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金融新闻网
您的位置:百色金融新闻网 > 经济新闻 > 从“剧痛”转入“无痛”?当我们谈“去杠杆”时,到底在谈什么?-融资杠杆是什么

从“剧痛”转入“无痛”?当我们谈“去杠杆”时,到底在谈什么?-融资杠杆是什么

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

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自2018年初,几乎每个月都有2只以上的债券出现违约,目前已有20只债券发生了违约,暴雷数量超过2017年的50%。6-9月还有大量债券面临到期,其中,6月是一年内偿债高峰,2673只债券产品的融资主体即将还款。在去杠杆的大环境下,企业很难“借新还旧”,导致违约事件层出不穷,那么去杠杆还要持续多久呢?

从“剧痛”转入“无痛”?当我们谈“去杠杆”时,到底在谈什么?

热门金融行业的现状

2017年,整个金融科技中最如日中天的是两个领域:现金贷和汽车金融。

2017年12月,《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出台,其中规定,各地不得进一步放宽或变相放宽小额贷款公司融入资金的比例。 《通知》出台以来,“去杠杆”成为趋势,一向以高杠杆率著称的消费金融首当其冲。消费金融公司,已从当初的赚钱神器走下神坛。

现金贷收紧后,大量的资金被挤了出来,无处可去,而车贷就成了一个好的载体。在银行眼中,车贷是绝对的好资产。反正有车作抵押,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大不了把车拍卖了。

然而好景不长,2018年初,大量的汽车金融平台开始倒闭。据统计,截至2018年4月,涉及车贷业务的P2P平台,在运营的只剩859家,51%的P2P车贷平台倒闭了。

2018年4月,为了规范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行为,保护各方合法权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下发《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这意味着暴力催收或者催收不当被界定为违法。而在车贷行业,催收就是行业“毒瘤”。很多用户将车抵押之后,会再次将车抵押给其他的公司,去换取贷款,“二抵”、“三抵”成了行业常态,于是催收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从“剧痛”转入“无痛”?当我们谈“去杠杆”时,到底在谈什么?

中国的加杠杆之路

事实上,从2008年开始,中国经济经历了三次明显的“加杠杆”。

第一次:2008-2010年,主力是制造业、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出发点是用加杠杆来对冲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在大规模信贷的刺激之下,经济在2009-2010年短期回升,但2011年之后,便陷入严重的产能过剩,并导致经济再次下滑。

第二次:2012-2013年,主力是地方政府,工具是被放出潘多拉魔盒的非标融资,方式是银行通过表外理财,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加杠杆,此举导致信托贷款增速从2012年初的18%飙涨到2013年中期的100%+。2013年下半年中央开始清理非标,2014年后经济重新下滑。

第三次:2015-2016年,主力是居民部门和房地产公司,方式是“涨价去库存”和“举债赌国运”。一个明显的结果是:2015 年居民部门年度新增负债4.6 万亿,到2016 年上升到7.1 万亿,2017 年又上升到8万亿,明显已经刹不住车。与此同时,许家印、孙宏斌们却在胡润百富榜上排名蹿升。

这三次加杠杆,第一次推高了企业债务,第二次推高了政府债务,第三次推高了居民债务,三次加杠杆完成后,中国经济各部门已经没有负债洼地。

国外去杠杆的经验

对于去杠杆,桥水基金早在90年代就开始了系统性的研究,他们一共搜集了过去150年里的46个去杠杆案例,用独有的分析框架来处理不同时代的数据,找出共性,揭示本质,得出结论。应该说,全球没有任何一家金融机构,在研究去杠杆问题的深度上匹敌桥水基金,包括各国央行。

去杠杆一般有四项措施可以做:1. 债务减记 2. 紧缩政策 3. 财富转移 4. 债务货币化。

一场典型的去杠杆,就是拿这四项措施来混合实施,像和面一样,控制好比例,你就能做出一锅香喷喷的“馒头”(好的去杠杆),没控制好比例,你只能得到一摊“面糊”(糟糕的通胀/通缩去杠杆)。

从“剧痛”转入“无痛”?当我们谈“去杠杆”时,到底在谈什么?

中国去杠杆的方法

很显然在财政系统的工具箱之中,目前拿出来使用的,只有第一项:债务减记。

何谓“债务减记”,简单说就是偿债、违约、重组等一切能够将账面债务降低的方式。为了做到“减记”债务,通过越来越严格的金融监管,来堵住金融行业向实体和居民提供"子弹"的通道,无论是清理非标,还是买房限购,目的都是一样。

中国的去杠杆之路

中国去杠杆实际上经历了三部曲:稳杠杆、移杠杆、去杠杆。稳杠杆的方式是“堵”,移杠杆的方式是“疏”,去杠杆的方式是“破”。

1.2016年10月,全国各地出台的房地产限购、限贷等政策,意在“堵”杠杆资金的去向,防止房地产泡沫愈演愈烈;

2.2017年1月,央行开始利用结构性工具引导金融市场利率上行、降低调节频率,意在提高期限错配成本,降低风险偏好,也是一种“堵”;

3.金融监管层层加码。设立金稳委,作为金融监管的协调机构,搭建统一监管框架,排除监管盲区,防止政策不对称导致的监管套利。在完善监管的基础上,监管层发布“资管新规”,直指大资管行业“百万亿”资金,强力破刚兑、去嵌套,这是在“疏”。

从“剧痛”转入“无痛”?当我们谈“去杠杆”时,到底在谈什么?

通过主动的债务减记,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整体债务的结构,但对杠杆率的下降,作用并不明显,去杠杆之路依然还很漫长......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经济新闻_金融新闻_财经要闻_理财投资_理财保险_百色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