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金融新闻
手续繁琐、用时冗长,多个窗口往返跑……在众多行政服务审批事项中,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不动产登记,以往一直是“老大难”的事。如今,这样的情况得到大大改观。
近年来,为解决百姓反映集中的不动产登记“中梗阻”,市行政服务中心创新实施“一窗式”服务模式,通过窗口重组打造“前台综合收件、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办理新模式。群众只需取“一个号”、备“一套材料”,到综合窗口即可一次性办理相关业务,申请材料由排队流转改为内部流转,大大简化了办事环节。
不仅如此,如今,随着15个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区投入使用,越来越多便捷的政务服务,也让市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一个窗口就能搞定 解决老百姓“烦心事”
不动产交易登记涉及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住建局房屋交易中心、税务局耕契税征收中心等7个单位。以往,各个部门分设窗口,各自运行办理,导致群众不仅要多个窗口往返跑,还要多排队。
“我们的安置户办理不动产登记证,第一趟先查首套房,到咨询窗口查验,再把材料复印送到税务部门,等了十多个工作日后,交完税再交其他材料。材料重复报送不说,遇到人多的时候,一个窗口就要排好几个小时。”丰泽区东海街道北星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郭红桔对此深有体会。
郭红桔是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常客”。在社区,她负责配合指导辖区安置户办理不动产登记证,经常要和各个登记窗口打交道。根据她的经验,以往办理一本安置房的不动产登记证,整个流程要两个多月。“如今一个窗口就能搞定,所有事项同一天就能完成,二十多天就可以领到证,确实解决了老百姓的‘烦心事’。”郭红桔说。
提升服务效率 “物理整合”变“化学反应”
安置房“一窗联办”,是市行政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交易“一窗式”便民举措的一个缩影。
市行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尚未启动不动产登记交易改革之前,不动产交易登记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比如安置房登记,申请人需到5个窗口,先后排队5次,交48份材料。以群众诉求为改革着力点,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力协调不动产交易、税务、登记等部门,认真落实“进一专厅、成一家人、学多门活、干一家事”,做到业务综合、岗位整合、人员融合,实现了从“物理整合”向“化学反应”的转变。改革后,申请人提交的材料从原先的48份减少到12份,在一个窗口排一次队就能完成。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在不动产登记方面,市行政服务中心也将智能化作为提升政务服务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建设不动产交易登记共享联审平台,实施数据共享。”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办理不动产登记需要的多份申报材料,常常为群众所诟病,如今这些材料整合为1套申报材料、1份申请表格,通过后台流转,将不动产登记、房产交易、档案查询、契税征收、土地测量、房产测绘等事项办理“各走各网、多头分审”整合成为“互联互通、多方共享”,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办理不动产登记,提交一份材料,填一次表格即可,群众对此很欢迎。”
家门口办事 群众享“零距离”服务
通过“身份验证+人脸识别”,不到一分钟,就可以免费获取一份加盖电子专用查档章的不动产登记抵押查档证明。在中心市区西湖公园24小时自助服务区,市民王先生通过身份证自助查档机,当场就打印出了相关证明材料,“真的方便了很多,家门口就可以办理,节省了很多路程和时间。”王先生对该服务点赞。
在中心市区的15个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区里,除了身份证自助查档机外,通过社保自助服务一体机、公积金自助查询机、综合办税自助终端等设备,市民同样可以凭借身份证轻松查询、打印相关材料和证明。
“随着顶层设计逐渐完善,更多改革目标层层传递到基层一线,群众对更加便利的政务服务也有了更高要求。”市行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自助服务区“24小时不打烊”的政务服务,市民可就近办事,“上班时间没空办事、休息时间没处办事”的困扰得到有效解决,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记者 林书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