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经济新闻 > 身高仅有1.2米,却让人仰视!贵州“养牛哥”,小块头有大志气!-贵州信用社

身高仅有1.2米,却让人仰视!贵州“养牛哥”,小块头有大志气!-贵州信用社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日期:

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最新资讯《身高仅有1.2米,却让人仰视!贵州“养牛哥”,小块头有大志气!-贵州信用社》主要内容是贵州信用社,个头矮小,身高仅有1.2米,站着齐牛肚子高,但他是村里的养牛能手,村民们都喜欢俯首听他讲致富经。腿脚短细,别人跨一步够他迈几步,但他却用数倍的付出和拼搏,跑在了脱贫攻坚最前面。,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个头矮小,身高仅有1.2米,站着齐牛肚子高,但他是村里的养牛能手,村民们都喜欢俯首听他讲致富经。

腿脚短细,别人跨一步够他迈几步,但他却用数倍的付出和拼搏,跑在了脱贫攻坚最前面。

福泉市牛场镇双龙村残疾人王华银,面对先天性侏儒症和双股骨头坏死疾病,没有自暴自弃、得过且过,而是以不甘贫困的志气挑战命运,以孜孜不倦的能量搏击风浪,以誓摘穷帽的决心感动世人,以无私助人的情怀书写大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大山深处谱写了“身残心坚”“人小志大”的励志故事。

“他个子小,但自强、自立,带动力很大。” 福泉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华祥告诉记者,王华银靠自强不息撕下了贫困标签,一家3名残疾人主动退出低保,并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这样的精神让人钦佩,令人感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尤其需要这样的力量。

8月31日,记者走进福泉市牛场镇双龙村茶园组,见证这位“小人物”的“大写人生”。

身高仅有1.2米,却让人仰视!贵州“养牛哥”,小块头有大志气!

小块头大志气——

“人不能成为社会包袱,要有尊严地活着”

8月31日,福泉市牛场镇双龙村茶园组养殖场。村民们呈扇形围着一个“矮个子”青年,低头耐心倾听。

“矮个子”名叫王华银,33岁,身高仅有1.2米,正在给村民细致讲解养牛防疫技术。

“别看华银哥个子小,他是我们合作社的主心骨,搞养殖的技术都要跟他学。”村民陈顺江笑着说。

如果不是亲耳所闻,亲眼所见,很难想象,王华银会成为福泉市牛场镇双龙村茶园组养殖产业的主心骨,很难相信,王华银会成为村里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先锋……

苦难与生俱来,成为王华银的人生试金石。

1984年5月,王华银出生在茶园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两年后,弟弟王华军降生。

身高仅有1.2米,却让人仰视!贵州“养牛哥”,小块头有大志气!

王华银和过往熟人打招呼

两兄弟的出生,让这个家庭喜气充盈,欢声笑语。

然而,好景不长,渐渐地,王华银父母发现,两兄弟明显与同龄人不一样,别人的孩子都长得很高很快,但王华银和弟弟怎么也长不高。

经过多方检查,父母得到一个无法接受的事实,两个儿子都是先天性侏儒症患者。

从进入小学开始,王华银就没有再长高了,眼看同龄人的身高渐渐把他甩得越来越远,他只能孤独地走在最后。

“我知道我比不了普通人,所以我只能在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上,付出得更多。”

从小学到初中,王华银在班上一直保持着前三名的好成绩,但初中二年级时,妹妹生病花了很多钱,因为贫困,王华银退学了。

虽然是旁人眼中的“矮子”,但他是家中的“大哥”,他要撑起这个家。

干农活,他力气小,但他起早贪黑。别人一次挑100斤,他每次只能挑50斤,就多跑两趟赶上。

打零工,他身板小,但他咬着牙坚持,手磨破了不要紧,只要工头要他就好。

矮有矮的用处,王华银也有“取巧”的务工机会。

2006年,一个演艺公司的老板了解到他的信息后,专程上门请他去广东演出,每月包吃包住,工资1500元。

大家都说这个工作轻松,唱唱歌、说说话就能赚钱,王华银思虑再三却谢绝了。

王华银先后到过抛光厂、皮带厂做过工。在一家徽章厂,因为手活麻利、脑筋好用,他经手包装的产品受到老板和客户好评,为此,老板特意为他定制了便于工作的高竹椅和桌子。

“再苦再累,也不能让自己心累;个子矮小,就更要昂起头生活。人不能成为社会的包袱,要有尊严地活着。”王华银坚守这样的信条。

有尊严地活着,就是不用自己的身体缺陷去兑换财富和坐享政府资助,要靠自己的拼搏奋斗,消除社会同情的眼光。

2015年,回家创业初见成效,王华银作出了一个令乡亲们吃惊的决定——在当年的村民大会上,他主动提出退出低保,摘掉贫困户标签。

身高仅有1.2米,却让人仰视!贵州“养牛哥”,小块头有大志气!

王华银正在去合作社的路上

考虑到他创业刚起步,家里共有3名残疾人,生活还是比较困难,村里和镇里经过研究,决定保留王华银一家的低保待遇。

王华银又主动向政府申请取消低保。“过去很多年,党和政府很关心我一家的生活,把我们一家列入贫困对象,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困难和问题。”王华银说,现在生活变好了,我们下决心要自己养活自己,不当贫困户。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王华银的举动触动了乡亲们的心,也极大地激发了大家靠勤劳双手摘掉贫困帽子的信心。

“思想境界很高”,“像我们这些手脚利落的正常人,如果还赖着贫困户的帽子不想摘,说出来都打自己脸,自己都不好意思。”从那时起,茶园组52户人家,只有3户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家在贫困户之列,其他村民全部自愿退出,把全部精力精力投入到生产劳作中。

“我无法选择自己的身高,无法回避别人古怪的眼光,但可以选择活出一个样子来。”从心知残疾却自立自助,从辍学回家选择拼搏奋斗,从创业受挫仍自强不息……王华银始终以微弱之躯倔强地寻求生存之路,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敬佩。

小身体大能量——

“拼搏总会换来收获,自助者天助之”

从1999年离开学校后,王华银就没有停下过创业的脚步。

头几年,他在家和父母种烤烟、种玉米,有了一点积蓄后,他有了进城淘宝的“大想法”。

2004年初,20岁的王华银带着家里唯一的17000元结余走进县城,经过多番考察,与人合伙经营起一家精品店。

但没有前期市场调查,没有稳定的客源,精品店最终以亏损告终。

2005年,王华银结婚了,媳妇也是残疾人,身患智力障碍和语言障碍,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2006年春节刚过,王华银背上货囊开始在周边的乡场摆地摊。

打火机、报纸、农药,什么好卖就卖什么。每天清早搭车去,傍晚收拾东西回家,日复一日地奔波在福泉市的各个乡场。

半年下来,小有积蓄的他又开始了创业的念头。

2007年,王华银看准了“牛生意”,带着摆地摊赚得的1000元和四处借来的7000元,他开始了第3次创业。

他不仅自己养殖数头肉牛,还做起了买牛卖牛的小生意,凭着自己对每一头牛的精准判断,赚取中间差价。

两年时间,他走遍了福泉市的很多村寨,甚至走到瓮安县平定营镇的牛马集散市场进行交易。

最远的一次,他为了买到心仪的牛,从早上走到晚上,行程达60多公里,双脚起泡又磨破,痛得钻心。

但每次完成交易后,从中赚取到一两百块元的差价时,他又忘了这些痛,只在心底默默地为自己加油。

2009年,为改造家里的危房,他卖掉了圈养的8头牛,修缮了一家人的住房,最终欠下2万元的外债,不得已前往浙江打工,第3次创业就此结束。

2011年,在外打工两年后,王华银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他又回到了家乡,再一次下定了创业的决心。

上一次发展养牛积累的丰富经验,让他把重心依旧放在了发展养殖上。

他四处打听肉牛养殖的市场信息,并在书本和网络上,学习养殖、防疫、饲料配比等技术。

向亲戚朋友借款2万余元,王华银从市场上买来1头公牛和2头母牛,他的第4次创业开始了。

自助者天助之。

2013年,牛场镇农商行了解到他的创业项目后,贷款2万元资助他发展养殖。与此同时,他还得到了政府组织的养殖培训机会。

有了资金和技术支持,王华银的第4次创业高歌猛进。

两年时间,养殖的肉牛从3头增加到了8头,还清了信用社的贷款和欠债。

2014年,王华银再次从农商行贷款10万元,扩大养殖规模。

到2016年,经过自身努力和多方帮扶,他的养殖规模一度达到58头,成为当地有名的养牛专业户。

身高仅有1.2米,却让人仰视!贵州“养牛哥”,小块头有大志气!

“其实我养牛成功并没有什么技巧,就是坚持。”王华银说,养牛之初,没有钱请工人,种草、割草、背草、喂养、打扫圈舍都是他和父母3个人做。

有一次王华银的腰疼发作了,但家里没人帮忙,他不得不背上背篓去割草,60余斤的鲜草压在他疼痛难忍的腰椎上,让他一下跌倒在地。

“当时我流泪了,但我一定要爬起来,只有坚持才能成功。”

自从养牛以来,王华银每天都坚持早上5点出门,晚上10点回家,晚饭都在10点以后才开吃,是全寨吃得最晚的人家。

凭着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王华银掌握了养牛的技术,也掌握了牛市的买卖规律,闯出了一条致富路。

小个子大情怀——

“让大家共同致富,是我最大的梦想”

2017年3月,在王华银的带领下,双龙村14户返乡农民工及贫困户抱团发展,成立银富种植养殖合作社,发展肉牛、生猪、土鸡养殖。

“成立合作社,是为了带动大家一起致富。村里因为没有致富门路,外出务工青年多,留下老人孩子在家无人照看。”王华银说。

“你不要看他个子小,很能干的,又养牛又养猪,刚开始我们都不相信他,现在我们都很佩服他!”村民陈顺江是王华银的发小。

前些年一直在外打工,2015年陈顺江看到王华银养牛走上了正轨,也买了3头牛,跟着开始搞养殖。

身高仅有1.2米,却让人仰视!贵州“养牛哥”,小块头有大志气!

王华银正在打扫圈舍

“从小到大,村里大多数人都在帮我,我要懂得感恩,用我的技术帮助村民一起致富。”王华银说,一直以来,村民们看到他干重活时总会帮他分担,过不去的坎儿也总会拉他一把。

2012年底,在搞养殖的同时,王华银还种植了200亩马铃薯,却因为天气原因,颗粒无收,养牛赚的钱一下亏得血本无归。

临近春节,他家连买水果的钱都没有,村支两委知道后,给他送来800元的生活补助,他含着泪接过钱,过完了艰难的春节。

“自从我发展养殖以来,镇政府、残联、农商行都给了我很多帮助,现在我富裕了,更要帮助大伙一起富裕。”王华银说到做到。

合作社成立后,已患上双股骨头坏死的王华银,依旧每天早上去猪舍牛棚劳作,添加饲料、喂水、处理粪便,所有程序一丝不苟、亲力亲为。

“华银带着大家一起搞养殖,从来不图回报,哪家养殖需要指导,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陈顺元如今也是合作社成员,他家养殖有150头生猪,前些日子刚出栏一批,70头生猪除掉成本,利润达到6万余元。

身高仅有1.2米,却让人仰视!贵州“养牛哥”,小块头有大志气!

王华银查看猪仔生长情况

如今,再也没有人在背后对王华银冷言冷语了,他矮小的身躯甚至站到了讲台上。

“王华银是金融致富学校中级班的学员,也是初级班的老师,主要给村民讲授肉牛、生猪养殖中的防疫及饲养技术。”牛场镇农商行客户经理刘福深说。

“小老师”王华银深受学员喜欢,他常常把书本上的知识结合本地实际进行讲解,解决养殖户遇到的实际难题。

对于村民的信任,王华银感到责任重大,他每天都在思索合作社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现在养猪行业投入大、风险也大,我想逐渐压缩养猪产业,大力发展肉牛养殖。”

下一步,王华银准备将养殖场周围的土地通过租赁或入股等方式流转到合作社名下,建造一个能容纳300到500头牛的养牛基地,形成规模化养殖,带动更多村民一起致富。

他还不满足于发展种植养殖业。“我们还可以利用村里优美的自然风光,结合农业产业,搞农旅一体化发展。”

如今,在他的带动下,合作社养殖产业已初具规模。目前共有生猪800余头、肉牛100余头、土鸡3000余只,今年预计实现利润120万元,直接带动100余村民脱贫致富。

由于双股骨头坏死,在福泉市政府的帮扶下,王华银接受完记者的采访,就要前往医院接受手术,他对记者说,只要手术成功,不再受病痛折磨,他就能为合作社发展、为村民脱贫致富做更多的事。

让王华银倍感欣慰的是,两个儿子健康活泼、聪明听话,大儿子已经十岁了。

“让大家共同致富,是我最大的梦想。”王华银说,他希望和乡亲们一起致富,让他们的下一代不再受穷。

个头矮小,身高仅有1.2米,站着齐牛肚子高,但他是村里的养牛能手,村民们都喜欢俯首听他讲致富经。

腿脚短细,别人跨一步够他迈几步,但他却用数倍的付出和拼搏,跑在了脱贫攻坚最前面。

福泉市牛场镇双龙村残疾人王华银,面对先天性侏儒症和双股骨头坏死疾病,没有自暴自弃、得过且过,而是以不甘贫困的志气挑战命运,以孜孜不倦的能量搏击风浪,以誓摘穷帽的决心感动世人,以无私助人的情怀书写大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大山深处谱写了“身残心坚”“人小志大”的励志故事。

“他个子小,但自强、自立,带动力很大。” 福泉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华祥告诉记者,王华银靠自强不息撕下了贫困标签,一家3名残疾人主动退出低保,并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这样的精神让人钦佩,令人感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尤其需要这样的力量。

8月31日,记者走进福泉市牛场镇双龙村茶园组,见证这位“小人物”的“大写人生”。

身高仅有1.2米,却让人仰视!贵州“养牛哥”,小块头有大志气!

小块头大志气——

“人不能成为社会包袱,要有尊严地活着”

8月31日,福泉市牛场镇双龙村茶园组养殖场。村民们呈扇形围着一个“矮个子”青年,低头耐心倾听。

“矮个子”名叫王华银,33岁,身高仅有1.2米,正在给村民细致讲解养牛防疫技术。

“别看华银哥个子小,他是我们合作社的主心骨,搞养殖的技术都要跟他学。”村民陈顺江笑着说。

如果不是亲耳所闻,亲眼所见,很难想象,王华银会成为福泉市牛场镇双龙村茶园组养殖产业的主心骨,很难相信,王华银会成为村里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先锋……

苦难与生俱来,成为王华银的人生试金石。

1984年5月,王华银出生在茶园组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两年后,弟弟王华军降生。

身高仅有1.2米,却让人仰视!贵州“养牛哥”,小块头有大志气!

王华银和过往熟人打招呼

两兄弟的出生,让这个家庭喜气充盈,欢声笑语。

然而,好景不长,渐渐地,王华银父母发现,两兄弟明显与同龄人不一样,别人的孩子都长得很高很快,但王华银和弟弟怎么也长不高。

经过多方检查,父母得到一个无法接受的事实,两个儿子都是先天性侏儒症患者。

从进入小学开始,王华银就没有再长高了,眼看同龄人的身高渐渐把他甩得越来越远,他只能孤独地走在最后。

“我知道我比不了普通人,所以我只能在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上,付出得更多。”

从小学到初中,王华银在班上一直保持着前三名的好成绩,但初中二年级时,妹妹生病花了很多钱,因为贫困,王华银退学了。

虽然是旁人眼中的“矮子”,但他是家中的“大哥”,他要撑起这个家。

干农活,他力气小,但他起早贪黑。别人一次挑100斤,他每次只能挑50斤,就多跑两趟赶上。

打零工,他身板小,但他咬着牙坚持,手磨破了不要紧,只要工头要他就好。

矮有矮的用处,王华银也有“取巧”的务工机会。

2006年,一个演艺公司的老板了解到他的信息后,专程上门请他去广东演出,每月包吃包住,工资1500元。

大家都说这个工作轻松,唱唱歌、说说话就能赚钱,王华银思虑再三却谢绝了。

王华银先后到过抛光厂、皮带厂做过工。在一家徽章厂,因为手活麻利、脑筋好用,他经手包装的产品受到老板和客户好评,为此,老板特意为他定制了便于工作的高竹椅和桌子。

“再苦再累,也不能让自己心累;个子矮小,就更要昂起头生活。人不能成为社会的包袱,要有尊严地活着。”王华银坚守这样的信条。

有尊严地活着,就是不用自己的身体缺陷去兑换财富和坐享政府资助,要靠自己的拼搏奋斗,消除社会同情的眼光。

2015年,回家创业初见成效,王华银作出了一个令乡亲们吃惊的决定——在当年的村民大会上,他主动提出退出低保,摘掉贫困户标签。

身高仅有1.2米,却让人仰视!贵州“养牛哥”,小块头有大志气!

王华银正在去合作社的路上

考虑到他创业刚起步,家里共有3名残疾人,生活还是比较困难,村里和镇里经过研究,决定保留王华银一家的低保待遇。

王华银又主动向政府申请取消低保。“过去很多年,党和政府很关心我一家的生活,把我们一家列入贫困对象,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困难和问题。”王华银说,现在生活变好了,我们下决心要自己养活自己,不当贫困户。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王华银的举动触动了乡亲们的心,也极大地激发了大家靠勤劳双手摘掉贫困帽子的信心。

“思想境界很高”,“像我们这些手脚利落的正常人,如果还赖着贫困户的帽子不想摘,说出来都打自己脸,自己都不好意思。”从那时起,茶园组52户人家,只有3户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家在贫困户之列,其他村民全部自愿退出,把全部精力精力投入到生产劳作中。

“我无法选择自己的身高,无法回避别人古怪的眼光,但可以选择活出一个样子来。”从心知残疾却自立自助,从辍学回家选择拼搏奋斗,从创业受挫仍自强不息……王华银始终以微弱之躯倔强地寻求生存之路,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敬佩。

小身体大能量——

“拼搏总会换来收获,自助者天助之”

从1999年离开学校后,王华银就没有停下过创业的脚步。

头几年,他在家和父母种烤烟、种玉米,有了一点积蓄后,他有了进城淘宝的“大想法”。

2004年初,20岁的王华银带着家里唯一的17000元结余走进县城,经过多番考察,与人合伙经营起一家精品店。

但没有前期市场调查,没有稳定的客源,精品店最终以亏损告终。

2005年,王华银结婚了,媳妇也是残疾人,身患智力障碍和语言障碍,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2006年春节刚过,王华银背上货囊开始在周边的乡场摆地摊。

打火机、报纸、农药,什么好卖就卖什么。每天清早搭车去,傍晚收拾东西回家,日复一日地奔波在福泉市的各个乡场。

半年下来,小有积蓄的他又开始了创业的念头。

2007年,王华银看准了“牛生意”,带着摆地摊赚得的1000元和四处借来的7000元,他开始了第3次创业。

他不仅自己养殖数头肉牛,还做起了买牛卖牛的小生意,凭着自己对每一头牛的精准判断,赚取中间差价。

两年时间,他走遍了福泉市的很多村寨,甚至走到瓮安县平定营镇的牛马集散市场进行交易。

最远的一次,他为了买到心仪的牛,从早上走到晚上,行程达60多公里,双脚起泡又磨破,痛得钻心。

但每次完成交易后,从中赚取到一两百块元的差价时,他又忘了这些痛,只在心底默默地为自己加油。

2009年,为改造家里的危房,他卖掉了圈养的8头牛,修缮了一家人的住房,最终欠下2万元的外债,不得已前往浙江打工,第3次创业就此结束。

2011年,在外打工两年后,王华银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他又回到了家乡,再一次下定了创业的决心。

上一次发展养牛积累的丰富经验,让他把重心依旧放在了发展养殖上。

他四处打听肉牛养殖的市场信息,并在书本和网络上,学习养殖、防疫、饲料配比等技术。

向亲戚朋友借款2万余元,王华银从市场上买来1头公牛和2头母牛,他的第4次创业开始了。

自助者天助之。

2013年,牛场镇农商行了解到他的创业项目后,贷款2万元资助他发展养殖。与此同时,他还得到了政府组织的养殖培训机会。

有了资金和技术支持,王华银的第4次创业高歌猛进。

两年时间,养殖的肉牛从3头增加到了8头,还清了信用社的贷款和欠债。

2014年,王华银再次从农商行贷款10万元,扩大养殖规模。

到2016年,经过自身努力和多方帮扶,他的养殖规模一度达到58头,成为当地有名的养牛专业户。

身高仅有1.2米,却让人仰视!贵州“养牛哥”,小块头有大志气!

“其实我养牛成功并没有什么技巧,就是坚持。”王华银说,养牛之初,没有钱请工人,种草、割草、背草、喂养、打扫圈舍都是他和父母3个人做。

有一次王华银的腰疼发作了,但家里没人帮忙,他不得不背上背篓去割草,60余斤的鲜草压在他疼痛难忍的腰椎上,让他一下跌倒在地。

“当时我流泪了,但我一定要爬起来,只有坚持才能成功。”

自从养牛以来,王华银每天都坚持早上5点出门,晚上10点回家,晚饭都在10点以后才开吃,是全寨吃得最晚的人家。

凭着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王华银掌握了养牛的技术,也掌握了牛市的买卖规律,闯出了一条致富路。

小个子大情怀——

“让大家共同致富,是我最大的梦想”

2017年3月,在王华银的带领下,双龙村14户返乡农民工及贫困户抱团发展,成立银富种植养殖合作社,发展肉牛、生猪、土鸡养殖。

“成立合作社,是为了带动大家一起致富。村里因为没有致富门路,外出务工青年多,留下老人孩子在家无人照看。”王华银说。

“你不要看他个子小,很能干的,又养牛又养猪,刚开始我们都不相信他,现在我们都很佩服他!”村民陈顺江是王华银的发小。

前些年一直在外打工,2015年陈顺江看到王华银养牛走上了正轨,也买了3头牛,跟着开始搞养殖。

身高仅有1.2米,却让人仰视!贵州“养牛哥”,小块头有大志气!

王华银正在打扫圈舍

“从小到大,村里大多数人都在帮我,我要懂得感恩,用我的技术帮助村民一起致富。”王华银说,一直以来,村民们看到他干重活时总会帮他分担,过不去的坎儿也总会拉他一把。

2012年底,在搞养殖的同时,王华银还种植了200亩马铃薯,却因为天气原因,颗粒无收,养牛赚的钱一下亏得血本无归。

临近春节,他家连买水果的钱都没有,村支两委知道后,给他送来800元的生活补助,他含着泪接过钱,过完了艰难的春节。

“自从我发展养殖以来,镇政府、残联、农商行都给了我很多帮助,现在我富裕了,更要帮助大伙一起富裕。”王华银说到做到。

合作社成立后,已患上双股骨头坏死的王华银,依旧每天早上去猪舍牛棚劳作,添加饲料、喂水、处理粪便,所有程序一丝不苟、亲力亲为。

“华银带着大家一起搞养殖,从来不图回报,哪家养殖需要指导,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陈顺元如今也是合作社成员,他家养殖有150头生猪,前些日子刚出栏一批,70头生猪除掉成本,利润达到6万余元。

身高仅有1.2米,却让人仰视!贵州“养牛哥”,小块头有大志气!

王华银查看猪仔生长情况

如今,再也没有人在背后对王华银冷言冷语了,他矮小的身躯甚至站到了讲台上。

“王华银是金融致富学校中级班的学员,也是初级班的老师,主要给村民讲授肉牛、生猪养殖中的防疫及饲养技术。”牛场镇农商行客户经理刘福深说。

“小老师”王华银深受学员喜欢,他常常把书本上的知识结合本地实际进行讲解,解决养殖户遇到的实际难题。

对于村民的信任,王华银感到责任重大,他每天都在思索合作社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现在养猪行业投入大、风险也大,我想逐渐压缩养猪产业,大力发展肉牛养殖。”

下一步,王华银准备将养殖场周围的土地通过租赁或入股等方式流转到合作社名下,建造一个能容纳300到500头牛的养牛基地,形成规模化养殖,带动更多村民一起致富。

他还不满足于发展种植养殖业。“我们还可以利用村里优美的自然风光,结合农业产业,搞农旅一体化发展。”

如今,在他的带动下,合作社养殖产业已初具规模。目前共有生猪800余头、肉牛100余头、土鸡3000余只,今年预计实现利润120万元,直接带动100余村民脱贫致富。

由于双股骨头坏死,在福泉市政府的帮扶下,王华银接受完记者的采访,就要前往医院接受手术,他对记者说,只要手术成功,不再受病痛折磨,他就能为合作社发展、为村民脱贫致富做更多的事。

让王华银倍感欣慰的是,两个儿子健康活泼、聪明听话,大儿子已经十岁了。

“让大家共同致富,是我最大的梦想。”王华银说,他希望和乡亲们一起致富,让他们的下一代不再受穷。

相关阅读

  • “贷”出支农支企新篇章-旺旺贷

  • 百色金融新闻网理财保险
  • 旺旺贷,随着牛奶市场的不景气,“杀牛倒奶”现象在一些地区集中出现,在这个不太冷的冬天,奶牛养殖业却经受了“极度严寒”,然而,在山东乐陵却有着不同的“温度”,近日,乐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