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年人成为了全社会“群嘲”的对象。人到中年,能够被记住的关键词仿佛只剩下“危机”。
每过一段时间,朋友圈就会被从标题到留言都弥漫着焦虑感的文章刷屏,这几天有篇《工作10年,年薪100万,被裁只用了10分钟》的文章传遍网络。
被文章击中的多是这样一群人:
年龄在30-45岁左右,
身处一二线城市奋斗多年,
有着看似体面而又稳定的工作,
月薪上万,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
身上默默背负着一两百万的车贷、房贷。
其实,相比年薪百万被裁的人,那些年薪不到10万,肩负沉重家庭负担的中年人,更值得关注。
为什么那么多人下班开车回家,到了楼下还要在车子坐好久才愿意上去,因为那是一个分界点,在车上这个躯体属于自己,但推开车门,你就是柴米油盐,是父母、是子女、是伴侣,唯独不是你自己。
怎样才能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怎样才能让双方父母颐养天年、怎样才能帮助伴侣减轻生活负担”,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巨大的生活压力能彻底将一个人击垮。
稳定的工资是普通人生活的保障,但同时也是一种束缚。当你的生活越来越依靠工资收入的时候,你的生活就已经被工资绑架了。
光靠工资收入并不靠谱。如果想应对中年危机,甚至是实现财务自由,就必须提高非工资性收入,特别是被动型非工资收入。
面对这些情况,过来人的经验就是,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这个世界上有年薪百万的成功人士,但更多的是月入不到一万但身上却背着上百万贷款的普通职员,是经历过创业失败一无所有的人,更有三十多岁了还依然在中小型企业默默无闻做着基层执行的人,这些人,才是生活中大部分上的缩影。
所以,找准自己的定位,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并不是一件坏事。普通不代表平凡,更不是放任自己不再努力,而是找到一个合适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循序渐进,踏实前行,这样的人生才不会太累。
再有就是要培养被动的收入思维。可能有朋友会说:“每月工资不高存款不多,钱少是不是就可以不用规划了?本金少,出借回报率不高,跟不做资金规划没什么区别。”因为钱少,所以不做规划是一种定式思维,实际上,时间和复利都是小额资金规划最好的朋友。
财富的增值并不是要等你有钱了再去参加,它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所以,早在年轻的时候开始培养自己的“被动收入思维”,才是有效避免中年危机的最佳方法。
最后就是要做好风险防范。在做家庭资产规划前,要仔细计算一下家庭的收入、现金、实物资产以及金融资产,分析各自的风险类别。
我们应该时刻牢记:风险无处不在。家庭里任何一个人的突发状况都会给家庭经济带来严重打击,所以,必须把这些最坏的打算做好。
常见的两种风险防范的方法:一是预留一部分风险备用金。一般风险备用金额度是半年左右的生活开销;二是尽量地将风险分散在几个不同的出借项目上,以便互补。这样,即使一些项目受了损失,也不至于满盘皆输。
找准自己的定位是为了减轻自身心理负担,资产配置是为了增加收入的多元化,预算风险则是为了给收入增加一份“保险”。只有当你掌握了收入的主动权,提高了抵抗风险的能力,你才不会被一份死工资困在原地。
人到中年,正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压力的叠加点,整个家庭中涉及孩子、父母、配偶的各项花销,若没有足够清晰的财务计划,就不会在收入和财务上有所进步。
不要把自己的人生绑在稳定两个字上,最好的防御是进攻,最好的稳定是突破人生的多种可能性。带着“资本化”的思路去学习,试着逼迫自己努力成长,最起码,不要让你通过辛苦劳动换来的收入,躺在卡里呼呼睡大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