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金融新闻
《中国摄影》2016年封面回顾
《中国摄影》2016年目录索引
卷首语
新年的话 金宝街上 1-14
摄影时间 2-14
提问季 3-14
春暖花开 4-12
努力与心痛 5-12
孟夏时节 6-12
去点花香 7-12
历史感 8-14
现实感 9-12
在历史的幽微之处 10-12
季秋时节 11-12
最是橙黄橘绿时 12-12
特别报道
2015年度中国摄影界十大新闻 2-16
中国第16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 文/本刊记者 5-118
“创业在故乡” — 用摄影语言讲创业故事 7-18
经验与共识 — 《中国摄影》杂志社摄影译文研讨会侧记
文/ 本刊记者 8-102
资讯
1-16、2-18、3-18、4-14、5-14、6-14、7-14、8-16、9-14、10-
14、11-16、12-14
专题
摄影的浙江现象
感物造端 凭心构象 文/姜 纬 1-26
表象之外 摄影并文/黄东黎 1-35
脱缰的世界 摄影并文/陈荣辉 1-40
现实给了梦想多少时间 摄影并文/范顺赞 1-47
乡村娱乐 摄影并文/张晓武 1-54
禾声 摄影并文/陈吉楠 1-64
红地毯 摄影并文/唐咸英 1-68
瞬间的永恒 摄影并文/李 舜 1-75
无限事,从头说 — 从浙江看中国摄影艺术体系的发展路径
文/赵 刚 1-80
浙江摄影现象,一个多元共生的样本 — 毛小芳访谈
采访/李 波 1-82
摄影系启示录
摄影系启示录 — 从鲁迅美院、西安美院摄影系看当下高校
摄影教育 文/马 夫 2-30
而立之年 文/林简娇 程远征 2-36
土地 摄影并文/刘立宏 2-39
拆解与修复 摄影并文/智 军 2-44
拼贴 摄影并文/燕思雯 2-48
尘埃 摄影并文/孙小川 2-52
弱冠之年 文/谢爱军 2-56
慢 摄影并文/谢爱军 2-58
模特和孩子 摄影并文/董 钧 2-62
原境 摄影并文/苏 晟 2-66
99 天减肥计划 摄影并文/蔡乙荣 2-70
从《新・山海经》到《镜花缘记》
摄影并文/吴 迪 2-74
理性的延承 语言的兴盛 文/杨 晨 2-78
“简单图像奥秘”的跨界 文/岳陌凡 2-82
海关摄影: 从自在到自为
海关摄影: 从自在到自为 3-20
海关摄影,基于内省与观照的行业摄影实验 文/ 沈 珂 3-22
北仑河畔 摄影并文/袁国宏 3-30
中国大妈 摄影并文/俞 波 3-34
中间区 摄影并文/周宇红 3-38
出境・入境摄影并文/郭平洲 3-42
面具 摄影并文/吴长军 3-44
违禁物品 摄影并文/曲 彬 3-48
虚假的真实 摄影并文/许玉川 3-52
国际空港 摄影并文/邓光华 3-54
出港动态 摄影并文/罗 希 3-56
从图门江到鸭绿江 摄影并文/沈 珂 3-58
遗像 摄影并文/毕为民 3-62
海关的记忆也是社会的记忆 文/毕为民 3-66
从一点看世界 文/高 岩 3-67
海关题材是一座富矿 — 中国海关摄影协会张志南主席口述
采访/本刊记者 3-68
摄影留学后
摄影留学后 文/本刊编辑部 4-19
大不列颠的摄影课:英国高等摄影教育面面观
文/何伊宁 4-27
无时境 摄影并文/黄臻伟 4-32
四个摄影师 摄影并文/张之洲 4-38
法国摄影教育,滋养于良性的文化生态 文/孙小川
尘 摄影并文/计 洲 4-48
夹层 摄影并文/高 岩 4-54
洪堡精神的坚守和“不合时宜”
— 漫谈德国的当代摄影教育 文/唐 晶 4-60
美丽新世界 摄影并文/唐 晶 4-64
惊蛰 摄影并文/单飞鸣 4-70
从技术到艺术:美国的摄影教育之我见
文/刘张铂泷 4-74
实验室 摄影并文/刘张铂泷 4-80
向晚六章 摄影并文/陈 哲 4-86
从文化反哺到教育输出 — 浅谈日本摄影教育
文/德戈金夫 4-94
明治纪念碑 摄影并文/张 钰 4-98
东京瞬间 摄影并文/陈 朴 4-104
近代留学生与摄影术在中国的传播 文/周彩玲 4-110
留学往事 文/石志民 4-116
摄影留学之我见 文/顾 铮 4-120
侯登科的新影像
侯登科的新影像 文/本刊编辑部 5-22
再认识侯登科 文/李 媚 5-27
想到在后 — 关于《麦客》 文/侯登科 5-40
侯登科的两封信 5-50
母亲 文/侯登科 5-68
以艺术的名义纪实 文/侯登科 5-72
时代潮流中的侯登科 文/杨小彦 5-82
远去的侯登科 文/彭祥杰 5-86
冬天里的托付 文/于德水 5-90
还原与差异 — 访“侯登科回顾展”照片制作者路泞、付羽
采访/居 淼 5-95
侯登科年表 5-98
台湾的当代摄影
台湾的当代摄影 6-22
肌理之下 — 台湾当代摄影的演进 文/傅尔德 6-24
吴天章:艺术是暧昧的 6-32
陈界仁:用影像书写生命经验 6-38
谢春德:我想展现影像的魅力 6-44
李小镜:作品中要有一种关怀 6-50
郭英声:曾经的孤独和温度 6-56
姚瑞中:废墟,荒谬的现实 6-62
陈伯义:面对摄影时才会看到社会本质 6-68
周庆辉:人总在试图了解自己 6-76
冯君蓝:探索人性的精神本质 6-82
邓博仁:创作,在生命中注入能量 6-88
论及收藏,摄影与绘画并存 — 访台湾亦安画廊负责人黄亚纪
6-94
聚落在台南的影像教育基地 — 访海马回光画馆创始人李旭彬
6-96
我对台湾的摄影一直抱着希望 — 访台北艺术摄影博览会总
监全会华 6-98
看见台湾年轻摄影人的活力 — 访台北国际摄影艺术交流展
策展人马立群和房彦文 6-99
我们处于教育、培养摄影藏家的阶段 — 访台北国际当代艺
术博览会执行主席陈世彬 6-100
李威仪和他的《摄影之声》 6-101
红色影像的谱系
红色影像的谱系 7-22
红色影像的视觉体系与文化政治 文 / 陈卫星 7-24
沙飞与晋察冀摄影团队 — 影像的考证与研读
文/ 司苏实 7-28
关于沙飞的系列作品考证 文/司苏实 7-34
《晋察冀画报》工作事略 文/顾棣、王笑利 7-90
摄影训练班:战时摄影机制的生成 文 / 高 初 7-96
中国摄影史论研究的新视野 — 中国美院与哈佛大学主办的
学术研讨会侧影 文 / 高 初 7-106
文与像: 照片内外的书写
中国摄影的语图构建 文/ 祖 宇 8-22
平行与相交:当代摄影中的文字和照片 文/ 何 博 8-94
平遥的度过
摄影:平遥的度过 文/ 马 夫 9-20
影像印证昨日岁月 文/赵永平 9-76
张印泉,从独奏到合唱
张印泉,从独奏到合唱 文/陈奇军 10-18
张印泉照片背后的故事 文/卫元理 10-58
张印泉摄影的风格转向及其意义 文/孙 慨 10-60
四十年来从事摄影的回忆 文/张印泉 10-68
“南郎北张:张印泉摄影研讨会”发言摘要
王瑶,用影像讲述中国故事
编辑手记 11-22
用心灵之光捕捉生活的意象 文/王 瑶 11-24
瞬间的触觉 文/王 瑶 11-76
观看作为摄影主体 — 王瑶的摄影实践及其意义
文/杨小彦 11-82
王瑶的摄影语言 文/胡武功 11-86
生活是源泉 — 读王瑶新作 文/杨 浪 11-90
人文情怀的瞬间灵韵 — 王瑶摄影作品四题
文/陈卫星 11-94
六十华诞怀初心,影像筑梦创辉煌
六十华诞怀初心,影像筑梦创辉煌 — 记第十一届中国摄影
艺术节 文/本刊记者 12-20
守初心,积跬步,涉千里 — “纪念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60
周年研讨会”纪要 文字整理/本刊记者 12-24
第十一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展览作品选登 12-27
雁栖湖畔,再逐金像 — 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文/ 本刊记者 12-64
人物
影像的时间价值 — 读朱宪民先生的摄影作品
文/李树峰 3-70
朱宪民:让纪实摄影 “今天拍明天看”
文/杜 琳 郑丽君 3-72
何藩:我的摄影从未妥协 摄影/ 何藩 文/ 马 夫 8-140
海外
保罗・希尔:摄影的真谛 文/何伊宁
摄影/保罗・希尔 1-86
寻找摄影的完美隐喻 采访/何伊宁 1-89
杰夫・沃尔来了 摄影/杰夫・沃尔 文/姚 瑶 2-84
盖・蒂利姆:穿越梦想大道
摄影/盖・蒂利姆文/郑 浓 3-83
在图像之中翱翔 — 与阿图尔・瓦尔特的谈话
翻译/张 汉 3-88
鲁伯德拉格・安德里克:光的描写 — 时间的悬置与色彩的私密
摄影/鲁伯德拉格・安德里克
文/朱莉娅・普拉・弗洛利亚尼 3-99
布鲁诺・巴贝:55 年,来来回回 摄影/布鲁诺・巴贝
文/姚 瑶 图片提供/马格南图片社 4-122
历史总是在重复 — 布鲁诺・巴贝访谈
采访、摄影/姚 瑶 4-134
被遗忘的詹布鲁恩 文/马 夫 4-136
克里斯・基利普:北英格兰危机时代的激进图像
摄影/克里斯・基利普 文/何伊宁 6-102
从马恩岛出发 采访/ 何伊宁 6-114
马里克・西迪贝:巴马科之眼 摄影/马里克・西迪贝
文/ 郑 浓 6-118
罗伯特・劳森伯格:跨越图像与现成品的界限
文/杨 晨 6-136
水谷吉法:视觉就是摄影的入口 摄影/ 水谷吉法
文并采访/ 黄亚纪 7-109
卢卡斯・布莱洛克:摄影中隐藏的劳动 摄影/卢卡斯・布
莱洛克 文/刘张铂泷 8-115
体现其中劳动的图片是为了对抗消极的图片
采访/ 刘张铂泷 8-120
来自静默时刻的讯息 — 亚历山大・克鲁格“对话”格哈
德・里希特 文/周 玥 8-130
布莱恩・格里芬:从未停止创新的人生旅程
摄影/布莱恩・格里芬 文/何伊宁 9-85
摄影就是我的全部 — 布莱恩・格里芬访谈
采访/何伊宁 9-93
摄影之初:如何成为戴安・阿勃丝 摄影/戴安・阿勃丝
文/傅尔得 9-101
汤姆・哈金斯:中国所见1956 摄影/汤姆・哈金斯
文/约翰・B・特纳翻译/张 汉 10-109
约翰・B・特纳访谈采访/马特・史文扎 10-118
段功性:越南的“卡帕” 摄影/段功性 文/杨 浪 10-131
科尔德・赫尔莫- 皮特森:丹麦现代主义摄影先驱
摄影/科尔德・赫尔莫- 皮特森文/钟华连 11-98
帕斯卡尔・贝雷:从记忆中走过来的摄影 摄影/帕斯卡尔・
贝雷 文/麦安 12-108
阅读
2015欧美摄影新书经眼录 文/黎旭欢 1-100
纷杂难言的乌托邦情结 — 《传奇布列松》译后
文/门晓燕 2-94
独自乱翻书 文/李楠 3-108
鸟瞰与眺望 — 《今日摄影:1960年以来的影像艺术》书评
文/孙 熳 3-112
从《现象》看现象 — 读杉本博司的《现象》
文/马 夫 6-164
摄影师是拿着相机的魔法师 — 读《写真的思考 — 摄影的
存在意义》 文/胡 梓 6-166
我在美国学习摄影史 文/杜 琳 9-112
民国摄影史书写的别样空间 文/顾 铮 9-118
寻找失落的民国摄影 — 陈学圣新书分享会实录 9-119
人生,少不了一场“文艺复兴式”的搏斗
文/朱一南 9-124
与摄影七十年恋爱的情书 — 谈《陈迹——金石声与中国现
代摄影 文/陈学圣 10-90
关于摄影的摄影:金石声和他的内部空间 文/巫 鸿 10-95
东方奇观的西方祛魅 — 评南无哀著作《东方照相记》
文/李 楠 10-104
现场
连州:国际化的趋同与错位 文/郑 浓 1-106
回到未来 — 第三十届MoMA“新摄影展”观后
文/江 融 1-112
走向新的综合 — 观“再影像:光的实验场”有感
文/胡 斌 2-102
回到观者的凝视中 — 看第四届纵目摄影双年展
文/程 卓 2-108
叶景吕回家 — 《观我》中的照相馆和叶景吕的时代
文/徐希景 2-112
历史与影像:互为“他者” — “战争时期的中国摄影”研
讨会纪实 文/燕 舞 2-116
《摄影诗学》:对摄影客体的探索 编译/张 汉 3-121
77张《美国人》文/岳陌凡 3-126
我眼中的萨尔加多 文/王卫光 4-148
一个和七个 — “再看・再观察:我的放大机Ⅱ”观展
文/陈奇军 4-152
直接摄影的边界 — “再看・再观察:我的放大机Ⅱ”策展
人蔡萌访谈 访谈/陈奇军 居 淼 4-158
摄影往何处去 — 第36届纽约摄影展销会观后
文/江 融 5-100
埃里克・索斯:当代美国情绪的捕捉者
文/傅尔得 5-107
落日余晖 — “故宫禁城及文物播迁影像特展”及“摄影专
题研讨会” 文/陈 申 5-116
从摄影交流到文化自觉 — “摄影留学后研讨会暨作品展”
在京举行 文/ 周星宜 6-148
回望“北张” — “南郎北张:张印泉摄影研讨会”在京举行
文/陈奇军 6-154
出入《四月前后》 文/胡 昊 6-156
何时离去 摄影并文/骆 丹 7-122
骆丹:回到一个人应有的样子 文/傅尔得 7-126
从“关怀摄影”到“视觉文化”
— ICP重新开馆后首展展评 文/ 江 融 8-154
照相的人在阿尔勒 文/ 姚 瑶 9-126
国际化策略和本土权重:2016年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观察
文/钟华连 10-140
曝光的相机: 凝视的凝视 文/刘铖望 10-147
马格南手稿:让经典重回母体 文/郑梓煜 10-158
经验与实践:高校摄影教育与青年影像研讨会侧记
文/何 博 11-110
历史底蕴与当代迷思 — 乔治・伊斯曼博物馆“摄影与美国
国家公园”展观后 文/董宇翔 11-114
东游记 — 第六届大邱国际摄影双年展策展与观看笔记
文/朱 炯 11-128
历史影像中的新西兰华人 文/李海蓉 11-137
辛迪・舍曼:藏家办的个展 文/傅尔得 12-121
为什么是女性?为什么是摄影? — 观“1970年代的女性主
义先锋艺术”展 文/刘铖望 12-134
梦幻的翅膀—看来自欧洲的摄影展 文/马 夫 12-145
论谈
观看即是观点 — 尤金・阿杰引发的摄影思考
文/高 岩11-146
回归摄影之路—日本摄影论概说 文/林 叶 12-156
慢读
公元兴衰 — 中国感光材料工业的缩影 文/谢 琳 5-13
影廊
大合影 摄影并文/肖吉地 1-120
仓库一隅 摄影并文/陈 石 1-128
上海面目 摄影 / 郑知渊 2-120
现实・空间・面目 — 来自眼睛的思索 文/郑知渊 2-128
秦巴小镇的人们 摄影并文/袁超英 2-132
小镇的诙谐 — 袁超英访谈 采访/岳莫凡 2-136
绿皮火车 摄影并文/ 钱海峰 3-133
追火车 摄影/王 嵬 文/马 夫 3-142
戛然而止的生活 摄影并文/邹璧宇 5-138
堂前间 摄影并文/郭国柱 5-149
虚度 摄影并文/ 梅若梅 7-132
可看见的黑暗 摄影并文/ 刘树伟 7-140
可能 摄影并文/ 王轶庶 7-146
过四姑娘山 摄影并文/史国威 9-135
史国威:一种向内的深沉表达 采访并文/钟华连 9-137
扭曲的时间 摄影并文/孙 略 9-147
穿针引线 — 激情让生活更稳定 摄影并文/吴丹丹 9-157
吴丹丹:把图像世界与现实生活连接起来
采访并文/钟华连 9-158
苏醒智慧 摄影/苏 智 文/潘 科 9-164
剧照人生 摄影并文 / 苏德新 11-152
戏剧有你,真好 摄影/李 晏 文/灵 子 11-162
视点
新闻与艺术的再纠结 — 从路透社封杀RAW看新闻照片的
“美容”现象 文/陈奇军 1-134
摄影200年 — 发明摄影术的故事 文/陈奇军 2-142
理想的颜色 — 控制影像颜色的关键
摄影并文/高 函 3-152
摄影名利场 — 尼埃普斯与达盖尔的那些纠结事
文/吴 钢4-162
“决定性瞬间”的先决条件 文/李 夏 5-158
从亚当斯的《月升》到数码黑白摄影 文/安 全 7-154
业界
镀金相机 — 120篇 文/陈 述 1-142
风光摄影的职业态度 — 王建军一席谈
摄影/王建军 采访/陈 述 1-148
北欧向北 — 谢墨的EOS 5DS R高像素之旅
摄影/谢 墨 采访/居 淼 1-154
芭蕾处子秀 — 尼康D7200试机 摄影并文/蒋经宇 1-160
与你同行 — 思锐摄影包推荐 摄影并文/容 晶 1-162
《中国摄影》与TIPA 文/陈奇军 1-164
业余摄影的职业追求 — 李逸鸿访谈
摄影/李逸鸿 采访/陈 述 2-158
百年锤炼 — 蔡司Milvus系列镜头
摄影并文/谢 墨 2-164
水中精灵 — 带着索尼Α7RⅡ下海
摄影并文/孙少武 3-158
飞思XF IQ3 100、索尼RX 1R Ⅱ TIPA 测试
编译/吴 静 3-162
佳能之“能” — CP+2016展场内外 文/陈 述 4-170
TIPA 测试:富士X-Pro2、奥林巴斯PEN-F
编译/吴 静 4-174
第26届TIPA大奖揭晓 — 《中国摄影》杂志出席2016年TIPA
成员大会 文/郑 浓 5-166
凝固瞬间 — 佳能EOS 80D镜头下的
文/刘宇清 6-168
“大”道理 — 访哈苏首席执行官佩里・奥斯汀
采访/陈 述 6-170
P&E上的角色转换 文/本刊记者 6-172
TIPA测试:尼康D500、佳能G5 X 编译/龙晓璇 6-174
童话故事的延续 — 访“佳能十佳摄影师”郑洋
摄影/郑 洋 采访/周星宜 7-160
EOS王者逐鹿非洲 — 佳能EOS-1D X Mark Ⅱ纳米比亚行摄
之旅 摄影并文/陈 攻 7-166
TIPA测试:索尼Α68、宾得K-1 编译/龙晓璇 7-170
业界月评 文/本刊记者 8-162
当后期高手遇到半亿像素 摄影并文/闫 飞 8-166
第三只“猫头鹰”蔡司Otus 28mm f/1.4镜头
摄影并文/隋晓龙 8-172
业界月评 文/陈 述 9-172
TIPA测试:佳能EOS-1D X Mark Ⅱ 编译/杨朔昕 9-175
业界月评 文/陈 述 10-170
TIPA测试:索尼RX 10 Ⅲ 编译/杨朔昕 10-173
业界月评 文/陈 述 11-170
TIPA测试:适马 SD Quattro 编译/龙晓璇 10-173
体育摄影师的“自选动作” — 魏征访谈 摄影/魏 征
采访/陈 述 11-162
业界月评 文/周 群 11-170
TIPA测试:佳能EOS 5D Mark Ⅳ 编译/刘春鹏 12-171
艺苑
“美丽中国”全国风光摄影艺术大展侧记
文/本刊记者 1-166
“塞上明珠 — 定边杯”全国摄影艺术大展
文/本刊记者 2-168
《中国摄影》杂志走进七峰山影友联谊会
文/本刊记者 2-170
2015“天翼手机杯”全国摄影大展 文/本刊记者 3-164
第三届鑫吉海杯“我的医院 我的家”主题摄影大展
文/本刊记者 3-166
第二届“中华情・两岸美”海峡两岸职工摄影大展侧记
文/本刊记者 7-172
2016年即将过去,
明年你还准备和《中国摄影》一起度过吗?
欢迎订阅2017年《中国摄影》——
邮局订阅
国内统一刊号:CN11-1409/J
国内代号:2-30
国际标准刊号:ISSN0529-6420
国外代号:M36
国内定价:32元/每期
全年订阅价:384元
出版日期:每月1日
杂志社订阅
读者服务热线:010-65280529
汇款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金宝街67号隆基大厦南楼502室
收款人:《中国摄影》杂志社
邮编:100005
全年订阅价:384元
(含快递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