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金融新闻
徐 虔
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广东省联社”)成立于2005年8月,至今已走过整整10年。十年间,广东省联社带领广东省农合机构以服务“三农”、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深化改革为契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实现了各项业务的跨越式发展,开辟了广东省联社发展历史的新纪元。
梳理广东省联社深化改革10年来走过的征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广东省联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存贷款规模、资产质量、经济和社会效益齐头并进,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内部管理和内控机制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新招频出、亮点纷呈,整体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截至目前,全省农合机构共有各类网点约5600.57万个,营业人员6万余人,是广东省内营业网点最多、服务面最广的金融机构;多年来,广东省联社存贷款规模在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均位居前列,在全国农信系统中居首位。
时值广东省联社成立十周年之际,本刊特对这家农信界“巨人”的掌舵者——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周高雄进行了一次专访。
《》:广东省联社是一家大银行,一直以来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在您看来,广东省联社最大的优势是什么?10年来改革的动力是什么?
周高雄:农信系统保持竞争力的最大优势在于深耕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普惠金融。普惠金融是农合机构(农商银行、农村信用社的统称)的历史责任、务实选择,更是引领农合机构科学发展的一面旗帜。过去十年,7万广东省联社人以躬耕农村金融市场为己任,以“为民、便民、惠民”的草根情怀,以“勤勉、务实、创新、争先”的企业文化和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扎实填补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积极推进“阳光信贷”等三大工程建设,积极开展量体裁衣式的金融创新,把金融服务做到田间地头、工厂门口,在惠人中达己,成长为广东省营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存贷款和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机构。获得了“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的荣誉。
广东省联社深化改革的基本动力在于中央放权和省委、省政府发展金融产业。国务院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将信用社的管理交由省级政府负责,并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推动全面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十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发展金融产业、建设金融强省战略指导下,广东省联社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先后完成了县级统一法人和央行票据兑付工作,扎实推进股份制改造和农商银行建设工作,有效消化了历史包袱,迈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联社系统以从严治党带动从严治军、从严治贷,全省农合机构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从严治党的要求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关于践行普惠金融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省联社系列中心工作上来,大家一致支持建设“小法人、大系统”的管理体制,一致赞成“雁行升级”的发展思路,一致要求从严治军、从严治贷,一致表示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进一步提升了改革创新的主动性,为广东省联社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互联网+”时代广东省联社如何利用客户优势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周高雄:为了把线下优势转变为线上线下双重优势,再造一个网上农信,广东省联社把信息科技发展摆在突出位置,致力于大集中系统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以核心系统、总账及报表系统、柜面系统、省综合前置系统、地市特色业务平台、财务管理系统、信贷管理系统,数据返还系统、事后监督系统为主的应用群体系,以网上银行(暨手机银行)、股金管理系统、国际结算系统、第二代支付系统、客服中心、金融IC卡、支付宝卡通、银联支付、理财平台等周边业务系统群。这些系统的建成有效地支持和推动了辖内农合机构的业务创新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客户,提高了客户粘性。2014年,广东省联社系统服务的客户超过1亿户,当年增长20%,市场占有率也随之提高。
在“互联网+”时代下,我们紧跟互联网金融发展大趋势,围绕客户的金融需求,加快建设电子银行和移动金融平台,将金融服务延展至更多客户。一是以互联网思维深化对普惠金融的认识,真正树立客户至上、普惠民生、开放包容的互联互惠的思想。二是以大数据思维,加强对客户多渠道交易数据和其他行为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判断客户金融需求、潜在价值和风险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营销活动。积极推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经营管理中的应用,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挖掘金融服务需求,有效管理金融风险,不断提升服务弱势群体、薄弱环节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大力推动移动金融发展,加快网上票据融资、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社区APP等网上及手机交易和服务系统的建设和推广,积极推广自助发卡、移动开户等移动营销平台,逐步构建和完善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网上营业厅等在内的移动金融服务与产品体系,持续丰富和优化移动金融服务功能。四是加强物理渠道与电子渠道统筹管理,利用营业网点分布范围广泛的优势,逐步实现网点转型,推广夜市银行,试行主题营业网点开设,逐步建立线上线下O2O服务模式,实现物理渠道与电子渠道协调融合发展,让广大城乡居民能实实在在享受到现代化的普惠金融服务。广东省联社将在这种惠人活动中达己,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您认为开发属于广东省联社系统的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科技金融产品有什么便捷、高效的方法?有什么好的经验值得业界借鉴?
周高雄:广东省联社在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科技金融产品开发工作上同样是探索前行、创新发展。一方面是积极参考大型商业银行、兄弟农信社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是结合本省农合机构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围绕着如何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这个宗旨做出特色,创出优势。同时,省联社在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科技金融产品研发过程中,充分考虑珠三角地区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对新产品的渴求,结合该地区人才、业务管理、业务经验情况,实行省联社与农合机构的合作开发,开发的产品更贴近市场需求,缩短系统建设周期,提高系统建设效率。
下一步,广东省联社要进一步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积极应用新技术,加大对电子渠道特别是移动端产品的研发力度。互联网时代最讲究的是“以客户为中心”,广东省联社将联合各农合机构,积极主动发掘客户的需求点,结合农信社的特点,打造一批具有农信特色、符合客户需求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增进与客户线上良性互动,提高主动营销能力。在拓展线上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农信社网点众多的线下优势,将线上、线下的服务和营销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促使农合机构的服务能够从多场景融入客户的日常生活,增强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广东省联社是否已经将科技创新摆到足够高的战略高度?做出了怎样的规划?
周高雄:省联社在2007年制定了全省数据大集中五年IT发展规划,2009年,数据大集中系统成功上线运行,经过7年的系统推广,全省首期IT规划任务基本完成。随着互联网金融、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当前农合机构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IT服务的现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业务发展的要求,为贯彻落实省联社《关于广东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农合机构转型升级,以“雁行升级”方式向“现代特色银行”跨越发展的要求,省联社已成立新的IT规划项目组,着手制定2015~2020年(五年)的IT规划,厘清确定农合机构未来业务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内容,顶层设计配套的IT服务支撑架构和服务体系,并通过科技创新,引进“互联网+”、“云服务”等理念,为农合机构的业务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
广东省联社在信息科技建设和规划方面的工作得到了银监会的充分肯定,日前,银监会将广东省联社列为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编制组副组长单位,并将编制组办公室设在省联社,要求省联社全面参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总体框架设计、科技治理、基础设施、运维管理、信息科技风险、业务系统、管理系统、电子渠道与网络金融系统、全面风险管理系统、大数据等领域的工作。我们一定不辜负上级的重托,认真完成工作任务。
《》:广东省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大省,广东农合机构在国际业务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周高雄:广东毗邻港澳,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外向型经济发达,2014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1.08万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4,国际业务需求旺盛。国际业务也是商业银行业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占用少、综合收益高,是重要的中间业务来源,省联社高度重视,搭建了全省统一的国际结算业务系统,并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自身条件,积极稳妥推动辖内农合机构发展国际业务。截至2014年末,辖内广州、东莞、顺德、南海、江门、新会、惠州、揭阳、珠海、新兴等10家农商行相继开办了外汇业务,业务品种涵盖国际结算、结售汇、贸易融资等。近年来,开办机构数、国际结算量不断增加,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其中顺德农商行多年来稳居当地市场前两位,东莞农商行在当地位居四大行之外的第一位。2014年度全省农合机构外汇结算量和结售汇量合计约为254亿美元和152亿美元,在推动当地外向型经济发展、改善营商环境以及在调整自身业务结构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帮助作用。
下一步,省联社将继续支持辖内机构发展国际业务:一是筹建全省外汇资金清算平台,建立全省外汇资金清算中心,彻底解决账户行的问题,保证各农商行汇路畅通,降低运营成本。二是指导各农商行借助同业的优势,畅通清算渠道,丰富产品品种,巩固我省农合机构国际业务基础,逐步自主开发符合地方特色的产品,树立农信品牌。三是按照“业务创新,制度先行”的原则,根据国家对银行国际业务的管理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由省联社制定适用全省的一级制度、农合机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二级制度,确保全省农合机构规范经营,提高整体防控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