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实在是太想买新手机了”,农历春节前江苏一名女大学生看着同学们都拿着酷炫的iphone,也想换部新手机迎接春节。在自身经济状况不允许的情况下,利用“校园贷”满足了新年愿望。但是新手机的新鲜劲过去后,还款的日期很快就到了,为了还款偿息再借,然后被现场逼拍裸照。
这名女生是因为“太想要新手机”,有的则是因为“太想变美”,也去借贷,分期付款,然后整容,也就是“脸贷”。这是两个不同的事件,但两者主观心理机制是趋同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望。
“校园裸贷”女孩太想要一部新手机,后续可能会是太想要一个新的名牌包包或者电脑等,被欲望套住的“裸贷”,被“校园裸贷”勾引的欲望……两者交织在一起,人性的贪欲与监管的漏洞,滋生出这样的灰色空间,并且愈演愈烈。
今年在中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后,共有10种行为涉及黑社会性质犯罪,近些年来新出现的依靠“校园贷”“裸贷”而引发的暴力讨债也在其中。
在将“校园贷”和“裸贷”等明确列为涉及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并加大整治力度的情况下,“裸贷”却依然站在“风口”作案,一方面是因为投机的心理在作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利益的催生。女大学生因为攀比与虚荣心等,给了他们充裕的操作空间;而女大学生本身的相对不谙世事,又让他们能够屡屡得逞。
与“校园裸贷”有相似又有不同的是最近才进入舆论的“脸贷”。“脸贷”,顾名思义,则是以“脸”为标的而进行的分期付款。中国网媒近日以《脸贷:那些分期整容的90后们》为题,揭露了部分90后年轻人为整容不惜贷款几万人民币到几十万人民币不等,这一现象引发对90后一代尤其是在校女大学生的忧虑。
在网红脸的吸引下,不少年轻人走进整形美容院,将自己进行“标准化”的改造。她们当中,有人表示看到自己变好看后会更有还款动力,也有人认为边挣钱边变美是节约时间成本,把经济效益最大化。在翻看这些利用分期付款进行整容顾客的档案后,发现女大学生占了很大的比重。
由此,综合“脸贷”与“裸贷”分析可以发现,两者的共性都源于对更“美好”的追求,这样一种美好是建基于自身目前能力之外的,满足的方法对她们而言,只能是借助于“分期付款”;两者都是以女大学生为主体,背后的社会心理以及对年轻女性心理的把握是一样的;
不同点则在于:“校园裸贷”是一种敲诈,是违法的黑社会性质的恫吓与威逼,“脸贷”在手续、借款还款的方式上是合理的,是法律允许范围之内的。 在这以年轻女性或者女大学生为目标群体的一系列“贷”之后,隐藏的是一整套的社会心理机制。
年轻女性在浮光掠影的浮华世界没办法遏制的虚荣,在不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下产生的偏差;以最具表征性的以“脸贷”为名的对网红脸的追求;她们坦白,整容后有了富二代开始追求,尝到“甜头”后,从整容的路上开始不回头,是无止境的对虚妄或者说对虚幻的沉溺。
事实上,与整容相比,她们更需要的是“整心”。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过追求美好,也应“追求有道,用之有度”。
刚刚结束的第90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得主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她一大特点是不擦脂抹粉不加修饰,关于她的这点还有一个比较搞笑的段子:最近几个月,她因《三块广告牌》分别在金球奖、美国演员工会奖、英国电影学院奖封后,全部都是纯素颜亮相,有段子说她"看金球奖比较重要,所以特意洗了把脸"。
她不化妆不整容是因为在她看来,人的脸就是自己的一张地图,如果去改造它就会失去原有的路线。 这样说,并不是要号召所有的女性都素颜出街,是要调整好心态,在世俗的标准与眼光中,如何调和自己,如何从自身做起,不被腐蚀与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