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色金融新闻网
返回目录:经济新闻
支脉河,渤海水系小清河水系人工河道。原名支脉沟,1965年扩大治理后改名为支脉河,是黄河与小清河之间的主要排洪和灌溉河道。
- 支脉河最初开挖于1473年(明成化九年),治理后的支脉河,发源于高青县西部黄河南大堤下,水流呈扇状辐聚于吉池沟, 曲折东流,在高青县前池村附近始有堤防约束,因此亦称支脉河源于前池村。
- 支脉河东流经高青、博兴、广饶3县注入渤海。全长134.55公里,流域面积在防潮闸以上为2423平方公里,与广利河汇流后至海口为3356平方公里。
- 干流西起自源流吉池沟东流,至高城西南靠小清河分洪道北堤行,东经博兴县城南,然后折转东北,在博兴县王文村东,北新支河西来由左岸注入。在东营区西范村南转向东,又经广北农场,在防潮闸以东与广利河汇流入海。
- 在广饶县境内,支脉河自流经博兴县花官乡司田村西北入境,再经陈官、丁庄两乡于县盐场北入渤海,境内长48.2公里,流域面积1388平方公里,行洪能力649立方米每秒。自明成化九年(1473年)开挖至1977年,支脉河经过多次治理,不仅能行洪排涝灌溉农田,下游还可通航20吨左右的船只。入海口盛产鱼虾,是广饶县的水产基地。
- 支脉沟最初开挖于1473年(明成化九年),用以分减小清河水势,至明万历间淤废。1718~1719年(清康熙五十七~五十八年),大规模治理小清河,又重开支脉沟。后经多次疏浚,如现代从1942年到1979年,先后治理16次,其中以1977~1979年的治理规模最大,形成了现代的支脉河河系。
- 除北支新河外,支脉河主要支流还有干二排、杜姚沟、东干排、胜利河、三号沟、工农河、打渔张河、群众沟、武家大沟、新广蒲沟、广北新河等。
- 支脉河自清康熙年间为分泄小清河洪水而开挖后,清代在治理小清河的同时,多次加以治理。
- 1893-1899年(光绪十九年至二十五年),黄河在历城、章丘、高青、博兴等县多次决口,造成支脉沟严重淤塞,高苑县境和博兴县韩家桥以上几乎淤平,仅存河形。1937年黄河决口蒲台县麻湾,洪水直冲东南,将博兴、广饶之间的杨家枣行、官庄桥、陈家桥一带支脉河淤塞,丁家屋子附近将近淤平,支脉沟完全失去了排水作用。为此,中共清河区委和清河专员公署于1942年派员会同博兴县领导疏浚支脉沟。动员5万人,在淤积严重段挖了一条18里长的沟。因时值抗日战争时期,战事繁忙,未完全挖通。且由于河床土质松散,所开之沟边坡亦陡,坍塌较重,不足二年即完全淤塞。1946年,博兴县人民政府再度组织民工开挖原泥沙淤积段,平地以下挖深1.5米。但因弃土靠近河口,坍塌严重,一年后又淤高0.8米,排水能力仍然不大,1947年流域内发生涝灾,高苑、博兴、蒲台、广饶4县淹地156万亩。同时因排水纠纷,造成了县与县之间的矛盾。
- 为了解决支脉沟流域的涝灾,解放区渤海行政公署于1948年春决定疏浚支脉沟,并指派渤海行署河务局负责勘查测量、规划设计。同年农历四月,渤海行署第三地委、第三专署会同渤海行署河务局召集广饶、博兴、蒲台、高苑4县负责人和当地群众共41人开会,研究支脉沟疏浚工程计划。会议决定,支脉沟疏浚西起高苑杨家桥东至广饶马家楼,河底挖宽5米,深1至3米,计土方150万立方米。同时,下游新挖芦清沟、小清河支河及支脉沟支流,由4县动员民工1.5万人施工,民主政府拨粮100万公斤,以工代赈。为加强对施工的领导,中共渤海区党委、行署与第三地委、第三专署共同组成施工总指挥部,各县亦分别建立指挥部。疏浚工程于同年10月26日开工,11月底收工。1949年4月24日继续施工,至5月23日竣工,共疏浚干流117.25公里,7条支沟132.6公里,共挖土方272万立方米,用工日107.5万个,使用补助粮129万公斤。
- 1949年治理后,从1950年到1959年的10年内没有进行治理。沟内普遍淤积,而且汇入干流的支流逐年增多,高青、博兴境内的干流泄水不畅,连年发生涝灾。为解决这一矛盾,1960-1963年进行过4次局部治理,总计完成土方197万立方米,用工日157万个,投资138万元。其中1963年治理规模较大,分东西两段施工:西段自高青县杜姚沟以上2公里至打渔张四干排止,全长46.1公里,由高青、博兴、广饶3县调集2.1万民工,是年3月15日动工,4月23日竣工,共完成土方77万立方米,新建和整修桥梁24座;东段自新支脉沟入口至马家楼子,长29.33公里,由广饶县及广北农场调集民工9000人于6月27日动工,7月10日竣工,共完成土方19万立方米。
- 1964年,支脉沟流域大涝,加之小清河堤防决口,溃水、涝水合而为一,造成100余万亩土地被淹。于是1964年下半年先期进行了一次局部疏通,完成土方154万立方米,用工日72万个,投资213万元。为了全面解决支脉沟流域洪、涝、旱、碱、潮灾害,中共惠民地委、专署于1965年建立支脉沟流域治理规划领导小组,进行全面规划。根据当时投资所限以及地下水位高、施工困难的情况,于1965年治理了上自高苑城西南,下至新支脉沟入口阻水严重的一段,长51公里。同时,裁弯三段:第一段自高苑城西南至博兴城南,长16.55公里;第二段自张东铁路桥至园艺场,长4公里;第三段自打渔张灌区一干渡槽至二干渡槽,长12.5公里。由高青、博兴、广饶3县于当年麦收前竣工,共完成土方385万立方米,用工日205万个,国家补助经费91万元,补助粮食304万斤。治理后,改变了原支脉沟弯曲如钩的旧貌,河道顺直,排水畅通,并改名为支脉河。
- 1966年支脉河流域普降大雨,全流域总降水量2.8亿立方米,产生地面径流1.9亿立方米。支脉河宣泄不及,水位高出地面1-1.5米,各支流排水受到顶托,中、下游发生漫溢,71.5万亩土地被淹,水围村庄200多个,倒塌房屋7000余间。1966年,中共惠民地委、专署决定,本着“先下游后上游,以治理下游为主,达到中、上游相适应”的原则,从吉池沟口至防潮闸长101.5公里,统一按1964年雨型标准的50%治理。并组织高青、博兴、广饶3县民工于1966年冬至1968年春,经四期施工完成,共做土方996万立方米。
- 1971年春季,根据省水利局对支脉河治理“同意治理标准采取鲁北徒骇河1964年雨型排涝、打渔张河口以下流量加大10%”的意见又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治理。惠民地区调集高青、博兴、垦利、邹平、桓台、广饶6县民工6.4万人,自4月1日动工,奋战40多天,完成土方648万立方米,用工日381万个,投资304万元。
- 从1942年到1971年三十年内,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先后15次对支脉河(沟)进行治理,到1971年,干流排泄能力(防潮闸处)由1949年28.2立方米每秒,提高到140立方米每秒,对减轻支脉河流域水灾效益显著。同时,河深达4~5米,使两岸500-1000米范围内的盐碱地逐渐变成了良田。但是,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支脉河工程标准仍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防潮闸以下入海口段,有史以来一直未进行彻底治理,加之河道淤积,严重影响排涝和改碱。1974年汛期45天降雨474毫米时,涝地达96万亩。同时,流域内引黄灌区兴建后,由于管理不善,大水漫灌,重灌轻排,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上升,盐碱地由1949年的29.4万亩,发展到1974年的61万亩,占流域耕地面积的32%。同时,海潮侵袭也相当严重,1969年最高潮位达3.74米,浸没范围抵六户村东,大片土地被淹。为尽快解决支脉河流域涝、碱、潮等自然灾害,1977-1979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治理。
- 这次治理,按鲁北1964年雨型加大60%为排涝标准,1961年雨型加大30%为防洪标准,设计防潮闸处防洪流量710立方米每秒。治理工程包括支脉河原河扩大疏浚112.8公里;在博兴县城以西的支脉河与黄河之间开挖北支新河,长60.5公里;将小河子延长21公里,至防潮闸以上汇入支脉河,其下延段命名为广北新河。
- 为了防止海潮侵袭,广饶县人民同海潮作了顽强的斗争。1958年,在2.5~3.5米(大沽海平面)等高线上修筑了南起支脉河,北到青坨子以北的新防潮坝,坝顶高程6.7米。同时修建了支脉河防潮闸,闸门净跨25米、4孔、弧形。由于基础处理不合设计要求,建成后沉陷不均,闸孔变形,未及使用便告报废。1980年秋,在支脉河与小清河之间修建了盐场防潮坝。坝高5米(黄海海平面),顶宽5米,全长14.14公里。动用土方68.42万立方米,大坝建有涵闸4座,桥1座。
一师独立营驻地垦利县(支脉沟畜牧场)
- 独立营(支脉沟畜牧场)东自渤海湾边起,西至黄河八干渠,南临广饶县沙营、六户乡,北与垦利县永安、夏镇为界。
- 东西长约三十八点五公里,南北宽三至十公里,占地三十八万五千七百八十五万亩。
- 1970年6月,支脉沟畜牧场改编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一师独立营。
- 1970年12月第一批26名知青从青岛入伍,组建三连。
- 1972年陆续从老营部迁至新营部。
- 1973年11月,三团从原广北农场迁至独立营,独立营建制撤销。
- 独立营下辖8个连队,由一、二、三农业连,四、五、六连畜牧连,七连(科研连)、机务连,直属排组成。
- 任职干部:营长:杨福堂,政委:郇凤俊,副营长:张作贞(地方干部)副政委:何家银
广北农场(原一师三团驻地)
- 始建于1950年,隶属华东军政委员会。
- 1952年,划归山东省农业厅。
- 1959年, 划归山东省渤海农垦局。
- 1960年,广饶县赵嘴公社并入农场。
- 1964年,渤海农垦局撤销,隶属山东省农业厅。
- 1966年,划归山东省惠民地区。
- 1970年,改为济南军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三团。
- 1973年山东生产建设兵团撤消,一师三团机关军队干部和部分兵团战士转移至一师独立营(支脉沟畜牧场)合并组建一师三团。广北农场划归惠民地区。同年,场社分开,恢复赵嘴人民公社。
- 1978年,划归农垦系统。
- 1983年,隶属东营市。
- 1994年8月,经东营市人民政府批准改制,称东营市广北实业总公司,原场名继续保留使用。
一师独立营三连兵团战士回忆录(图片来源于网络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在此表示感谢。)
- 地处黄河下游的原支脉沟畜牧场,是一片退海之地。几百年前这里还是大海的一部分,是黄河从上游带着千年的泥沙泄洪淤积而成。当黄河水一次又一次的在下游决口冲刷,当大量的泥沙一次又一次沉淀淤积,就有了黄河下游的三角洲,就有了支脉沟这地方。如今这里的海拔高度平均也只有一公尺多。
- 在当时,有句顺口溜形容支脉沟:春天无风三尺土,夏天蚊子用扫帚扫,人过不停步,鸟过不留巢。冬春季节,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冷风无遮无拦的掠过,光秃秃的荒原搅起漫天沙土(现在叫沙尘暴了),大地灰蒙蒙的一片,对面三尺不见人。夏秋季节,各种蚊虻飞虫多的蝎虎,伸手在空中一抓就是好几十只。人在一块地上站久了,地下的沙土就会微微晃动下陷,一汪咸水从地里冒出来。这里连草都不肯长,甭说种树了。没有梧桐树,那能引来金凤凰。虽说飞虫到处有,鸟儿的美味佳肴到处是,但是没有让鸟儿可筑巢的地方啊!
- 记得连队刚组建时,连长在连队的斗私批修大会上,带头狠斗私字一闪念,讲他刚到兵团时的活思想,“晴天白茫茫,雨天水汪汪,一眼看不到边,全是大草荒,碱地不长苗,连长没法当。”虽说连长是当笑话讲,但这就是当年支脉沟的真实写照。根据当时备战备荒的需要,在这片土地上组建了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一师独立营。
- 一九七零年底,第一批青岛籍的三连二十六名新战士,九男,十七女,到这里来了。他们是十二月二十五日晚从青岛乘上西去的火车,当时知青们怀着不同的目的和共同的理想,有哭有笑的,有打有闹的,整整一宿没人合眼,在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的解放军首长的带领下,在张店下了火车已是黎明,稍事休息吃过简单的早餐,大约中午换乘独立营派来的汽车,坐上了真正的部队大货车J1——7731号,于一九七零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傍晚,一路颠簸风尘仆仆,终于来到了心仪已久的解放军的大学校,山东生产建设兵团一师独立营,受到了首长和当地老职工的热烈欢迎,喝下了老首长们、老职工们送上的一碗碗驱寒的、放了大姜的疙瘩面汤,吃上了热腾腾的羊肉包子,香喷喷的猪肉炖白菜和大米饭(在那个粮食紧缺的年代,这是最好的饭了,简直是过年!)。
- 由于连队新组建,新营房没盖好,首长们带我们来到了临时营房住宿——原支脉沟畜牧场一分厂的马厩。马厩可真大啊,一千多平米,只住我们二十几个人,人均五六十平米,够宽敞的。营房的中央点一盏昏暗的马灯,地上生着火炉,老职工们铲一鍁九二三厂捡来的落地原油添到砖砌的火炉中,掀起腾腾的火焰,满屋的黑勾勾灰,随墙缝里吹来冷风在到处游荡。我们看清楚了,就地铺的一层砖上,撒上了厚厚的草,盖上了芦席,好大的地炕啊!大炕中央,拉一床单,男左女右分地炕而睡。折腾了一天一宿的新战士们,又累又乏什么也顾不得了,铺下随身带来的被褥,钻进被窝。
- 当晚除了风吹着屋顶的干草发出的沙沙声和远处传来的几声狗吠声,绝对没有噪音,真是静极了。刚从喧嚣的海滨城市青岛来的知青们,带着满心的欢喜,带着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在又冷又潮但又软和又舒服的地铺上迷迷糊糊进入梦乡。
- 第二天清晨,随着嘟嘟的起床哨声,新战士们争先恐后的钻出被窝,带着满头满脸的尘土草屑和脸上横一道竖一道的烟灰,大伙你看我,我看你,笑成一团,此时演包公是不用化装了。
- 跑到门外一看,赫!天哪,凛冽的寒风刺骨的冷,新战士们一个个搓手跺脚极目远眺,一望无垠的大地白茫茫一片,昨夜里下雪了?连长告诉我们,那不是雪,是冬季地里泛上来的盐碱!砸破水缸里的冰,舀一瓢水刷刷牙吧,冰凉的水又苦又涩,忍不住的吐了出来。洗把脸化化妆吧,脸上像抹上了一层胶水,一个个小脸紧绷绷。洗洗头美美容吧,头发生生的粘在一起,乌糟糟的扎煞着,梳不动,理还乱。昨天晚上还又蹦又跳,豪言壮语表决心的新战士们,傻了,哭了。今后就在这里工作?就在这里开荒种地?就在这里扎根?就在这里生活一辈子???
- 万事开头难!在解放军首长的言传身教帮助下,在老职工的以身作则带领下,新战士的思想转变了,艰苦的创业开始了。我们和随后而来的一批批兵团战士,高举三连的大旗,向这不毛之地宣战,向盐碱荒滩要粮。
- 挖沟排碱整理样板田,引黄河之水,科学种稻种蔬菜,养猪养鸭自给自足,硬是创造了当年建连,当年开荒,当年粮食跨纲要的人间奇迹,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
渤海马(支脉沟牧场参与繁殖)
- 渤海马主要产于山东省东北部的惠民、昌潍、烟台三地区和潍坊市沿渤海各县,以广饶、寿光和垦利三县为中心产区。在产区的西部各县,如无棣、沾化、垦利、广饶、寿光、昌邑及广北农场、垦利马场等农牧马场,位于渤海湾南岸和莱州湾的西南岸。由于黄河在此多次变迁入海,而形成大面积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5∼10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1.7∼12.9℃,无霜期19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50毫米。产区农业发达,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谷子、花生、棉花等各种作物,农副产品丰富。农民有种植苜蓿的习惯。近海处有4百多万 亩的滨海草场和盐碱地,生长芦苇、羽茅等多种天然牧草,适于牧马。产区东部沿胶东半岛的掖县、黄县、蓬莱、文登、荣城、莱阳各县及掖县土山牧场,地处胶东丘陵地区,近海处也有小块平原,气候温暖,雨量较西部稍多。农业、林木、果树及捕捞、编织等业均很发达,农民经济收入较高,运输任务较重,马匹是产区农耕和运输的主要动力之一。
- 渤海马属挽乘兼用型。体质结实,结构匀称,性情温驯,公马有悍威。头清秀,呈直头,眼大,耳立。颈长中等,颈肩结合良好。鬐甲明显。躯干粗壮,胸宽而深,背腰平直,尻部宽、长而稍斜。四肢干燥,关节明显,肢势良好,蹄质坚韧。毛色以骝毛、栗毛为主,黑毛、青毛等较少,额部多有小星。
- 渤海马成年公马平均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分别为:149.7±4.5厘米,154.5±5.2厘米,179.5±7.9厘米,20.7±1.7厘米,成年母马分别为:143.8±4.5厘米,149.7±5.3厘米,169.3±7.6厘米,19.1±1.1厘米。渤海马对产区的自然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耐粗饲,恋膘性强,繁殖力高,挽力大,步伐轻快。渤海母马的正常挽力为63∼70公斤,比当地马的正常挽力提高40%以上。
- 产区西部各县有悠久的养马历史。据1952年局部调查,当地马因体格较小,挽力较差,不能很好适应农耕、运输的需要。遂于1952年开始引入外来良种公马,对当地马进行杂交改良。其形成历经三个改良育种阶段:
- 引入轻型的苏纯血和苏高血改良地方马。山东省农林厅于1952年从河北省察北牧场调入10匹苏纯血和苏高血公马,当年在广饶、寿光、无棣、潍县、庆云五县,各建一处马匹人工授精站,利用人工授精方法配种,至1956年共生产各龄一代0马约2000匹。
- 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利用轻、重良种公马,以复杂杂交方式,进行轮交。1956-1958年,又引入苏高血母马6匹、公马4匹,拨给广北农场进行纯种繁殖;引进顿河母马10匹、公马8匹,先后由齐河畜牧场和支脉沟牧场繁殖。1959-1960年引入阿尔登母马17匹、公马2匹和苏维埃重挽母马13匹、公马3匹,分别拨给广北农场和昌邑种马场进行纯种繁育。1963年,广北农场和山东农学院在该场已进行多年改良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渤海马的育种计划,并付诸实施。此后,渤海农垦局为所辖各农场制定了渤海轻挽马育种计划。从而形成了在产区以国营农场为基地,带动产区各县,全面开展群众性的马匹改良育种工作,每年改良马匹多达5000匹以上。
- 明确育种目标,开展横交固定。1974年,山东省组成马匹改良效果调查组,历时两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在总结前二十二年改良效果的基础上,订出培育挽乘兼用的渤海马育种方案,次年建立山东马匹育种协作组,组织产区各县和农牧场协作联合育种。方案规定,凡经过轻重混血,达到育种指标的马匹及时转入横交,并选择一匹理想型0公马作为主力马,以扩大利用。历经八年的横交繁育,进一步巩固了改良效果。1983年11月,渤海马鉴定委员会通过品种鉴定,认为已达到预期的育种指标,正式命名为“渤海马”。`