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金融新闻 > 2019年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报告-中华保险

2019年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报告-中华保险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日期:

返回目录:金融新闻

最新资讯《2019年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报告-中华保险》主要内容是中华保险,温馨提示:如需原文档,可在PC端登陆未来智库官网搜索下载本文档。资金运用中存款占比提升2018年保险行业总资产规模持续扩张,达18.3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45%,增速相比2017年略有下降,净资产18845.05亿元,较年初增长9.31%。,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温馨提示:如需原文档,可在PC端登陆未来智库官网(www.vzkoo.com)搜索下载本文档。

一、2018年保费收入增速趋缓,资金运用中存款占比提升

2018年保险行业总资产规模持续扩张,达18.3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45%,增速相比2017年略有下降,净资产18845.05亿元,较年初增长9.31%。从整个行业趋势看,2017年开始,保险行业总资产扩张速度明显收缩。具体来看,产险公司总资产23,484.85亿元,较年初增长5.92%;人身险公司总资产146,087.48亿元,较年初增长10.55%;再保险公司总资产3,649.79亿元,较年初增长15.87%;资产管理公司总资产557.34亿元,较年初增长13.41%。

2019年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报告

2019年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报告

1.保费增速陡降,传统寿险稳速发展

2018年保险行业原保费收入为38016.62亿元,同比增长3.92%,而2017年增速为18.16%,保费收入自2017年开始持续下降,更是在2018年陡降。具体分项目来看,人身险保费收入增速仅为1.87%,相比于2017年20.29%的增速,出现了大幅下滑,主要由于占比最大的寿险业务保费收入在2018年不增反降,降幅为3.41%,也导致寿险保费在整个人身险保费占比为76.06%,较2017年下降4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健康险保费增速为24.12%,是2017年增速的3倍之余。此外,财险保费收入增速为9.51%,较2017年下降3个百分点。

2019年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报告

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投连险新增交费规模继续萎缩,全年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为332.85亿元,下降29.24%,万能险保费收入增速由负转正,全年新增交费为7953.73亿元,增幅为34.98%,2016年保监会对万能险和投连险进行严格监管,特别是要求保险公司对不符合要求的万能险进行整改,在这样的背景下,2017年万能险新增保费规模仅为2016年的一半,2018年整改完成的符合监管要求的万能险产品重新上线,其中,中资保险公司中平安人寿、新华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合资保险公司中友邦人寿,招商信诺万能险新增保费收入增幅较大。

2019年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报告

2019年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报告

2.资产配置结构再度优化,另类份额升债券份额降

根据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164,088.38亿元,较年初增长9.97%,其中,银行存款24,363.50亿元,占比14.85%;债券56,382.97亿元,占比34.36%;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19,219.87亿元,占比11.71%;其他投资64,122.04亿元,占比39.08%。从趋势看,以保险债权计划等非标资产在内的其他类资产仍然在保险资金运用中占绝对比例,相比于2017年的主要变化体现在:银行存款资产占比的提升1.93个百分点,股票和基金类资产占比下降0.59%。2018年上证综指下跌24.59%,导致保险资金运用中二级市场股票类资产缩水,同时,2018年年初及年中时间,部分保险公司通过购买ETF指数基金增持权益资产并持有至年底,综合以上因素,保险资金运用中股票和基金类资产占比并未出现明显下降。此外,相比于持续下跌的权益市场和违约事件频出的信用品市场,银行存款成为保险资金规避风险的选择。

2019年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报告

2019年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报告

3.另类投资增速发行,对接实体经济

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久期长,来源稳定的特点,目前保险产品中占比最大的寿险类产品的期限通常在15年以上,分红险的期限一般也在10年以上。保险资金来源稳定,能够满足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对长期资金的需求,近两年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数据,截至2018年12月底,行业累计发起设立各类债权、股权投资计划1056项,合计备案(注册)规模25301.40亿元。2018年1-12月,26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注册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共213项,合计注册规模4547.2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121项,注册规模2940.86亿元;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89项,注册规模1245.40亿元;股权投资计划3项,注册规模361.00亿元。2018年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设立股权投资计划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不得借由股权投资计划开展明股实债和通道业务,导致相比于2017年同期,股权计划注册规模缩减,在债权计划中,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的注册数量及规模增加明显,体现出2018年保险资金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不动产债权计划的注册数量和规模趋缓,这与2018年政策层面不支持不动产投资的态度有关。

2019年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报告

二、2018年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回顾

1.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制度发布,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规范化

面对复杂的利率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保险资金投资收益波动加大,与负债成本刚性的矛盾日益突出,保险业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增加,个别保险公司缺乏有效治理,激进经营、激进投资的策略加大自身以及行业整体经营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银保监会高度重视资产负债管理监管,专门成立了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监管委员会,推进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并建立了资产负债管理监管总体框架。2018年3月,保监会发布《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规则(1-5号)》,明确了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评估范围与标准,数据要求和报送方式等内容,并明确了试运行期间相关安排。

资产负债管理监管制度总体框架包括一个办法和五项监管规则。一个办法即《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暂行办法》,五项监管规则主要包括财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的能力评估规则与量化评估规则,以及资产负债管理报告规则。整套制度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综合评估各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能力和匹配状况,依据结果实施分类监管,构建业务监管、资金运用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协调联动的长效机制。能力评估规则是从目标策略、组织架构、人员职责、工作流程、系统模型、绩效考核等方面提出监管规范,促进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工作形成有效的正反馈机制。比如,规定组织架构应包括董事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秘书处四个层级,明确账户管理、程序流程、数据交互等方面应当满足的标准,规范了模型的最低输出功能,要求将制度健全性和遵循有效性情况纳入公司考核体系等。量化评估规则是通过构建模型和进行压力测试,从期限结构、成本收益和现金流等角度,全方位评估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状况,有效识别和计量资产负债错配风险。比如,期限结构匹配衡量现金流在期限结构上的匹配程度,控制错配带来的不利影响;成本收益匹配衡量保险公司是否具备持续盈利能力,防范利差损风险;现金流匹配衡量公司是否能够维持流动性充足,防范流动性风险。

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的完善对于保险行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回归保险本源,发挥长期稳健的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通过推动保险公司建立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组织体系,充分运用资产负债管理技术,实现资产端与负债端的协调联动,有利于行业树立稳健审慎的风险文化,提升行业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利于强化“保险业姓保”,推动行业发挥长期稳健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在此基础上延伸保险业价值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保险需求。其次,有利于引导保险资金“脱虚向实”,推进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强化资产负债管理监管,有助于推动公司在账户层面加强精细化管理,促使资金供需在期限结构上更加匹配,对于资产负债匹配状况好且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强的公司,适当给予资金运用创新试点、产品试点等鼓励政策,有助于引导保险资金发挥长期稳定的优势,为国家重大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三,有利于弥补监管短板,主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评估与差异化监管相结合,前瞻性地掌握公司的期限错配风险、利差损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情况,逐步建立产品监管、资金运用监管、偿付能力监管协调联动的长效机制,有利于及时有效识别和化解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安全。

2.负债端政策:税收递延保险产品落地

当前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社保养老缺口严重的问题,但养老保障体系三支柱中基本养老占比较过高,养老保险市场亟待商业养老保险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推动养老保障体系第三支柱的发展,2018年4月12日,税财政部、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财税〔2018〕22号),明确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三个试点地区开展为期一年的养老税收优惠保险产品业务试点,随后,银保监发布《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开发指引》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范税收递延型保险产品的设计与开发。2018年7月6日,银保监会发布《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管理办法》),围绕税延养老保险资金长期保值增值的核心目标,从业务条件、大类资产配置、运作规范、风险管理和监督管理五个方面对税延养老保险的资金运用进行规范。目前,已有20家保险公司获得税延养老保险产品的经营资格,包括:中国人寿、太平养老、阳光人寿、人民人寿、建信人寿、太平洋人寿、太平人寿、中信保诚、民生人寿、恒安标准人寿、平安养老、泰康养老、中意人寿、工银安盛人寿、交银康联人寿、新华人寿、泰康人寿、英大人寿、东吴人寿、光大永明人寿。发行的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包括收益确定型、收益保底型、收益浮动型三类,分别对应A、B、C三款产品,其中B类产品按结算频率可细分为两款:B1(每月结算)、B2(每季度结算)。A款产品有保证收益率,收益确定;B款产品收益由保底收益与额外收益组成,额外收益不固定,故投资者需承担部分风险;C类产品下设投资账户,收益视投资绩效决定,风险完全由投资者承担。

2019年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报告

税延养老保险产品服务于大众的养老性需求,负债具有长久期的特点(根据要求,参保人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或约定的领取年龄(不早于国家规定退休年龄)时,保险公司扣除对应的递延税款后按照保险合同约定提供终身或长期领取的养老年金),未来,随着试点的进一步放开和个税优惠力度的加大,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可成为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来源之一。

3.资产端政策:牢守风险底线,监管政策时代感提升

3.1.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修订,差别化监管股票投资

2018年1月,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较2016年发布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整体变化不大,值得关注的内容包括:

1)将保险资金进行的股票投资分为一般股票投资,重点股票投资和上市公司收购三个类别,并且明确对于不同类别的股票投资进行差别化监管。

2)明确了保险资金可以投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公司股票。

3)对于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购置自用不动产、开展上市公司收购或者从事对其他企业实现控股的股权投资明确了资金来源——应当使用自有资金,2014年版中的表述是“不得使用各项准备金”。

4)投资管理人受托管理保险资金时,禁止性行为中增加了“不得将受托资金委托”和“不得为委托机构提供通道服务”两项内容,这与全资产管理行业“去通道、去嵌套”的监管要求一致。

5)保险资产管理业务范畴中,将其他合格投资者加入到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可发售对象行列中,此前2014年版本中并未明确罗列,当然,此前2013年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产品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保险资产管理产品限于向境内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具有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的合格投资人发行。2018年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中对合格投资者具有明确的定义:

“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资产管理产品不低于一定金额且符合下列条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一)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二)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法人单位。(三)金融管理部门视为合格投资者的其他情形。

合格投资者投资于单只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30万元,投资于单只混合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40万元,投资于单只权益类产品、单只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

6)新增“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开展证券投资业务,应当遵守证券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风险隔离机制,实行相关从业人员本人及直系亲属投资信息申报制度,切实防范内幕交易、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事实上,资产管理行业体系内,例如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证券公司投资经理早已执行了预防老鼠仓内幕交易的风险防范措施,而且相比于简单申报,其实更为严格——需要注销证券户,保险机构相关从业人员遵从执行同样的标准有助于避免违规事项的发生。

7)在资金运用流程机制的设置上,相比于2014年版本,删除了“要求构建投资池、备选池和禁投池体系”的表述,但是事实上,这些内容早已成为一家规范的保险资金管理方正常的制度体系内容。

8)细化了违反《资金运用管理办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方式,“罚款、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或者吊销业务许可证等行政处罚,对相关责任人员依法予以警告、罚款、撤销任职资格、禁止进入保险业等行政处罚。”

3.2.以问题为导向,规范保险公司股权管理

2018年3月,银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对2010年发布的《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进行全面修订,涵盖股东资质、股权取得、入股资金、股东行为、股权事务、材料申报等内容,新版制度以近些年保险公司股权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导向,对股权比例做出调整,对穿透式监管进行了制度设计,增加了事前、事中、事后的机制,来规范股东行为。

部分内容包括:在股权变更时,为规范通过收购现有股东间接入股保险公司,以规避监管审核的行为,新的《办法》里设置了一些针对性措施,如纳入到备案管理,需要提前向监管部门进行报告和备案,从而进行资质条件审核,如果没有备案,监管机构将加大审查力度,或者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在出资时,加强资金真实性来源的考核,在审核中间,原来一般从形式完备上做要求,比如要求提供财务报告等;现在对一些存疑的资金来源或者资金,要求进行整体资金来源的梳理,要求提供银行流水对帐单等,要求在出资的时候承诺是自有资金。在公司治理方面,如果股东僵局始终不能达成一致的话,可能监管介入。

近年来,保险公司股权变化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2018年共有29家保险集团公司及保险公司发生了股权的变更,包括5家保险集团公司,5家财险公司,以及7家人身险公司,12家公司引入新股东。

2019年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报告

截止2018年12月,银保监会披露了13家险企的股权变更批复,包括北大方正人寿、利安人寿、新光海航人寿、华泰保险集团、中国铁路财产保险自保公司、国任财产保险、安联财产保险、国联人寿、恒邦财产保险、中华联合保险集团、安诚财产保险、吉祥人寿以及鑫安汽车保险。其中,2018年7月3日,国联人寿股东变更时因宁波金润资产资金未能按时达到要求金额被银保监出具不予变更的批复。

3.3.新会计准则对保险资金运用的影响

经过5年反复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于2014年7月定稿,并于2018年1月1日正式生效。2017年,财政部修订并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对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方法、金融资产的减值等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全面对接IFRS9。新准则主要有两大变化:第一。金融资产由原先的IAS39下的四分类重新定义为IFRS9下的三分类,原先会计准则下,金融资产包括: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3、贷款和应收款项类投资,4、持有至到期投资。在IFRS9新准则下,需要根据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三类: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AC”),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FVTPL”),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FVOCI”)。第二,资产减值的处理由“已发生损失法”修改为“预期损失法”,在计提损失是引入损失估计三阶段方法,对信用风险进行确认。

按照要求,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可在2021年之前开始使用该规则,目前平安人寿已经使用了IFRS9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于保险公司利润(导致利润波动加大)、偿付能力(资产所述类别不同影响风险类别定义,进而导致实际资本金额变化)以及资金运用都将产生较大影响,具体来看,对于保险资金投资的影响包括:

第一,在原IAS39规则下,保险公司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金融资产市场价格波动时,可以有选择的计入当期损益,特别是当出现浮亏时,可以不计入利润表,但是在IFRS9新准则下,权益类资产将有较大比例计入FVTPL中(目前,平安有超过45%的股票在FVTPI中,而旧规则中仅有6%),这一科目项下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会计入当期损益,从而导致保险公司存在利润波动加大的风险,因此,IFRS9规则下,保险公司会更偏向波动相对较小的标的,以追求长期更为稳定的回报。

第二,FVOCI科目中,权益资产的股利可以计入利润表,而公允价值变动仅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不计入至利润表中,且一经归类,不可重新调整,因此,保险资金在权益投资中会倾向于高分红,高股息的持仓标的,以提高全年利润金额。

第三,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要求按照预期进行金融资产的减值提取,且一旦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特征由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则其减值提取将会大幅增加。因此,在信用品类资产(信托计划、债权计划、债券等)的投资过程中,保险资金会更倾向于高等级类金融资产品类,同时,为保证短期财务状况的稳定,将增加FVTPL类中短期债券的配置,对于长期债券更加注重全生命周期信用风险管理。

第四,在债务工具类资产的选择中,更倾向于配置能够通过SPPI测试的资产,这些资产需要满足以收取合同现金流,减少纳入FVTPL科目的比例,增加计入AC科目的比例权重。

未来,随着保险公司陆续筹备实施IFRS9会计准则,需要结合偿付能力要求、新保险合同会计准则要求,从公司发展战略、资产负债管理、资产配置策略、风险管理、投资绩效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性规划,进一步加强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充分考虑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更严格的要求,注重长期信用风险的防范。

3.4.防范与化解风险

2017年以来,资管新规等一系列严监管的政策陆续出台,资产管理产品特别是银行理财期限匹配的要求下,城投表外融资受到较大影响,2018年正值平台公司债务集中爆发时间段,开年之初便出现了城投违约风波不断的迹象。

鉴于此,为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银保监会于2018年1月18日发布《关于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支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要求:1、保险机构依法合规开展投资业务,鼓励保险机构购买地方政府债券,严禁违法违规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不得要求地方政府违法违规提供担保,2、保险机构应当妥善处理涉及地方债务的存量投资业务,逐笔排查是否合法合规。属于违法违规行为的,积极整改,依法妥善处置;合法合规行为的,加强存续期风险监测。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密切跟踪汇报。3、保险机构向融资平台公司提供债权投资的,应当对投资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出具专项法律意见。要将融资平台公司视同一般国有企业,根据项目情况而不是政府信用独立开展风险评估,严格实施市场化融资。4、保险机构开展保险私募基金、股权投资计划、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保险资金运用创新业务,要遵循审慎合规原则,投资收益应当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业绩或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收益挂钩。5、保险业相关行业组织应当切实发挥行业平台作用,在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等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注册、登记相关工作中,依法加强对保险资金运用涉及的地方债务风险的监测,严格查验投资合规性。6、保险机构作为保险资金运用主体,要严格落实风险管理责任。保险机构违法违规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的,应当自行承担相应损失,并依规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责任。《指导意见》有利于正面引导保险机构和地方政府尽职履责开展举债融资行为,有利于强化保险机构责任意识,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支持保险机构更加安全高效服务实体经济。

在复杂的内外部经济形势背景下,加之降杠杆的监管政策,导致前期采用高杠杆扩张的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这种风险也在企业上下游之间迅速传染,加之A股2018年全年持续下跌,部分上市公司质押股权陆续出现爆仓,其中不乏优质上市公司面临平仓风险。为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优势,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加大保险资金投资优质上市公司力度,银保监会于2018年10月24日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面向保险机构、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及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产品发行专项资产管理产品用于化解优质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同时,明确“保险公司投资专项产品的账面余额,不纳入权益类资产计算投资比例,纳入其他金融资产投资比例监管。”

截止2019年1月25日,已有国寿资产等10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完成专项产品的设立前登记,目标规模合计1160亿元。其中,5单专项产品已经落地,完成投资约22亿元。2018年11月30日,“国寿资产-凤凰专项产品”买入上市民企通威股份1.91%股权,成为该专项产品设立后公开落地的首单项目;12月27日,国寿资产纾困专项产品第二单落地,国寿资产-凤凰专项产品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斥资6.325亿元购买万达信息5500万股(约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专项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陆续落地,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六稳”要求、创造良好市场预期、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举措。保险资金具有长期限的特点,通过向有前景、有市场、技术有优势但暂时出现流动性困难的优质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有利于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优势,发挥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从而更好巩固市场长期投资的基础。

三、2018年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发展

2018年共有3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批筹备,包括工银安盛资产管理(2018-5-2),交银康联资产管理(2018-7-19),中信保诚资产管理(2018-9-21)。至此,目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合计27家(不含专业型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主要从事两大业务板块:投行板块、资产管理业务板块。涉及的业务主要有10大方面:分别是投连险管理服务、保险资产管理计划、企业年金服务、养老保障、公募业务、私募股权基金、基础设施不动产债权计划、增值平台服务、公募业务以及第三方保险资产管理服务。

2019年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报告

1、投行业务板块

2018年,由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下称“中国保险资管协会”)批准注册的债权投资计划共计195项、股权投资计划2项,银保监会批准注册的资产支持计划2项。26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作为发行主体参与了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以及资产支持计划的注册申请。

保险资金具备长期稳健的投资优势,是实体经济发展中重要的资金来源。而另类项目投资期限长、收益较为稳定的特性使得该类资产与保险资金的负债特性相匹配,在保险机构资产配置中颇受青睐。另类投资项目的发行能促进保险资金功能的发挥、巩固市场长期投资的基础,能不断提升险资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是保险业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重要渠道。

为进一步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2018年银保监会及保险资管协会对保险机构的保险资金运用投向上做出规范和倡导:

2019年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报告

1.1.债权投资计划

债权投资计划是指由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等专业投资机构作为发起人和管理人,依据信托原理,发行债权投资计划受益凭证,向保险公司等委托人募集资金、按照约定支付本金和预期收益的金融工具。保险机构作为持有大额长期资金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对基础设施及不动产项目的投资能够促进保险资金深入参与国民经济生活、更好地支持国民经济增长,同时也有助于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宽,改善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状况,分散资本市场投资风险,促进保险资金与其他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结合。

1.2.股权投资计划

股权投资计划是保险资金参与实体经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投资形式。

1.3.资产支持计划

资产支持计划是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管理人,向投资人发售标准化产品份额,募集资金,由托管机构担任资产托管人,投资于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测现金流的资产或资产组合(基础资产),并以该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作为还款支持的金融产品。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资产管理计划实行初次申报核准,同类产品(基础资产类别、交易结构等核心要素基本一致)事后报告的发行登记制度。

2.资产管理板块

2012年,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允许保险资金委托基金公司和券商资管进行投资管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开展第三方业务和非保资金业务。根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止2017年底(2018年数据尚未公布),32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的资产管理规模约15.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44%,其中,受托管理保险资金11.8万亿元,占其管理规模的77%,管理的第三方业务(含非股东方委托的保险资金)规模约为5.06万亿元,占管理规模的34.38%,同比增长24.02%,据此估计,32家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管理的非保第三方业务规模约为3.49万亿元。目前,第三方业务市场份额占比较高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包括平安资管、泰康资管、阳光资管、太平洋资管、中国人寿资管、太平资管。此外,中意资管2018年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增速达37.8%。

2.1.2018年保险资管产品

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是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发挥主动资产管理业务的重要突破,也是其迈入大资管平台的重要抓手。2013年2月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产品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一对一”定向产品和“一对多”集合产品,意味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资产管理产品业务的重新开闸。根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数据,截止2017年底,23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合计约13.44万亿,同比增长8.56%,其中,受托管理保险资金11.2万亿。2018年底,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单独以产品形式存在的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规模为2万亿左右,并且呈现逐年扩张态势。

2.2.企业年金资产管理业务

2.2.1.企业年金业务市场概况

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是多支柱养老金体系之中的第二支柱。开展企业年金管理的机构,必须首先获得相关牌照,包括受托人牌照、账户管理人牌照、托管人牌照、投资管理人牌照等四种牌照。其中,受托人包括大型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和养老保险公司;托管人一般由大型银行担任;而投资管理人中基金公司占据主流,另外包括保险资管、养老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目前,市场上企业年金基金受托人14家,账户管理人20家,企业年金基金托管机构10家,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机构23家。其中,人民养老保险为2018年新增受托人、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管理机构。保险机构所持有的牌照情况如下。从规模情况看,中国人寿养老、平安养老在受托资产金额、账户数量以及管理组合金额上都处于行业前列,泰康资产管理在管理资产规模上拔得头筹,建信养老金在账户数量上位列第一梯队。

企业年金基金市场份额——保险机构仍占主导,保险资管公司占比提升

从投资收益角度看,2018年三季度末全年企业年金实际运作资产金额为14,046.81亿元,2018年以来至三季度末加权平均收益率为2.33%,相比与2017年同期的3.79%降低了1.46个百分点。就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参与主体看,该业务的市场参与主体仍是保险机构(保险资管机构、养老保险公司和专业养老金管理机构),其中保险资管公司市场占比为43.72%,相较于2017年同期上升13.15%,合计管理规模3118.85亿元。

2019年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报告

2019年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报告

根据保监会公布的2018年保险机构企业年金等受托管理业务情况表显示,保监监管体系下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的仍是国寿养老,占比达37.12%,年金投资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的是泰康资产,占比为33.59%,在养老保障委托管理资产方面,平安养老和泰康资产、国寿养老、长江养老四家总共占据市场91.22%份额,其中国寿养老和长江养老市占率分别达30.2%和20.38%,占据市场第一和第二。

2.3.养老保障业务

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一第三支柱为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将商业养老保险进行细分,可分为养老保险业务和养老保障管理业务。其中,养老保障管理业务是指养老保险公司作为管理人,接受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等团体委托人和个人委托人的委托,为其提供养老保障以及与养老保障相关的资金管理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开展的养老保障业务并不提供保险功能,而更多体现出财富管理的属性。因此,保险公司开闸养老保险业务需要计提风险准备金和保险责任准备金,而养老保险公司开展养老保障产品只需要计提风险准备金。

目前我国专业的养老保险服务机构数量增加至9家,分别是平安养老、太平养老、长江养老和中国人寿养老、泰康养老、安邦养老、建信养老金、新华养老(2016年9月19日成立)、中国人民养老,以及建信养老金。

2.4.公募业务—保险系公募持续扩容

2018年太保收购国联安基金51%的股份,保险系公募基金再添一名新成员。2018年权益市场行情惨淡,而债券市场走牛,保险系公募基金公司得以发挥固收类资产的管理优势,规模显著提升,8家保险系公募的规模均有所上涨,2018总规模相较于2017年同期上涨45.4%。规模的贡献主要来源于固收类品种,权益品种规模整体相比2017年反而下降14%。规模扩张最多的平安基金、泰康资产和华泰保兴均上涨60%以上,平安基金仍为产品数量最多,管理规模最大的保险系公募。

2019年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报告

2018年保险系基金公司新发产品共63只,从发行主体上看,平安基金和人保资产新发的公募基金产品数量最多,平安基金新发26只产品中有13只为中长期纯债型,7只为被动指数型,得益于2018年债市的上涨和指数基金大发展;人保资产新发的12只产品中5只为中长期纯债,3只为偏股混合,2只二级债基,被动指数、灵活配置各一只。从产品线布局看,平安基金产品类型最为齐全,并在固收类产品的布局方面紧抓市场热点。从收益看,泰康资产旗下的固收和权益产品均有较好的表现。

四、2019年保险资产管理展望

保险资金具有资金体量大,久期长的特点,能够与实体经济的建设需求形成较好匹配对接。截至2017年末,保险资金通过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投资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和民生工程2.08万亿元。其中,服务“一带一路”投资达8568.26亿元,服务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分别投资3652.48亿元和1567.99亿元。2018年,保险基础设施债权计划注册规模和数量持续提升,截至2018年12月底,累计发起设立各类债权、股权投资计划1056项,合计备案(注册)规模25301.40亿元。未来,保险行业应当持续发挥资金优势和保险保障功能,对接国家战略,服务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包括为基础设施、城镇化等建设提供长期资金,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点战略,通过支农支小、扶贫农业基金、绿色扶贫产业基金以及资产支持计划产品,服务普惠金融、乡村振兴战略,发挥保险业在社会保障、风险管理发展面的作用。此外,本文就保险资金运用及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提出建议。

1、2019年保险资金的运用建议

截止2018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16.4万亿,仅次于银行理财资产管理规模,是目前市场上第二大资金方。相比于在监管要求下进行有序压降的银行理财资金来说,保险资金来源稳定,具有体量大、负债清晰、久期长的特点,在资金运用的重要性高,未来,保险资金在运用中应当注意以下内容:

其次,保险公司将逐步采用IFRS9会计准则,在投资端应当更注重标的的波动性,着重配置高分红标的,以追求长期更为稳定的回报,降低对公司利润的影响。规避复杂结构的债务工具资产,需要结合偿付能力要求、新保险合同会计准则要求,从公司发展战略、资产负债管理、资产配置策略、风险管理、投资绩效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性规划,进一步加强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注重长期信用风险的防范。

第三,将防范风险作为投资运作的前提。2018年受降杠杆政策以及贸易战影响,市场上违约事件频出,股权质押爆仓频出,2019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年初以来,海外经济体纷纷下调全年经济预期,国内,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路径尚不顺畅,企业缺乏发展扩展动力,降杠杆后续效应还在继续发酵,风险事件或将延续。在这样的背景下,保险资金进行投资运作时应当坚持长期稳健的思路和理念,将风险防范作为重中之重,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和风险防范,重视对于标的上下产业链关联方的尽调评估,以综合分析标的的信用资质,提高主动风险管理的意识。

2、2019年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展望

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将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与其他资产管产品设置了统一的监管标准,有利于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参与市场化竞争,资产管理行业真正走向大一统的发展阶段,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挑战与机遇并存。

充分认识和发展保险资产管理优势。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长期以来受托管理保险资金,保险资产管理源于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长期以来在管理保险资金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善于资产配置,沿袭了保险资金运用中价值投资的投资理念,在资产配置和控制回撤方面具有加大优势,在风险控制和信用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保险债权投资计划项目资质较好,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在对接实体经济建设方面取得进展。这些优势能够成为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形成特色的基础。

重点关注资管新规后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的配套监管政策变化。资管新规发布后,银行、证券、基金等资产管理行业纷纷发布细则及相关配套文件。资管新规对于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的资产管理业务和投行业务都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债权计划业务,资管新规中“资产管理产品所投的非标债权类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的到期日或者开放式资产管理产品的最近一次开放日”的要求,影响保险资管面向第三方非保资金开展的债权类业务,未来,需要关注资管新规后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细则具体要求,包括是否会像其他资产管理行业一样,对面向第三方保险资产资管计提风险资本金等,同时也将对保险资产项目筛选提出更高的要求。

保险资管应重视第三方业务的发展。目前,母公司保险资金仍然是保险机构的主要资金来源,未来,在服务保险主业的同时,保险资管机构重视第三方业务的发展,并且以资产管理产品为载体发展对于保险资管既有必要性也具有现实意义:①标的资产相同但运用不同投资策略的资产管理产品,会呈现出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采用产品形式有利于专项策略的实施,令考核评价更为清晰,更能够满足资方从策略选择维度上进行配置的诉求。②符合保险体系外部投资者采购习惯,服务更广泛的客户,长期以来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以母公司保险资金为主要服务对象,多采用委托账户模式,但银行在内的第三方机构更习惯于定制产品的方式进行委托。③保险资产管理行业虽起步较晚,但市场仍有一些具有领先资产管理能力的公司,组合类资产管理产品采用独立账户的模式,市场化的运作模式,配备专门的投资经理,能够与其他资产管理产品更好的对标,向财富管理市场(含机构和个人)展示保险资产管理的特色与面貌。

在银行理财转型变革中寻找机遇。在第三方业务中,非保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资金,随着22万亿非保本理财在有序压降并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短期看,对于外部委外需求有所下降。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应资管新规的要求,净值型理财产品将逐步取代预期收益型产品,成为银行理财满足客户财富管理需求的重要产品。但是,目前处于预期型理财产品与净值型理财产品并存的过渡期,净值型产品多表现出低波动的特征,所投资产也主要为债券类资产,在外部投顾和资产管理产品选择时,更倾向于选择能够提供绝对收益的资产管理产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应把握机遇,充分发挥其绝对收益特色和风险管理优势,积极寻求合作。

搭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线体系。近些年,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在产品线建设上也取得了明显的突破,产品线覆盖的需求维度更加广泛,产品的收益性和稳定性不断提升,体系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太平洋资产打造了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线管理模式,涵盖全面考量资管产品规划、开发、运作、投后管理直至到期清算的全过程,有效“孵化”和开发以各种有效策略为主线的系列资管产品。未来,在资产管理行业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的产品线建设应该:①围绕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债权类、股权类等项目的筛选和创新,②布局具有绝对收益的特征的保险资产管理产品,③策略细分与策略选择相结合,将资产配置和策略选择能力相结合,既提供不同的策略品种,也具备提供跨越策略的综合配置解决方案。④结合客户需求和自身实力打造差异化产品线。⑤持续创新,打造满足不同市场阶段不同客户需求的产品线。⑥随着产品线不断完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需要有建立完善的产品运营体系,包括估值、风控、数据报送等,重视运用现代科技技术,提高产品管理效率。

不拘一格,提供综合性资产管理解决方案。2018年资管新规中明确了受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监管的机构可以担任投资顾问。保险资管公司可以将成熟化和经过验证的投资策略进行市场化的业务拓展,担任其他资管产品的投资顾问,以满足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同时,如前所述,2018年税延养老型产品正式推出,未来,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应当继续发挥长久期低回撤资金的管理优势,积极开发适合养老型资产管理产品的策略和产品方案,参与养老需求类产品的管理,为第三支柱建设作出贡献。

定位市场化资产管理机构,锤炼具有竞争力的资产管理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对于资产管理机构来说,回归资产管理本质是核心内容,包括完善和优化研究体系,提高策略开发能力,重视风险预警和控制,建立风险评估和定价能力,发扬资产管理配置优势,不断提升投资能力。此外,由于保险资产管理长期服务于保险资金,受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的监管,在投资范围上约束较多,未来,随着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参与到统一竞争环境中,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急需扩展金融衍生品、海外资产的投研能力,提高策略广度,满足各类客户需求。同时,重塑营销和服务能力,建设具有服务意识,具备服务能力、追求服务创新的资产管理行业销售服务团队。

重视人员梯队建设和激励机制建设。随着大资管时代的到来,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特别是基金行业实现了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激励机制,对保险资管行业人才储备形成冲击,人才是任何一个金融机构的核心资产。未来,保险资管需要通过设计市场化的筛选机制、合理的考评机制,具有竞争力的激励机制。结合保险资金久期长的特点,摒弃看重短期业绩的考核机制,重视对于所投资资产稳健型的考核,基于风险管理的前提进行投资收益考核。对于保险机构投资能力和人才梯队建设薄弱的领域,应当提供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待遇和激励机制,重视人才的引入和培养机制的建设。

相关阅读

  • 2019年保险资产管理行业报告-中华保险

  • 百色金融新闻网金融新闻
  • 中华保险,温馨提示:如需原文档,可在PC端登陆未来智库官网搜索下载本文档。资金运用中存款占比提升2018年保险行业总资产规模持续扩张,达18.3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45%,增速相比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