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华南新闻中心 李秀华 发自深圳
和讯网消息 今年以来,不少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纷纷增资。和讯网统计发现,截至8月15日,已有6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完成注册资本工商变更,其中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增资金额排名前三。
近两年,随着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业绩猛增,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掀起了多轮增资潮,包括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三次增资;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完成两次增资;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河南中原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各完成一次增资。
尤其是在2018,持牌消费金融再次掀起增资潮。和讯网统计,今年以来,截至8月15日,截已有6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完成注册资本工商变更。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资至30亿元,于3月16日完成工商变更;河南中原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由5亿元增资至8亿元,于3月20日完成工商变更;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由20亿元增资至28.5932亿元,于4月8日完成工商变更;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的注册资本由5亿元增资至12亿元,于6月21日完成工商变更;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由5亿元增资至10亿元,于7月13日完成工商变更;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由22.1亿元增资至40亿元,于8月9日完成工商变更。
上述数据可见,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增资20亿元、17.9亿元,分别排名第一、第二。
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缘何频掀增资潮?背后或许离不开当前的盈利现状。据某第三方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5月11日,共有34家涉足消费金融领域的公司公布2017年经营业绩,其中29家实现盈利,净利润总计达到154.86亿元,有8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0亿元。
并且,上述6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均实现了盈利,其中招联消金盈利11.89亿元排名第一,马上消金盈利5.8亿元排名第二,兴业消金盈利2.09亿元排名第三,中邮消金盈利0.68亿元排名第四。
有观点认为,持牌消费金融近两年业绩猛增,出现了增资的需求,此外,监管对于类金融机构的杠杆监管加强,也引发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密集增资行为。
某消费金融公司内部人士表示,消费金融业务规模业务规模受限于资本金规模。在业务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为满足“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的监管规定,各家消费金融公司不断被动增资以降低杠杆率。
根据《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消费金融公司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以及“消费金融公司的注册资本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最低限额为3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
关于本篇文章的更多报道,我们已在【和讯财经APP】上刊登,应用商店搜索“和讯财经”,下载并参与猜指数活动赢取京东卡和万元现金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