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金融新闻
你的第一台电脑在哪买的?
在郑州地界上,科技市场几乎就是标准答案。
把时间往回捯十年,男生们周末去逛科技市场的热情,一点儿不比女生们逛“光彩市场”低。两个市场一摆,就能轻易地区分出男女有别。
买衣服大多都是自己挑,或者几个人商量着买,商家没那么多建议,自己买个心头好就得了。
但科技市场不同,你最终决定买什么牌子的电脑或者配置,几乎都是商家说了算。不管是专业指导还是纯粹大忽悠,反正交钱的时候,你肯定心满意足。
可能许多人会说,别扯了,科技市场里净骗子,看的时候说得天花乱坠,买回去用几个月就各种毛病,还不知道毛病出在哪儿。
然后告诫大家,不懂行没熟人的,千万别去科技市场瞎逛,步步都是坑。
呵呵,多可笑。这得多不了解科技市场,才会得出这样荒唐的结论。
有趣君在科技市场就有不少熟人,他们告诉有趣君:“荒唐!有熟人咋了?科技市场还流行杀熟嘞!”
只是现在,那些靠坑蒙拐骗的都转行了。那留下来的,是不是都是“傻子”?
装个系统,要啥高科技?
科技市场最红火的时候,每天都有大量顾客出入创新大厦。尤其到了周末,门口的文化路上都挤满了人,到处都充斥着导购们奋力的招呼声和小推车摩擦路面的刺耳噪音。
不过热闹归热闹,总让人有种莫名的反感,看上去就像一群骗子的狂欢,引诱着顾客们快点被感染。
拉车从创新大厦去路对面的人,除了去煤炭北街上的几个物流公司发货外,还有一部分进了新派电脑城里各个商户的办公室。
虽然比不了创新大厦的火热,但新派电脑城是办公楼布局,一间办公室20个平方,租金甚至还没对面创新大厦一楼里三四平米的柜台高,能谈业务能备货,是很多小公司的首选。
老陈就是在新派起家的。
老陈一毕业就来了科技市场,从导购干起,花了四年时间,做到了七彩虹、影驰显卡河南总代公司的销售冠军。
第五年,老陈拿着几年销售攒下的资金和几家显卡的内部拿货价,租了“新派”三楼的一间办公室,开始自己当老板。
刚开始,老陈只招了个刚毕业的学生,负责每天在市场里各个代理商那拿货和去物流发货。从联系业务、组装机器、装系统,到跟代理商和物流公司走账、盘货,老陈全部自己弄。
当时装电脑的需求量大,利润也高,一台四五千的电脑全部配下来,中间能拿到1000的利润。每周给地市客户的发货量也很可观,老陈第一年当老板就赚到了之前四年的收入。
钱好赚,就没那么多心思去想以次充好的勾当,老陈在客户那儿攒下了良好的口碑。
时间一长,人手就不够了。
有次老陈接了个网吧的大单,客户在三门峡,要200台电脑,一个星期搞定。朋友建议他多拉几个公司一块弄,时间不等人,少挣点而已。
老陈挺纠结,想了三根烟的时间,最后还是决定自己干。为了节省时间,每天吃住都在公司。
白天忙着调货装机器,晚上开个八台电脑同时装系统:“那会儿装个系统慢得要死,一台机器都得一个小时,要不是怕把插排烧了,我都想连开20台。”
这事儿最终圆满收场,看着最后一批电脑上了最慧快运的厢货,老陈满意地带着仨伙计去花园路上的“知青村”大吃了一顿。
饭后,那俩来帮忙的伙计成了老陈公司的新员工。
科技市场这地方,最多的还是像老陈这样甚至连公司都谈不上的小店。老陈说:“老家人都说我是搞IT的,搞IT?搞个毛的IT啊,就会个装系统。”
但这辛苦钱老陈没少挣,两年后数码港建成,老陈在12楼租了个更大的办公室,继续他的装系统事业。
坑蒙拐骗?不存在的,老陈没空儿想套路。
高科技?不存在的,老陈没空儿学习。
“就是挣个辛苦钱。”老陈的话,跟有趣君家楼下每天起早贪黑卖灌饼的大叔一模一样。
看着有点高科技,也不过是养家糊口
中关大厦,起这个名字,很明显想跟中关村沾边的意思。
沾上边了吗?纪立不觉得。
纪立第一次接触科技市场并不是买电脑,他没钱买电脑。在财专上学的好处,就是暑假去科技市场做兼职,走路就能到。
高中同学的表哥在中关大厦6楼有个小公司,做路由器批发,纪立认识的科技市场,从中关大厦开始。
确切地说,是从做水晶头开始。
这活儿不难,先把网线截掉三公分的线皮,里面8根铜线按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的颜色顺序排好,把线捋直,插进水晶头里,用网线钳一夹就完事儿了。
但刚开始做,纪立就是捋不直,每次做完拿测线器检测都紧张的要命。练了半天,没一次两头是同时通的,眼看着半盒水晶头要用完,一米长的网线截得不到当手环。
老板彻底放弃了对新人的温和:“再做坏一个,明天不用来了。”
纪立学东西慢,但足够认真,一个暑假下来,不仅学会了不做坏水晶头,还捎带学会了公司里所有路由器的设置和简单的故障处理。
老板觉得这孩子靠谱,等纪立一毕业,赶紧招进了公司。
纪立干活儿不挑:
白天需要售后上门的,他跑最远的那家,弄好了第一时间回公司;
下午六七点,他一个人打包百十个路由器,拉着小推车到楼后的物流点发货;
反正也是一个人,有时候晚上也不回家,坐公司翻着厂家手册都能凑合出一宿。
这么干了三年多,12年的时候,老板看上了投资理财,不想在科技市场玩了。
纪立不舍得走,跟老板聊了聊,东拼西凑借了10万块钱,带货盘下了这个小公司。哦,对了,老板借给他5万。
纪立不擅长经营公司,全靠实诚留住客户。市场不景气时,下边地市的客户不减反增,每个月的流水一点儿没少。但纪立没有更进一步,他说在中关这楼里待习惯了,就这样就不错。
虽然公司成自己的了,也招了五六个人,但纪立还是习惯傍晚的时候自己去发货,然后在中关大厦和创新大厦之间的小巷里,喝瓶菠萝啤,吃碗炒面。
卖炒面的摊子几年时间换了又换,他也不挑,哪家有就吃哪家:“我感觉都好吃,我做不出来这味儿。”
如今,纪立住国基路的四月天。手里有两套投资房,一套世纪港湾,一套枫林上院,前段又在碧源月湖首付了套143平的四居,一路奔着黄河而去的买房节奏。
纪立说:“在科技市场这些年,最佩服那些技术出身的人,随便做个软件都抵我半年收入。我去学过,学不会,老实卖路由器就得了。”
在纪立身上,几乎看不到情绪上的落寞,他好像每天都很忙,忙得来不及思考。又时常自诩在高科技行业的光环下,做着跟菜市场没两样的买卖,他这么说时,不像自嘲,更像享受。
是啊,还想咋样。想想未来?这四套房就是他眼里的未来。
玩不下去的事儿,不叫高科技
在郑州,买电脑去科技市场,买相机去西里路,买手机去通讯大世界,本来各自的定位挺和谐。
从06年开始,科技市场里也开始出现很多相机店和手机摊,尤其是卖水货手机的,中关大厦一楼和电子大厦5楼淘宝城是两大据点。
那会市面上很少有智能机,苹果都还没出手机。销量保证一般就是三家大牌: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外加一个多普达(后来改名叫HTC)。
大川爱玩,除了网游就是捣鼓手机,对找工作一点儿不上心。
缺钱了就在qq群里卖水货手机,但是问的多买的少,网费都快顾不上了。大川就想在科技市场弄个柜台卖手机。
09年的时候,“鱼头”就有个柜台,在中关大厦一楼卖场里,平时卖卖杂牌MP3、MP4,生意勉强过得去。听说大川想卖手机,非常慷慨地收拾出一半柜面帮他代销。平时鱼头招呼着卖,大川负责刷机。
鱼头是在刷机论坛上认识大川的,认识以后,鱼头的手机全是大川给刷的机。
大川没别的优点,除了真诚。打群架第一个上,喝白酒第一个干。这性格放到他的“事业”上,就是甭管你是谁,只要你真心爱玩机,随时免费指导,是不是在他这拿的机器不重要。
大川每次拿到快递,都是先把手机测个遍,确认不是翻新机,版本也没问题才会交给客户。
遇到妹子买手机,还会往里放几首哪都下不来的英文歌,期待着某颗心意相通的心能跟他心心相惜。
两年下来,他得出结论,买水货手机的妹子,没一个懂浪漫的。他大概忘了,在妹子们眼里,卖手机的,就是个卖手机的。
鱼头完全不能理解大川的思维方式,这尼玛挣个钱也太累心了,有这心思干点啥不好?
是啊,干点啥不好。
后来,大川无聊到每天有大把的时间盯着对面柜台看
当年下半年,小米出了自己的第一台手机,进一步转移了那些钱不多还想用个舒服手机的用户视线。
好像突然有一天,就再也没人买大川的手机了。大川黯然离场,撤出了柜台。
这情形,就跟如今科技市场门可罗雀的萧条如出一辙。看上去时刻接触着前沿科技,但随便一个浪头过来,这些小打小闹的零售,就可能被拍得渣都不剩。
这是一个科技的时代,还是得玩点儿有技术含量的。
不管你在哪儿努力,都叫奋斗
是的,这只是科技市场数十年来来往往的人流中最普通的那几个,远远不能代表科技市场这四个字。
但对于大多数刚刚走出校园或者从没走进过校园的年轻人来说,只要你还心怀努力,这里都能给你一席之地。
这里不拒绝无知,只拒绝懒惰和无耻。
当你看到有人卖力地想要拉人去自家服务的店铺看看时;
当你看到年轻瘦弱的身板拉着一推车的电脑设备小心行走时;
当你看到他们只需吃上一碗炒面,然后坐在角落打个盹后又要起来重复那些重复了100遍的工作时,可能才看到了真实。
科技市场在转型升级,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在转型升级。新派消失了,中关大厦也一副行将就木的样子,一切都变了,一切又都没变。
小本生意,养家糊口。大富大贵,科技才是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