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金融新闻
听说,有正义感的人都关注了滨检在线~
“这里是XX售楼处,总价50万小公寓需要吗?”
“我们是XX艺术中心,您家孩子学画画吗?”
“XX整形医院,双眼皮手术冰点价998!”
......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
我们每天接到的电话中十之有九
都是各式各样的骚扰电话
这不
最近高考成绩刚出
不少学生和家长就已经接到
一些自称是XX学校招生办的电话
但是个人信息到底是怎么泄漏的呢
且看滨检最近办理的一则案例
01
案件背景
伪造查询人征信查询授权书,利用妻子工作便利,违规获取公民个人征信报告出售获利。6月5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检察院以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高某。
tips
个人征信报告里记录了个人的信用信息,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信贷信息(是否有银行贷款、是否有逾期、信用卡透支记录等)、非银行信息(水、电、燃气等公用事业费用的缴费信息、欠税情况、民事判决等)。这些信息将影响到个人在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可以说,个人征信报告是个人的经济身份证。
案件回顾
02
高某和妻子秦某(另案处理)都是普通上班族。一天,高某一个小贷公司的朋友,找他帮忙查询客户的征信报告。正巧,秦某公司将她派驻某银行协助办理相关业务。高某便求妻子帮个“小忙”,秦某利用银行员工对她疏于防范的心理,在工作人员查询操作时偷窥了登录账号和密码,记在心里,帮高某查到了所需信息。
后来,高某在网上看到“有偿查询个人征信报告”的帖子。他意识到,无论是小贷公司还是服务行业,都愿意出高价购买征信报告,这可是块“大肥肉”,而妻子又“近水楼台”,消息“靠谱”,不愁没有销路。他主动发布消息,说能提供个人征信报告查询业务,并留下联系方式。
很快,就有两个人联系高某,询问查询征信个人征信报告的细节。对方自称是小贷公司的业务员,可以提供客户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授权委托书查询征信报告,目的只是想了解客户的信用程度。
本来,银行有严格规定,如非本人查询,代理人需要提交征信查询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及授权查询委托书。为了抓住生意,高某将这些授权材料统统伪造并交给秦某,秦某再利用这些假材料套取了客户个人征信信息。
高某提供的这些征信报告都是真实有效的,在信息“黑市”上非常紧俏。一条征信报告收费,一开始只有几元,后上升至高达百元。公安机关侦查认定,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犯罪嫌疑人高某共查询了300余条个人征信报告,获利1万余元。
03
法条链接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检察官说
04
信息被泄漏后给了诈骗团伙便利,对于很多普通老百姓来说,要如何避免上当受骗呢?请注意以下几点:
1
手机短信发来的链接千万不要点开
2
收到的银行、支付宝、微信等验证码不要向其他人提供
3
不显示号码、不显示来电归属地和陌生电话号码最好不要接,170、171等响一声的电话不要回拨
4
电话、QQ、微信联系时,无论对方是谁,都不要提及银行账户信息
5
遇到“公检法机关”让你打钱或者提供银行信息,马上挂掉电话
6
最好不使用不需要验证密码的公共场所免费无限网络
7
不要轻易参加微信上如砍价、集赞、送礼、购物、中奖、众筹、收藏、退税、转发免费送、测试等活动,不要随意扫码
8
遇到机票改签的信息,一定要找航空公司核实
9
遇到来路不明的快递,不要拨打、点击快件单上的电话或者网站
10
接到银行有关财务的电话,必须到就近的银行查证;不要轻易在网上进行股票期货交易、贷款、办证等
11
不要轻易在网上进行股票期货交易、贷款、办证等
12
财务人员接到自称领导的电话、短信、QQ或微信信息时,一定要核实
如果“领导”提及与钱财有关的话题,应当面核实清楚,防止嫌疑人使用改号软件进行诈骗
如果“领导”用QQ或者微信和你联系,让你转账或者涉及其它财务工作,必须当面核实清楚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