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金融新闻
浦发银行距离全面的金融控股集团又近了一步。
浦发银行11月25日晚间公告称,董事会通过《关于收购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以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收购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信托)的方案。
业内人士认为,此项收购符合上海国资改革的总体布局,而信托和银行之间将形成业务和资源的互补和协同,有利于浦发做大做强。不过,在分业格局尚未打破的背景下,综合化经营的效果将受限。
收购上海信托方案初成
今年8月,上海信托股东会决议,上海信托拟存续分立:分立新设上海上国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而根据《公司关于与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等签署附条件生效的股权转让协议的议案》,在上海信托分立完成后,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久事公司、上海锦江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拟向公司分别出让其所持有的存续的上海信托66.332%、20.000%、1.334%和0.667%的股权,公司届时将通过向其发行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方式支付标的股权之对价。
上海信托拥有的金融牌照,主要是母公司的信托牌照,以及下属子公司的金融牌照如上海国利货币经纪有限公司、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据此前媒体报道,上海信托存续分立正是为此次收购交易铺路——将金融牌照类的资产留在上海信托,而非金融牌照类资产如一些股权经营类资产则将划至新成立的上海上国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不过,截至目前,上海信托存续分立的相关方案并未正式披露。
银信联动将共享渠道客户
若按2013年末国内各信托公司的信托资产余额排名,上海信托在全国68家信托公司中,排名第21,属于中上游;而若按照净利润(合并)排名,上海信托则位列第六,名列前茅。
浦发银行在公告中称,收购整合上海信托,将会给公司带来多方面的正向效应:一是能够进一步发挥公司在资产管理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形成多元化经营格局,增强公司与上海信托的联动协同效应;二是能够提高公司全方面服务客户的能力,有利于强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打开发展、盈利和估值空间;三是能够实现强强结合,有利于增强公司和上海信托抵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
实际上,银行收购、整合信托公司已不是第一次。2007年,银监会发布《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下称《办法》),标志着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将可以作为信托公司出资人。办法公布不久,在2007年,交通银行率先重组湖北省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公司更名为“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交行持有85%的股份;2009年,建设银行以现金方式投资控股合肥兴泰信托,重组后公司更名为“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兴业银行控股福建联华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并正式更名为“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银行有冲动去收购信托公司,除了成功的案例之外,也有一些失败案例,比如招行收购西藏信托、民生收购陕国投等均未能成功。
高登资本(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付立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信托公司在中国功能非常多,也是非常灵活的一个金融机构,实际上它对银行的贷款是一个补充,很多无法通过银行贷款实现的融资都是通过在信托公司发行产品来实现融资的。因此,控股信托公司,一方面,对商业银行来说是其在直接融资业务上的补充,另一方面,也会产生协同效应,在渠道和客户上实现共享和互补。
浦发银行在公告中还称,通过商业银行对信托公司的收购整合,可以更好地理顺银行和信托的业务关系、明晰双方经营边界,按照“栅栏原则”实现商业银行业务和信托业务的错位经营。“一方面,收购整合后,公司可以将目前相对符合信托特征的业务逐步整合到上海信托的平台上开展;另一方面,通过双方的深度业务整合,可以促进上海信托更好地实现经营转型、真正回归信托主业,从而有效降低银行和信托的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