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经济新闻 > 凭栏细听山水韵 古建筑里觅诗意-百业源

凭栏细听山水韵 古建筑里觅诗意-百业源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日期:

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最新资讯《凭栏细听山水韵 古建筑里觅诗意-百业源》主要内容是百业源,“鳌台书院杯”青少年千人现场书法大赛现场。受访单位供图村民是古建筑的主人,在活化利用古建筑过程中,南社还充分发挥村民们的“主人翁”作用。,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凭栏细听山水韵 古建筑里觅诗意
凭栏细听山水韵 古建筑里觅诗意

“鳌台书院杯”青少年千人现场书法大赛现场。 受访单位供图

凭栏细听山水韵 古建筑里觅诗意

村民是古建筑的主人,在活化利用古建筑过程中,南社还充分发挥村民们的“主人翁”作用。

麦炜源 摄

凭栏细听山水韵 古建筑里觅诗意

文物展示室里,陈列着清末探花陈伯陶题写的牌匾原石。 麦炜源 摄

凭栏细听山水韵 古建筑里觅诗意

王日生是到石鼓居住的第一批画家之一,过着以画养画的生活。 受访者供图

凭栏细听山水韵 古建筑里觅诗意

依据各古建筑的特点,南社因地制宜,多样化利用这些古建筑。 麦炜源 摄

凭栏细听山水韵 古建筑里觅诗意

南社古建筑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 麦炜源 摄

屋,既见证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也见证了家族的荣辱兴衰,人与屋共同见证了传统的历史。然而,曾经与这些房屋同“呼吸”的传统,正随着老房子的消失而消减。祠堂、戏台、书房、凉亭……在这些场所发生的文化记忆,渐渐被工业化之后的思维方式所取代。

一栋古建筑就是一段历史遗存,古建保护并不是在复刻传统,而是在工业社会景观之中,与老房子对话。在东莞,古建的保护开始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用文化和艺术吸引参观者,以休闲旅游留住参观者,让他们能亲手触摸古建,在与古建的相处中找回“诗意的栖居”。

●文/图:麦炜源

原址重建 延续书香莞韵

在厚街镇的吉祥路与菊塘路交叉口,一边是林林总总的平房民居,一边是大明塘的水塘,定睛一瞧,一座颇具岭南风格的传统古建筑豁然眼前,鳌台书院便坐落于此。

鳌台书院入口,门前的“鳌台书院”四个字颇为显眼,“这是清末探花陈伯陶题写的牌匾,原石放置在了书院的文物展示室,现在悬挂的是复刻版。”鳌台书院负责人、厚街文联专职副主席欧明炽介绍道,鳌台书院是东莞唯一一家曾有“三甲留墨”的书院。

何为“三甲留墨”呢?原来,状元庄有恭、榜眼冯愿、探花陈伯陶都曾为书院题写匾联。但因为年代久远,状元、探花的墨迹已不见踪影,唯留下陈伯陶的墨迹,让人不禁对当年的盛景浮想联翩。

厚街村位于厚街镇中心区,据《东莞市厚街镇志》记载,王氏始祖王泰见这里鳌海澄波、锦鳞欢跃、土地肥沃,是个物产丰饶的好地方,故于此立村定居。因地处军铺(地名)后面,故原名为“后街”。此后历代人口繁衍,百业俱兴,人才辈出,又因民风淳厚善良,生活丰厚富足,后更名为“厚街”。

历史上,鳌台书院不止经历过一次重建。公元1476年,曾任宝庆知府的王恪回到了家乡厚街,在乡族中呼吁捐资助学、建设书院,将鳌台书院建于凤林长生庙侧。据《鳌台王氏族谱》介绍,明代建设的鳌台书院倒塌之后,清乾隆时期,王氏族人合全族之力将书院移建在菊山旁边,也就是如今鳌台书院所处的菊塘村中,这是鳌台书院第一次重建。移建后的鳌台书院面积达700多平方米。初时设有讲学、宿舍,可容学生150多人。1900年,鳌台书院又进行了第二次重建。

1949年后,鳌台书院改为中心小学,一直到1958年,书院都是厚街的最高学府。后由于历史原因,鳌台书院主体建筑被完全拆毁,只剩下大门匾额和断成两截的大门对联。“现在看到的鳌台书院是2008年厚街镇政府在原址上重建的,虽然一砖一瓦都是新的,但幸运的是,书院的重建是在文献记载的历史草图的基础上进行的修建和扩充,人们还是能在新建筑里窥见当年的风采。”欧明炽边走边介绍书院的建筑风格,每当他推开一道厢房门,吱吱呀呀的声响便环绕在空旷的三堂门院内,别有一番传统书院的古典韵味。

昔日的书院曾是一座肩负教学、祭祀、藏书三项功用的场所,如今,重建后的鳌台书院依然将传统功用继承下来,并在此基础上,寻得了新的“打开方式”。

行走在书院可以发现,每个功能室、每一条柱梁的背后都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南厢的房间里,古筝培训奏起悠扬乐曲,阅览室将珍贵的书籍文献藏于其中供人阅读;北厢的房间里,创作室的桌面上铺放着新完成的书法作品,展览室的墙壁上,悬挂了十多幅本土摄影师的作品;书院首进牌坊、中堂、奎星楼等主要梁柱都悬挂了一幅幅名家创作的楹联和牌匾……

自2012年起,“鳌台书院杯”青少年千人现场书法大赛、鳌台讲坛、东莞市书法最高奖“鳌台书院奖”书法大赛、“鳌台之夜”文艺晚会、鳌台书院杯全国征文大赛等活动先后举办,让人们情不自禁地将目光聚焦于此。欧明炽说道:“除了从硬件上丰富书院的功能,我们还打造了多个以‘鳌台书院’命名的品牌活动,使得鳌台书院成为了厚街重要的文化活动阵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展览、创作、交流的平台,2017年还被评为‘东莞新十景’之一。”

隐于阡陌 画笔点缀村景

“这里环境清幽,相对原始、古朴,不仅适宜居住,而且还有宽敞的地方供画家创作。”谈及对石鼓社区的印象,油画家何严武道出了自己的亲身体会。六年前,听闻塘厦石鼓社区建起了石鼓水龙油画创作基地,何严武来参观过一次后便决定在此定居。

沿着相安围的村路七拐八拐,来到一栋两层半的民房门前,绿植沿着围墙肆意生长,倒垂下来宛如一席门帘,这里便是何严武的住所。每天清晨,何严武起床后便开始打理院子里的蔬果,浇水、除草,手中的喷水壶挥过聊无痕。而当这双手与另外一样工具相结合时,却能绘出迷人的景色。8点过后,何严武准时到达创作基地,当他拿起画笔时,一股绵力顺着笔触游走于画布之上,藏地广阔无垠、绚丽多彩的自然人文景观,幻化成何严武创作的“藏地风情”油画系列。

石鼓社区位于塘厦镇南部,交通四通八达,广深铁路从中纵横穿越,成为周边镇区往来莞深港的交通要冲。全社区总面积8平方公里,下辖10个居民小组,是塘厦镇第二大行政社区。正是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社区之中,传统村落与现代产业实现了“亲密接触”。

相安围是典型的岭南古村落,村子建在一片平整的开阔地上。据《石鼓村志》记载,相安围建于明朝天后十年(1612年),至今已有405年历史,是田厦老围黄氏裔孙兴盛公迁居此地。上世纪30年代,相安围曾险些被日本军队付之一炬,大半个村子被烧掉。然而,劫后余生的相安围在在村民的努力下,很快恢复了原貌。目前,百来间古民居保存尚好。

8月16日,一个下雨的午后,笔者来到这座数百年历史的传统村落,一排排青砖灰瓦的房子栉次鳞比地排列开来,村中的道路已修整铺平,路边偶然可见施工堆砌的材料。据石鼓社区党工委委员黄其昌介绍道,今年石鼓社区将借力建设“美丽幸福村居”,以油画产业为依托,打造具有传统岭南村落风貌特色,村企互动,村产融合发展的宜居宜业新型社区。“相安围古村落、田厦学校(江夏书院)等重要历史建筑和村落都进行了保护和修复,再过一到两个月修缮工程就能完成。”

岭南村落如何滋养出油画产业?答案就藏在创作基地里。

上世纪90年代,一批画家“隐居”在石鼓水龙村,过着以画养画的生活。“2008年汶川大地震,当时,画家们在电视中看到同胞们经受天灾后,深感悲痛,大家提议,将自家的得意作品进行义卖,筹集资金进行捐款。”水龙油画艺术产业协会副会长王日生回忆道,“一时间,水龙村的画家被人们所认知,我们都成了‘网红’,大家也从此知道,原来塘厦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油画村”。

无心插柳柳成荫。2012年,塘厦水龙油画创作基地落成启用,塘厦水龙油画村由此名声大振,最高峰时吸引了近70多名书画家在此竞相开办工作室、画廊、艺术工厂。然而,由于市场环境、配套设施及内部管理等原因,仍留在石鼓的画家不到十位。

对于油画村的未来发展,画家们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何严武说道:“如果能提供住房,以较低的房租解决部分以画为生的画家的居住问题,再重新规划好创作基地的布局,画家自然愿意留在这里,画商也会随之而来,这才能形成油画产业的良性循环。”

旅居皆宜 归来仍是故园

8月17日上午,在茶山镇的南社古村内,一名石匠正忙着在石块上雕刻,精美的花纹渐成雏形,而在池塘对岸的另一处古民居,几名工人在正忙着刨制木板,以期这栋古建筑“旧颜”早日再现。

“南社古村落有6.9平方公里,现存古祠堂32间,古民居259间,古井43口,还有明清庙宇、古巷、门楼、谯楼、围墙、古墓、古塘等,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2006年南社村古建筑群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说起南社古建筑,南社村委会宣传委员谢效良难掩自豪之情。

据谢效良介绍,南社古建筑资源丰富,但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方面是这些古建筑大都无人居住,此外许多古建筑由于产权人众多、所有权人维修资金难以筹措或是使用价值降低而一度处于失管状态,一些有一定规模、造型精美且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较高的古建筑因年久失修,构件残损糟朽,甚至有的古建筑面临着倒塌的危险。

修复古建筑是保护南社的第一步,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委员兼(东莞)创研基地副主任李翠薇说道:“古建筑的修复得有一个标准,只是‘修旧如旧’的话,修到哪个年代才是旧呢?所以,在修复南社的过程中,我们秉承的是‘修旧如故’的原则,根据传统形制,采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进行修复,尽量还原建筑的历史感。”

修复只是第一步,如何让这些古建筑再现活力,让这些充满文化的载体延续它厚重的生命,发扬其脉动的文化因子,成了南社面临的又一个新课题。

探索早已开始。早在2006年,南社获得收费许可,靠收取门票来维持日常运作。后来,南社通过引入民间资本,由南社创意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本着“保护优先,科学利用,深挖文化,提升南社”的理念,对南社旅游业进行开发。2016年,南社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据李翠薇介绍,依据各古建筑的特点,南社因地制宜,多样化利用这些古建筑,让它们焕发“第二春”。南社将古建筑作为文化展览及传习中心的例子比比皆是,如:简斋公祠建成茶山风俗陈列馆,晚节公祠建成南社村史陈列室,百岁坊内以长寿为主题布置展览,广东省非遗项目“茶山绸衣灯公”传习中心亦藏身于古建之中……

村民是古建筑的主人,在活化利用古建筑过程中,南社还充分发挥村民们的“主人翁”作用。公司会聘请村民作为景区的工作人员,为当地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让村民参与到景区建设之中。如今,提起南社,村民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与此同时,为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在不改变文物风貌和格局且确保文物安全的情况下,当地尝试将其改造成民宿等经营服务场所。据南社创意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谢进球介绍,之所以会在古村里大力推广民宿,是为了尽量把村里的老房子“养活”。

“我也是南社的村民,在我心里,乡里间和睦、融洽的情感是村落最美好的事物之一,由此,人的参与成为活化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以民宿使用为主,再点缀一些展览、文艺工作室、本地特产销售的商铺等,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古村落才能既‘留得住’又‘活得好’。”谢进球说道。

在大力保护和有序开发中,历经岁月打磨和风雨侵蚀的南社明清古建筑,那些幸存下来的布满沧桑的牌坊、门楼、古民居,仿佛又复活了,它们再次穿上“古装”,重现风采,同时体内的文化血脉与灵魂,再次脉动起来,为家乡的人们留下一段乡愁。

相关阅读

  • 悠悠浙岭千年风-浙风

  • 百色金融新闻网理财投资
  • 浙风,风也沙沙,雨也潇潇。每一次,踏上履安桥那一刻起,我的心,倏地变得虔诚宁静。这座横跨在浙水上的石拱桥,是浙岭古驿道北麓的起点,从这翻过海拔800多米“吴楚分源”,可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