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作者:优雅的胡子(吴永刚-Max)
历史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我也有。对我来说探究历史的意义有二:一是文化传承,二是经验借鉴。
石国鹏老师说研究历史最怕带有bias,何为bias?就是偏见。伪满历史一直是bias云聚的课题,因民族大义的利剑高悬,许多人对此讳莫如深,视之为雷区禁地。可越是这样,伪满时期的历史越显出妖魅之气,别有用心者也极容易拿这段历史来佐证自己的谬论籍以混淆视听。比如当前,就有许多人吹嘘所谓“满洲国的经济建设成就”,仿佛当年东北上空放散的诡异光彩就是值得自己骄傲的体面荣光。
事实上那些所谓成就、光彩跟广大被剥削奴役的中国人关系并不大,一如日本学者大藏公望在战前撰写的《满铁调查报告书》及战后编撰的《满洲开发四十年》中所表达的观点:日本对东北的殖民开发是与以往西方殖民者在中国单纯掠夺完全不同的殖民方式,其殖民建设是为了最终把中国东北变成自己的国土,进而让更多的日本人来享受殖民成果。至于中国人,只不过是参与建设的二等公民罢了。用自己家的物产养肥豺狼虎豹,这种育肥过程根本不值得夸耀!
另外也有很多人但凡看到别人提到日本过去在东北的殖民建设就歇斯底里地认定是精日所为,是汉奸的行径——日本在中国所有的一切都应该被唾弃和销毁。可真若如此,恐怕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将失掉重要的一环,毕竟在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之前,这里的现代化程度和十几年后不可同日而语。比如吉林市在解放后被称为化工城,而早在伪满时期,这里就被规划为电气化学工业都市,其修建的丰满水电站至今都是吉林市工业发展的重要根基之一。简单地把伪满时期日本在东北的建设,特别是使东北城市由传统手工业商业城市转型为现代化都市的那些努力和准备视同罪恶,一并促狭地打上永不触碰标签的——也是对历史进程研究的不负责!
因此,作为一名中国人,胡子去写伪满时的一些风物,绝非纪念缅怀,而是从中探寻一些科学的规律和道理,并将其呈现出来,供大家思考和借鉴,姑且算作践行“师夷长技以制夷”古训一种方式吧!今天谈及的这些会馆亦然。
九一八事变之前,吉林城东关地区的休闲文化还比较古朴,大型文化设施主要是庙会戏台,或者是茶楼书场。1912年时在今天北京路基督教教堂,当时的基督教会建有会馆,会馆附设运动场、图书室和电影院,电影院放映的是无声电影,有声电影要等到22年后才在这个影院出现,那已经是九一八事变之后的事情了。在九一八事变之前,东关地区的老百姓对戏剧的热情似乎也一直强于电影,东关商埠区最热闹的娱乐场所一直是1921年以后兴起的斯庆茶园、梨芳茶园和新华舞台(新华舞台和著名的东市圈楼都是民国时的军阀团长赵师准兴建的,新华舞台位于今天的重庆路北段,1944年被拆除。)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铁蹄踏入吉林大地。他们一方面疯狂压榨中国人攫取殖民财富,另一方面也对吉林传统的娱乐方式进行改造,试图用新式的娱乐手段影响吉林人民。开始时,他们还没有大规模兴建娱乐场所,只是对吉林既有的娱乐场所进行改造。比如1932年,东市场圈楼内的京式小舞台(乐子馆)就被改建为楼下供歌伎演出、楼上供跳舞的日满会馆。茶园戏院向会馆影院的变迁由此开始,传统农业文明衍生出来的娱乐方式逐渐开始与现代工业文明制造出的娱乐方式在吉林大地碰撞!
随着日伪当局新都邑规划的实施,特别是以满铁为代表的大型现代化殖民企业的先后入驻,在吉林市人口激增、经济畸形繁荣等客观条件的刺激下,新的娱乐场所相继出现。而这其中吉林城东关因商埠因素开发得比较早,日本居民也比较集中,于是一些现代化的娱乐场所率先在东关出现。
1933年,日本浪人“泉大胖子”强占中国民居,在今天保定路开办了一家铁工厂,2年后经营不善,铁工厂倒闭。(《吉林市地情-百业话溯源》)1935年,在铁工厂的位置兴建了大东亚馆。这是一座建筑面积900余平方米的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楼上楼下的观众席均为长条靠背板凳,可容纳875名观众。这所会馆在当时主要放映日本电影和演出日本歌舞,影片全是日本原版电影,只供日本人和一部分伪满官吏、翻译官观看。1938年8月后,放映的影片改由伪“满映”提供,其中既有《北方的部队》、《胜利的雪》等纪录片,也有《蜜月列车》、《壮志独天》等故事片。在现存的一些放映记录中,人们不难发现:除少部分单纯的娱乐消遣类影片外,大部分都是带有炫耀日本武力和鼓吹共建所谓王道乐土意味的洗脑类电影……
日本投降后,这个会馆先后更名:光明电影院、天华剧场,解放后为大众评剧院、吉林评剧院、前进剧场,1980年以后成为吉林市曲艺团的办公场所,新世纪兴建新江城剧场及小商品批发市场时,与旧江城剧场一起拆毁。
1935年11月由臭名昭著的吉林市公署协和会出面,在南马路(今重庆街)修建了水泥砖瓦结构的吉林市公会堂。当时这个建筑占地260平方米,为临街长方形南北延伸砖石结构的“古典风格”二层建筑,建筑面积达440平方米。观众厅楼上楼下原为草垫坐席,放映电影之外,还经常举办新剧(话剧)和歌曲演唱的免费公演。
日本投降后这个会馆先后改名中山纪念堂、吉林电影院,解放后先后更名吉林省职工俱乐部、吉林市工人俱乐部,座椅也改为折叠椅,可容纳观众760人。这个建筑现在仍存,是吉林市话剧团的驻地。
1936年,在当时的三纬路(解放后为杭州路,今为解放东路儿童公园门前一段路面)修建了新生活聚乐馆。这个会馆为钢筋水泥浇灌结构,人字型标准剧场建筑,专用于日本人演出歌舞和座剧。座剧是日本传统的舞台剧,包括狂言、歌舞伎、能剧等演出形式。伪满时期大多数的会馆是为日本人提供服务的,因此场所内多设有传统座剧的观摩席位(榻榻米)。
新生活聚乐馆在光复后更名光华电影院,解放后先后更名东北电影院、光华电影院、吉林儿童电影院(1958年)、吉林电影院。这个建筑也一直是吉林市京剧团的驻地,世纪之交因修建解放东路时被拆除。
另外,在新生活聚乐馆东侧,还建有一座面积不小的临街二层楼,这座楼在伪满时是日本人秋野铁次郎经营的白山会馆。会馆不仅提供餐饮服务,一楼还是当时吉林市设施最现代化的舞厅之一。解放后这里成为少年宫的前身“少年之家”。
1939年,伪吉林铁道局在铁安里二条修建了一座占地735平方米的俱乐部,内设有剧场、图书室、活动室(《吉林铁道运输志》)。《昌邑区志》记载这座俱乐部的名称为铁路厚生会馆,而多幅伪满时期的吉林市区地图标注的却是福生会馆。厚生是满铁负责员工后勤管理部门的名称(吉林铁道局设有厚生科),福生疑似福祉生计的缩写。当时满铁在吉林铁道局之外还设有福祉生计所,专门为满铁“社员”提供各类福利。因此我倾向于福生会馆这个名称,即这个会馆是满铁提供给员工,作为一种福利形式的内部活动场所。
因1956年修建了规模更大的吉铁文化宫,铁安里俱乐部就被俗称为小俱乐部。这个俱乐部一直存在到2008年前后,最后的名称是吉铁会议中心。
1943年,在当时的八经路(今天津街)北段,修建了伪“日本妇女联合会”会馆,用作会场兼放映电影的场所。解放后这个会馆先后为吉林市教工俱乐部、新华电影院、新闻电影院、昌邑电影院,1960年复名新华电影院。新世纪时,新华电影院被改建为商住楼。
尽管上述娱乐场所的建成主要是为了向在吉日本人提供消遣,以及对中国人进行文化侵略和炫耀。但客观上,随之而来的文艺新形式却也为吉林城数百年来的休闲传统带来与现代文化接轨的契机。中国传统戏剧不再一家独大,电影、现代歌舞开始与京剧、评剧分庭抗礼;传统茶楼书场舞台渐渐被新式的礼堂剧院淘汰,演出、放映条件日趋现代化……人们对文艺的追求有了更多的选择,文艺对人们的思想引导也随之被强化——时至今日,这一系列冲撞、融合一直延续着,娱乐也仍肩负着教育宣传的作用,它们共振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这此消彼长的影响确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
另:贵阳街的军队礼堂也疑似一处伪满时期的建筑物,遗憾的是未能查到相关资料。
附:80年代吉林市东关电影放映场所一览表(昌邑区和船营区一部分)
吉林剧场: 吉林大街178号,1980年落成,1567座
松江影剧院: 原通江路45号,1956年2月12日落成,1057座,今为兴田上城小区
江城剧场: 重庆街380号,1958年5月1日落成,1113座
东方电影院: 原嫩江街46号,1980年12月9日落成,1174座,今解放路中信大厦
吉林市工人文化宫:原光华路3号,1985年4月30日落成,500座,今北奇城市广场
吉林市青少年宫: 杭州路42号,1983年5月竣工,1000余座。
吉林铁路文化宫:中兴街30号,1956年12月27日建成,1218座
吉林造纸厂文化宫:原林荫路30号,1976年5月1日建成,1600座,今已拆除
松江水泥厂文化宫:原和平路30号,1984年10月建成,1100座
吉林炭素厂文化宫:原和平路11号,1978年8月建成,1490座
吉林铁合金文化宫:原和平路21号,1953年10月建成,1200座
吉林制材厂俱乐部:原天津街41号,1978年12月建成,613座
资料取自《昌邑区志》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文中部分图片取自互联网及《吉林旧影》,在此向原作者致以诚挚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