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科创板的脚步越来越快。“目前科创板已经可以开门迎客了,各方面都在积极推进工作,只要发行人及中介机构准备工作顺利,很快会有企业上市运作。”对于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何时落地的问题,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3月7日表示。
自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被提出来后,各方都在紧锣密鼓备战科创板。上交所将其作为头号工程专项推进,中介机构迅速遴选企业储备项目,各地方政府也火速推出相关扶持政策同时积极寻找储备企业,具有科技创新色彩的独角兽企业近期也怦然心动,欲“尝鲜”科创板。
经济观察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此前拟赴港上市的生物医药独角兽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宏汉霖”)正在备战科创板。此外,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寒武纪等独角兽公司也盯上了科创板。
独角兽蠢蠢欲动
3月2日,证监会和上交所“2+6”规则终稿敲定,科创板正式进入落地实施阶段。盈利要求的弱化,为高新技术企业对接资本打开有效通道,有望推动我国企业和整体市场的创新和研发投入。不过,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示,科创板还是有严格的相应标准和相应程序,不是说随便谁想上市就可以上市的。
根据上交所3月3日晚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上市推荐指引》,要求保荐机构应重点推荐(一)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二)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企业;(三)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企业。
科创板的开启让正在寻找上市机会的独角兽企业怦然心动。“目前是做两手准备,复宏汉霖备战科创板事宜已经在报了。“上述知情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记者透露,此前不在国内上市而拟赴港上市主要是因为分拆上市在国内有障碍,现在科创板落地之后,这方面的障碍将会得到有效解决。
作为复星医药旗下生物药研发生产平台,复星医药间接持有复宏汉霖61.09%的股份。早在2018年9月,复星医药就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终止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拟分拆及公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于联交所主板上市。2018年12月14日,复宏汉霖向联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资料。上市申请资料显示,经过多轮增资,截至2018年11月2日,复宏汉霖的估值达29.56亿美元(折合约205亿元人民币)。
除了复星医药之外,复宏汉霖的股东名单中隐现多家上市公司身影。其中包括华盖资本(辽宁成大持有30%股权)、清科片仔癀(片仔癀持有18%股权)、东方证券、方正韩投(方正证券间接持有49.5%股权)。
生物医药是科创板关注的行业方向之一。上交所理事长黄红元此前介绍,“从行业分布来看,科创板中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新材料领域企业将会相对多一点。”专注生物药研发的圣湘生物董事长戴立忠日前公开表示,去年年底上交所邀请我们参与了相关调研座谈,省政府也将公司作为重点企业予以推荐,我们也希望能够在科创板上市,助力公司更好更快地发展。
此外,3月6日,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也表示,公司所投资的寒武纪等企业正在积极探讨登陆科创板可能性。在人工智能大潮席卷下,催生了为数不少的独角兽企业,寒武纪位列其中。而与其他厂商有些不同的是,背靠中科院的寒武纪是“国家队”代表,“为AI装上中国芯”是它的宏伟蓝图。目前,寒武纪的估值达到27亿美元。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表示,科创板的推出是2019年资本市场一股春风,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成熟,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在世界范围的竞争力;同时也以独角兽企业为首的创新型企业开辟新的上市渠道,为新兴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长城证券也表示,科创板工作稳步推进,创业板也将推行注册制改革。科创板对于未盈利的创新型未上市企业具有较强的包容性,重塑估值体系,有望推动独角兽企业上市。市场前期对于科创板的热情也可能作用于A股相应的上市公司上,在科创板企业尚未可以交易之前A股独角兽概念行情可能有先行机会。
券商积极遴选标的
随着科创板落地的脚步越来越近,各地政府也火速行动,在推出相关扶持政策的同时还积极寻找储备企业。此外,中介机构也迅速遴选企业储备项目。其中,符合上市要求的独角兽企业成为券商积极推荐的标的。
经济观察报记者综合胡润、创投研究机构CBInsight、科技部火炬中心、硅谷数据研究机构PitchBook发布的独角兽榜单,以及各大券商机构遴选的符合科创板上市条件的企业名单,一个科创板的候选独角兽“团队”名单正在成形。这些独角兽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领域等领域。
从上述经济观察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的名单中可以看出,从地域分布来看,各大券商推荐的符合科创板上市条件的独角兽主要集中在“北、上、杭、深”四城。40家公司中,北京占有18家,上海占有9家,深圳占有6家,杭州占有3家。
分行业来看,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的有11家,医疗健康有11家,占比较大。此外,金融科技有5家,汽车交通有4家,文娱媒体有3家。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独角兽上市频度高。据恒大研究院统计,2018年全年,中国共19家独角兽实现上市,上市前估值从10亿美元到460亿美元不等,上市地点包括港交所、纽交所、纳斯达克和深交所,数量分别为8家、5家、5家、1家,总数达历史新高。
尽管如此,恒大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任泽平提醒到,已上市独角兽真的万事无忧了吗?对比上市前后数据来看,现实并非如此。第一,四成企业遭遇破发。从上市首日情况来看,因发行价格过高、市场对其前景不看好、未有突破创新、盈利模式存疑等因素,共有7家企业首日破发,破发程度最高为哔哩哔哩达14.8%。此外,除上述原因外,由于国外投资人和资本市场对国内企业文化、运营模式等存在理解差距,对比10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破发企业数量达4家占比40%,占破发总数57.1%。
第二,市值堪忧,仅5家实现预期三连跳。从市值来看,五成以上企业发行市值高于预计估值,其中涨幅最高为电子商务行业的拼多多,主打三四线用户群体,挖掘人口红利,发行市值为事前估值12倍。但结合目前市场来看(2018年12月31日),仅5家企业实现市值连续增长;一半以上企业市值缩水,其中触宝科技遭遇估值三连降,从预计估值15亿美元降至目前5.3亿美元,降低幅度高达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