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金融新闻
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 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今年以来,宽松、降息似乎已重新成为全球货币政策的主题。据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降息的央行已多达14家。先是印度央行打响降息“第一枪”,紧接着有埃及、格鲁吉亚、乌克兰、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跟进,尤为令人关注的还有新西兰、澳大利亚两个经济发达国家也拉开了降息序幕(6月10日《中国证券报》)。
14个国家央行降息,事实上已悄无声息地为全球进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了预热,也似乎是全球央行普遍降息的前奏。很明显,在14国央行降息的“感召”下,可能陆续将有更多的央行跟进,全球降息的潮水已涌入全球货币总闸门之前,只等开闸的开关一启动,汹涌的货币之水将弥漫全球市场。
从14个国家央行降息的原因看,似乎大同小异,无非是经济普遍面临下行的压力,面对经济增长放缓,为刺激经济增长不得不采取降息,以迎接刺激货币需要增长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到来。而且,当前全球各国贸易由于受制于各种人为贸易壁垒,贸易额呈下滑态势,这对世界各国经济带来了较大的麻烦,为求经济自保,在没有特别有效的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前提下,不得不把目光盯住货币政策,试图通过降息进一步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以便激活经济,为各国经济增长摆脱徘徊不前的陷阱蓄积能量。
现在令大家疑惑不解的是,14个国家央行降息之后,还是否有其他大的经济体央行跟进降息;若暂时没有大的经济体央行跟进降息,虽已进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高温”的全球货币政策一时还难进入“沸点”,时间上还会向后有所延期。而如果有大的经济体,比如美国、英国、中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央行跟着降息的话,全球旋即宣布将重新进入量化宽松的“货币泛滥”时代。
那么,这些国家尤其是美国和中国这两个雄居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的央行会否降息?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先来看看美国,就在几天前的6月4日美联储芝加哥货币政策沟通会议上,鲍威乐虽没有就美联储是否降息进行明确表态,但目前美国的经济局势又迫使美联储不得不做出降息的准备。因为美元指数重挫,3个月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继续倒挂,核心通胀率在过去12个月小幅低于2%,低于预期;失业率低企,尤其是美国发动的全球贸易战使自己订单下滑,制造业指数陷入萎缩区间,如果再“死杠”不降息,可能会导致美国经济数据进一步向低谷滑落,也会引发民众对美联储货币政策不满,更有可能引发美国经济危机,危及社会稳定,带来更大的政治压力。所以大部分机构预测,快则二季度末、慢则今年三季度或四季度将美联储就有可能降息。
而从中国经济现实看,央行虽然没有进行降息,但2019年已连续进行了两次降准,1月15日和25日各降准0.5个百分点,净投放资金约8000亿元;第二次降准将于5月15日、6月17日和7月15日分三次实施到位,释放资金大约为2800亿元。目前释放资金总量大约1万亿元以上,虽然强调不搞大水漫灌,实施结构性调整货币政策,但事实上确实已经开始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而且,当前中国实体经济不景气,不仅融资难,融资贵更是一个待解的大难题。尤其,从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看,GDP增长为6.4%,且据统计局数据,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4%,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这一切都显示了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信号;而且中美贸易摩擦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在今年三、四季度将更加显现,这一切都需要降息来刺激经济增长及应对其他国家央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冲击。
而且,从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情况看,都不太乐观,日本GDP为0.8%,英国GDP为1.8%,法国GDP为1.1%,整个欧盟的经济增速是1.5%,欧元区19国整体是1.2%,这些国家如果遇到美国、中国央行降息,都有可能采取降息货币政策以应对。
综而观之,14国家央行降息已凑响了全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乐章,接下来将人更多的国家加入降息行列,全球也将进入货币宽松政策的高歌猛进周期。
请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开伟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