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金融新闻
明代 金花银 二十五两
“金花银”原意为足色而有金花的上好银两。
一提起“银元宝”,大家脑袋里马上就会浮现出一个大体的样式,两边翅膀耸起,中间半圆高凸,四周光滑圆润,底部安稳平整。银元宝真的长这样吗?
清 陕西白河县 厘金局 五两银锭(圆形锭)
戳记:白河县 厘金局 忠信号
重151.9克,通长45毫米,通宽35毫米,通高20毫米。
长期以来,习惯思维禁锢了人们对银锭的认知。一提起银元宝,大家立刻就会想起年画中的模样,和蔼可亲的文武财神,憨态可掬的招财童子,当然更离不开金光闪闪的大元宝。或手里拿的,或几人抬的,或聚宝盆中满满堆放的,贴于门上、堂中、店铺,表达了人们对来年美好富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南宋 武冈军 僧道免丁银 三十五两九钱一分银铤
重1434.4克,通长163毫米,首宽84毫米,厚16毫米
其实,真正的银锭造型是多种多样的,并不像大家常见年画中的样式,唐朝时常见有圆饼形、长条形;至宋元时常见有平首束腰形、弧首束腰形;明朝时常见有船型;至清朝时,各个省份各种形状更是千姿百态,除翅宝造型外,还有方形、圆形、牌坊形等各种造型。另外银锭在铸造过程中,还要经历很多道程序,形成边侧的铸纹以及底部的蜂窝,真正的银锭表面并没有年画中的半圆凸起,而是在震荡过程中表面有轻微下凹,四周还有多层波纹,与大家所见样式相差很大。另外银锭经过时光的沉淀后,表面会形成一种浅黑色的白银包浆,紧紧的附着在银锭表面,有的甚至不见银色,不再有刚铸造时的宝光夺目。所以当人们见到这样的银元宝后,要么不识,要么质疑,难以接受。
元代 平阳路 征收课税所 五十两银锭
重1993.3克,通长150毫米,首宽88毫米,厚34毫米。课盐是元代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之一,该银锭是公元1229年至1305年之间平阳课税所征收的盐税银锭。
公元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9月1日耶稣会传教士彭加德神父在致印度和中国传教巡区使神父的信(写于南京省崇明岛)中说:“商贸中使用的货币与全帝国通用的一样,既有放在手提小秤(戥子—笔者注)上称重量的各种形状的银块,也有以百或以千为单位穿在细绳上的铜钱。银子成色是不一样的,有九成银,也有最纯的十成银。甚至还能见到成色最低的八成银,这种银子是流行的,除非(支付时)增加分量,使其达到市面流通的银子的价值。
清 湖南清泉县 十两银锭(砝码锭)
戳记:清泉县 贺倬云
重359克,通长53毫米,通宽39毫米,通高33毫米。
银锭的重量有的相当于我们2个埃居,有的则相当于6个、7个甚至50个埃居,另一些银锭的价值达法国250古斤的银价。这种银锭是用以支付大笔款项的。但零星使用时就很麻烦:必须把它放在火上加热,再用锤子敲扁,这样才能将其分割成小块,支付所需的银两。为此与购买相比,支付所需的时间总要长得多,也麻烦得多。他们承认,如果像欧洲那样拥有固定币值和规定重量的货币,那就方便多了。但是他们说若真是如此,他们各省中马上会冒出大批伪造或篡改货币的人,像现在这样根据购物所需的银两切割银锭,就不会有假币之虑了。”
唐代 镇海军节度、浙江西道观察处置等使 裴璩 贺冬进奉银 一百两银铤
重3950克,通长325毫米,通宽89毫米,厚14毫米。“贺冬”即祝贺冬至日,此银铤为浙江镇海节度裴璩(公元864年至904年)在冬至节给皇帝进奉的银铤。
英国人麦高温,公元1860年来华,先后在中国的南方上海、厦门传教,公元1909年时他在上海出版了《现代中国的人及其生活方式》一书,书中记录了当时中国银两的一些情况。
明代 银作局 永乐六年 销熔花银 五十两银锭
重1874.2克,通长160毫米,首宽112毫米,腰宽58毫米,通高64毫米。刻有“银作局花银”字样的银锭,是明代宫廷内府银作局铸造的皇室用银。
银锭的使用,在彭加德神父、耶稣会传教士在福建记载中都有提及。使用银锭进行交易时,可以简单的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要辨认成色。其次要称重量。最后,称量结束,各取所需,完成交易。最重要的一步应该是看银锭的成色,银锭的成色不同价值也不同,成色高的银锭相应的价值就高,反之亦然。
度牒银 永州课 五十两 船型银铤
重1860.3克,通长175毫米,通宽90毫米,通高50毫米。
虽然此书为一部骗术类的短篇小说集,也非正史集注,但是却从侧面反映出明代中晚期以后,记录人们在正常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基本上全部使用白银,至清朝时,白银作为货币使用已经在社会经济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清 咸丰十年 安福县 五十两银锭(方形锭)
重1841.9克,通长95毫米,通宽89毫米,通高53毫米。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开始、兴盛、衰落、消亡的过程,银锭自然也不能例外。从战国时期的银贝、银布,到唐宋时期的银铤、再到明清时期的银锭,直至中华民国时期废除,伴随着中国历史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演变,真实地反映了白银在各个时期货币结构中的职能作用,成为后人研究钱币史料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为中国钱币发展乃至世界经济变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文藏头条号精彩内容:
中国陶瓷基因——解密欧美版铜红釉
更多艺术赏析与收藏资讯,欢迎关注【文藏】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