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金融新闻
古代影视剧中常常出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这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封建统治中,皇帝用来约束臣子惯用的说法。我们都知道,“忠孝”是儒家思想的基本,但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并不是儒家所提倡的“忠”,这种愚忠,只是统治者为了自己绝对的权力,而强加到儒家思想中去的。对待这种愚忠,儒家思想是反对的。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 · 颜渊第十二》
齐景公问孔子治理国家的方法,孔子说:“君主要有君主的样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样子,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儿儿子要有儿子的样子。”齐景公很是认同。孔子所说的,前半部分所提到的是“忠”,后半部分提到的是“孝”。我们知道,古人说话是很有逻辑的,主次顺序直接体现在言语忠,在这里,孔子首先提到的是“君君”,然后才提到“臣臣”,君先为君,臣才能为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显然与“君君,臣臣”是相悖的。君不为君,臣就不为臣了。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 · 八佾第三》
定公问孔子:“君主使用臣子,臣子侍奉君主,应该怎样?”孔子回答说:“君主使用臣子应当符合礼制,臣子为君主做事应该忠心。”孔子回答定公的这句话,同样把对君的要求放在首位,说明孔子对君的要求是很高的。君主使用臣子的时候不符合礼制,则“君不君”,臣子也就没有必要愚忠了。
“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 ——《左传 · 襄公二十五年 · 传》节选
《左传》所记载的事情是孔子教授学生时所用的事例,所以《左传》中这篇《晏子不死国难》是符合儒家思想的,故事的背景是齐庄公因为与美人私通而被崔伍子所杀,晏子(晏婴)是齐庄公的臣子,但是他既不为庄公死,也不为其逃亡,并说:“君主是民众的君主,怎么可以凌驾于民众之上呢?君主的职责是治理国家,他的臣子难道是为了俸禄吗?君主的职责是保全国家,所以君主为了国家而死,那么做臣子的就应该为这样的君主而死,如果君主是为了国家而逃亡,那么臣子就应该为了这样的君主而逃亡。要是君主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死而逃亡,如果不是他的私密朋友,谁敢当他的臣子呢?”君主自己放任国家社稷不管,为了一己之私而被害,此为“不君”,所以臣子也没有必要为他而死,尽“愚忠”。崔伍子听了晏子的话,非但没有杀他还放了他,并说:“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以上三件事,足以看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并不是儒家本意的“忠”。结合孔子本身的经历,孔子是鲁国人,在鲁国做过官,也曾使鲁国强大起来。但是当他的理想在鲁国无法实施下去的时候,也曾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传播他的思想,尝试在其他国家做官,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孔子的政治理想最终没有得到实现。
同样在论语还有一些话也能体现出孔子对于尽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比如: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说:“宁武子在国家清明时,就聪明,在国家混乱时,就糊涂。他的聪明有很多人可以做到,他的糊涂是很多人做不到的。”国家清明,说明君主贤明,所以事其以忠。
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永远是先要求“君君”,然后才要求“臣臣”,而不是臣子无条件地跟从君主。“君明臣直”才是儒家思想“忠”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