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杭州拱墅区的众创空间——硬趣空间。拱墅区委宣传部供图
余杭海创园。记者 姚颖康 摄
6月13日,粉墙黛瓦的余杭梦想小镇将作为主会场,迎来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杭州也首次成为该活动周的主办城市,届时将联动全国和海外全面展示双创发展成果,激发双创活力。
面积不过3平方公里的梦想小镇,自2015年3月建成至今,已集聚1.7万名人才、市场化运作孵化器50多家、资本管理机构1400余家,汇聚创业项目1800多个。创新创业的梦想在小镇照进现实。
梦想小镇的蓬勃发展,是杭州双创最真切的缩影。
在杭州,每千人中小企业拥有数超过50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双创”空间484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6万多家;国家级孵化器数量连续多年位于全国省会、副省级城市第一;人才净流入率和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第一……
杭州近年来为何成为创新创业的热门城市之一?生机勃勃的双创生态环境又是如何形成的?全国双创活动周来临之际,记者走近这方热土上的创客、企业和政府部门,探究答案。
一问: 凭什么吸引人才?
从城市环境到营商环境,综合得分高
“要创业,去杭州!”2018年,杭州人才净流入率、海外高层次人才净流入率以及互联网工程师人才净流入率再次居全国首位。
“你很难说出杭州在哪一方面一定比其他城市好,但她胜在综合得分高,如对初创企业的给力支持,蓬勃发展的中小企业集群,优美现代的城市环境等。”杭州华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涛说,走遍大江南北,他还是选择了杭州。
江涛是清华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双料硕士、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化学工程博士。2016年11月参加杭州举办的“创客天下”大赛获得第一名后,当年12月就选择落户在了滨江区。
杭州助力创业起步的力度令江涛印象深刻:市、区两级500万元奖励资金,滨江区“5050”配套政策的创业发展资助、房租补贴、融资奖励等快速到位。除了政策,更令他感动的是杭州的格局:“相关负责人都对我说,不苛求你一定要成功,我们容忍失败,我们要做的是帮你去成功。”
帮助创业的小苗成长为大树,这在杭州蔚然成风,无数前行者深有体会。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算得上是杭州最早的一批“创客”。2002年他从美国回到浙江,落户杭州余杭创业。最难的时候,余杭区的一笔扶持资金帮助了他。2016年,他和团队自主研发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江涛、丁列明只是海归高层次人才在杭州创业的缩影。近年来,杭州渐渐成为海归人才集聚的高地。2008年,10家海归企业发起成立杭州市海创会,现在,这10家企业中有两家已经上市,3家正准备上市。
杭州凭什么吸引人才?杭州市委人才办常务副主任陈键也认为,杭州双创“热带雨林式”生态的成因在于综合素质:“杭州拥有大气开放的城市文化、政产学研的生态链、发达的民营经济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
“有形之手”为双创供给充沛的“阳光雨露”。杭州构建起与创新型经济相匹配的新金融体系,建立“创投引导基金+天使引导基金+硅谷引导基金”的风投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达166.85亿元,累计投资929个项目超64亿元,撬动民营资本投入达千亿元。数据显示,2018年底全国共有超过3.5万家投资机构,其中北上深杭占比达55%。2017年和2018年两年,杭州新增投资机构数量跃居四城第一。
以“国际化、便利化”为方向构建一流营商环境。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注册“半日结”、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100天”等政策彰显了杭州营造透明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的决心。
一手“引智”,一手“筑巢”。如今,从大学生创业园到留学生创业园,从滨江海创基地到余杭海创园,从梦想小镇到云栖小镇……遍布全市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成为创客们的逐梦天堂。孵化双创的平台与创业的种子一起成长壮大,迭代升级,也让创新潮竞相涌流。
二问: 靠什么选对方向?
从“天堂硅谷”到“智慧城市”,数字经济有力量
创业热之后,人们更关注创业的质量与成色。市场大潮起起落落,杭州如何选对双创方向,将它转化成推动城市产业升级的动能?
从“天堂硅谷”到“一号工程”,从“智慧城市”到“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坚持“市场有效、政府也要有为”的杭州,一张蓝图绘到底,注重发挥数字经济优势,牢牢占领数字经济高地,让数字经济成为杭州创业创新的主战场。
杭州,正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铺就一条独特的双创之路。
数字资源正变成产业新蓝海。海康威视、网易、新华三、大华股份等一批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在加快布局机器视觉、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AI芯片、高端存储、量子测量等前沿技术领域。新华三在今年4月发布了“数字大脑”计划,为百行百业客户打造“数字大脑”,并发布多款围绕“智能数字平台”全新软硬件产品及解决方案,为产业持续赋能。培育出阿里巴巴的杭州高新区(滨江)近日发布了建设全国数字经济最强区三年行动计划:到2021年,滨江的数字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超45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0%左右。
“零和一”的力量也在加快产业数字化的步伐。成立于1997年的兆丰机电,是第三代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专业制造企业,也是当下萧山产业数字化的“明星企业”。记者跟随兆丰机电董事长孔爱祥走入车间,看见来回“跑动”的,是一个个能够替代人工完成物料运输、分拣等工作,还能接入人工智能算法,更好地配合生产的机器人。萧山目前正积极部署企业实施工厂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应用,到2022年,要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两化融合指数达到100以上,成为全省产业数字化标杆区。
数字还在不断赋能城市治理。年底发布的杭州城市大脑综合版,通过平台型城市协同和智能中枢的计算,在交通、警务、旅游、医疗等多领域突破,让社会治理更高效,给百姓带来更多便利服务。5月,杭州首个区县“城市大脑”在下城区推出,将“先离场再付费”的停车管理模式引入武林商圈。城市数字化背后,是政府、企业、社会的协同创新。
如今,数字经济领域已经成为杭州最活跃的双创领域之一。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它对外整合输出云栖小镇、阿里云创新中心的创新平台运作模式,引领广大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协同创新,并在全国部署了55家创新中心;对内实行创业团队化管理,充分共享研发、创投基金、营销等资源,打造“阿里系”双创军团。
强劲的数字经济发展势头,不断吸纳人才来到杭州创新创业;不断扩容的双创大军,助推数字经济迈向更高更强。据悉,数字经济对杭州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上市企业中数字经济领域企业占据半壁江山。“杭州紧抓数字经济,通过‘三化融合’将分散的力量通过数字集中起来。”浙江省改革发展研究院专家秦诗立说,杭州将双创建立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创业的数字赋能,无疑是一招妙棋。
三问: 向什么争取动力?
从5G产业到人才新政,抢占先机谋未来
数字经济上,还有没有更多高峰值得攀登?数字经济外,还能否培养更多千亿级产业?双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又来自哪里?
快人一步,胜人一筹。杭州正在抢占数字经济新一轮发展先机,率先站上5G产业高地。位于余杭的中国(杭州)5G创新园,刚刚引入首批23个产业链项目,包含创新企业和5G生态配套平台。据悉,杭州今年将建成1万个基站,实现在城市核心主城区、西湖景区、重要商圈、特色小镇等区域5G网络覆盖,打造全国5G网络建设先行区。杭州移动还牵头成立了全国首个5G产业联盟,发展了以行业领军企业为代表的成员单位78家,实现创新应用近百项。
厚植创新动力,发力未来产业。除了数字经济,杭州还聚焦高端制造、生物经济、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链,为双创示范基地提供项目支持。杭州将全市的重点产业平台纳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规划建设体系。“城西科创大走廊”“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一西一东两条创新廊带,更成为杭州打造数字经济、先进制造、生物经济等全球未来产业发展先行区。
创新要可持续,需要更多技术和人才。最近,杭州出台打造人才最优生态城市的意见,向全球英才发出邀请,并积极探索“揭榜挂帅”制度,张榜公布拟定攻关的核心技术项目,吸引领军人才和团队“揭榜”。“高峰人才”也正随着“名校名院名所”培育和引入加快聚集。据悉,西湖大学在生命健康、自然科学和前沿技术方向,已引进了近百位一流科学家,搭建了生物医学实验技术平台、实验动物中心、理化公共实验平台、先进微纳加工与测试平台,为基础前沿研究、关键技术的创新开发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眼下,西湖大学还正在筹备建设“生命健康创新平台”,力争实现原创性成果重大突破。“未来,西湖大学的创新基因将源源不断地植入杭州的创新生态,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创新动力。”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说。
“如今,杭州的‘双创’显示出更高更新的成色。”杭州市科技局总工程师楼立群说。据统计,2018年,杭州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948.4亿元,同比增长10.8%;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869家,累计11107家;引入了诺奖国际创新中心、帝国理工先进技术研究院、浙江中加科技创新中心等17个高端创新平台。
“创客在城市,要如鱼得水,才能成就梦想。杭州就要做这样的城市。”杭州市发改委副主任马骏如是说。
创未来,不仅是追梦人的雄心,也是一座城市的自我挑战。(记者 戴睿云 张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