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金融新闻 > 立秋|风动蝉鸣听秋声-风动鸣

立秋|风动蝉鸣听秋声-风动鸣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

返回目录:金融新闻

本文转自「三联节气」

ID:slshjq

专注传统文化 倡导生活美学

立秋|风动蝉鸣听秋声

图|视觉中国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今年入夏以来,高温热浪席卷北半球,原本冰天雪地的北极圈竟然出现了32℃高温。中国的高温日数位居1961年以来的第三位,但最低温度却是1961年以来最高的,这就意味着即便是在夜间、凌晨温度依然很高,也难怪今年的暑热让人觉得格外难熬,对立秋的等待也变得迫不及待起来。

但立秋,离真正的暑气消除还有一段时间。根据气候平均温度划分季节的标准,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在我国进入秋天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等到8月中旬,此时大部分地区还在酷热难耐中,三伏天的末伏在立秋后第3日,“秋老虎”正虎视眈眈着呢!好在立秋过后,在天地万物的声息里,一丝一毫一缕都开始透着凉意,忽近忽慢,气定神闲地牵着你往真正的秋天里走!

木叶动秋声——凉风至

宋时立秋,皇宫里通常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音震天地,叶子瞬即便从梧桐树上应声而落,这一叶落得铿锵,是天地间久违的音讯,一声定佳期,终究盼到入秋的笃定。

立秋|风动蝉鸣听秋声

图 | 摄图网

一叶知秋来,立秋过后,晴热高温的天气里,早晚便有了清凉的微风,那一叶盘旋而下,落在清晨的湖水中,落在夜读的书笺上,落在门前的阶梯上,落在仰起的头顶上…落在哪儿,哪儿就有了诗意般的美。这一叶落得轻柔,是朗晴日晒下飘起的裙角,一声留余韵,总嫌她停留得太短。

这样的时节,就算太短,人们也便是要趁了这早晚间的清凉,忙碌不缀,赶紧地在岁暮前做好手头的功夫活。立秋前后,瓜熟果落豆荚满,正是春华秋实的丰盛时节,一时吃不完的瓜果蔬菜趁着日头正好,正好用来做各种腌菜、干菜、酸菜以待来年。每到这时,一条街的女人们便大显身手,大清早起来,从集市上大篮大篮的采购回来各色果蔬,萝卜切条、茄子切片、刀豆划花,长豆角、排菜、白菜滚水烫熟,然后一条条排兵布阵似的串好挂在晾衣杆上、电线绳上,白的、绿的、紫的蔚为壮观。

立秋|风动蝉鸣听秋声

图 | 摄图网

而最为亮眼的莫过于家家户户晒出的辣椒。家乡产的辣椒细长、皮薄、够辣,被誉为“三辣”之首,立秋正是辣椒“最后的繁华”期,家里的女人们一箩筐一箩筐地买回来制作一年里用来佐餐的“剁辣椒”、“酱辣椒”、“酸辣椒”。日头挂在头顶的时候,大家纷纷拿出藏了一年的大竹匾盘,搬挪出来搁在阳台上、台阶上、架在长凳上,再把洗过沥干水的辣椒,平铺在竹匾盘上,一个个红彤彤的辣椒滴着水、透着锃亮亮的光,把一个个竹匾盘衬得比太阳还红火。到了夜晚,女人们在家里把辣椒事先用菜刀切好,再三三两两,聚集在路灯下,轮流共用竖形铲刀再次把放在木桶里的辣椒剁得更加细碎匀净。清风明月的夜晚,“笃笃”的铲辣椒的声音、女人们互相交流做辣椒经验的细语声,一刻也不停息地随着秋风穿街走巷,一路带着扑鼻而来的鲜辣味,这浓烈的秋声大约是家乡女人们记忆中独有的歌谣。

后来,才知道在很多地方,晾晒瓜果蔬菜用来制作一年的干菜、干果、腌菜,扎菜,是立秋的传统习俗——“晒秋”,江西婺源篁岭古村的“晒秋”更是盛大的旅游文化,人们蜂拥而至,一睹“晒秋”的盛况。而真正的“晒秋”早已融入了千百年来女人们精打细算、百般操持的寻常生活,晾晒出女人的巧手慧心和勤劳耐心。

立秋|风动蝉鸣听秋声

晒秋

立秋后,往往突然间庭树忽改色,秋风动其枝。那是北风蓄势而来,大股的冷空气强势南下,与南风暖湿空气相遇,风声里就有了劲道,树叶簌簌而下,甚至枝叶俱断,风雨齐至。这时才是真正的木叶动秋声,万叶千声,声声如破竹,带来一场秋雨一场寒。

声微觉夜阑——白露降

立秋的第二候为“白露降”。早在公元前300多年,亚里士多德就观察发现,晴朗微风的夜晚容易形成露。立秋后,夜间晴朗少云的天气有利于地面或地物迅速辐射冷却,微风可使辐射冷却在较厚的气层中充分进行,并使近地层空气得到交换,保证有足够多的水汽凝结形成露。

唐代诗人戴察《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中写道:“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不仅形象地记载了露形成的气象环境,也仿佛在一动一静之间,隐约听到白露摇摇欲坠的声音。传说,白露是月白的最后一滴眼泪,若真在风中摇落,轻柔一坠,那一定坠落在心底深处,是夜阑微静里最深的怜惜。

立秋|风动蝉鸣听秋声

图 | 摄图网

古时候的露珠似乎是随时可见、随时可采、随时可用。 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言“稻头上露,养胃生津;菖蒲上露,清心明目;韭菜上露,凉血止噎;荷叶上露,清暑怡神;菊花上露,养血息风”。小的时候,曾听说有人趁天色未明去采露水治疗眼疾,还有的说秋露采集后,可用来酿酒,叫“秋露白”,据说这种酒的味道最为甘甜清洌。这样的饮食似乎融入了秋露灵性一般的生命,有着不可言喻的极致口感和无穷的想象,也不知那些用心采撷的人可曾听到秋露“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或者是夜空里“滴答”一声叹息?

居高声自远——寒蝉鸣

秋声应气而生,立秋第三候“寒蝉鸣”。立秋后,寒蝉也感知到越来越临近的阴气,迫不及待地抓住最后的高温天气在生命活跃期求偶、繁殖。真正的蝉鸣来自雄蝉,他靠震动腹部的鼓膜来产生响亮的声音,可传递一公里之遥。不会鸣叫的雌蝉,听到雄蝉的“召唤”之后,便以死赴约。完成交配后的雄蝉慨然而去,雌蝉在产完卵后也完成了一生的使命。

立秋|风动蝉鸣听秋声

图 | 摄图网

秋后寒蝉鸣,更像是“生命的绝唱”,而他下一轮的生命之歌要在幽暗死寂中经过漫漫长年的等待。幼虫孵化后会随树枝或自造的细丝落到地面钻入土中,最短3年后,最长的甚至要在17后的夏天才从蝉蛹中抽身出来,迎着日光,他们白色的身子和绿色的翅膀逐渐变黑变硬,在光和热中振翅而飞,择一枝而高歌。

古人更是赋予寒蝉“清、廉、俭、信”的生命品格,把蝉看作君子立朝处世的“至德之虫”。初唐名臣虞世南则以“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来咏蝉言志。虞世南在唐贞观年间是画像高悬于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声望若此,却不藉鲲鹏鸿鹄,以蝉自居立身,用现在的话来说颇有“低调沉稳”的风范,这样的声音里有着洒脱高逸之远。

立秋|风动蝉鸣听秋声

天地万物,万籁有声。风动、露降、蝉鸣是秋声,宋朝词人蒋捷也在《秋声》词中以风声、雨声、更声、铃声、彩角声、笳声、砧声、蛩声、雁声等十种声音来形容秋天的到来,当我们也停下脚步,侧耳倾听,是不是也听到了“天凉好个秋”的美妙?

大家都在看这些

  • 离上帝最近的那个导演

  • 打车为什么变难了?

  • 向雅士利索赔:“毒奶粉”受害者父亲郭利的十年维权路

  • 老天为什么要让我们这么热?

  • 《少年说》:天台呐喊能解决应试教育的问题吗?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以下封面图

一键下单「早餐里的中国」

立秋|风动蝉鸣听秋声

▼点击阅读原文,今日生活市集,发现更多好物。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