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经济新闻 > 对校园贷的态度,众说纷纭-校园贷

对校园贷的态度,众说纷纭-校园贷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日期:

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最新资讯《对校园贷的态度,众说纷纭-校园贷》主要内容是校园贷,作者: cuiting 近几年,随着P2P的盛行,网络借贷公司开始走进校园。但是校园消费贷款平台的风控着实堪忧,一张身份证、一本学生证,甚至不用本人签字,就能贷到数万元。,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对校园贷的态度,众说纷纭

作者: cuiting

近几年,随着P2P的盛行,网络借贷公司开始走进校园。但是校园消费贷款平台的风控着实堪忧,一张身份证、一本学生证,甚至不用本人签字,就能贷到数万元。不论是金融部门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管,还是强化对大学生的普法教育和风险防范教育,都希望能从源头上杜绝非法“校园网贷”骗局,杜绝“校园网贷”悲剧的重演。让网贷真正能为求学生涯助力而非添乱。

河南某大学学生以同学之名贷到了近60万元校园贷款,最终无力偿还,绝望跳楼。让人在震惊惋惜之余,也不禁深思:校园贷款已经进入到多少大学生的生活?应如何对校园网贷进行监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逐利是资本的天性,通过经营以谋利本身无可厚非,但“君子求财取之有道”,企业应当有点社会责任感,应当有点道德的血液。

不论是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管,还是强化对大学生的普法教育和风险防范教育,抑或给大学生精神“补钙”、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财富观,规范网络贷款既需要“紧箍咒”,也需要给大学生打好“预防针”。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7.9%的受访者直言身边大学生使用校园网贷的情况多,68.7%的受访者认为学生需建立理性消费意识,76.7%的受访者支持对未满18岁的学生禁止校园网贷,已满18岁的学生须有第二还款来源方的书面同意才可贷款。

目前的互联网校园金融无疑处于一片蓝海市场,各种消费金融公司、分期平台、电商等争相布局这个颇具潜力的市场,校园贷开始深入人心。仅4.4%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几乎没有大学生使用校园贷。江西省某高校大二学生张颖表示,在学校的宣传栏、建筑墙上,贴着不少写有“无抵押、快速到账、月利息最低、通过率很高”的网络贷款小广告,“自从班上有位同学在网络平台贷到款后,陆续有几位也‘加入’了

想要贷款的同学一般“主要是关心平台的可靠性。此外,利息高低、出款速度也是他们比较在意的”。

对整个行业来说,无论何种信贷产品,不论采取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但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就不可避免。在网贷平台的选择上,61.3%的受访者表示会首要考虑平台的信誉程度,53.4%的受访者则关心贷款资质审批的宽严。其他还有:平台是否合规合法(51.5%),能给予的贷款数额多少(46.2%),平台出款速度(41.6%)。

北京倡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金融部主任辛晓君认为,为大学生提供贷款出发点是好的,事物的发展必然有一个过程,但不可避免一些人利用它来满足私利。而大学生是一个较单纯的群体,出现问题更多是在道德层面上。“他们可能没有一个思想理念,借钱如何还、还不上怎么办。所以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非常重要和必要”。

70.1%受访者认为大学生消费自控能力弱

调查显示,70.1%的受访者表示大学生消费自控能力弱,46.9%的受访者认为网贷平台贷款资质审核不严,46.1%的受访者指出网贷平台发展不成熟,没有行业标准,45.7%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信用意识薄弱,42.1%的受访者指出网贷平台缺乏有效监管,28.0%的受访者认为网贷平台有恶意贷款嫌疑。

毕竟对学生来说,他们借贷行为往往都伴随着分期消费行为,每个月所需承担的费用其实相对来说并不会特别的高,此外就算他们缺乏还款能力,也可以向父母求救。张颖对记者说,最开始得知有“校园网贷”这个渠道时,不少同学都是“惊喜”的,因为能够在当下消费能力之外享受到商品或服务,这种“提前消费”吸引着大家,“需额外支付的利息平摊到每个月并不显得很高,这也是大家选择网贷的原因之一,认为‘代价’并不大”。

校园网贷并非催生的大规模的不理智消费行为,而更多的养成了一种更合理的信用消费习惯。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研究总监郭大治表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和金融知识很薄弱。“其实不仅仅是大学生,整个社会在这方面的意识普遍缺乏。应该加强对人们投资理财知识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明白,‘借钱要还’是守信用。合理使用不能无止境透支”。

同时他表示,对于大学生这类特殊人群,贷款模式应该与有独立偿还能力的成年人有所区别。但现在校园网络借贷一方面不区别大学生和其他群体,另一方面,平台间相互不沟通。“这从侧面反映了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容易导致一些学生重复借款,最终债台高筑,超出偿还能力。此外,还应实行严格的实名制,需平台下功夫严格把关”。

网贷是一个新生事物,进入校园并不是完全不可,但涉及到相关的监管政策以及平台更高尺度的把控却不可或缺。谈到网络借贷行业的监管问题,郭大治表示,整个行业都没有健全的监管体系,而校园网贷作为子业务,没有监管就不显得意外了。“整体原因在于,互联网金融发展太过迅猛,导致配套的监管体系跟不上。由于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监管体系也需要和以往的模式有所区别,因此网贷行业产生10年,快速发展了2到3年,而监管体系仍然只有精神,没有细则。”

去年底,银监会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界定了网络借贷的概念,明确了监管方为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同时,遵循“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由地方金融办负责风险防范与处置。

68.7%受访者认为学生需建立理性消费意识

此前,银监会曾发文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放独立信用卡,给已满18岁的学生发卡,需要经由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的书面同意。调查显示,有76.7%的受访者支持对校园网贷管理效仿此类规定,16.0%的受访者不支持。

但发展校园P2P也不能操之过急,相关平台在推广时应着重激发、培养大学生的理财意识,传播P2P的相关知识,避免一些心智不成熟的大学生将P2P视作赚钱的工具,最终跌入信用陷阱。辛晓君表示,确实可效仿管理信用卡的方式来管理校园网贷。“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这样可以从制度上克制,“若引发高利贷、甚至黑社会暴力进入校园,后果会更可怕”。

校园P2P资金额度较低,但将P2P引入学生市场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并且作为主业务的话盈利空间也不大,但若作为普通P2P平台的一种业务补充,则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张颖表示,从高中步入大学,像是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大学生对许多消费充满了向往,好的电子产品、好的吃穿,都会有人去攀比,“但消费能力毕竟有限,网络贷款给大家提供了‘机会’。”

郭大治表示,《办法》中已经提到,严格实名制属于平台需严格遵守的制度之一。他还建议,资金的使用用途也要有管理,尽量给学生实物,而不要发现金。同时,对大学生群体限定贷款额度,防止过大的贷款额。

网贷平台以互联网的便利,满足资金供求双方对理财或借贷的需求,原本并无好坏之分。但面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校园网贷,正在逐渐变味。辛晓君建议,学校应对学生展开金融等方面的课程知识教育,并对存在此类潜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避免过激行为。同时,网络贷款平台需加强资质审核,核实信息,且压低贷款额度。

受访者中,39.1%的人为在校大学生,60.9%的人为非在校大学生。一些大学生借新还旧,从少到多,正一步步陷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泥淖中。

相关阅读

  • 对校园贷的态度,众说纷纭-校园贷

  • 百色金融新闻网经济新闻
  • 校园贷,作者: cuiting 近几年,随着P2P的盛行,网络借贷公司开始走进校园。但是校园消费贷款平台的风控着实堪忧,一张身份证、一本学生证,甚至不用本人签字,就能贷到数万元。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