的“本质论”观点。

在这本书中,讲的并不是秦汉以后、经过演化的“儒家礼教”,而是基于《论语》、《孟子》等原典的真正儒家哲学。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真的是孔孟的想法吗?

一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向善”

“仁”这个字在《论语》里出现的次数很多,有人说是109个,有人说是102个,我把家里的《论语》数了一下,发现了101个“仁”字,总之,“仁”这个字在儒家哲学中,是个很重要的概念。

怎么来理解儒家的“仁”?傅佩荣教授认为,“仁”在儒家中有三个层面的含义:

1人之性,真诚而向善。人之性向善,源于《孟子》“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2人之道,择善而固执。人之道择善,源于《中庸》“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3人之成,止于至善。人之成至善,源于《论语》“杀身以成仁”,《大学》“止于至善”。

这与我们熟悉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不同。孟子的“性善”第一次被曲解成“人性本善”是由荀子开始,后来南宋学者朱熹也解读成人性本善。

“人性本善”和“人性向善”,一个是本质论,一个是动力论,一个是静态,一个是动态。

孟子用“水向下流”来形容“人之性善”,采用的是水的动态趋势,而不是水的本质,所以,把此处的“人之性善”理解成“人性向善”有它的合理性。

另外一方面,从生活中观察,小孩子本来没有善恶观,通过教育,我们能引导孩子向善,但是孩子并非天生具备分辨善恶,做出价值取舍的能力。我更同意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的“白板理论”:“人心中没有天赋的原则,人心如同一块白板,理性与知识都从经验而来。”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真的是孔孟的想法吗?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儒家理念,大多是来自于朱熹的观点。人们把朱熹看做是儒家的正统,是因为元朝皇庆二年(1313)开始,政府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参考书,经过600多年的科举考试的强化,人们就只知朱熹,而不知孔孟了。

我们现在要了解孔孟的观点,就不能被宋明理学所束缚。清朝学者颜元(1635-1704)曾说过,“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说的就是,要真正了解孔孟精神,就要抛弃程颐和朱熹的集注,回归先秦原典。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真的是孔孟的想法吗?

二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我们对儒家另外一个非常熟悉的概念就是“三纲五常”,即“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论语 颜渊》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句话常被人等于“三纲五常”,其实这说的是人与人之间适当的关系。为君者有为君的气度,做臣子的有做臣子的操守,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子女要像个子女。“三纲五常”并不是孔子的意思,而是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用于维护帝王专制,到朱熹时被发扬光大,成为帝王专制的武器。

为什么说这句话不是说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因为通读《论语》和《孟子》,你会发现孔子和孟子在很多地方,按照宋明理学的观点,都相当有反骨。比如:

《论语 先进》 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孔子在这里说,大臣要用正道来辅佐国君,如果国君不听,就另谋他就吧。很有一种“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意味。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真的是孔孟的想法吗?

再看孟子说的话:

《孟子 离娄下》:孟子告齐宣王曰: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chou)

国君待臣子如手足,臣子就会待国君如腹心;国君待臣子像狗和马;臣子就会待国君如路人;国君待臣子像泥土草芥,臣子就会待国君如仇人。这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你待我好,我就待你好,你待我差,我也会待你差。并不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单方面权力。

孟子还说过更过分的话。齐宣王问孟子说:商汤用武力赶走夏桀,周武王带头讨伐纣王,臣子犯上作乱,居然杀了自己的君主,这也行吗?孟子回答:只听说做尽坏事的纣终于被清理掉了,不存在谁杀了自己的君王啊。可见,孟子认为暴君背弃仁义,杀他不算弑君。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的这些想法,后来激怒了朱元璋,试图将孟子逐出文庙,并将《孟子》中忤逆君王的内容都删除,幸运的是,他没有做成,我们今天才能看见孟子的真实思想。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真的是孔孟的想法吗?

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而不思考,则将毫无领悟;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于迷惑。

读书多,如果不思考,就无法形成个人独立思维;如果只是自己闷头想,不去了解前人的经验、他人的观点,就不知道自己是否想错了。

借用尼古拉·鲁巴金的一句话:“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思想。”有时候,我们需要读很多书,才能知道自己一直以为正确的东西,原来并不是那么合理。

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我问过好几个人,都说是,学习之后,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

“时”在周秦的时候,是指“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朱熹把“时”解为“时常”,是用后代的词义解读古书;“习”在古书中有“实习”、“演习”的意思。所以解成“学习之后,在适当的时候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更恰当一些。

学习之后时常复习,一般人都能做到;学习之后,在适当的场景,去实践自己所学,则是很多人的困境。认知层次的最高一级,就是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去实践和创造,不仅解决已知的问题,还能在遇到新问题时,灵活运用。这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真的是孔孟的想法吗?

先秦儒家原典中,蕴藏着很多的智慧,强调以人为本,从身边五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开始,形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理想社会;儒家强调真诚,不仅对别人诚实,更要对自己诚实,凡事问问自己是否心安,言行忠于自己的内心实感。

了解真正的儒家学说,就要读儒家原典,这是正途,然而,有时难免会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这时就需要借助工具书。傅佩荣教授的这本《先秦儒家哲学》是以课堂讲稿为基础,是基于原典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因此,不管你之前是否接触过儒家学说,都能看懂。

对于真正想了解传统文化,或者想验证自己想法的朋友,我觉得这是一本不错的“引路书”。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